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的神話與傳統的哲思(下)

作者:Arnaud H.
當代希臘國立雅典學院(Academy of Athens)前的蘇格拉底雕像,作者為十九世紀雕塑家德羅西斯(Leonidas Drosis)和皮卡雷利(Attilio Picarelli) 。(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00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宗教與哲學

古希臘的宗教與神話有很大聯繫,但又不完全相同,因為宗教往往選擇神話與文化中有更多訓誡意義的部分,才能起到教導民眾的作用。嚴格地說,由於當時的人皆認為信神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那個時代並沒有「宗教」一詞,也沒有現代人對宗教的概念,但為了在語言上方便表述,學術界便一直延用了「宗教」這個詞。

有時候,我們也能看到另一個詞,就是「哲學」。筆者在《從一段藝術史看人類思想的變遷》中談到過,古希臘的哲學在當時並非今天人們所認為的學問,而是類似一些流傳下來的修行門派、修煉方法,也有現代學者將其與釋迦牟尼佛和老子傳出的修煉法門進行類比。從這個意義上看,古代哲學與宗教並沒有多大區別,這種觀點在學術上也是成立的。

以畢達哥拉斯主義(Pythagoreanism)來舉個簡單的例子。因為現在人們把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歸類為哲學家,很多人就認為畢達哥拉斯主義是一種學術上的哲學流派;但由於其理論中又包含大量涉及宗教或神學的觀點,所以當學術界談及希臘宗教時,這個哲學流派又被歸類為宗教門派。

希臘神話傳說往往注重的是故事性和娛樂性,因為智慧匱乏的凡夫俗子們習慣於按照人的邏輯和各種執著亂編故事,在劇情中把眾神人情化、人味化,甚至邪惡化了。而當時的一些先哲和處於較高尚時期的部分教派卻不會對胡編亂造太感興趣。德爾斐(Delphi)的阿波羅神廟入口處刻著三句著名的箴言:「認識你自己」、「凡事不過度」 、「妄立誓則禍近」,就顯示出宗教不同於神話故事的勸誡特點。

當然,也有不少起負面作用的,例如厄琉息斯祕儀中要求講黃色笑話,在一定地點要求參加儀式的人群大聲用下流的粗俗髒話交流等等。尤其是到了後期,民眾處於整體道德崩潰的時代,所有的行業也都亂來了,比如史上記載的愛神神廟大肆淫亂等情況,就不多說了。

法國建築師圖爾奈爾(Joseph Albert Tournaire)根據德爾斐(Delphi)的阿波羅神廟遺址所作的復原圖,繪於1894年。(公有領域)

古希臘宗教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重視神諭(Oracle)的啟示。不論是統治者還是普通民眾,當遇到較為重大的事件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都會去相應的神聖之地(一般都是去不同神祇的神廟)來尋求啟示,而相應的神祇如果接受朝拜,則會降下神諭予以解答。最常見的傳達方式是通過祭司或神廟專職的預言者轉譯成人們能聽懂的韻文,以詩句的形式告知祈求者。據記載,德爾斐神廟裡的阿波羅神諭是被普遍證實最為靈驗準確的,因此那裡從公元前八世紀開始就成為古希臘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信仰中心。

聖人蘇格拉底在世時,德爾斐的神諭便明言:沒有比蘇格拉底更智慧的人。然而,神諭的非凡評價卻激起了大量的妒忌。因此而引發的一系列事件導致蘇格拉底被莫須有地指控為不敬神靈和蠱惑青年,在五百人陪審團的投票下被判處死刑。

在那個人人都信神的時代裡,那些陪審團的成員和無端妒忌仇恨蘇格拉底的人都是相信神靈存在的,但這一點並不能改變他們打著敬神的旗號泄私憤殺害聖賢的事實。

因為私慾而對聖者下手的事情屢見不鮮,西方最著名的是《聖經》裡記載的希律王屠殺嬰兒的故事:希律王聽說出現了新猶太人之王降生的天象,視為威脅,於是派人尋找。然而派出的人得到天使的提醒,沒有回去向希律王報告就逃走了。希律王找不到耶穌,便下令把耶穌家鄉伯利恆那裡所有小於兩歲的嬰兒全部屠殺了。

這類例子古今中外都不少見,當權者因為相信有王者降生人世就大肆屠殺,或者通過解讀預言猜測哪些人可能是未來天子就妄開殺孽;歷史上的主教、方丈等神職人員中不乏貪婪敗壞之輩,但其中很多人真的相信神的存在;在無神論的中國,多少貪官污吏都堅信風水等等被官方定性為「迷信」的東西,可是相信這些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不會貪污腐敗了……

諸多的事例都指向了一個問題:一個人如果不下功夫去提升自己的道德和心性,即使相信神的存在也不一定就意味著道德高尚。道德並不是一個相信什麼存在或不存在就能簡單評定的概念,而是涉及到人的行為準則、規範,以及為人處事方方面面所貫穿的品行、觀念、心境的整體。而且嚴格來說,如果一個人相信神的存在卻無視神對人道德品質的要求,那麼這種「信」也似是而非,甚至是變異的,並不算真信。

