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滿節氣濕氣、熱氣都重!中醫推薦去濕特效食物

文/馮羅小潔(坤德中醫養生軒院長)

小滿節氣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的好時機,一些食物能健脾去濕氣。(健康1+1/大紀元)
小滿節氣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的好時機,一些食物能健脾去濕氣。(健康1+1/大紀元)
人氣: 1134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5月21號前後,就到了小滿節氣,這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這個時候,大自然中的麥粒等夏熟的作物,已經開始結果,並且逐漸變得飽滿,但還不太成熟,所以就叫做小滿。

在這個節氣裡,雨水逐漸增多,陽光充足,氣溫也適中,對植物生長是非常有利的。民間有言,「大落大滿,小落小滿」,「落」就是下雨的意思,也就是說在小滿節氣,如果雨水很充沛,就會有個大豐收;如果雨水不充足,將是個小豐收。

在八卦中,小滿節氣屬於乾卦,卦象中有六個爻,全部都是陽爻。這正是大自然中陽盛至極的時期。那些順風而生而長的雜草,經太陽照耀,很快就會枯死;而各種藥草,此時生命力卻最旺盛。所以,對於藥農來說,小滿是一個重要的節氣,特別容易區分各種藥草和雜草。

小滿節氣養生 要祛濕除熱、健脾胃

小滿節氣養生的要點,一是祛濕除熱,二是健脾胃。

因為,大自然中的陽氣已經相當充足,同時雨水也多,所以空氣中充滿了潮濕和悶熱。

寒濕虛寒體質的人,本身適應力就弱,空氣中的濕邪,就容易侵犯到這類人的身體內部,特別是脾胃。脾主運化、運濕,脾胃功能好才能調節體內的水分,讓多餘的水分水氣及時排出去。否則,身體容易發生水腫。

而對於瘀、熱體質的人,體內要麼已有內熱,要麼氣血瘀阻不暢通,在小滿節氣,除了要加強脾胃運化功能之外,更要促進氣血順暢,讓體內多餘的熱氣能夠及時散發出來。不然的話,就容易出現蕁麻疹、濕疹、香港腳、汗斑、風濕等。

小滿節氣養生的要點,一是祛濕除熱,二是健脾胃。(健康1+1/大紀元)
小滿節氣養生的要點,一是祛濕除熱,二是健脾胃。(健康1+1/大紀元)

出汗、在正確的時間運動 能祛濕除熱

祛濕的一個好辦法就是適當出汗。

在夏天陽氣旺盛的時候,需要養陽氣。「養」就不適合做太劇烈的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使人大汗淋漓,汗出得太多,不但傷陰也會傷陽;但是汗又不能不出,不出汗的話身體的濕氣會很大。所以第一,一定要出汗,第二,汗出則止。也就是剛剛出汗,就要停止運動,不要等到大汗淋漓的時候再停。

同時,要儘量避免在中午11點到下午3點這最炎熱的時間做運動。這是心經和小腸經運行的時間,是一天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像我們上次立夏養生篇中講到的,稍稍小睡15分鐘到半個小時,反而能養陽氣。(推薦閱讀:立夏睡午覺、吃紅色食物養心 2類人不宜睡太久

健脾胃、利水祛濕的特效食物

小滿節氣,氣血灌注於脾,正是一個增強脾胃運化的功能的大好時機。要多利用健脾利濕的食材。

所謂脾胃運化,就是把吃進去的食物轉變為氣血的過程。著名的四神湯就是此時最宜飲用的湯品。

四神湯中有四種食材:薏米、芡實、茯苓和山藥,一般加上豬肚和少許胡椒一起煮。

喝四神湯,不但可以去掉脾中的濕氣,而且胡椒本身還有溫通氣血的作用。既溫和除濕又不傷氣血,還保護脾胃。

此外,適合清熱利濕、健脾胃的食材還包括冬瓜、蘆筍、綠豆和苦瓜

常按2個穴位 消腫利濕

夏季,人體的下半身比較容易水腫。因為水是屬陰的,而下半身也屬陰。用疏通脾經的穴位能加強排水。

推薦兩個穴位,一個是解溪穴,一個是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腳內踝尖往上四橫指寬處,脛骨後緣凹陷中。(健康1+1/大紀元)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腳內踝尖往上四橫指寬處,脛骨後緣凹陷中。(健康1+1/大紀元)

三陰交穴:小腿內側,腳內踝尖往上四橫指寬處,脛骨後緣凹陷中。

解溪穴位於足背與小腿交界的橫紋中央凹陷處。兩條肌腱之間。(健康1+1/大紀元)
解溪穴位於足背與小腿交界的橫紋中央凹陷處。兩條肌腱之間。(健康1+1/大紀元)

解溪穴:足背與小腿交界的橫紋中央凹陷處。兩條肌腱之間。

這兩個穴位同時用,可以去掉體內濕氣,並強化脾胃兩條經絡的功能。胃經屬於陽經,是多氣多血的經絡,胃經強,濕氣就容易排除。位於下肢的解溪穴,有很強的通氣和解腫脹作用,常按這個穴位,可以增加下肢的氣血循環。

此外,經常拍打脾胃經,對排除體內的濕毒也非常有效,再加上按壓解溪穴和三陰交穴,這個夏天就不用擔心水腫,而且雙腿會變得更加輕盈。

小滿養生料理和藥方

● 芹菜拌豆腐

這道菜口感清涼,非常適合小滿時節。

功效:清火、利濕、解毒,控制血壓。

用料:芹菜 150克,嫩豆腐一塊,食鹽、香油及其它調料少許。

做法:芹菜切小段,豆腐切小方丁,開水焯一下斷生,撈出來用冷水過一遍,與食鹽、香油以及其它調料一起拌勻即可。

 

● 偏頭痛驗方

功效:改善因濕熱導致的偏頭痛。特別是有些人頭痛劇烈,導致手指發涼、睡眠不好。

藥材:川芎 15克、白芷 15克、細辛 3克、延胡索 10克、牛蒡子 10克、半夏 10克、酸棗仁 15克、夜交藤 15克、丹參15克。

做法:這幾味藥煮水,大火燒開,然後關小火,熬制45分鐘即可。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濕疹是皮膚病後期 中醫教你預防+1藥膳改善

· 濕氣積體內可引發濕疹 中醫師:這飲品最好少喝

· 家裡濕氣重?這樣輕鬆除濕 黴菌塵蟎不上身

責任編輯:李清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