【愛麗話五千】名留青史!千古明君的十大特點

文/愛麗

人氣 1821

要說最近在美國,有什麼事大家最關心呢?那莫過於是美國大選了。身為一個普通老百姓,要怎麼樣決定你該支持誰呢?是聽這個人說什麼?還是看他做什麼?我們有沒有什麼具體的依據可以參考呢?

我覺得咱們作為中國人,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五千年的歷史在那兒擺著呢!所以我們不妨來借鑑一下歷史上對皇帝們的標準要求都有哪些?看看後人們都是通過什麼來評判誰是明君?誰是昏君或者暴君的?

那看完這個視頻,也許你心中也就有了答案!

一、敬天

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傳統價值觀都離不開敬天信神。不光人們都相信老天爺的存在,就連皇帝也自稱為「天子」,天的孩子。作為天子,要「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取自《黃帝陰符經》)。也就是說天子要體察並尊崇天的意志,那是因為「天子受命於天」。皇帝的權利是天所賦予的,有德行的人才能坐到那個位置上去。

比如在《尚書》的《咸有一德》篇中,商朝的丞相伊尹就說「非天私我有商,惟天祐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歸于一德。」不是上天偏愛我們商姓一家才讓我們推翻了上一朝的暴政,而是上天在佑助有德的人;也不是我們商家請求民眾,而是人民主動歸附有德的一方。

文天祥 熙明殿進講《敬天圖》、《周易·賁卦》
「天道人事,實不相遠,自古人君凡知畏天者,其國未有不昌。」

南宋的文天祥說,天道和人事的關係其實並不遠,自古凡是知道要敬畏天道的君王,他治理的國家就沒有不昌盛的。

中國從有史記載以來,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把祭天作為頭等大事,像北京的天壇就比皇宮紫禁城還要大四倍;發生天災人禍的時候,皇帝首先要罪己祭天;傳國玉璽上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八個篆字;清代詔書上開頭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南宋的宋孝宗曾說:「人主儻不畏天,尚何所畏」。

是呀!作為皇帝他已經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他要是再不敬畏天,還有什麼能約束他呢?只有明白「君權神授」這個道理的帝王,他才能主動時刻歸正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有道明君。

二、愛民

與敬天對應的就是愛民。如果說天是皇帝的父母,那皇帝就是百姓的父母,也是百姓的天。《明寶訓》裡記載:

太祖曰:「所謂敬天者,不獨嚴而有禮,當有其實。天以子民之任付于君,為君者欲求事天,先必恤民。 恤民者,事天之實也。」

又曰:「為人君者,父天母地子民,此職分之所當盡。祀天地,非祈福於己也,實為天下蒼生也。」

明太祖朱元璋說:「敬天不只是做做樣子而已,還應該要有實質的內容。天把子民都託付給君王了,那君王有求於天的時候,就應該先恤民,這才是敬天的實質。」

他還說:「作為君王,天地是父母,人民是子女,這是你應該盡的責任。祭祀天地不是為了給自己祈福,而是為了天下蒼生祈福。」

從另一方面來講,沒有百姓哪來的君王?我們都聽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漢朝的《韓詩外傳》中記載:

「齊桓公問管仲曰:『王者何貴』?」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管仲曰:「所謂天者,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為天。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彊,非之則危,背之則亡。」

齊桓公曾經問管仲,作為王者最重要的是什麼?管仲說,作為君主,你應該把百姓當作天。百姓親附你,國家就會安寧;百姓輔助你,國家就能強盛;百姓反對你,國家就危險了;百姓背棄你,國家就要滅亡了。

所以說《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三、正心

第三點是正心。

孔子曰:「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曾經多次說過正心的重要性,因為君王就應該是人民的表率。而且執政的關鍵也是要正,要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才能讓人服從你的命令。

《漢書》裡董仲舒進一步闡明了這個道理:

「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四方正,遠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氣奸其間者,是以陰陽調而風雨時,羣生和而萬民殖,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畢至,而王道終矣!」

他說,作為君王能首先端正自己的內心與品德,就能影響到朝廷以至百官,進而就會使天下民眾和社會風氣變得純正,這就是王道的最高境界!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作為一國之君,他的一言一行都對整個國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具體怎麼做才能達到正心與正身呢?