古代的先賢們無一不是重視道德與心性修為之人,這與今天只以表面的學問、技術來衡量人的價值區別很大。舉個例子,比如「古希臘七賢」之一的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約為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8/545年間),現代人都只看重他如何精通天文地理,如何開創了米利都學派(Milesian school),把他作為西方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哲學家來看待,但實際上他所做的事情是對大眾的道德教化,他所掌握的,與其說是科學知識,不如說是超能力更為貼切。

由公元前五世紀的希羅多德(Herodotus)編撰的《歷史》(Histories)書中記載,大賢者泰勒斯準確預測了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發生的日全食;在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著作《政治學》(Politics)中則講述了泰勒斯在冬天就預測到來年的橄欖大豐收的事蹟。現代人都習慣於把這些準確的預測歸結為泰勒斯的科學知識豐富,經過仔細計算判斷出來的,甚至還有現代人稱他為「科學之父」。但為何不想一想,在沒有任何現代儀器輔助,而且科學極不發達的2600年前,一個古人如何能做到這一點?

與其牽強地將這些事蹟附會為科學的功勞,不如大方承認它們明顯帶有先知預言的特徵,其實也是為了教化人心。就拿亞里士多德所敘述的內容舉例:大賢者泰勒斯在俗世中的工作是經商,但由於他投入了很多的金錢和時間用於尋求真理與研究哲學,導致自己變得越來越窮卻毫不在意,因此引起了不少人的指責,認為哲學毫無用處。為了扭轉人們的觀念,泰勒斯在冬季便預知了來年橄欖會大豐收,就以很低的成本壟斷租賃了米利都(Miletus)和希俄斯(Chios)的榨油坊。因為無人競爭,他在第二年通過出租榨油坊獲得了大量的利潤。亞里士多德表示,泰勒斯以此證明了「只要哲學家們願意,就很容易致富,但這並不是他們的追求。」

「哲學」這個詞的拉丁語名稱「Philosophia」源於古希臘語中的「φιλοσοφία」,由「Philos」——愛,和「Sophia」——智慧組合而成,意為「智慧之愛」。這與佛教裡談的「慈悲」、「慧悟」或者基督教裡講的「愛」何其相似,只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現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換句話講,都是不同法門的修煉。

現代人往往習慣於用現代的視角去看待古人。尤其是當一些「唯物主義者」們了解到泰勒斯主張「水是萬物之源」的觀點時,就斷章取義地說他是「唯物主義」,卻選擇性地遺忘了這位賢者同時還主張「萬物皆有靈」。

其實,在修煉者開智開慧後,對萬事萬物都有深刻的見解,對宏觀和微觀都有遠超常人的認識。能在2600年前拿出這兩點主張,足見其證悟與智慧。

泰勒斯還認為大地被安置於水上,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佛家講的須彌山(Sumeru)位於水上的記載。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經書中描述的層層宇宙和另外空間,就足以讓人驚歎其廣博宏大的概念與包羅萬象的細節了。

很多現代人都說:搞不懂古人為什麼有那麼豐富的想像力。他們真以為那數以萬卷的佛經、道藏裡對另外空間的描述都是古人沒事瞎編出來的。要知道,一個擁有正常邏輯能力的人都不可能把一切全部歸結為古人的想像,因為古代社會環境質樸,在那種環境下古人的思維遠比現代人簡單,也不可能有多麼超乎尋常的想像力。而那些另外空間裡細節詳盡的內容,正如這世上所有的宗教中一致強調的那樣,都是傳道者、修行者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以及親身經歷的。

柏拉圖的《斐多篇》(Phaedo)中記載著聖人蘇格拉底在離世之前所描述的另外空間的大地,包括球體的構成、大地的顏色、植物的光彩、寶石的形態等種種細節。可這些大段的文字基本上都被當今學哲學的人選擇性地無視。現代科學造就的人類連自己親眼所見的內容都可以當它們不存在,還如何去搞懂「智慧之愛」的真理呢?

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學》(Metaphysica)中從神話的角度闡釋了對水的理解:「有些人認為,即使是那些距今時代久遠的古人,在他們最初對神的描述中,也有類似的自然觀。比如他們認為俄刻阿諾斯(Oceanus,掌管神話中環繞世上所有陸地的大洋河)與忒堤斯(Tethys,最初的海之女神)為創世的父母,而且在敘述中,諸神往往都指水為誓,並將之稱為「斯堤克斯」(Styx,前面的二神之女)。對於事物來說,往往最古老的也是最受尊敬的,而大家用來指著發誓的,也應該是最神聖的事物。」

俄刻阿諾斯(Oceanus)掌管神話中環繞世上所有陸地的大洋河。(shutterstock)

