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比哀多小堂:文藝復興全盛時期建築的巔峰之作

藝術比生命更重要:在無數的歲月中,藝術鼓舞著我們
文/詹姆斯‧霍華德‧史密斯 (James Howard Smith)編譯/唐韻、莫琳
伯拉孟特時代的人認為坦比哀多教堂實現了古典建築的設計。儘管在當時是一座摩登的建築,那完美的結構好像它早就已經存在那兒了。(JHSmith/The Epoch Times)
font print 人氣: 82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意大利著名建築師及畫家多納托·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於西元1502年設計的坦比哀多小堂(The Tempietto)既是神聖秩序的展現,也是紀念使徒聖彼得的紀念碑。當時的建築師們為了超越古典主義,無不嘗試以具體的建築形式來表達其對生命與宇宙的領悟。如今,這座小堂已被公認是文藝復興全盛時期建築的巔峰之作。

「坦比哀多」意大利語的原意是指體形略小的小堂。雖然只是一間小教堂,卻以完美的幾何圖形與比例連結著天與地,描摹出天國世界的完美。不斷重複的球體與圓形形狀傳達著一致與完整,也意涵著精神方面的實踐。

這座小堂喚起人們對天堂的遐想。底層是平穩堅固的平台,古希臘風格的多立克柱列(Doric columns)整齊規律地矗立其上,中心由厚重的圓柱形牆面構成了建築物的主體。對比之下,上層則是相對輕盈的露台空間,有著開放式的壁龕與精緻的裝飾,四周圍繞的欄杆則是建築環狀的延伸。整體給人一種開闊的感覺,彷彿在向我們招手,走向心所嚮往之所在。

然而,整座建築卻沒有登上露台的走道,我們不禁陷入沉思:這露台是為誰而造?欄杆和圓形的穹頂朝向天際。心思在此飄遠了,想著:天空之上,還有些什麼呢?

完美組合的建築

只要登上羅馬七座山丘之一的賈尼科洛山(Janiculum Hill),穿過聖彼得羅修道院( the monastery of San Pietro)入口的庭院,即到達意大利建築師多納托‧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所設計的坦比哀多教堂。

同心圓一般的幾何形狀從小堂向外一層一層展開。階梯輕躺在庭院中,邀請參觀的遊客穿過環狀排列的多利克廊柱進入屋內,瞻仰聖者。

小堂內部一樣環繞著神聖的幾何形狀。抬頭往上看,可以見到穹頂內部布滿了星星,描繪著無邊的宇宙。

聖彼得的雕像位於小堂中央。圓形的房間,中心有一個洞,垂直往下看去,地下室有一個十字架圖案,正是聖彼得殉難的地點。

伯拉孟特採用古老的科斯瑪蒂(Cosmati)磁磚鋪設地面。這種馬賽克技術是十二三世紀羅馬建築師及設計師慣用的傳統工藝。

建築師伯拉孟特一定早就知道維斯塔神殿(the Temple of Vesta),該神殿建造於一世紀初羅馬共和國的末期。伯拉孟特很可能從維斯塔神殿汲取古典形式的靈感,不過,坦比哀多教堂的結構則是文藝復時期的發明,超越了古典形式,還啟發了後代世界各地無數的圓頂建築,如倫敦的聖保羅座堂(St. Paul’s Cathedral in London)、美國華盛頓的國會大廈等。

當代的人認為坦比哀多教堂實現了古典建築的設計。儘管它在當時是一座摩登的建築,但它的結構是如此完美,好像它早就已經存在那兒了。

實際上,伯拉孟特將各地搶救而來的建築物廢棄品整合到坦比哀多教堂的建築中,如據稱來自古埃及的花崗岩石柱。如此一來,整座教堂立即有了古代遺跡的風貌。

建築傳達了聖彼得的品德

聖彼得是耶穌親自揀選的第一任教宗。為了紀念聖彼得,建築本身適切地傳達了他的品德。小堂莊嚴高貴的外觀、適度的尺寸與裝飾,襯托聖彼得的質樸與真誠;堅固的結構與建材則代表他的力量——上天所賜予的堅毅美德。

坦比哀多教堂充滿和諧感的組合是如此美麗,啟迪著人們對生命與宇宙的探索。

伯拉孟特時代的人認為坦比哀多教堂實現了古典建築的設計。儘管在當時是一座摩登的建築,那完美的結構好像它早就已經存在那兒了。(JHSmith/The Epoch Times)
半圓形穹頂之上有一顆球體,上面聳立著一個十字架。(JHSmith/The Epoch Times)
伯拉孟特將各地搶救而來的建築物廢棄品整合到坦比哀多教堂的建築中,如據稱來自古埃及的花崗岩石柱。如此一來,整座教堂立即有了古代遺跡的風貌。(JHSmith/The Epoch Times)
小堂內部,聖彼得的雕像位於中央。圓形房間的中心,有一個洞,垂直往下看去,地下室有一個十字架圖案,是聖彼得殉難的地點。(JHSmith/The Epoch Times)
同心圓一般的圓形形狀從小堂向外一層一層展開。階梯輕躺在庭院中,邀請參觀的遊客穿過環狀排列的多利克廊柱進入屋內,瞻仰聖者。(JHSmith/The Epoch Times)
禮拜堂內部一樣環繞著神聖的幾何圖形。抬頭往上看,可以見到穹頂內部布滿了星星,描繪著無邊的宇宙。(JHSmith/The Epoch Times)

原文The Tempietto: Radiating a Divine Presenc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靜謐地坐落在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國羅德島紐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將原本幽靜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壘。取名「小屋」(cottage)是為了對早期木瓦風格(shingle style)避暑別館的尊重。但事實上,這是一棟「適合王后」居住的頂級豪宅。
  • 哥特式雕塑家在創作每一件作品時心懷上帝。他們精心雕塑的作品描繪了聖經與聖徒們的生活,成為教堂建築中重要的一部分──將上帝的訊息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 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Hosios Loukas Monastery)位在赫利孔山(Mount Helicon)西坡,靠近希臘中部古城斯泰里斯衛城(Acropolis of Steiris)。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群可說是十一世紀拜占庭建築的瑰寶,公認是希臘拜占庭藝術第二個黃金時代(或稱中世紀拜占庭建築風格)最引人注目的典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