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節制自己的欲望。

四、節欲

《孟子‧盡心下篇》「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說:養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欲望。一個人能夠做到寡欲,真理就會時常存在他的心中;相反,多欲的人心中存有真理的時間就非常少。

而且剛才講過了,上位者作為國家的榜樣,他的行為會影響到整個國家,那這裡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說苑‧反質篇》齊桓公謂管仲曰:『吾國甚小,而財用甚少,而群臣衣服輿馬甚汰,吾欲禁之,可乎』?管仲曰:『臣聞之:君嘗之,臣食之;君好之,臣服之。今君之食也,必桂之槳,衣練紫之衣,狐白之裘。此群臣所以奢大也。《詩》云:不躬不親,庶民不信。君欲禁之,胡不自親乎?』桓公曰:『善。』於是更制練帛之衣,大白之冠,朝一年而齊國儉也。」

春秋時代的齊桓公對管仲說,你看咱們這國家又小又窮的,但是大臣們的衣服和車馬都那麼奢華,我下禁令約束他們一下怎麼樣?

管仲回答說,我聽說,國君喜歡吃什麼,臣子就跟著吃什麼,國君喜歡穿什麼,臣子也跟著穿什麼。您現在吃飯頓頓都要有美酒,平時穿著紫色的大衣,還披著白色的狐裘,所以大臣們才跟著您奢侈了起來。《詩經》上說,沒有親身去做,百姓們是不會相信的。您要想禁止這種風氣,為何不從自己做起呢?

齊桓公聽從了管仲的建議,換上了普通的衣服和沒有裝飾的帽子。結果一年之後齊國人人都養成了節儉的習慣。這就應了道士譚峭在《化書‧三皇》中寫的:

「君儉則臣知足,臣儉則士知足,士儉則民知足,民儉則天下知足。天下知足,所以無貪財,無競名,無奸蠹,無欺罔,無矯佞。」

意思是,君王節儉,王公大臣們就會知足。王公大臣們節儉,士大夫們就會知足。士大夫們節儉,老百姓們就會知足。百姓們節儉,天下就會知足。天下知足了,就沒有貪財,爭名,奸佞,欺騙,和巧言諂媚這種事情發生了。這個知足其實非常可貴,因為人的欲望都是無止境的。

老子在《道德經》中寫到:

「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最大的罪惡莫過於放縱欲望,最大的災禍莫過於不知足,最大的過失莫過於貪得無厭。所以,知道什麼是欲望的止境,才能永遠滿足。

那人如何能抑制自己的欲望呢?

太祖曰:「人之害莫大於欲,欲非止於男女宮室飲食服御而已,凡求私便於己者皆是也。然惟禮可以制之。先王制禮,所以防欲也。禮廢則欲肆。為君而廢禮緃欲,則毒流于民。故循禮可以寡過,肆欲必至滅身。」

明太祖朱元璋說,人的欲望太多了,不只是男女之間,住房環境,穿衣飲食等等,只要是對自己有好處的私心都是欲望。只有禮制才可以壓制欲望。當初也是為了防止人的欲望氾濫才制訂出了禮制。作為一國之君,絕對不可以為了放縱欲望而廢禮,進而毒害百姓。只有守禮才能少犯錯,放縱欲望一定會毀了自己。

所以說不是當了皇帝就可以盡情的享受了,其實恰恰相反,他們要比普通人更嚴格的要求自己才行。

五、無逸

除此之外,還要「無逸」,無逸就是不能夠貪圖安逸,要能夠做到自律。

《無逸》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集《尚書》中的一篇文章。在文中西周的周公列舉了很多例子來反覆告誡年輕的成王,不要貪圖安逸享樂,要勤政恤民,才能國祚長久。這篇文章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比如《宋史》上記載,宋仁宗時有大臣把無逸畫成圖,仁宗非常喜歡,把它掛起來每天都要看一遍,他還把《無逸》寫在屏風上,時刻提醒自己。

《明寶訓》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和群臣討論《無逸》這篇文章,太祖說,

上曰:「自昔有國家者,未有不以勤而興,以逸而廢。勤與逸,理亂盛衰所繫也。人君當常存惕勵,不可少怠,以圖其終。」

從有國家開始,都是勤政才能興旺,安逸導致滅亡。勤勉和安逸直接關係到國家興亡。

「朕每觀是篇,必反覆詳味,求古人之用心,嘗令儒臣書于殿壁,朝夕省閱,以為鑒戒。 今日講此,深愜朕心,聞之愈益警惕。」

我每次讀《無逸》這篇文章,都要好好反覆的研讀,來探求古人的用心。所以我曾經讓大臣把它寫在宮殿牆壁上,每天早晚都看看,當作鑒戒。今天的討論非常符合我的心意,也讓我更加警惕了。

大家來瞧瞧,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明君該有的樣子,至於說電視劇裡那些整天無所事事,就知道和妃子們談情說愛的皇帝們,那不用說了,百分之百是昏君!

