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吉爾系列(3)至暗時刻雄獅吼 氣勢磅礡底蘊厚

作者:沉靜
英國首相邱吉爾舉起表示勝利的V型手勢,激勵民眾。(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409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上文:邱吉爾系列(2)至暗時刻雄獅吼 勇氣前行神光透 敦克爾克大撤退 】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默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苦難,通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

這段《哈姆雷特》的經典獨白,在1940年春夏之際,看莎翁戲劇長大的英國人無數次問自己:「To be, or not to be……」

利器神助攻 鐘鼓與馬蹄和鳴

當大半個歐洲都匍匐在納粹的炮火和鐵蹄之下,一峽之隔的英國是戰還是降?是耗盡國力打一場無勝算的仗,還是屈辱妥協、苟安求和?是跪下還是被打爛?有沒有不偏不倚的中間路線可走呢?

多年的綏靖政策養虎為患,被希特勒玩弄於股掌之間,還有坐視波蘭亡國、宣而不戰的8個月假戰(Phoney War),為天下人恥笑。如今被打得丟盔卸甲、連像樣的抵抗反擊都沒有,就馬上慌忙議和,在談判桌上是非常不利的,威望主權皆損。連荷蘭、比利時等中立國也慘遭踐踏,一路走來背棄承諾、撕毀和約的希特勒怎能再信?!

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不願捲入歐戰糾紛。法國敗降,失去盟友的英國獨木難支。希特勒攜所向披靡之勢,兵鋒直指英倫,以圖在步步緊逼的恐嚇試探下,讓走下坡路的老牌帝國就範認輸。

這個國家有最早的議會制、明晰的產權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君主立憲、契約精神和保守理念使大不列顛穩中向好,避免了法國大革命那樣狂暴激進的血雨腥風,18-19世紀的英國蒸蒸日上,成為海上霸主、工業巨頭、第一殖民大國,艦隊、商船和傳教士穿梭於「日不落帝國」遼闊的版圖。英國也是基督教復興的重要海外聖地,天佑女王,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最為繁榮鼎盛。這種優越制度和傳統文化是英國人最珍視的價值,是需要踏實維護並挺身捍衛的。

英國戰時內閣在5月底花了3天時間嚴肅地討論各種可能方案,最終做出了命運攸關、影響深遠的抉擇——堅持抗戰。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祈願儀式中,當唱詩班的歌聲響起時,邱吉爾感應到在場民眾的心境:「不懼怕死亡和任何物質的損失,而是怕英國會戰敗滅亡。」

獅子般勇猛的祖先曾於1588年、1805年打退了來犯的敵艦,英吉利海峽是天然屏障,英國擁有世界一流的海軍、建立最早(1918年4月)的空軍,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軍民們齊心協力,精誠所至,搶救回來了遠超預期的陸軍主力……

1940年6月4日,邱吉爾在下議院演講中回顧了「引以為豪的漫長歷史」,即使在拿破崙雄霸歐洲的時代,英國也始終未曾屈服過。面對當前的危機,他希望也能「沉穩應對,只要海上和空中的力量能確切行使」,就會帶來「堅定的保障」。

20世紀40年代初的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公有領域)

邱吉爾充滿信心地說:「要是所有人都忠於職守,不出任何的紕漏,事事都像現在這樣經過周密的安排,那麼將會再一次證明我們能夠抵禦戰爭的風暴,抗擊暴政的威脅,來保衛我們的祖國。如果必要,我們就打持久戰,如果必要,我們就孤軍奮戰!無論如何,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這是國王陛下政府的決心——每個人的決心,也是議會和國家的意志……即使是歐洲的大片土地和許多文明古國已經或即將淪於蓋世太保及納粹統治的種種罪惡機關的魔掌,我們也不氣餒,絕不屈服,我們將戰鬥到底!

