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腰纏萬貫」到底有多重?到底多富有?

作者:容乃加
古代錢幣外圓內方,中心穿著絲線,一千個成一貫錢。「腰纏萬貫」到底有多重?到底多富有?(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619
【字號】    
   標籤: tags: ,

「腰纏萬貫」典出殷芸《小說‧吳蜀人》,有幾個人各言己志,有人想當官——當上天下最繁榮的揚州城的刺史,有人想當富翁——腰纏萬貫,有人想成仙——騎鶴昇天。其中有一人頭腦很尖,想「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通通攏在一身,這可能嗎?

在《紅樓夢》裡,劉姥姥初次到賈府,遇上賈府買螃蟹,吃螃蟹宴。劉姥姥道:「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銀子,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

喔,二十多兩銀子在明清時代可以讓一個生活在農村的人過一年。那麼「腰纏萬貫」的人,到底多富有呢?

「貫」錢怎麼來

我們現代人用的通行貨幣以鈔票為主,金屬幣只是輔幣。然而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在許多朝代銅做的錢幣是最主要的通貨,漢唐以後直到清朝,天下通行。「腰纏萬貫」的「貫」就是古代計算錢幣而生的單位。古代錢幣有「孔方兄」的稱呼,因錢幣中間有方形孔的形狀,古人用緡絲線穿過錢幣的方孔,將一千個銅錢串成一串稱一貫。一個銅錢是一文錢,一貫有一千文錢。「腰纏萬貫」指身上有萬貫錢幣,就是有一千萬個錢幣,也就是有一千萬文錢了,比喻財富極多。(典出南朝梁.殷芸《小說‧卷六‧吳蜀人》。)

腰纏萬貫的錢幣有多重呢?

當然腰纏萬貫的富人是不可能把這些財富都纏在腰身上,因為一千萬個錢幣可不是個小撲滿能裝得下的,而且分量也很重。古代對錢幣的形制和重量也有鑄造的標準。那到底腰纏萬貫的銅錢有多重呢?來看一看,算一算。

唐代鑄造錢幣的「通寶」幣制,是唐以後歷朝的鑄幣標準,沿襲近1300年。北宋以前,錢幣和以布帛、穀物代錢的支付都通行,進入北宋,銅錢成了主要的財政貨幣。銅錢可以表示價格,可以用來支付、流通,還可以貯存價值。

《舊唐書·食貨志上》載:唐高祖武德四年(622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銅幣的形制仍沿用秦代的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一文的重量為一錢),一千文則重一百兩(十六兩為一斤),即六斤四兩,這就是一貫錢的重量。那麼萬貫的錢就是一貫的一萬倍,就是七萬斤了。看官們您說這「萬貫」重不重呢?

「腰纏萬貫」到底多富有?

當然啦,七萬斤重的錢幣不可能全部纏在腰上,在皇朝末代的清朝,「腰纏萬貫」還是極富有的比喻,清代小說,《儒林外史》寫道:「你不看見城裡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那麼,從購買力來看,擁有萬貫錢幣,到底多富有呢?

因為每個朝代的物價水準不盡相同,「萬貫」這是名目價值,能夠買多少生活物品才是實質價值。朝政的穩定與否,社會安靖或動亂都是錢幣價值的變因,我們就舉幾個例子來看一下相對的水準。

根據《新唐書‧食貨志》:「貞觀初年(627年),全國戶數不足三百萬,一匹絹換一斗米。到貞觀四年,每斗米僅四五錢。」貞觀之治是史上政治最清明、民生繁榮的鼎盛時期,物價穩定,物美價廉。一斗米僅四五錢,一貫(千文錢)就可以買到200~250斗米了。萬貫就等於200萬~250萬斗米的價值,以現在的米價換算,就超過2.3億人民幣,或十億元台幣了。在唐代若是「腰纏萬貫」當是極富了。

以唐朝玄宗後期的稅賦所得來作比較,《通典‧賦稅下》記載唐玄宗天寶年中,國中戶口約有八百九十餘萬戶,一年稅錢約得二百餘萬貫。那麼,這時期一個人「腰纏萬貫」,就占有近二百分之一的國庫稅金歲入。唐朝時並存布帛、穀物可折算錢幣的貨物制。