當然,電視劇是不能當真的,所以如果你想要了解真實的歷史,不妨來訂閱我的頻道,還有打開小鈴鐺接收通知。我希望可以藉由華夏衣冠之美,呈現給大家中國傳統文化的真正精髓!

那剛才說到明君要勤政,不過管理國家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一個人就算累死了也做不過來。

六、任賢

所以明君還要懂得任賢,在《管子‧君臣》篇中寫道:

「有道之君,正其德以蒞民,而不言智能聰明。 智能聰明者,下之職也。所以用智能聰明者,上之道也。」

有道之君,重要的是有德行來領導人民,而不講究他自己要多聰明。智能和聰明是臣子們的職責所在。能夠善用臣子的智能和聰明,才是為君之道。

那如何做到任賢呢?首先要找到這些可用之才都在哪裡。

《孔子家語‧王言解》孔子曰:「古者明王必盡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實,又知其數,及其所在焉,然後因天下之爵以尊之。此之謂至禮不讓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祿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謂至賞不費而天下之士悅。

故曰:『所謂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親也。所謂天下之(至)明者,能舉天下之至賢者也。』」

孔子說,古代的明君必定知道天下所有賢良之人的名字,既知道他們的名字,又知道他們的實際才能,還知道他們的人數,以及他們住的地方,然後把天下的爵位封給他們使他們得到尊崇。這就是最高的禮節,不謙讓而使天下得到治理,用天下的俸祿使天下的士人得到富貴,這也是最好的獎賞,不耗費財物而讓天下的人都高興。

所以說,誰能任用天下最賢良的人,誰就是天下最英明的人。其次,用人還要懂得揚長避短,孔子在《禮記》裡說,「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

任用有智慧的人,要摒棄他奸詐的一面;任用勇武的人,要壓制他易怒的缺點;任用仁慈的人,要避免他的容易濫好人的特點。另外,東漢「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還提出,明君要有博大的胸懷,能不計前嫌,只記功不計過,這樣才能成就霸業。

七、納諫

同時,還要廣開言路,善於納諫。孔子說:「良藥苦口,而利於病,忠言逆耳,而利於行。」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是人都會犯錯,皇帝也不例外。平時一般人犯了錯都可能不願意聽人指責,怕丟面子,那皇帝是不是認了錯在大臣中就更沒有威嚴了呢?咱們來看看歷史上幾位明君的做法。

《通志五帝紀》:「帝堯置諫鼓,達窮民,立謗木,使人書之,樂聞過也。」

首先是堯帝,他設置了諫鼓,讓老百姓都可以來敲;他還豎起了一塊木頭,讓人們都可以把他的過錯刻在上面。也就是說來來往往的人都能看見別人對他的指責,而堯帝非但不怒,反而非常高興,這就是聖君的姿態!

接下來,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全中國歷史上,除了三皇五帝時代,最善於納諫的皇帝了。

我在史料記載中查到,太宗專門頒布詔書,讓人給他提意見的次數,就遠遠超過其他所有的皇帝。

「太宗每見人上書有所裨益者,必令黏於寢殿之壁, 座臥觀覽也。」

根據《隋唐嘉話》記載,唐太宗每次看到誰折子裡寫的話有道理,就讓人貼在牆上,而且不是他辦公或者是他做別的事的房間,而是在他臥室的牆上,這樣不管他是躺著還是坐著都能看到,好隨時提醒自己改正缺點。

還有,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北宋的宋仁宗被包拯勸諫,吐沫星子噴滿臉的事蹟。這個事的出處雖然是小說,但是歷史上的宋仁宗確實非常的寬厚,關於他虛心納諫的記載也是比比皆是。

八、賞罰

作為明君,還要賞罰分明而且有度,這裡面的學問可大了!

《素書‧道義章第五》
「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賞不服人,罰不甘心者叛。賞及無功,罰及無罪者酷。」

《素書》裡說,不獎賞立了小功的人,那就沒人去立大功了;不赦免犯了小罪(過失)的人,就可能導致人產生更大的怨恨。

賞功不能使人心悅誠服,懲罰也不能讓人甘心,必定會造成眾叛親離的局面。獎賞沒有立功的,懲罰沒有犯罪的,這是殘暴苛刻的表現。

中國的古籍中有很多關於如何賞罰有度的建議,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帝王絕對不可以因為自己的喜好而私自賞賜身邊的人,或者懲罰看不順眼的人。

但也因為這是人之常情,所以還需要有明確的法令來遵循。製造法律的本身並不難,難的是要做到「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九、明令

《貞觀政要》唐太宗謂侍臣曰:「詔令格式,若不常定,則人心多惑, 奸詐盡生。《周易》稱:『渙汗其大號』。言發號施令,若汗出于體,一 出而不復也。《書》曰:『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為)反』。」