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敵人占領,並陷於飢餓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這是二戰中邱吉爾最富有感召力的戰鬥檄文,是鐘鼓與馬蹄和鳴、海浪風雨交響的壯麗樂章,節奏明快,跌宕起伏,氣勢磅礴,勇往直前。既感心動耳又振奮鼓舞,引發廣泛共鳴和熱烈反響。

在晦暗低迷的歲月,邱吉爾富有激情的演講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民眾。(公有領域)

光輝時刻:奉召發聲 擔當重任

天降大任,讓他來撐這個危局。恰好在65歲之際,他各方面歷練足夠,文韜武略、該有的都備齊了。邱吉爾運用磨練了四十多年的演講利器不斷斬除傳染病般蔓延的失敗絕望情緒,說服國會和民眾,面對現實,不再退縮,團結備戰。嚴酷的考驗必將到來,只有奮勇搏擊,才能扭轉頹勢,絕境逢生。他目光如炬,意志堅定,氣宇軒昂,演講中豐沛的信心散發著不可思議的感染力,在至暗時刻發光發熱,如熊熊火炬照亮周邊。

邱吉爾的信心可不僅僅是演講術,上任前夕他就成竹在胸,即使德國飛機在不列顛狂轟濫炸,越挫越勇的他也真的堅信英國會贏得最後的勝利。他坐鎮前沿,視察災區,把必勝信念、昂揚鬥志、永不言敗的炙熱能量,傳遞給民眾,舉國上下同仇敵愾,堅韌不拔。

直覺敏銳的邱吉爾第六感超強,16歲時就預見未來:有一天他將率眾保衛大英帝國。小夥伴以為他在吹牛說夢話呢!平素打鬧嬉笑的他一臉正色地重申:看吧,倫敦遭難時,我將指揮作戰……邱吉爾一生歷險無數,但總能奇蹟般逃出鬼門關,無論是騎兵中尉、戰地記者、墜機3次倖存的翱翔大臣,還是納粹特工至少13次暗殺未遂的英倫首相,「千鈞一髮之際,強烈地感覺到有隻看不見的手牽引著我……」他憶起險象環生的驚心動魄,感歎冥冥中有雙「隱形翅膀」助他逢凶化吉,他是被神靈護佑的幸運兒,有著特殊的使命,他對此篤信不渝並成為畢生的動力。多次大難不死的邱吉爾幾度起落磨礪,好像就是為了臨危受命,有幸感知民心並發出雄獅之吼。

在他的早期小說《薩伏羅拉》(Savrola)中,邱吉爾借主人公之口表達對命運的看法:「一種至高無上的力量,將自己的未來事無巨細地寫在天上,與誰婚配、人生遭遇、所犯罪惡,統統用太陽字母熠熠生輝地呈現於無垠的藍天。」歷盡滄桑到暮年,他感觸頗深地說:「我對自由意志和先驗宿命的理解是一樣的。」

1939年邱吉爾曾撰文推測宇宙中有外星文明,存在著其它適合孕育生命的宜居星球。他還描述過與亡父的通靈感應,一次正在畫畫的邱吉爾突感異樣,他端著調色盤轉過頭來,看見早逝的父親坐在後面的椅子上,他告訴曾為財政大臣的父親,民主已經實現,可現在面臨的只有戰爭。

1940年6月16日,邱吉爾在致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聯邦各位總理的電報中,提到美國會助力並終將參戰。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在備忘錄中也寫下了這個預言。那時英國向美國提出驅逐艦的需求仍不可得,在美國《中立法》、民間反戰浪潮的制衡下,大選年謀求連任的羅斯福總統一再承諾不會派兵到歐洲打仗。

雖然覺得是一場太冒險的賭博,前首相張伯倫還是帶頭支持富有先見之明的邱吉爾,英國不會重蹈綏靖的覆轍。但那將是世界規模的大動干戈……冷靜的聲音被壯懷激烈的旋律蓋過,內閣成員最終站到邱吉爾一邊。哈利法克斯再也不提議和的事,後來他赴華盛頓任駐美大使,致力於英美攜手合作。