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中國進入一個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主要表現在統一使用銅幣和鑄幣量的增長。《宋史》記載,宋初到咸平三年的流通錢幣,有北部各國喜用的銅幣,南方各國使用的鉛幣或鐵幣和四川專用的鐵幣。北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是北宋鑄造銅幣的高峰年,大約鑄造了600萬貫。以這個水準來說,一個人「腰纏萬貫」,就占有了一國一年流通錢幣的六百分之一(當時以穀物、布帛支付的制度還同時存在),的確不可小覷。

「腰纏萬貫」的購買力

那麼「腰纏萬貫」在宋朝實際購買力有多少呢?首先還是以主食的米和副食品來作比較。

《宋史‧食貨志》提到「熙寧、元豐(1068~1085年)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在北宋神宗、哲宗年間,一石約當六七百文錢,一石是十斗,所以一斗米就是60~70文錢。取中數65文錢計算,一貫錢約買到15斗米,萬貫能買15萬斗米。以現在的米價來對照的話,萬貫超過了一千六百萬人民幣,將近七千萬台幣。

同樣是宋代,到了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一石米就漲到兩千五百至三千文錢,一斗米250~300文錢,比起熙寧、元豐時期,物價上漲了四、五倍,相對幣值也貶值四、五倍。

再看日常食物,宋朝以人民生活繁華富足便利著稱,從北宋民俗志《東京夢華錄》的實際紀錄來看,當時到店裡吃碗菜蔬精細的飯菜(造齏),每碗才十文。冬天來自黃河的生魚,每斤不上一百文。京都一時之選的美食店舖販售的膾炙人口的美饌小吃,比如:鵝鴨、雞兔、肚肺、鱔魚、雞皮、腰腎、雞碎之類的點心,一份是十五文,包子一個也是十五文。一貫錢可買到66份。

一貫錢即一兩銀子。劉姥姥說賈府上下一頓螃蟹宴的銀子二十多兩,夠他們莊家人過一年了!那咱們就以一個月二兩來估計,那在在北宋時二三兩銀子大約也夠城裡人買一個月份的菜餚了。

如果對照當下,腰纏萬貫到底有多少價值呢?

上述那些宋代點心,像不像現今的港式飲茶的各式點心呢?筆者是覺得挺像的。宋代時一貫錢能買到66盤點心,如今在港式飲茶餐廳買66盤點心要花多少錢呢?若都用飲茶小點一份的均價港幣15元來計算,那麼66盤的價值將近千元港幣(約當820元人民幣、3570元台幣)。上述是一貫錢的換算情況,萬貫就是再乘上萬倍。

如今銅錢的幣制是不在了,但是白銀的交易還在。我們就用白銀來換算,萬貫錢幣值當今多少錢呢?

在古代,白銀是貴金屬當貨幣使用,在明朝之前,中國境內數量稀少價格高,明朝之後,海外貿易輸入白銀換取中國的物資,銀子多了,銀價也貶值了。

古代一貫銅錢相當白銀1兩的價值(銀1兩=37.5克)。現在白銀價格,1克是5元人民幣,相當21.5台幣。那麼一貫錢等於187.5元人民幣,或806.25台幣;一萬貫錢就換得1,875,000元人民幣,或8,062,500台幣。以目前的水準來說,腰纏萬貫的富戶還沒達到千萬富翁的等級啦。(從實物和錢幣銀兩的價值變化來看,物價上漲是鐵律啦,物以稀為貴也是鐵律。)

腰纏萬貫,分量很重,就是身上帶著七萬斤的重幣,腰纏十萬貫就有七十萬斤的重量,「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鐵定行不通!(說真格的,求道本來就要捨棄所有的欲望和執著,將名與利損之又損,全部捨盡才能冀望得道的一天。)@*#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 冬至:夜從今夜短,日從今日長!冬至日陽光達到南至點將要北返,陽氣從地底升起。你對「冬至」的內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盤點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與典故。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圓!黃曆八月十五日圍繞著月亮的許多民俗傳說,尤其是中秋節的神奇事兒紛紛湧上記憶的時空,讓人回味中秋節的神奇時空!它們跨越了幾千年的記憶,搭起仙凡之間的橋梁。
  • 秋天多變的風貌往往容易觸動人心,詩人詠秋的詩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詩情畫意中對應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讓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們來看一篇詠早秋的詩,體會其中簡單二十個字中蘊含的豐富文化意境與深永的意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