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士氣低落 犯罪猖獗時代將開始?

法律專員:終止合格的豁免權是危險的「改革」民調:大多數黑人支持執法

人氣 824

【大紀元2021年05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美國紐約報導)紐約警員士氣低落,以至於去年有五千三百多名紐約警員辭職或退休,比前一年激增了75%,離職警員占警察總人數的15%。離職誘因似乎和2020年5月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事件以及隨之而來的動盪有關。據「法律官員」(Law Officer)網站,在2020年5月25日至6月24日之間,一個月內有272名警員離職。

另據《每日電訊》報導,今年已有一百三十多名警員離開紐約警察局。

今年3月25日,紐約市議會投票通過了各項警察改革法案,其中一項是廢除警察「有限豁免權」(qualified immunity),從而允許公民起訴警察過度使用武力、非法搜查及抓捕。

曾在9·11恐襲時擔任紐約警察局長的克瑞克(Bernard Kerik)當天發推文對紐約市議會的決定作出回應,稱:「任何警察都不會在沒有人支持你的司法管轄區工作。從今天開始,我不再建議年輕人把NYPD視為職業。」

「有限豁免權」是指,如果公職人員的行為並不明顯地觸犯既定的憲法或其它法定的權利,其基於判斷力的行為可免除民事賠償責任。這個已有50年歷史的法律原則,原意是保護公務員不用擔心自己因其職務原由,被無意義的訴訟滋擾,將來要變賣家產賠償。

正在參選皇后區森林小丘、秋園第29選區市議員的臧東慧說,政客保留了自己和其他政府公務員的豁免權,單單廢除了警察的有限豁免權,在當前的反警輿論和政策下,恐怕更沒有人願意當警察。

臧東慧表示,弗洛伊德事件發生後,紐約已有數百輛警察局的車輛遭到破壞,市府隨即出台一系列措施對警察執法設置諸多限制,首先將專門打擊持槍犯罪的600名便衣警察部門取消,接著大砍警局經費10億元,導致警察人手不足,派到地鐵站的警員削減,直接影響到治安。而治安不佳,最終受苦最深的還是少數族裔社區,包括黑人社區。

他說,上週警察局兩天內失去了三名警察,一名34歲的警官上週三在曼哈頓家中開槍自殺,幾個小時後45歲的警官蒙迪(Michael Mundy)染疫身亡,在早一天43歲的警官薩科斯(Anastasios Tsakos)在長島高速公路上指揮交通時被一名涉嫌醉酒的司機撞死,該司機醉駕前還直播辱罵警察,次日被捕時痛哭懺悔。

終止合格的豁免權:執法的結束?

「法律官員」日前刊文指出,對於執法人員而言,沒有比終止合格的豁免權更為危險的「改革」了,這項改革聽起來好像有理,實際是場騙局。許多廢除主義者想忽略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為什麼幾十年來在政治觀點上存在很大分歧的美國最高法院要「保護不良警察」?其實真相是:合格的豁免權僅在警察按照法律和政策執行工作時才保護警察。合格的豁免權不能保護警察做超出法律規定的事情。

文章說,如果保護政客、教師和其他公務員的常識性保護措施也被撤銷,眾所周知,那將是執法的終結,也是犯罪猖獗時代的開始。儘管,全美各城市仍舊有警察,只是他們不會是有效執法的人。暴力犯罪將在各個城市中氾濫,不需要太多想象就知道是什麼情形。

主要問題就是,如果沒有適當的豁免權保護,所有善良而努力工作的警察都將避免與罪犯交戰,這很難怪他們。但仇警和BLM支持者要求廢除警察的有限豁免權,從而侵蝕了公共安全體系。

律師Lance LoRusso曾推文解釋這一概念:你站在籃球罰球線15英尺處,一個人站在籃板下用刀刺向了站在8英尺處的隊友。如果你的暈眩槍(TASER)失敗,那你的隊友就被刺死,在你放下暈眩槍並拔出槍枝之前,你也會被刺傷。

這就是在「有限情況下」才有的豁免權,對於警察來說,這一原則確保他們能夠在危險情況下瞬間作出決定,而不用擔心日後被起訴。

民調:大多數黑人支持執法

事實上,民調顯示70%的美國黑人支持執法。CBS廣播公司上週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有70%的美國黑人(Black Americans)說當地警察做得「非常好」或「還不錯」,有82%的白人和77%的西語裔說警察做的「非常好」。

綜合所有族裔的評價結果,執法部門獲得了79%的好評。該結果與最近的蓋洛普民意測驗相似,後者獲得了76%的好評。這說明人們對執法的實際看法,與左媒的宣傳有很大不同。儘管有「警察的系統性種族主義」的宣傳,但大多數美國人仍然對執法持樂觀態度,而民調顯示國會議員和媒體的信任度排名卻很低。

臧東慧說,一個正常的社會只有罪犯會怕警察,但現在很多政客是站在罪犯的立場上看待一切,而沒有站在八百萬市民的立場上,他參選就是希望把「常識」帶入市議會,維護社區大多數人的利益。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變性者仇警者暴力破壞公共雕塑 六人被捕
布碌崙紅鉤流彈打傷兩人 紐約上週槍擊案攀新高
警方公布哈林拾荒華男襲擊者清晰照片
傳台女紐約遇襲 台外交部:多重管道協尋當事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