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九河局設生態復育地 火刺木重返花蓮木瓜溪

為找回老花蓮人記憶中河灘的地景原貌,第九河川局舉辦「台灣火刺木」復育工作,於12日植樹節結合林務局花蓮林管處,設立復育區域,種植400棵台灣火刺木。(九河局提供)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1年0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詹亦菱台灣花蓮報導)為找回老花蓮人記憶中河灘的地景原貌,第九河川局舉辦「台灣火刺木」復育工作,於12日植樹節結合林務局花蓮林管處,在花蓮木瓜溪進行護岸工程,設立復育區域,種植400棵台灣火刺木。

九河局在花蓮木瓜溪發現2棵原生種台灣火刺木,最高有3公尺,樹齡約50年以上。(九河局提供)

第九河川局在花蓮溪水系主要支流木瓜溪左岸辦理木瓜溪華隆護岸及初英一號堤段的河川改善工程,河川環境整體改善的總長度達2369公尺,增設防汛道路等設施,總經費新台幣6700萬元,於今年1月已開工,預計今年12月完工。

每年3月開花,10月結實的台灣火刺木,是台灣特有種,生長於砂質土壤,有耐旱、耐風及耐瘠的特性,因河川疏濬,原生棲息地遭破壞,數量大幅減少;經九河局生態調查,發現縣內原生植物台灣火刺木數量僅剩二十多棵,分布於花蓮溪,平均高度約1公尺,而木瓜溪的原生種是樹齡最大的。

洄瀾風生態工作夥伴表示,老一輩花蓮人小時候嘴饞時絕對少不了台灣火刺木,鮮豔成串的紅色果實和白色小花,令人印象深刻。在花蓮光復的馬太鞍部落當中,86-90年次的年齡階層即以「台灣火刺木(Alamet)」來命名,意涵著像台灣火刺木有耐貧脊及耐乾旱的堅毅特性。不過在1980年代因為園藝盆景熱潮,導致以往隨處可見的台灣火刺木大量消失。

第九河川局長謝明昌指出,施工過程中發現2棵原生種台灣火刺木,最高有3公尺,以高度推算,樹齡約有50年以上,不過因2棵長得很近,其中1棵健康狀況不理想,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協助後續治療,作為復育樹苗的種原。

謝明昌表示,民國106年農委會出版的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將台灣火刺木列為易受害(VU)等級;在環評植物生態評估技術規範中被列為第一級稀特有植物。108年曾與花蓮林管處在花蓮溪河畔種植2000棵台灣火刺木,今年在木瓜溪同樣導入復育工作,特別增設復育基地範圍,希望能將伴生河床的台灣火刺木種回來。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