《貞觀政要》記載,唐太宗對侍從說,皇帝頒布的詔書和法令如果不固定,就會導致人心多變,滋生出奸詐的想法來。

太宗引用《周易》的比喻,說發號施令,就像汗水流出身體一樣,一旦發出就不能收回了。他又引用了《尚書》裡周成王的話,成王對官員們說,一定要慎重對待發布的命令,命令一旦發出就一定要執行,切不可違抗。

北宋的包拯也針對當時政令多變這種現象,專門寫了篇文章上書給宋仁宗:

《論詔令數易改》臣竊見朝廷凡降詔令,行之未久,即有改張,故外議紛紜,深恐於禮不便。且詔令,人主之大柄,而國家治亂安危之所繫焉,可無慎乎緣累年以來,此弊尤甚, 制敕纔下,未逾月而輒更請奏,方行又隨時而追改。 民知命令之不足信,則賞罰何以沮勸乎?臣欲乞今後朝廷凡處置事宜,申明制度,不可不慎重。

包拯說,詔令是君王手中的一大權力,更是和國家的治亂安危緊密相關,如果百姓們知道命令早晚會改,也不遵守了,那賞罰還有什麼用呢?

中國古人非常重視誠信,如果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不能守信,影響的是他自己的信譽,但如果君王對自己的話和下達的命令不能做到守信,朝令夕改,那這個國家就要亂套了。

《素書》:「令與心乖者廢,後令繆前者毀」

就像《素書》裡寫的,後頒發的命令和之前的命令不統一,那這兩個命令就都無效了。

那前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制定的法令和人的心意不一樣,那這命令等於沒有用,也就是說法律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十、德政

治國的最高境界其實是施行「德政」,也就是說靠著道德的提升讓天下達到自治。

《日知錄》宋葉適言:「法令日繁,治具日密,禁防束縳,至不可動,而人之智慮自不能出於繩約之內,故人材亦以不振。」

南宋的葉適曾經說,現在的法令條文越定越繁瑣,管得越來越緊,把人都束縛得嚴嚴實實,甚至動都動不了了,這樣導致人的智慧都超越不了條條框框的範圍,所以人才自然也不能發揮他們的能力了。

要知道這是將近800年前南宋的情形,我們都知道那時候的律法和今天是沒法比的。那在如今這個法律這麼健全完善的社會,為什麼犯罪的人還一點沒少,人們也都有法不依呢?

那是因為法律管不了人心,只要沒人看見的時候,他就會去犯罪。而法律只是更加束縛了人們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一個不小心就不知道觸犯了什麼法律,照這樣發展下去,路只會越走越窄。

所以《尚書》寫道「德惟善政」,孔子說「為政以德」。這都是一個意思,就是治理國家最好的方法是推行道德。

「德禮者,化民之本也;刑政者,治民之末也。」

石林葉氏說,道德和禮教是教化萬民的關鍵,而嚴刑律法只是管治人民最末等的手段。其實三皇五帝時代是沒有法律的,雖然沒有法律,但是人人都自己約束自己,達到的效果和法律管出來的是沒法比的。

《漢書‧董仲舒傳》「殷人執五刑以督奸,傷肌膚以懲惡。成、康不式,四十余年天下不犯,囹圄空虛。秦國用之,死者甚眾,刑者相望,秏矣哀哉!」

《漢書》裡記載,漢武帝說殷朝人制定了五種刑法,用毀傷身體的辦法來懲戒惡人。可是周成王和周康王放棄這些刑法四十多年,天下也沒有犯法的,監獄都空蕩無人。秦國使用這些刑法,殺死的人很多,受刑的人接連不斷,真是可悲啊!

這樣看來,啟迪人們的善念,讓百姓們都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從而自發的約束自己的言行,才是從根本上讓社會達到安定富足的最好辦法。

這十條明君治國的要素在今天依然有用,因為不管你是國王、總統、州長、市長、村長、廠長、公司老闆,還是小主管,都可以從中借鑑和學習到身為領導者需要具備的品質!

那你覺得這十條裡最重要的是什麼呢?你還希望我做什麼樣的視頻呢?都歡迎你在留言區來告訴我。如果你覺得這個視頻有用的話,別忘記分享和訂閱我的頻道,那咱們下次再見啦!

▼ 相關影片

本文由愛麗Ally授權刊登。點閱更多視頻

責任編輯:王愉悅

相關新聞
【愛麗話五千】以干支紀年法推算 庚子年大事多
【愛麗話五千】古人如何防疫? 史書現祕訣
【愛麗話五千】古代醫書裡的各種防疫奇招
【愛麗話五千】北宋三位垂簾聽政的賢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