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街的故事之五:父親在達拉斯的那三個月(續)

作者:謝行昌
每當父親回憶童年往事時,那神情豈是用「落寞」兩字可以形容的。我趕緊扶著父親回房,岔開話題。他老人家是曾歷經過那動亂「大時代」的億萬中國人之一,發生在他們那一代的,不堪回首之往事,豈止有一籮筐,愈講會愈難過。(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1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1年10月01日訊】父親曾於1992年春,在達拉斯小住了三個多月,那時我還住在達城北郊的理察遜市,一棟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老房子裡。

我的鄰居是「林琦」家族,他家的房子更老,建於1910年代,而且原先是座落在現在的達拉斯郡之中央快道﹝Dallas Central Expressway, Highway 75﹞上。在快道興建時,市政當局將這房子鋸成兩段後,往東遷移約一英里,再合併而成的。

1992年春時,「林琦」家族之首是希德尼﹝Sidney Lynch﹞,一位出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中的專業會計師﹝CPA﹞,我們兩棟房子之間,有一段約四英尺高的鐵網籬笆﹝Chain-linked Fence﹞隔著,林琦夫婦都和藹可親,尤其是希德尼,常隔着籬笆與我聊天,與我幾乎是無話不談,所以我知道希德尼曾在二戰的歐洲戰場上打過仗,那時美國還是徵兵制,他是被徵入伍的。

1944年6月6日的諾曼地登陸,他所屬的部隊是從猶他﹝Utah﹞海灘登陸的,美軍當天在猶他海灘的傷亡也相當慘重,僅次於奧馬哈﹝Omaha﹞海灘,希德尼雖然當場受傷,但僥倖活着回來﹝我親眼見過他那因傷而獲頒的紫心勛章﹞,是位受過戰火洗禮的二戰老兵。

有一天,父親與我在院子裡做「割草」前之準備,希德尼正好也在自己院子裡做些園藝工作,我就藉機把父親介紹認識希德尼,在他倆聊天時,我則揮汗割草,當年希德尼與我各自擁有一英畝的院子,所以忙了兩小時後才得以收工,這時他倆也早已各自返家。

順便提及,我搬到理察遜的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少近百戶有一英畝以上的大院子,中央快道的東邊還有大片在耕作中的農田呢。

晚飯後,父親與我聊天,告訴我希德尼的戰場經驗時,還誇讚他不凡的人生經歷。

數日後,又在院子裡遇到希德尼,他主動過來與我聊天。

「為什麼你父親的英語有這麼重的英國腔呢?」

「難道他沒告訴過你,他曾在英國受教育嗎?」

「哦,那一所學校?」

「桑赫斯特軍校﹝Sandhurst Military Academy﹞,1933年班。」

「Wow!」希德尼大吃一驚,他知道那是英國皇家陸軍官校,不是一般軍校。

「不過他也是堪薩斯州美國陸軍參謀大學1946年班畢業的,所以他的英國腔其實已沒那麼重啦。」我繼續解釋。

自此以後,希德尼只要是在院子裡遇到父親,兩位二戰老兵就有著聊不完的話題。

希德尼的人生有一個奇特之結局,十足印證了中國諺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他於上世紀末完全退休後,在阿肯色州某處買了一塊「鳥不生蛋」的兩百多英畝丘陵地,想就此在鄉下享受「歸隱田園」的生活。當然,鄉居的第一要件就是要有穩定之水源,所以得先打個水井再說。

您看倌大概已經猜到了吧,水都還沒有找到,就先打出了天然氣與小量油氣,原來他的那塊地是座落在一片從未開發過的淺層油氣田上。所以他臨老「大發」,是躺在油氣田上過餘生的。

但希德尼已於二十一世紀初過世了。

還有一件這三個多月中經歷過的小事,對我現在的「筆耕」,有着深遠的影響。

有一天,我發現車子前輪胎扎了一根釘子,沒隔幾天那車胎就得要補點氣,蠻煩人的,平日工作太忙,勻不出時間去修。其實自1971年我成為「有車階級」後﹝我那第一部車是1962年的Chevy II,一輛破舊的四門手排檔陽春車﹞,我就已開始自己維修車子,替車胎補漏還只是「小事一樁」。

