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前台積電老將閃離董事會 中芯國際的貓膩

人氣 12333

【大紀元2021年11月17日訊】近日,三位前台積電大將同時離開中芯國際的董事會,而且當天就正式生效,人們都在猜測三人全部離職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因為過去,中芯國際一直積極拉攏台積電技術人員,希望藉此掌握先進技術,那麼,為何現在突然轉了性呢?另外,兩位台籍的香港大學的校長,也突然宣布不再續約。而同一時間,大陸一家高科技公司,也傳出要解散在台灣的研究團隊,撤出台灣。

中共六中全會剛結束,在這個時間點,連續發生台灣高管離職的消息,是有意?還是巧合呢?有人說,這是中共要武統台灣,為了避免洩漏祕密軍事行動採取的動作。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今天就聊聊這背後可能的原因。

不再信任台灣人?

我們先簡單說一下三位請辭中芯國際的台籍高管,一位是75歲的蔣尚義,擔任中芯國際副董職務還不到一年,就在11月11日突然閃辭,理由是要多些時間陪伴家人;再一位是中芯國際共同執行長梁孟松,也在同一天辭去執行董事之職;第三位是楊光磊,也同步辭去了獨立非執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職務。這三人曾經都在台積電擔任過要職。中芯公告表示,這三人辭職留下的董事空缺,全部由大陸籍人員取代。

這個消息,顯然也震動到市場,雖然中芯國際前三季度的業績頗為亮麗,營收同比增長22%,實現歸母公司淨利潤同比增加137%,但是當天,中芯在香港的股價一度閃崩6%,在上海掛牌的股價也同步崩跌5%。

業界人士分析認為,蔣尚義離開中芯國際可能有三個原因。

一是中芯國際的內鬥不斷,去年12月,蔣尚義二度回歸中芯國際,擔任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但是,梁孟松對自己沒有被及時告知消息感到不滿,憤而辭職,也有消息說,兩人在台積電期間,就有嫌隙。後來,中芯送給梁孟松一套價值2,000萬元人民幣的房產,並將年薪從34萬美元提高到135萬美元,才留住了梁孟松。

蔣尚義和梁孟松之間的問題,還只是台灣系之間的矛盾,而有消息說,中芯國際長期陷入人事鬥爭,不但掌門人幾次更迭,台灣系、海龜系和本土系之間也是水火不容,利益盤根錯節。

今年9月4日,董事長周子學因「個人身體原因」辭職,不過,身為副董的蔣尚義並沒有接替,反而是由原首席財務長高永崗代理。這會不會讓蔣尚義的心中別有一番感觸呢?

二是不得志。有消息說,蔣尚義到中芯國際的目的,是希望能在發展先進封裝和小芯片技術方面大顯身手,但是到任以來,中芯並沒有依照承諾投入資源,給予支持。

三是,美國的制裁。大家知道,美國認為中芯國際有中共軍方背景,將其列入了美國國防部黑名單,並禁止荷蘭阿斯麥(ASML)出口光刻機給中芯國際。隨後,拜登政府又頒布了新的管制禁令,連成熟製程生產的28納米的設備也管制出口。

雖然蔣尚義極力推動和阿斯麥的談判,但阿斯麥最終仍明確表示,光刻機不能對中國客戶出貨。沒有光刻機,就不能製造芯片。所以,對蔣尚義來說,工作目標無法實現,再加上沒有光刻機,可能也就心灰意冷。

蔣尚義辭職的原因,如果真是這三個,那他,又為什麼要和梁孟松、楊光磊同時離開董事局呢?

有知情人士表示,中芯國際董事會成員進行決策時,往往很難達成共識,因為決策過程中,除了半導體專業技術和商業營運以外,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意識形態等問題。

更有分析認為,隨著台海局勢升溫,台灣人在大陸不再被信任,接下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台灣高管離開中國大陸。甚至有人說,中芯國際一直在為軍用設備提供產品,可能中共準備攻打台灣,因此要讓台灣人離開董事局,以免信息被洩漏。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警告說,中共想要武統台灣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對世界領先的微芯片的渴望,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就曾經在一次演說中提到「打下台灣立馬就把台積電國有化」,可以大幅提升中國的科技實力。

中共在高新技術領域,一直是暗偷明搶。而中芯國際,雖然被美國制裁,但在中共政府的支持下,似乎仍是自信滿滿。

重金建廠 繼續偷技術?

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大而且最先進的芯片製造商,承擔著半導體自給自足的重任,深受中共政府扶持,今年,中芯國際更是豪擲上千億人民幣,陸續在上海、北京、深圳建了三個芯片廠。

11月12日,中芯國際的高管表示,12英吋芯片的產能,將在明年增加兩倍,北京、上海、深圳新設的工廠,將在明年起每月貢獻24萬片的新產能,其中深圳工廠將會在明年下半年量產。

同一天,公司還公告說,中芯已經和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海臨微訂立協議,將共同成立臨港合資公司,建設12吋芯片生產線,項目總投資額是88.66億美元。

儘管中共豪擲幾千億資金支持芯片企業,但如果買不到光刻機,中芯國際14納米以下的製程發展也將停滯。

不過,中芯國際似乎有恃無恐。上個月路透社曾報導,中芯國際和華為在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情況下,從去年11月到今年4月,仍然得到了價值破千億的許可。其中中芯國際得到的出口許可有188項,總值420億美元。數據顯示,中芯國際供應商申請的許可證有90%都獲得了批准。