邱吉爾的演講在同僚中反響強烈,很多大臣熱淚盈眶,抱定寧可犧牲生命財產、也不屈膝投降的決心。「謝謝主派來了你!」他們對新首相的認同好感倍增,「祝你身心強健,溫斯頓!難以承受的重擔落在你肩上了。」

英王喬治六世拒絕去加拿大避難,決定留在倫敦,和孤軍奮戰的臣民在一起。國王由開始的不看好邱吉爾漸變為不能缺少邱吉爾。

家家戶戶聚攏在收音機旁傾聽首相演講,是英國二戰中真實的生活場景之一。邱吉爾當年以南非越獄英雄的風采步入公眾視野,人們知曉他的傳奇經歷以及戰功赫赫的祖先,欣賞他的頑強樂觀。

僅僅一個多月,已有150萬志願者報名參加國民警衛隊,很多半百之年的一戰老兵成為本土防禦的補充力量。不少女生加入了醫療隊、消防隊、通訊團、水運部和兵工廠。全民動員,積極備戰,修防空洞,挖戰壕,在海岸築起了大量的混凝土碉堡炮台。為了生產更多的武器,工人們夜以繼日地在機床上工作。

這些默默付出的堅毅民眾告訴邱吉爾,很樂意聽到首相說出他們的心聲。邱吉爾非常感動,他私下抹淚道:「可憐的人,他們信任我,可我帶給他們的只有災難,而且還要持續很久。」

1940年6月18日晚,大本鐘〈Big Ben〉敲響報時後,廣播裡傳來邱吉爾的聲音:「讓我們勇敢地承擔義務,倘若大英帝國及其英聯邦得以長存千年,人們仍會說:『這是他們最光輝的時刻。』」

圖為英國威斯敏斯特宮前「獅心王」理查一世(Richard I, 1157-1199)的銅像。這位揮劍率領十字軍東征的騎士國王,被視為英國議會大廈的保護神。(Jack Taylor/Getty Images)

騎士精神與史詩戲劇

「熱愛傳統從來沒有削弱過一個國家。傳統就是生死時刻用來救命的。」邱吉爾如是說。他的演講引發廣泛共鳴,其中豐沛躍然著騎士精神。在西方文化傳統中,騎士精神對歐洲民族性格的塑造起著重大作用。不列顛的騎士制度是1066年諾曼征服之後在英國生根的一種貴族制度,在基督教的陶冶規範下,騎士美德(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誠實、公正、靈性)成為貴族精神的核心、培養後代子嗣的標準。1348年英王愛德華三世設立了嘉德勳章,這是英國最古老尊貴的騎士勳章。能受冊封為騎士是莫大的榮耀,自1560年以來,英國開放給各個領域(包括英聯邦)的傑出人士有機會獲此殊榮,以不同級別的勳章嘉獎為國家做出貢獻的軍民。

承平日久,中世紀尚武忠勇的騎士精神漸變為近代彬彬有禮的紳士風度,但騎士精神依然貫穿在英國學校教育中,文學戲劇潛移默化的影響更為深遠。比如人們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英雄史詩、歷險故事,亞瑟王與他的圓桌騎士們、英格蘭的守護神屠龍英雄聖喬治、率領十字軍東征的「獅心王」理查一世、莎士比亞同名劇《亨利五世》……邱吉爾兒時背得滾瓜爛熟的《古羅馬之歌》是英國19世紀學童的必修課文,「對於世間的萬物生靈,死亡遲早終會降臨,要為守護先祖的遺骨與信仰的神殿,去直面強敵並力戰而亡。」這生死抉擇的經典詩句,不僅融化在帝國鼎盛期成長的青少年血液裡,而且落實到行動中,一戰將士鮮血浸潤的法蘭德斯原野啊,搖曳怒放著紅罌粟花海……

1805年10月21日,英國海軍與法國和西班牙的聯合艦隊在特拉法爾加海激戰5個小時,英軍的勝利打破了拿破崙進攻英國本土的計劃。此為J·M·W· 透納1822年的畫作《特拉法爾加海戰》。(公有領域)

