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弘顯貴不棄糟糠之妻 不忘夫妻恩義

文/周曉輝
示意圖,圖為清 沈銓《荷塘鴛鴦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47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在受變異觀念影響的現代社會中,丈夫拋棄與自己共患難的結髮妻子的事並不罕見,古人秉持的「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美德以及其背後傳遞的夫妻恩義之情,對於很多的現代人而言,已是難以想像之事。

「糟糠之妻不下堂」最早出現在《後漢書》,出自東漢光武帝時的一位大臣宋弘之口。糟糠,古代指用以充飢的酒糟糠皮等粗劣的食物;下堂,指從家中攆走。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會拋棄、辜負與自己同甘共苦的結髮之妻。

宋弘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呢?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史載,宋弘,字仲子,京兆郡長安縣人,也就是今天的陝西西安人。他的父親宋尚在西漢成帝時官至少府(官職),哀帝即位後,因為不願依附權臣董賢,被董賢以不敬之名治罪。

宋弘在漢哀帝、平帝時做過侍中,也在王莽當政時擔任過共工(官職),他雖然性格溫順,但受父親影響,身上也具有讀書人的剛直之氣。赤眉軍攻入長安,派人徵召宋弘做官,心中並不情願的宋弘在途經渭橋時跳入了渭水中。其後,他的家人將他救了上來,他便裝死得脫。

光武帝劉秀打敗其他豪強、建立新的漢政權後,宋弘被拜為太中大夫。建武二年(26年),又代替王梁為大司空,被封為栒邑侯。因為被封侯,他也有了很多地產,但他將收上來的地租分給自己的族人,自己家中不留存多餘的資產。彼時他清廉的品格受到時人的讚譽。後來光武帝又改封他為宣平侯。

光武帝劉秀打敗其他豪強、建立新的漢政權後,宋弘被拜為太中大夫。示意圖,圖為明仇英《帝王道統萬年圖‧漢光武帝》局部。(公有領域)

舉薦賢人 向光武帝進諫

光武帝曾向宋弘打聽國內學識淵博之人,宋弘就推薦了沛國的桓譚,他認為桓譚才學豐富、見識廣博,才華幾乎能與西漢的名家揚雄、劉向父子相提並論。光武帝遂召見桓譚,拜其為議郎、給事中。

其後光武帝舉行宴會的時候常會讓桓譚鼓琴,而桓譚總是演奏鄭衛之音(浮靡的音樂)以取悅光武帝。

宋弘聽說後,很不高興,因此後悔推薦了桓譚。一天,宋弘命人等候在皇宮外,待桓譚出宮,便將他請到自己的府上。宋弘則身穿官服,在正廳等候,

桓譚到後,宋弘並沒有照規矩請他入座,而是責備道:「我所以向皇上推薦你,是希望你可以以道德輔佐君王,但如今你卻數次給皇上演奏鄭衛淫聲,擾亂《雅》、《頌》正音,這絕不是忠正之士應該做的。你自己能夠改正嗎?還是讓我依法糾正呢?」桓譚遂頓首認錯。

又過了一段時間,光武帝在大會群臣時,又叫桓譚鼓琴。桓譚看見宋弘也在座,十分不安,彈奏也失去了以往的水準。光武帝深感奇怪,便詢問緣由。宋弘離開座位,摘下官帽,向光武帝謝罪:「臣之所以推薦桓譚,是希望他能夠以忠正之節引導君王,可是現在他卻叫朝廷耽迷於鄭衛淫樂,這是為臣的罪過。」光武帝聽罷,表情嚴肅地向宋弘道歉,並讓他重新戴上官帽。這之後,桓譚被免去了給事中的職務。

任人唯德的宋弘先後共推薦賢士馮翊、桓梁等三十餘人,他們中一些人或者成為了宰相,或者當上了公卿大臣,很好地幫助光武帝治理國家。

還有一次,光武帝設宴招待大臣們。御座後換了副新屏風,上面畫著美女。席間,宋弘注意到,光武帝數度回頭去看那屏風,於是表情凝重地向光武帝諫言:「未見好德如好色者。」

光武帝立即令人撤去了屏風,然後笑著對宋弘說:「我聽到符合道義的話,就立刻服從,怎麼樣?」宋弘回奏道:「陛下修養德行,臣不勝其喜。」

御座後換了副新屏風,上面畫著美女。示意圖,圖為清 焦秉貞 《仕女圖.蓮舟晚泊》。(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糟糠之妻不下堂

