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面試成功就在這些細節中 遠距求職4要點

作者: 佐依Zoey

人氣 311

開始尋找遠距工作之後,我們下一步要做的準備就是「面試」必要的注意事項,遠距工作的面試有九成以上都是利用視訊進行,但就內容來說,它與傳統的工作面試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因此,我會特別針對「視訊會議」和我在國外做遠距面試時的一些經驗與你分享。

首先,來聊聊視訊面試。視訊面試的事情準備有兩類,第一類是鏡頭前的準備,第二類是鏡頭後的準備。無論這是否是一場遠距離進行的活動,只要是面試就需要正式,鏡頭前的準備包含設備、環境與儀容,記得先整理自己的打扮(也記得注意一下耳環、飾品會不會敲到耳機而發出鏘鏘聲響),選擇比較適合面試的地點(切記不要選人多吵雜的咖啡廳),並且注意一下環境燈光是否背光、是否太暗,事前也要記得先測試麥克風,調整鏡頭位置,測試網路速度。

這幾個月以來,網路上開始流傳一個新的笑話,內容在說視訊通話成為了現代筆仙,一群人在一個虛擬空間裡不斷地說:「有人在嗎?你聽得到嗎?你有看到嗎?有聲音嗎?聽得到的話能在畫面上比個動作嗎?」這個現象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卻每天都在上演,雖然大部分的時候都難以避免,但如果事先測試、事先準備,或許就能成為一個面試的加分條件,別小看這些基本的準備與測試,當你和其他一樣優秀的候選人一起角逐到最後,致勝的關鍵往往都是這些微小的細節。

再來聊聊鏡頭後的準備,其實這就是為面試所做的對談準備,通常一拿到面試的機會,就要開始研究這間公司的背景和該職缺的需求,也許可以簡單了解一下公司簡史、產業概況和客戶輪廓,在面試時如果能提出對產業或客戶的了解,肯定會讓面試官眼睛為之一亮。在我以往面試的經驗中,也遇過以下幾個讓我感到有點出其不意的問題:

①告訴我你的強項和弱項分別是什麼?

②請描述一件你在工作上曾遇過,你認為最困難的挑戰/任務,以及你是如何完成與面對這些挑戰的?

③你為什麼認為你可以勝任這份職務?能否舉一些具體證據讓我們參考?

④你平時都是從哪些管道、平台或媒體吸收有關____(該產業)的資訊?能否列舉你最常追蹤的三個媒體?

就我在美國與新創公司面試的經驗裡,我發現也許是新創比較年輕的文化,又或者是因為歐美比較直接的步調,他們面試的方式都非常的快、狠、準且不廢話,這並不是說整個過程會非常的緊繃僵硬,相反的,我遇過一些美國的企業會用非常幽默或輕鬆的語調來問這類「一時間很難自信展現」的情況題給你,相當考驗臨場反應。

好加在的是,面試永遠都可以事先準備,而遠距工作甚至可以在螢幕上或筆記本上做小抄,面試官也不會知道(呵呵),所以這算是遠距面試的一個小優點。不過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遠距工作(尤其以外商公司和新創公司)的面試比較出其不意,很難保證面試時一定會有什麼流程,因此請一定要事先打聽並做足準備。

接著來聊聊參考資料和人脈連結。我們都知道如果能夠「靠關係」便能省去一些枝微末節,而在遠距工作上,人脈的連結因為「沒能真正見到你本人」更顯得格外重要。

傳統求職時,面試官可以看見你,感覺你說話的語氣、態度,依你給人的印象來判斷你的人格特質,少了這些實際元素,面試官除了靠一場定終生的視訊面試來判斷之外,更多的是會去網路上尋找你的參考資料,或者詢問你的人脈連結(國外稱之為Referral),也因為面試官無法實際見到你,無法對你產生任何感官上的連繫,因此別人怎麼說你,就更能左右風向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找工作的每一步都得舉步維艱,但這也訴說著我們平日的聲譽管理(Reputation Management)絕對不能等到有需要才來做,而人脈的建立、管理、灌溉也不能等到有求於人時才刻意經營。在傳統的求職過程中,資方多半看的是你的學經歷、文憑、證照,並不是說這些東西在未來不重要,而是這些紙本所帶來的參考價值,似乎都比不上一個真正跟你共事過、相處過的人所說的一席話。