經久不衰的莎士比亞戲劇,紮實又活躍的傳承體系,培養了一代代出類拔萃的演員和富有鑑賞力的觀眾。藝術在學校教育中占重要地位,戲劇社團給了學生登台一試身手的鍛鍊機會。

年少的邱吉爾熱衷於學校的戲劇表演,曾在小歌劇裡扮演羅賓漢,參演過莫里哀的喜劇《屈打成醫》。他在哈羅公學背誦莎翁劇的比賽中名列前茅,還嘗試為聖誕節寫劇本。他父親是個能言善辯的下院英才,在演講中借鑑了訓練有素的演員技巧,邱吉爾偷偷模仿練習,希望有朝一日父親能賞識自己。他23歲時已頗有心得:「演說家骨子裡須具備獨特氣質與才華,它們經過練習得以開發提升而至臻。」當議員,做大臣,邱吉爾機智應答的幽默段子廣為流傳。

自1940年暮春,邱吉爾入主唐寧街10號,是他靈感迸發、演講佳篇紛呈的階段。祕書通常把他口述的內容打印出來,邱吉爾細語呢喃地斟酌、修改潤色,再用無韻詩的格式排列,他踱著步抑揚頓挫地朗誦,敲定恰當的韻律節奏。

據說邱吉爾是掌握英語單詞詞彙量最多的人之一(12萬之多)。他曾在《修辭的支柱》中寫道:「詞越短越古遠,其意越深植於該語言民族的骨髓,更加有力地直達普通民眾的心靈。」邱吉爾善用短詞和老式英語,他把英語中古樸與優雅的部分以及莎士比亞的大氣風格巧妙融合,使他的演講音韻鏗鏘,朗朗上口,簡練生動,意象壯美,盪氣迴腸,振奮人心。

他相信那種世代相傳的古風忠魂、堅韌不拔的祖輩基因,就沉潛在歲月靜好的紳士淑女和辛勤勞作的平民百姓身上。他全面投入、竭盡所能地凝聚國民力量,運用演講藝術點燃鬥志,激發潛能,他喚醒了英國人獅子般勇敢的心!

除了要抵抗強大的德國,還要對付趁英法敗退之機宣戰的意大利,岌岌可危的英倫三島令外界擔憂。然而,從巴黎來倫敦的記者倍感驚奇的是,市民們鎮定而飽滿的精神狀態,一切如常,井然有序。當時的美國駐英國大使老約瑟夫‧肯尼迪明確表示,英國人過得很好,真正做到了!(而他23歲的兒子——後來的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完成了論述英國綏靖根源的論文。)

大步流星的邱吉爾向歡呼雀躍的人群脫帽致意,走到門前又回過頭來,笑著舉起表示勝利的V型手勢……

隔空打擂台 英語總動員

1940年夏,51歲的希特勒正值一生的巔峰時期。7年前上台的他採取系列措施,解決了失業難題,振興了經濟,運用折衝的外交手腕收回一戰失地,擺脫了《凡爾賽條約》對德國人的壓制,一槍未發地吞併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如今又從法國受降儀式、巴黎大閱兵凱旋歸來,最後的勝利近在眼前,雖然英國還擋在路上,但那也將會閃電般結束……國際上也普遍認為,英國再撐幾週也會步法國後塵,畢竟德軍雷霆萬鈞的戰鬥力有目共睹。7月19日,希特勒在演講中呼籲英國「回歸理智」,避免帝國毀滅,不要插手歐洲事務,歸還德國的海外殖民地。7月22日,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在廣播裡淡然回應——拒絕媾和。

希特勒於1932年競選期間發表演說。(維基百科)

終究是縱橫四海、執世界之牛耳300年的老帝國,和談也要等待恰當的時機。在這個節骨眼上,把握微妙的分寸,謹慎安靜為宜。誠信殘破修復難,越是勢在必得地威懾誘惑,對方越是感到羞辱而不買帳。