彼時,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的丈夫去世了,她因此整日悶悶不樂。光武帝想讓姐姐再嫁,便找了個機會與姐姐議論朝臣,探尋她的心意。在聊到宋弘時,湖陽公主說:「宋公的外貌和德行,群臣都比不上。」可是宋弘的結髮之妻尚在,光武帝覺得不太可能,但還是想問問宋弘的想法。

於是光武帝召見宋弘,讓湖陽公主坐在屏風後。光武帝對宋弘說:「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意思是,俗話說人升了官就換朋友、發了財就換老婆。這是人之常情嗎?宋弘正色道:「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我只聽說過不能遺忘貧賤時的朋友、不能拋棄貧窮時共患難的妻子。光武帝回頭對屏風後的公主說:「這件事難成了。」這個故事就是後世「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之妻」典故的由來。

宋弘之舉詮釋了夫妻間「恩愛」為何「恩」在先而「愛」在後。佛家認為,夫妻間的緣份都是前世的各種因由結下的,其中就有恩情,是以「恩」在婚姻關係中更大於「愛」的涵義。婚姻如果光靠愛情來滋潤和維持,是非常不可靠的。只有真正地重視兩人之間的恩情,並做到「相敬如賓」,家庭生活才能美滿、幸福。這與現代人只重視愛情而忽視恩情、責任是截然不同的。

參考資料:《後漢書》

責任編輯:李婧鋮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的《勸學詩》激勵了一代代的莘莘學子;他的書法豐厚雄渾,雍容正大,法度謹嚴又氣勢磅礴;他為官清廉,正直敢言,凜然赴難,視死如歸,其忠義大節,光風霽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範——大唐書魂顏真卿。
  • 岳陽樓
    《岳陽樓記》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學磁場,吸引、感染著接觸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現在想來,如果沒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獨具慧眼地對范仲淹的約請,後人就讀不到這篇繪聲繪色描寫浩渺的洞庭湖變幻無窮的風光、遷客騷人對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後又轉化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浩歎的美文。
  • 民間過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風俗,祈求福祿臨門。在東漢時,「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孝子黃香卻「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從一介貧民轉身為得皇上賞識尊重的賢臣,掌管國家樞機要務。這樣的福分從何而來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明神宗萬曆十八年改諡「忠肅」。于謙蒙冤於一時,卻萬世不泯,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 《書經‧大禹謨》有句話:「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自滿會招致失敗,謙虛會得到益處,這是自然的規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卻無法遵從。不過伯宗的妻子卻深知此理,後人稱讚伯宗妻子知「天道」,從而保全了兒子的性命。
  • 明孝宗弘治二年,朝廷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號「肅愍」。浙江巡撫傅孟春認為「肅」之一字,未足以盡于公之良惠忠貞,為此具疏。
  • 一日,浙江鹽台姚舒因歷吳山,見行人伍公,即春秋時伍子胥也。復過褚堂見僕射褚公,即唐時褚遂良也。來至棲霞嶺見武穆王岳公,即宋岳飛也。特謁三台山贍于肅愍公祠。姚舒觀四王公之忠節,皆祠於杭。欲共建一坊,一可以共播休烈,一可以勵後觀瞻。後坊成,名曰「忠節坊」。
  • 明憲宗成化年間,于謙之子于冕獲赦,于冕上疏為父于謙平反,憲宗親自審理,並下詔予以平反。明孝宗弘治二年,明孝宗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欽賜在墓邊建祠堂,題為「旌功」。
  • 王蘇二人政見不同,只因各自性格不同,看問題角度不同,但本心都是心繫天下、為國為民的;對於對方的人品道德、詩文學問彼此都是互相敬重的。
  • 曹吉祥等叛亂失敗,曹吉祥被磔刑於市;徐有貞獲朝廷赦免其罪,回到家鄉,後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