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廢油別亂倒 堵塞水管危害大 用3招搞定

人氣 17598

【大紀元2021年10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綜合報導)油炸的食物是那麼的香脆可口,油炸過後的廢油又是那麼的令人糾結。如果經常把油倒進水池或廁所,那麼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發現水管堵塞,水流變慢。更何況,廢油還可能在下水道裡滋生細菌,乃至污染更大範圍的水域。

為了防止危害自家和左鄰右舍的水管通道,我們需要採取一些簡單步驟來處理廢油

廚房廢油3招搞定

1. 嘗試重複利用

炸過一、兩次的油,不一定像一些人想像的那麼「不健康」。在過濾掉殘渣之後,這些油通常還是可以重複利用的。在漏斗或網勺上舖幾層咖啡濾紙,濾出來的就是能再次烹飪的好油。

需注意的是,油的品質的確會隨著烹飪而降低。而且炸過食物的油,相比新油更容易冒煙,從而弄髒廚房。所以一份油在炸過兩、三次之後,最好是扔掉。當然,我們也可以考慮用炸過一次的油來炒菜,或者把新油和舊油混起來炸。

2. 冷卻廢油後裝進容器

品質再高的油,在炸過幾次之後,也是必須丟棄的。這時,我們要先等熱油變涼,然後再裝進密封容器,熱油裝罐可是非常危險的。如果當地有專門回收廢油再利用的單位,也可以將廢油集中空的油瓶,然後交給回收單位處理。

一個更安全的方案,是把油變成固體。有些油,比如豬油、黃油和椰子油,都會在室溫下結塊。但很多植物油沒有這種特性,可以使用市面上販售的廢油凝固劑,或者等油降到室溫,然後裝進盒子,放入冰箱冷凍。

廢油
廢油不要倒進下水道,而要裝進密封容器。(Shutterstock)

3. 密封拋棄

等油完全凝固之後,我們就可以把密封的盒子丟進垃圾桶了。為了防止漏油,我們還可以把它與一些吸水性強的垃圾一起丟,例如食物殘渣、厚紙巾、咖啡渣等等。

當然,談到食品垃圾,必然無法迴避老鼠等害蟲問題。尤其在疫情期間,城裡的餐廳減少營業,迫使很多老鼠遷移到了城郊的居民區。

垃圾
食品垃圾很容易招來老鼠,讓環境更髒亂。(Shutterstock)

因此我們在拋棄廢油時,尤其要注意密封,以免香味吸引老鼠過來覓食。很多百貨超市出售廢油收集工具(Fat Trapper System),包括收集盒與一次性密封袋。如果找不到這類工具,我們還可以打電話諮詢本地政府,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建議。

另外,我們還要選用堅固的垃圾桶,並且蓋緊蓋子。

少吃油脂

油脂垃圾不好處理,過量的油脂還會傷害身體,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少用油,少吃油炸食物。

如果實在忍不住想油炸,那麼我們可以用深一點、口徑小一點的鍋,而不是很寬的平底鍋或很大的湯鍋。這樣雖然多花一點烹飪時間,但產生的廢油也會少很多。

傾倒油脂危害大

不僅油炸後的廢油不能傾倒,即便是煎炒菜品的少量油脂,在下水道裡日積月累,也可能造成很大危害。

如果說滑溜溜的油會在下水道裡流走,那就大錯特錯了。下水道裡的污穢實在是太豐富了,包括食品垃圾、清潔劑、洗衣水、洗澡水、廁紙等等。這些東西與油脂結合之後,可能發生化學反應,凝結成堅硬的固體。過去,曾有媒體把這種污垢稱為「脂肪山(Fatberg)」。

一點點脂肪還不可怕,更嚴重的是,脂肪山會持續生長。2013年8月6日,英國倫敦的清潔人員在泰晤士河附近的排水管裡發現重達15噸的脂肪塊。2014年,倫敦還清理了一塊「波音747飛機大小」的脂肪山。

2017年9月,在倫敦Whitechapel街的地下,工作人員發現了長達250米,重越140噸的「脂肪山遊輪」。他們花了200萬英鎊,工作了兩個月才將其清除。

《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於2017年8月刊登的一篇文章提到,美國和英國是「脂肪山」報告最多的國家。在紐約市,2016年有71%的水管堵塞問題都是油脂造成的。紐約在五年時間裡花了1800萬美元清理下水道的脂肪山。美國還有很多其它城市,每年也要花費數十萬美元來清理這種污垢。

這些脂肪山藏污納垢,包含多種致病、致命的細菌,可能在下水道堵塞時威脅人們的健康。例如,下水道在雨天溢水的時候,這些油脂和細菌就會隨著洪水污染河流、湖泊,以及飲用水源,威脅水生動物和附近的人類居民。

所以,為了避免清理自家水管的費用,為了整個社區的設施安全,也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我們務必小心處理廚房廢油。◇

‧ 高溫烹調該用哪種油?醫師公開選油祕訣

‧ 最不易造成身體負擔的「吃油方法」

‧ 廚房裡有肺癌凶手?做菜注意3點 遠離油煙危害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響應世界清潔日 千人廢油「皂」地球
費城利用餐館廢油提供能源
走進大自然好處多 還能改變對時間的知覺
蘋果怎樣吃不易變壞?11種蔬果保存有妙招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