而說到有利的參考價值,很多讀者會問我說:「我一定要有國外的文憑才可以找到國外的工作嗎?」關於這個問題,我一直都相信你「不用」有國外的文憑(例如我就沒有)才能找到國外的工作,而是如果你有的話,會更容易找到國外的工作,但重點其實也不是在「文憑」本身,而是你的公司「認得」這些參考資料,它們聽過、查得到這些機構或學校,因此心裡能夠對你的資格稍微有個底,最重要的是你要如何讓公司知道你是一個「能夠勝任此職務」的人,而這些參考資料是否是他們熟悉的、耳熟能詳的或有證據可參考的呢?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是實踐大學畢業的,每次在美國的社交場合說到我以前就讀的大學,多半不會有人知道的,不過只要提到我曾經因為學校的產學合作,而到紐約的○○○服裝公司實習過,與我對談的人就會露出一副豁然開朗的表情,只要再接著去聊公司位在曼哈頓的哪條街、參與過什麼專案或活動,之後的對談都會變得更加順暢。

每個人都必須對當前議題的某些元素產生共鳴才會感興趣或有反應,並不是說你曾經在學校得過得獎並不重要,而是國際工作本來就有文化背景的隔閡,如果你能夠換個角度說:「實踐大學的服裝設計學系就有點像是紐約的帕森斯學院(Parsons)。」那對方的參考基準點就可以瞬間被錨定,也就有了更多的參考值幫你「背書」。

如果能擁有當地人聽過且熟悉的背書,當然能讓你更快速的進到 VIP 包廂,讓關鍵人物看到你的履歷或作品。不過我個人認為,擁有好的背景與條件似乎都不比「關係」來得有效。記得我曾經想要在美國某間知名的化妝品店擔任總公司的設計人員,履歷寄出好幾次、Cover Letter 也修改過好多遍,但就是都沒得到回音。某天在一場商業聚會上,我幸運地認識了該間公司的產品經理,與對方搭上話後,我直接問對方:「不知道你們公司找到視覺設計師了沒?我其實一直很想到你們公司工作,而且看到你們網站上一直有徵人的消息,但是我投了幾次履歷都沒有回音,還是你們已經找到人了呢?」對方聽了又驚又喜的跟我說:「天啊,我們還沒找到人,但是我們最近真的是忙到不可開交,收到的履歷根本沒時間看,不然你給我留個手機號碼,我明天請人資跟你聯繫?」隔天,我馬上就收到人資的來電,並且幸運地得到了面試的機會。

雖然之後因為時間喬不攏而沒有接下該工作機會,但當時的我頓時體會到,儘管好的背景、好的條件可以獲得 VIP 包廂,但若能有個對的人在中間幫你牽線,便能讓你快速通關到 VVIP 去見決策老大。所謂出門在外靠朋友,似乎就是這個道理。不過,我相信不一定只能眼高手低的去「選」人來認識,有時候,如果是該公司的職員,儘管是小助理或基層人員,也值得我們去打聲招呼,留下他人對你的好印象。

另外也要時時刻刻記得,面試不只是公司在評估你,你也正在評估與你面試的這些公司,這段關係是雙向的,而且我們看條件不該只注意福利與薪資,更要關心這間公司的願景與你的核心理念相不相符?能不能讓你做得開心、累積人脈同時又能精進專業?雖然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變化,但以此時此刻的生態來說,能完全支持遠距工作的公司恐怕只有國外或新創科技產業居多,如果說,一開始只能找到實習類的工作,也不要太嫌棄,思考看看這是否可以累積技能、是否能成為下一份遠距工作的跳板?或許這就是一個讓你把腳指頭踏進遠距工作的開端。

遠距工作好找嗎?(如何出版社提供)

如果真要說內心話,我覺得遠距工作並不好找,雖然前面講了這麼多激勵人心的話,也給了一些資源補充工具,但如果沒有一技之長,而且只將求職範圍鎖定在台灣的話,很容易會踢到鐵板而感到喪氣。事實上,我就曾屬於「因為只想找遠距工作而畢業即失業」的族群,當時的我實在不想要回到辦公室做朝九晚五的工作,可是自己也沒什麼特別厲害的技能(畢竟也才剛畢業)到國外找工作,因此我試了很多方式,把焦點只鎖定在遠距工作的職缺裡,透過幾個月的堅持不懈而應徵到相關的工作。

你可能在想:「假設我怎麼找都找不到,究竟該如何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棄,什麼時候該繼續呢?」現在的我回頭看,認為自己當初在找遠距工作時做對了四件事情,而我相信做這些設定也會對你的遠距求職之路有所幫助:

1.設定期限

許多人會在大學畢業之後選擇出國旅遊或打工度假作為一年的Gap year,也許你也可以在這段求職的期間,把它假設為你的Gap Year,在這一年裡,盡全力地在期限內努力的尋找工作機會,擁有一個具體明確的期限,才不會覺得好像永遠看不見終點。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當初的設定是六個月,這個評估是自己的存款大概可以半年餓不死,同時繼續住在家裡啃老半年好像還可以被接受(?)。那六個月裡我會非常刻意不去找辦公室的工作,每天只接案、尋找遠距職缺、投履歷、美化作品集、聯繫相關人脈,我心裡明確有個底,就只有半年的時間專心找遠距工作,如果半年後失敗了,就不繼續堅持,但至少這半年內不能不堅持。

