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吃虧卻不爭辯 庾詵離世後往生佛國淨土

文/劉曉
庾詵去世的時候,全家人都聽到空中有人唱道:「上行先生已往生佛國淨土去了。」(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345
【字號】    
   標籤: tags: , ,

當本來屬於你的財產被別人明目張胆地說是他的財產,你會如何反應呢?憤怒?與其爭辯?報官?南北朝時期有位叫庾詵(shēn)的品行高潔之士的反應,很多人是絕對想不到的。

一天,庾詵乘船從田舍回家,船上裝了一百五十石米。當時有個人託他帶三十石米捎回家,他毫不猶豫就同意了。等到家後,委託人卻說:「你的米是三十石,我要你託載的是一百五十石。」庾詵聽後,默然不語,並且讓他恣意取走了一百五十石米。如此明明白白吃虧卻絲毫不動氣,他真的非同一般。

庾詵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庾詵出生在新野(今屬河南),他小的時候就聰明伶俐,喜好讀書,經史百家無不了解;不僅如此,他對讖緯、占卜、射御、圍棋、算術、機巧之術都很精通。

才華出眾的庾詵性情恬淡、平易質樸,酷愛山林泉石等自然造化。他家占地十畝的宅院,山石池塘占了一半地方。他生活簡樸,常吃粗糲的飯食、穿舊的衣服,也不考慮如何置辦家產。

一次家裡失火,庾詵只顧著將幾竹筐的書安置在水池上,唯恐那些藏書被火波及。從中不難看出庾詵最在意的是什麼。不過,當庾詵的一個沒錢的鄰居被誣陷為盜賊並被治罪時,庾詵卻願意以自己的書作為抵押,籌措來兩萬錢,然後他讓自己的門生假裝是鄰居的親戚,代其賠償損失。鄰居獲免罪後,來向庾詵致謝。庾詵為了不讓他有負擔,說:「我同情天下所有無辜受罰的人,並沒有期望別人的感謝。」

庾詵乘船從田舍回家,船上裝了一百五十石米。當時有個人託他帶三十石米捎回家,他毫不猶豫就同意了。示意圖,圖為明 謝時臣《麥舟兼贈圖》局部。(公有領域)

梁朝開國皇帝梁武帝年少時就和庾詵有交情,平素十分欣賞他的才學。在他起兵後,任命庾詵為平西府記室參軍,但不想出仕的庾詵推辭了。後來湘東王來到荊州,任命庾詵為鎮西府記室參軍,他同樣不就。梁武帝當上皇帝後,又下詔任命他為黃門侍郎,然而庾詵卻依舊稱病不就。

到了晚年,庾詵一心向佛,他在自己的家中設立道場,每天都環繞佛像禮拜、懺悔,虔誠誦經,晝夜不輟。

一天晚上,他突然看見一位僧人,自稱「願公」,相貌舉止都與常人不同。他稱呼庾詵為「上行先生」,並送給他一束香,然後離去。

中大通四年(533年),庾詵在白天睡覺時突然驚醒,並對家人道:「願公又來了,我在世間不能久留了。」說罷就去世了,面色沒有任何變化,終年七十八歲。他去世的時候,全家人都聽到空中有人唱道:「上行先生已往生佛國淨土去了。」

梁武帝聽說後,下詔曰:「旌善表行,前王所敦。新野庾詵,荊山珠玉,江陵杞梓,靜侯南度,固有名德,獨貞苦節,孤芳素履。奄隨運往,惻愴於懷。宜諡貞節處士,以顯高烈。」

庾詵給後世留下了所撰的《帝曆》二十卷、《易林》二十卷等。他的兒子庾曼倩、孫子庾季才,學問、德行也都很好,有著美好的聲譽。這除了庾詵言傳身教的原因外,焉知不是行善積德的福報?

參考資料:《梁書》《南史》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 明萬曆年間,江南有書生翩翩少年,品高學博,其妻以端莊秀麗聞名於家鄉,見者無不驚為「天人」。有位女尼曾說其妻為天上仙女下凡,成婚八年後,當返回天上。八年後果然離世,書生思念不已,就立志尋仙訪道。
  • 杜子春,隋文帝年間人,從小落魄,家境貧寒,然心氣高傲,欲利益天下貧寒之士,愛好嗜酒遊玩,未幾家財散盡,投親友故知每每被拒。剛入冬,衣寒腹空,在長安城遊街竄巷,彷徨不知自己何去何從,面帶饑寒之色,長吁短歎於東市西門,有一老者問他:「君子何故歎息?」 杜子春表白心志,歎世態炎涼,老者明其志,贈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講述一位漁夫誤闖桃花源,眼見世外樂土,人們悠然自得。而在《逸史》裡也有這麼一段故事:兩名懷抱遁世隱居願望之士也誤入了世外之地……
  • 唐寅 高士圖
    李司倉回家後,買了牛隻,依約定來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卻怎麼也找不著之前上山的路徑了。李司倉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塵緣未斷,於是就返回長安去了。
  • 東方朔擁有許多異能,言行滑稽,在世間留下許多神跡傳說。李白《玉壺吟》詩中說「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漢宮臣子把東方朔視為「狂」者。東方朔則自稱隱士避世於朝廷,「所謂避世於朝廷間者」。
  • 明 沈周《廬山高》
    於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見神人了,就恭敬謝恩並請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說:吾乃三國時徐庶是也。於英聽後,驚駭無比,正要跪下拜謝,老翁就消失不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