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奇遇張果老?趙抱一施藥濟人 宋真宗敬道人

文/杜若
清 黃增《人物(一)‧人物故事四》。(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5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北宋時期,有一少年放牧時遇到一位老者。老者賜予他食物和藥丸,從此少年不思人間煙火。瘟疫流行,老者所賜藥丸,猶如豌豆大小,卻能用之不竭,救人無數……

宋朝趙抱一,他的祖上世代務農,和皇親國戚、達官顯貴並無交集。卻因少年時期一樁奇遇,從此境遇劇變。

抱一十二歲那年,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去放牛。途中,遇到一位老人。老人和藹地問他:「孩子,你餓不餓?」年少的抱一或許害羞,並沒有回答,只是點點頭。於是老人就從布囊中,取出食物給他吃。

食物的形狀猶如蘿蔔,但是味道實在甘美。接著,老人又遞給他一條拄杖,一枚瓢子,裡面放著藥丸,就像豌豆一樣。據老者所說,這些丹藥可以治療各種疑難疾病。只要病患吃下它,即便是積年沉疴,也能很快會痊癒。抱一自從吃了「蘿蔔」後,從此不再思食人間煙火。

抱一遇仙一事,在正史《宋史》也留下一席之地。《宋史》載,抱一看見有人持一根木杖,木杖的一頭冒著一團氣,猶如雲煙,還釋放出沁人心脾的香氣。隨著木杖的引領,抱一隨之來到山崖上,看見有幾個人聚在一起宴飲,但聽絲竹管弦之音,與人間無異。

時值,有一巡檢司官吏從山崖下經過,聽到崖上傳來陣陣音樂聲,以為是群盜聚在一起酣飲。於是召集村民,登上梯子上到山崖,卻驚奇地發現只有抱一一個人,只好帶他下來。

從此以後,抱一再也不吃煙火所煮之食。平常就吃些清淡的甘菊、柏葉、果實,渴了就喝井泉之水,不時地也會飲酒。隨著時光流逝,他漸漸長大,但容顏始終如同嬰兒一般。

他出身於農家,沒有讀過詩書經典,也沒有練習過文書辭章,但因遇仙授術的緣故,由此智慧大開。他隨口吟詠,出口成章,頗有道家義趣。

有一回,趙抱一來到京城西巴樓院,在院子的後門草亭子上,恍然酣睡了好幾日。有一個僧人見到他,詢問他的來意。於是帶他去見寺中的主管僧。經過涅槃堂時,他聽到一陣呻吟聲。經詢問,方知原來時逢瘟疫流行,有幾個童行(指出家入寺觀,還未取得度牒的少年)染上了瘟疫。

趙抱一就從瓢中倒出豌豆藥丸,令僧人汲來清水,讓童行們咽下。即時汗如雨下,猶如重新沐浴了一般,過了一個晚上他們就痊癒了。

眾僧深感訝異,此事很快在京師傳得沸沸揚揚。染疫的人們慕名前來請藥,每天絡繹不絕。抱一施贈藥丸,而瓢中的藥丸用之不竭,並沒有減少的跡象。人們感念他的救治之恩,饋贈他財物,他也分文不取,悉數交給寺中主僧及巡警官按察。

雖然官府知道他並非以術惑人,然而聞訊而來的人們越來越多,實在難以禁止。於是官府申報朝廷。當時宋真宗趙恆(968年-1022年)御駕巡幸,還沒有返回京師。丞相向敏中(949年-1020年)留守京師,於是遣人驗證事情真偽。得知抱一施藥,救人無數,此事真實不虛。於是,飛書奏章急稟天子。

不久之後,宋真宗降旨,下令開闢一處簡潔寂靜的宮觀,安排趙抱一居住。天子下旨,官員不敢怠慢,安排趙抱一居住在宮齋館。官員們對他畢恭畢敬,有守門和巡夜的官吏護衛。

官府有責令道士胡太易等人供奉飲食,伺候抱一。儘管官府待遇優渥,照顧有加,不過抱一整日所食,不過三兩枚棗栗而已。

過了一個多月,聖駕返還京師。宋真宗召見抱一,並撫著他的後背說:「愛卿,你與朕同姓。」即下旨,正式准許他出家為道士,賜名抱一。

不久之後,抱一懇求回鄉。宋真宗賜予他鍍金銀龍頭拄杖,銅朱記鸚鵡杯,以及香藥等物,並差遣宦官張茂先、道士胡大易送他至石門山,特別為他修建了一座真寂觀,供抱一專一清淨修行。此後每年,天子恩賜紫衣(天子賜予勛貴或高僧高道之服)。

至宋仁宗嘉祐年間(1056年-1063年),忽然一天,趙抱一召集門下眾弟子,說了一句話,頓覺身體疲睏,說罷就寢而化。過了一百天,他的身體仍舊溫和不冷。過了三年,門人才將其安葬。

趙抱一幼年放牧時,遇到的那位老者,有識者認為是高道張果老。@*#

事據《宋史》卷461、《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48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 明萬曆年間,江南有書生翩翩少年,品高學博,其妻以端莊秀麗聞名於家鄉,見者無不驚為「天人」。有位女尼曾說其妻為天上仙女下凡,成婚八年後,當返回天上。八年後果然離世,書生思念不已,就立志尋仙訪道。
  • 杜子春,隋文帝年間人,從小落魄,家境貧寒,然心氣高傲,欲利益天下貧寒之士,愛好嗜酒遊玩,未幾家財散盡,投親友故知每每被拒。剛入冬,衣寒腹空,在長安城遊街竄巷,彷徨不知自己何去何從,面帶饑寒之色,長吁短歎於東市西門,有一老者問他:「君子何故歎息?」 杜子春表白心志,歎世態炎涼,老者明其志,贈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講述一位漁夫誤闖桃花源,眼見世外樂土,人們悠然自得。而在《逸史》裡也有這麼一段故事:兩名懷抱遁世隱居願望之士也誤入了世外之地……
  • 唐寅 高士圖
    李司倉回家後,買了牛隻,依約定來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卻怎麼也找不著之前上山的路徑了。李司倉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塵緣未斷,於是就返回長安去了。
  • 東方朔擁有許多異能,言行滑稽,在世間留下許多神跡傳說。李白《玉壺吟》詩中說「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漢宮臣子把東方朔視為「狂」者。東方朔則自稱隱士避世於朝廷,「所謂避世於朝廷間者」。
  • 明 沈周《廬山高》
    於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見神人了,就恭敬謝恩並請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說:吾乃三國時徐庶是也。於英聽後,驚駭無比,正要跪下拜謝,老翁就消失不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