終於有個週日我找出了時間,決定要拔釘補漏,父親興致勃勃地旁觀,大概對兒子的「多才多藝」也很得意吧。其實住在美國,我早已學會一般美國人「自己動手」的好習慣。

我將車輪卸下,拔掉釘子放完了氣,打開事先購買的修輪胎組件﹝Kit﹞,以其中附件之一,一個特製的錐子,依照說明書上的指示,用錐子穿洞後,將一段橡皮補料塞進洞裡,打足氣之後就大功告成啦。

正待「收工」時,只見父親蹲在地上,把玩那個錐子,以錐尖著地,食指頂在錐把上。

「爸,您在幹嘛?」

「……」父親沒答腔,只顧低頭喃喃自語。

我把父親攙扶起來,只見他眼中閃著淚光。

「記得那句成語「貧無立錐之地」嗎?」

「當然記得。」

「我們武平老家就是那般的一貧如洗,你看,那錐尖的面積有多大,我們連那麼丁點兒的地都沒有。」

環顧四周那一英畝的院子,父親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

「好大的院子,至少你們這一代是平安幸福的。」

每當父親回憶童年往事時,那神情豈是用「落寞」兩字可以形容的。我趕緊扶著父親回房,岔開話題。他老人家是曾歷經過那動亂「大時代」的億萬中國人之一,發生在他們那一代的,不堪回首之往事,豈止有一籮筐,愈講會愈難過。

當天晚上,父親應我之請,開始動筆紀錄他兒時的艱困生活環境,我近十年來陸陸續續寫的眾多關於家鄉之文稿,全都源自於這些父親的親筆撰述。我這實事求是,腦袋裡一向是直來直往的退休工程師,那兒會有本事編寫、創作一些小說情節呢。

腦海裡與父母親有關的故事還有不少,看來急也沒用,就慢慢地寫罷﹝嗯,我這是在安慰自己啦﹞。

【謝行昌,2021年九月完稿於美國德州】

(點閱【松街的故事】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凡塵不過數十寒暑,草鞋、布鞋、與它踩踏在人世間艱辛路途上時,所經歷之風風雨雨,都將化作「滾滾長江東逝水」,終究都要被「浪花」給「淘盡」的,「是非成敗」且置一旁,只要有幸留得「青山在」,黃昏之際(晚年),心平氣和地細賞那燦爛多彩的「夕陽紅」,就都該心滿意足啦!
  • 美國人慣將世界各國公認,真正用腳去踢的「正牌」Football,名之為Soccer,然後把他國在橄欖球賽(Rugby)中使用的橄欖球,以別樹一幟的規則,拿到球場去比劃,還硬生生地冠以Football之名。似乎是有點兒「霸道」。為避免中譯之混淆,我選擇使用「美式足球」之名,就在文中簡稱為「美足」罷。
  • 母親與松街的緣份很深,在松街與奧克塔維亞街(Octavia Street)交叉口的一棟老人公寓裡,一住就是三十年,她的療養院與公寓都在松街上,相距僅五個街口(Block)而已。自幼就有非常獨立性格的母親,一直堅持獨居,還好,安家於舊金山的哥嫂與家人們會常去看望她。我則遠在德州,只是每年去探望她老人家一、兩次而已。
  • 母親離世前,在松街療養院的那半年期間,堅決不肯見訪客,她老人家的理由是,「形容憔悴,見不得人」,所以被我們兄弟倆擋住的親朋好友不在少數。母親在大約25歲時,曾被電影界聞人袁叢美(日後的中影公司總經理)相中,力邀她去重慶的中國電影製片廠試鏡,可以想見她老人家當年之豐采。
  • 前幾個月,母親生前摯友陸素影的孫輩,自大陸寄來一張當年青島女中游泳隊的老照片,這是我手中現存,年代最久遠的母親之照片(應該是攝於1935年左右)。
  • 1992年開春後,我思親情切,將父親接來達拉斯小住了三個月,正就讀高中的培德與達兒兄弟倆,得以在爺爺的有生之年,有與他老人家相處的機會。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