《華爾街日報》12日披露,從2017年至2020年,英特爾、紅衫資本等美國企業及華爾街創投,向中國半導體行業投資了數十億美元,是之前4年的2倍多,等於是幫助北京奪取芯片產業的主導地位。

自2017年以來,美國試圖阻止中國投資美國芯片公司或購買產品,但平均每年仍有14到15筆投資交易。2020年,美國風險投資家和其他私人投資者,投資中國芯片的交易數量創下20筆的歷史紀錄。

這也讓白宮頗為震驚,今年9月時,美國17名共和黨議員,聯名致函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Marie Raimondo),要求針對中國出口管制政策的缺陷,立即採取行動,以阻斷美國技術流入中共之手。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透露,全球最大的芯片製造商英特爾,要在中國成都的一家工廠生產矽芯片,並計劃在2022年底前上線。不過,幾天前,拜登政府以安全問題為由,否決了英特爾公司在中國增加產量的計劃。

但是,這些事情也足以說明,中芯國際有太多可能在搞「拿來主義」,儘管美國政府近年來一直在修補漏洞,但中芯國際仍可以利用商人逐利的弱點,鑽美國人的空子,繼續偷竊技術或是獲得資金援助。

對這次三位台籍高管的辭職,中芯國際表示,對公司並沒有重大影響,而其實,這之前,中芯也已經有過核心技術高管離職的事兒,7月份時,中芯主管技術研發的副總裁吳金剛辭職。

而中芯國際今年的半年財報顯示,研發高管及研發人員在大量離職,薪水也在縮水。截至今年6月30日,中芯研發人員數量是1,785人,和去年同期的2,419人相比,減少了634人,減幅高達26.2%;研發人員薪酬合計2.3億元人民幣,也不及去年同期的3.26億元,研發人員平均薪酬12.9萬元,遠不及去年同期的13.5萬元。

這不禁讓人懷疑,中芯國際是否重視研發。也有人認為,中芯將台灣高管踢出董事局,也或許是可以掩蓋中芯竊取技術的計劃。

美光起訴福建晉華、聯電案

這讓人想起前幾年轟動一時的美光起訴台灣聯電和福建晉華案。

2016年5月,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委託台灣聯電開發DRAM相關技術,技術成果由雙方共同所有。

2017年,美國半導體公司美光科技,指控公司3名前僱員,將竊取的美光DRAM商業祕密帶到聯電,同時還指控福建晉華和台灣聯電,稱聯電將竊取的商業機密交給了福建晉華。

有意思的是,2018年1月,福建晉華反控美光在中國銷售產品涉嫌侵權。同年7月,福州市中級法院裁定美光敗訴,並要求美光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宣傳相關產品。明明是受害者,最後卻反倒敗訴,被氣壞的美光批評訴訟結果是「虛偽的報復行為」,並質疑中共官方暗中搞小動作,千方百計想阻止美光和中國晶片業者競爭。

美國當時的司法部長塞森(Jeff Sessions)表示,「真的是夠了!中國對美國進行的經濟間諜活動愈來愈多,而且是迅速增加中,司法部門會積極處理這類非法活動。」

2018年11月,美光正式起訴福建晉華、聯電以及三名台灣籍涉案人員,共謀竊取、傳輸、以及持有美光的營業祕密和經濟間諜罪。去年10月,台灣聯電在美國舊金山聯邦法院與檢方達成了認罪協議,承認盜竊美國商業機密,為福建晉華提供「實質性協助」,並同意支付6,000萬美元的罰款。

雖然至今,福建晉華都不肯承認有盜竊行為,但是在美國制裁之下,其生產處於停擺之中。有分析說,這個案例,因為台灣聯電認了罪,所以福建晉華否認也於事無補,如果沒有聯電,中共企業可以一直咬死不認。所以,有分析聯繫到這一次的三位台灣高管一起辭職,認為中芯就是想不再重蹈聯電的覆轍。

與台灣切割?

另外,15日,台媒報導,大陸IC設計公司匯頂科技將裁撤台灣200人的研發團隊,預計11月底正式解散。

匯頂科技是大陸知名指紋辨識芯片廠。登記資料顯示,2015年1月,匯頂科技在台北設立辦事處,不過業界傳出,多年前,匯頂曾經低調規劃在竹北成立研發團隊,甚至曾到聯發科等台灣IC設計大廠門口「找人」,但礙於台灣法規,不允許大陸企業到台灣設研發據點,所以,該團隊對外都相當低調。

此外,11月11日,香港城市大學台灣籍校長郭位宣布2023年將卸任。而兩天前,同是台灣籍的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也宣布明年到期就卸任,不再續約。至此,香港將不再有台灣籍的大學校長。

這樣看來,在中共的六中全會前後,中共國的企業似乎是在急著和台灣的高管們作切割,也或許是,中共暗地裡要求各企業作切割。不過,可以預料的是,隨著台海局勢的升溫,在大陸工作的台灣人,恐怕要面臨更凶險的環境挑戰了。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陳思雨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文靜
訂閱財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財商天下】中企全球搶礦 新能源安全隱患
【財商天下】六中全會 習近平或終結改革開放
【財商天下】雙11難掩消費疲弱 多地推刺激措施
【財商天下】北交所新股勁飆 A股三大指數翻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