英國人的冷傲頑固讓希特勒尷尬費解,更煩惱的是遇上了強悍好鬥的邱吉爾,他真的需要和英相坐下來談談他表裡不一的戰略規劃。其實8年前,如果不是希特勒兩次都爽約,他和邱吉爾本有機會相見,納粹黨魁因繁忙而選擇忽略在野的邱吉爾。儘管如此,並不影響邱吉爾1937年在文章中對希特勒從奧地利下士到德國元首的打拚飛躍、尤其是經濟政策的好評。而今烽火連天,一切都不同了,一戰的舊恨未消,新仇又至。姑息縱容,非但沒有「禍水東引」,反而引火燒身。蘇德不僅簽了互不侵犯條約、合夥瓜分了波蘭,蘇聯還給德國提供石油等稀缺的戰略物資攻打英法,接著侵占了波羅的海三國。那麼處心積慮地息事寧人,還是無意中推動了避免不了的戰爭,夢醒的英國朝野充滿著被欺騙的憤怒。

於是,兩個愛畫畫、擅長演講的重量級人物槓上了!一個為拓展第三帝國的「生存空間」,另一個為了大英帝國的尊嚴地位,隔空打擂台,口舌交鋒,火藥味十足。希特勒大罵邱吉爾是「戰爭販子」,邱吉爾怒斥希特勒是「邪惡的產物」,旋即引發全球關注和熱議。威震歐羅巴的希特勒也有了相生相剋的對手,之前所有的戰事不過是序幕,真正驚心動魄的大戲才剛剛展開。

邱吉爾叫板希特勒,忙壞了各路媒體,種種推測、實力評估、懸念變數紛呈,然而在一般觀眾心目中,對比最多的還是兩人的演講,雙方各自都有大批鐵桿擁躉。

與自由世界不同,在納粹德國只有官方一種聲音。「德國男孩必須精壯修長,敏捷如兔,耐如獸皮,硬如鋼鐵,鷹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在大型集會上,希特勒飆高音的亢奮演講,煽動起條頓騎士團的後裔子孫們山呼海嘯般的民族主義狂熱。而遠隔大洋的另一邊,在27歲的尼克松(美國前總統Richard Milhous Nixon)和加利福尼亞的熟人好友們看來,(新聞短片裡)希特勒那種歇斯底里的發作滑稽可笑。

邱吉爾在危難之時的演講令人感動。他從容不迫,張弛有度,那種貴族範兒、文化底蘊、價值觀和幽默感流露其間,雄渾有力又富有詩意,恍如莎翁歷史劇。讓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的人們悠然神往,多麼古典正宗的母語!

英國首相邱吉爾舉起表示勝利的V型手勢,激勵民眾。(公有領域)

在英語世界,邱吉爾的早年自傳、戰地報導以及《世界危機》再度熱銷。《英語民族史》是邱吉爾醞釀多年的全景式歷史巨著,因戰事而中斷,直到1958年才真正出齊詳盡的四卷本。而在1939年底,邱吉爾儘快出版了部分內容,以不列顛為中心,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社會等層面,講述千年演繹的英語民族史。從英格蘭寂靜的巨石陣到機器轟鳴的工業革命時代,從打贏了七年戰爭後興盛的「日不落帝國」到美國內戰、林肯遇刺……邱吉爾說:「這部書意在吸引美國。」他要鼓動整個英語世界聯合起來,以影響戰爭進程,用心可謂深矣!

英國從16世紀就推行歐洲大陸均勢策略,制衡歐陸最富於侵略性的強國,防止其不斷擴張壯大、統一歐洲,威脅到英國的安全和利益。400年來合縱連橫、借力打力的嫻熟操控,英國保持了優勢地位,也與德法等列強恩怨糾葛,關係疙疙瘩瘩,此一時彼一時也。

從19世紀末開始,那種遙遙領先的悠然已成過去,後起之秀美利堅和德意志(在工業產值、科技研發上)競相趕超。遠離歐陸「火藥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豐饒的物產,快速增長的人口,三權分立的憲政體制,使得從大英宗主國獨立而出的美國欣欣向榮。位於歐洲中心的德國人嚴謹踏實,工藝精湛,產品優良,卻苦於缺少原材料和銷售渠道,英法壟斷著廣袤的殖民地。這個迅猛崛起的工業軍事強國不斷突破地域、資源、市場所限,撼動撞擊著英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和既得利益。英德矛盾衝突擴大,從一戰到二戰,其實也是天下易主的巨變風暴。

