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福州子弟與僑團 參選視角大為不同

華二代與一代的視角大不同 雙方在自我定位和參政維權上有差異

人氣 826

【大紀元2021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福建人第二代競選紐約市議員,奏響閩裔參選的前奏。30歲閩籍青年林煜的參選之路,是在福建社團的支持聲中開始的,然而,華二代與一代的視角已大為不同。把自己定位為「行動派」的林煜6日在受訪時強調,與其祈求那些施暴的人對我們仁慈,倒不如我們提高自己的實力。

林煜去年8月宣布參選布碌崙日落公園第38選區市議員一職(現任市議員為萬齊家),該選區包括華人人口密集的日落公園區和八大道區。根據亞美聯盟(Asian American Federation)2018年的一份報告,該地亞裔的比例已經高達51%,另一半是西語裔。

該選區有8人參選,林煜作為唯一的華裔參選人,自然集中火力到華人區拉票。他首先到當地規模最大的福建社團「拜碼頭」,但作為在美國成長的二代,很快他發現,自己與老一輩的福建僑社觀念很不同。

林煜,嚴格地說是1.5代移民,他出生於中國福州,8歲隨父母移民來美,在布碌崙大學畢業後,與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太太結婚,在日落公園區成家、立業,育有一對兒女。

相比第二代華人移民,第1.5代華人移民對中文的掌握遠比在美國出生的ABC好,林煜的普通話就說得相當流利,中英文俱佳,還會講福州話,在行為、心理等各方面都與新移民第一代不一樣。

他說,自從宣布參選以來,僑社的支持停留在喝酒乾杯和談論中領館請客等跟社區沒有關係的「老生常談」上,也有給他捐款,但對他的要求卻比老外高,「他管你和家長一樣,叮囑『你跟誰交往得小心點』。」

但僑社覺得很重要的,林煜覺得不重要。歸根究底,雙方思想的碰撞,在自我定位和參政維權的重點上就不同。

林煜說,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對外的時候我們是美國人,美國利益為主。對內,在和其它族裔群體相處時,我是亞裔美國人。」

「首先,我們對世界框架的認識就不一樣。華人社群在美國這個大環境,終歸要融入美國的這個大家庭。那很多華僑老一代沒這感覺,他感覺你是ABC,你要融入華人社區,他覺得華人社區就是華人,還在中國那一套。」

林煜直言,僑社的官本位「特權思想」很重,「領導說話得鼓掌,領導來,讓他坐中間給他拍照。領導的要求我們要給他滿足。搞了這麼幾十年都是這麼一套。但我坦白講,這個真的沒什麼用。只能在華人圈子裡面弄一頓,出了華人圈子就不行了。」

一些僑胞爭當僑團負責人,跟中領館在一起、掛五星紅旗,就是為了在中國能享受種種禮遇、光宗耀祖。林煜認為,這完全是服務個人利益,和在美國的整個華裔族群的利益「不是一回事」,「他走紅地毯賺了錢,不會讓我們在美國的基層受益,我們的生活、社會地位不會因此而改善,什麼也沒有變好。」

而美國的制度是服務型政府,「這些服務是對所有人都是公開的。」林煜說,「美國政府官員的權力也是憲法和立法賦予的,美國的糾錯能力很強,議員就是一個立法者,可以在法律層次上改變現狀。有些問題,遊行示威喊口號不能解決,應該回到法律框架下找民意代表要求修正那些不合理的規定。」

林煜說,華人經營的餐飲業是社區經濟支柱,此外,布碌崙八大道華裔人口激增,孩子入園難。如果他當選,他將舉辦公聽會,針對華人社區的困難提出具體方案,儘快幫助小商家復甦。此外,他的辦公室將敞開大門,運用自己的語言優勢服務民眾,不必讓中間人大發其財,而是讓民眾更受惠。

他舉例說,美國的很多服務都是公開的,「申請入籍你可以去網上下載N-400表格自己填,完全免費。但很多華人他有一種心理,把中國那種塞紅包、走後門的做法帶到這邊來,他覺得不塞點紅包都不踏實,他覺得我不花錢辦事怎麼可能。但其實就是這樣,任何組織,任何人在美國都沒有特權。」

紐約當前除了歧視暴力犯罪高發,大麻合法化也讓很多華人憂心。林煜說,如果他當選,會儘可能提高對大麻用途的限制,「只能亡羊補牢了」。

他批評,目前的政客不是在搞治理,「他們根本不是在管理一個城市,不是說把錢花在刀刃上,而是搞面子工程,在那扯淡扯皮。我不管出於理工科背景,還是出於白手起家的企業家角度,我看了非常痛心,很反感那些假大空的話。如果我能上去,我要做一個治理一方的一個民選官員。」

目前,林煜已獲得上千個支持他參選的連署簽名,在8名參選人中排前。林煜說,他想告訴華人:「在美國,與其祈求那些施暴的人對我們仁慈,倒不如我們提高自己的實力。你實力強了,別人才不會來欺負你。什麼叫實力呢?我們多些人出來投票,登記選民。紐約有將近百萬華人,如果有兩萬個華人出來投票,結果就不同,這個目標不難實現。」◇

責任編輯:李悅 #

相關新聞
1/12 亞裔聯盟舉行三區市議員參選人論壇
紐約市亞裔市議員參選人論壇 多項議題有共識
日落公園市議員論壇 華人關注教育、大麻議題
紐約華裔青少年霸凌事件 深層原因引關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