2.設定行動目標

在目標設定上,我們總是喜歡設定具有數字的 KPI,例如在多少的期限內獲得多少個訂閱數,或者在什麼時間點獲得多少個面試的邀請。然而,這樣的目標通常都是我們無法 100% 掌控的,並不是說設計具有衡量基準的數字目標不好,而是我們應該要學會分辨何謂結果型目標。

在《原子習慣》這本書中,作者提到,我們經常會把結果當成目標,將結果作為一種達成的指標,邏輯上應該就是要達成才對,但在現實生活中,結果型目標卻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例如,參加奧運比賽的每一位選手的目標都一樣是得金牌,那為什麼設定了這樣的目標,卻沒有達成呢?又或者換個角度想,既然知道這是一個無法保證的目標,那為什麼不將目標鎖定在可以保證的事情上?

對此,作者說與其設定一個成果的目標,不如設定一個過程目標,在我的案例中,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可以被執行的「行動目標」。例如,比起說我的目標是這個月獲得五場面試邀約,不如說我這個月的目標是選擇十間中意的公司並寄出十份履歷,第一個目標難以掌控,第二個目標完全可以由自己來控制,第一個目標沒有達成,很可能是因為一些外在因素的牽制,第二個目標若沒有達成,你就該打自己的屁股了。

當我在找工作的時候,我給自己的行動目標比較嚴格,每天都會逼自己寄出至少三封履歷,所以,當時的我每天都坐在電腦前不停的看公司、看職缺、改履歷,我沒有辦法確定自己一定會獲得面試機會,但是我可以保證自己當天的工作就是要應徵三間提供遠距工作的公司。

3.設定進步目標

你可能在想:「我有設定行動目標,但就是遲遲得不到回音,該怎麼辦?」這時候,就要開始安排可以進步的目標,讓你在每一次的應徵都可以比上一次做得更好。

以我的例子來說,如果我應徵的公司需要寫 CV,一開始我都會憑著直覺寫並且用一些語法工具來調整,後來我除了調整語法,也會同時傳給一些外國朋友看看,請一些母語人告訴我哪裡需要做改進;一開始,我會看到某一間公司的職缺,就直接依照職缺的要求來製作履歷,後來,我除了看職缺,也會看一下該公司的歷史、簡介、產品和服務,並且會在寫E-mail的時候特別提及他們的背景(或者,也可以說你同時有在使用他們的競爭對手的服務,以及你的一些觀察)讓對方覺得你更內行,真的有做足功課。

在求職的路上,我們大部分都是投出的履歷比收到的回覆還要多上好幾倍,很多時候,我們很難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兒?是他根本不喜歡你?還是他太忙根本沒看到?還是他手上有太多人選難以決定?因此,你除了可以設定一些「進步目標」讓你可以做一點新的優化嘗試以外,也記得在寄出信件的一個禮拜後傳一封「follow up」的信件,提醒對方你的存在,搞不好也可以從中收到一些能夠優化履歷的建議。

4.設定Plan B

其實我一直都是個在職涯規畫上比較謹慎的人,有的人會覺得自己必須全心全意做一件事,因此願意離職創業,但是我個人是那種一定要有安穩的現金流或者有明確後路,才能夠比較放手去拚。

當時做完期限設定後,我就問自己兩個問題:「如果半年後沒有找到理想的遠端工作,下一步的打算是什麼?這半年內如果經濟拮据,有什麼配套措施與財務規畫?」

我知道自己如果沒有如期找到心儀的工作,依然可以回去做美工和網頁設計,也嚴格的規畫那幾個月的節流方式,同時,因為生活還是需要一點錢,所以我也一邊找工作、一邊接各式各樣的臨時工,我做過活動策展助理、市場調查員、做了大大小小的設計案件,那時候的我將機會分成兩類,一類是理想的遠距工作,一類是簡單且薪水發得快的打雜工,如果心中能夠有一些備案,或許能夠讓你更踏實的追尋理想工作。

求職可能是種遙遙無期也難以預測的課題,也因為如此,才更要設定期限、行動目標、進步目標和Plan B給自己。你不試,你怎麼知道你不行?但這當然也不是無謂的嘗試,而是有計畫、有技巧、有方法的求職規畫,一步一步走向你想要去的地方。

(網站專文)

本文摘自<啟動遠距工作,設計你的理想生活,如何出版社>

.職場專家:簡歷宜刪掉的33樣東西
.這12項「軟技能」是你勝出的關鍵
.正在求職?簡歷上絕對要有的八項資料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面試難?葉憲年校長授求職秘訣
蘋果超難面試問題大剖析 專家出招解題
贏得面試先機 試試這九個開場白
面試必問!「克服困難的經驗」怎麼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