傳統的離岸制衡術不靈了,多年的綏靖政策慘遭滑鐵盧,究其根本乃帝國之衰落也。可事到臨頭,心有不甘的英國人還是決意豁出去放手一搏。邱吉爾說:「我不相信一個禁錮人思想的國家,會成為世界老大。」他看好同文同種、價值觀相似且實力雄厚的美國。

僅靠武力煊赫一時,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有效運作,保護信仰和言論的自由、財產以及合同的安全,民眾安居樂業,國家富強穩定。不列顛的憲政民主和文化理念早已飄洋過海,在講英語的盎格魯─撒克遜圈(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耕種培植,開花結果。他們在大戰中對母國的援助支持令人動容,直到現在依然是親密合作的可靠盟友。

「在黑暗的日子和更黑暗的夜晚,當英格蘭孤軍無援時,他激活了英文語言,並將之派上了戰場。」這是肯尼迪總統(John Fitzgerald Kennedy)對邱吉爾演講和寫作的評價。瑞典文學院讚揚這位「擁有西塞羅文才的愷撒大帝」,在至暗時刻「喚起了世界各地千百萬人心中的信念和希望」。

參考資料:
馬丁‧吉爾伯特《邱吉爾傳》、《邱吉爾:語言的力量》(Churchill: The Power of Words)
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喬納森‧羅斯《邱吉爾:一個政治領袖的文學與思想資源》
伊恩‧克肖《命運攸關的抉擇:1940-1941年間改變世界的十個決策》

@(待續)

(點閱【邱吉爾系列】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希用一生詮釋了全心全意的支持和不離不棄的守護。她和里根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婚戀被讚譽為美國總統史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 命運的輪盤呼呼轉動,里根和南希默默祈禱,往昔種種都是奠定基礎,命運把這對戮力同心的夫婦推向更大的舞台……
  • 胡錦濤「退場」,胡春華「出局」,成也「王儲」敗也「王儲」;西藏福地,成就二胡,北京凶險,雙殺師徒;貧民王儲踏破草鞋,夢斷寒秋;末代紅朝絕殺爭位,團起團滅。
  • 鄧小平隔代「托孤」,關門弟子汪洋 玩「出格」;「娃娃市長」曾掏糞拉車,輟學頂班;和薄熙來爭「蛋糕」,「騰籠換鳥」對壘「唱紅打黑」; 宦海茫茫,汪洋風頭不再。
  • 佩洛西(Nancy Pelosi)是美國200多年歷史上首位女性眾議院議長和美國排位第三號的政治領袖。她被譽為美國政壇的「鐵娘子」,亦稱「鐵玫瑰」,有人說她是美國最有權力的「美國一姐」,也有人說她是真正掌控當今美國政局的「慈禧太后」,有不少嚮往民主的中國人把她視作敢為受迫害群體人權發聲的美版「人大委員長」。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7月初在奈良市演講時不幸遇刺離世。和丈夫以恩愛夫妻著稱的夫人安倍昭惠在丈夫出殯前跟他臉貼臉約數分鐘深情惜別。才剛慶祝過結婚35周年紀念日,昭惠夫人就失去了她的守護天使。夫婦倆經常出現在賞櫻活動中的幸福身影自此不再。
  • 人權衛士大衛‧喬高嫉惡如仇,助弱守義,兩大衛如門神,戰紅魔,10年走50國,揭中共活摘器官黑幕。一生追求人權正義,至死不渝。
  • 與丈夫臉貼臉約數分鐘深情惜別,十分不捨。7月12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夫人安倍昭惠陪丈夫走完了最後一程,而他們二人上個月剛剛慶祝了結婚35周年的紀念日。夫婦倆外出時攜手相伴的恩愛場景自此不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