亞里士多德的這段話所參照的是荷馬版本的神話譜系。斯堤克斯是兩位希臘原始神(Greek primordial deities)俄刻阿諾斯和忒堤斯的女兒,負責掌管斯堤克斯河(River Styx)。儘管屬於古老的提坦神族,但斯堤克斯在提坦戰爭(Titanomachy)中卻站在了宙斯一方。戰爭勝利後,她的名字在奧林匹斯眾神中成了神聖和榮譽的象徵,所以後來諸神都以斯堤克斯的名字來起誓。根據荷馬所述,以斯堤克斯的名義發出的誓言屬於最為神聖的誓言,任何違背此誓的神祇都將受到懲罰。

在今天人們的概念中,物質即物質本身。但如果以這種現代觀念去研讀古人的著作,就完全誤解了古希臘哲學中談到的物質。尤其是一些從蘇聯時代起就被別有用心地貼上了「唯物主義」標籤的古希臘先哲們,都是有神論者,他們所談的物質、元素,都與神密切相關,而絕非把兩者切割開來孤立看待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哲學觀點是距今大約2500年前古希臘的四大元素理論,即土、水、火、氣這四種基本元素組成了世界。不少人以為這就是「唯物主義」。如果是這樣,那麼在幾乎同一時代的古印度,釋迦牟尼佛也談到過地、水、火、風這「四大」,何其相似?是否也被視為「唯物主義」?

在古希臘,一些元素理論很早就存在於當時的宗教或學術修行領域了(古人沒有現代學術概念,研究學術、探索真理即被視為靠近神明的修行)。根據哲學史記載,最早同時拿出這四大元素理論的人是公元前五世紀的古希臘哲學家兼占卜師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而這套理論的提出則是從古希臘神學理論基礎上推演出來的。簡而言之出自於四位主要的神祇:神王宙斯由於司掌天空、光明、雷電,體現著「火」元素;神後赫拉(Hera)是生命之母,意味著「氣」元素;宙斯的兄弟冥王哈迪斯(Hades或Aidoneus)統治冥界,也是地下礦產的支配者,因此對應著「土」元素;另一位神內斯提斯(Nestis)用眼淚潤澤了凡間的泉水,代表著「水」元素。[註]

可見,不同的事物由這些物質元素構成,而在相應的不同層面,又有不同的神靈因素參與其中。用我們所熟悉的美術材料來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顏料色粉,最早的色粉基本都是源於地下的礦物質,帶有土元素;在從坯料開始研磨顏料的過程中需要水洗、使用液體方法提純、添加結合劑等等,就帶有了水元素;在製造色粉時需要經歷煅燒以及風乾程序,則又有火元素與氣元素的參與……因此顏料就由土、水、火、氣這四種元素構成。而由於這些元素的背後又有神的因素,所以顏料的背後就具有了與神相聯的特性,因此古人講,要把神造的、或者神教人造的東西拿去正用,比如去描繪神明,通過畫作去讚頌神的偉大,都能將這些材料特性中的神性溝通出來。

四大元素在宏觀宇宙空間的示意圖,由英國學者弗拉德(Robert Fludd)繪製於1617年。圖示以地球為基準,由內而外逐層標示了土(Terra,即圖中最下方的地球)、水(Aqua)、氣(Aer)、火(Ignis)四大元素在太空中的範圍與順序【註:四元素的排序在不同的理論與層次中會有所不同】。古典元素宇宙觀在古代音樂和美術理論中曾長久盛行,此圖將其注入了音樂的和聲學中,描繪了音樂通過四元素特定的聲學結構能做到對自然和宇宙的表達。(公有領域)

四大元素理論在過去的時代至少延續了兩千年之久,哪怕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在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畫論中都能找到建立於四元素理論基礎上的色彩學理論,與近代西方美術界所熟知的謝弗勒爾(Michel-Eugène Chevreul)或者維拜爾(Jean-Georges Vibert)等人的色彩學理論相比,明顯要古樸得多。

不止藝術,四元素理論與古希臘的很多領域都有聯繫。比如柏拉圖同時代的醫學家腓利斯提翁(Philistion of Locri)將他從四元素中引申出的冷、熱、乾、濕四種特性運用到醫學上,結合公元前五世紀克羅頓的阿爾克邁翁(Alcmaeon of Croton)所主張的「人體健康取決於各種對立因素間相互平衡」的認識,進一步完善了西方古代醫學理論。

除了四大元素之外,古希臘還有一個著名的「第五元素」(Quinta Essentia或Quintessence),叫作「以太」(Aether或Ether)。它在四大元素理論出現早期就為人所知,只是由於人們認為以太更為微觀,與四大元素性質不同,便沒有將其列入到四大元素中去而已。到了亞里士多德時代,它才被歸類於古典元素中,使四元素理論變成了五元素理論。在近代,人們曾一度以為以太是某種假想的電磁波,但經科學研究,認為沒有任何觀測證據可以證明有這種物質存在,因此現在基本上已經被科技界拋棄。

但實際上,「以太」這個詞來源於希臘原始神埃忒爾(Aether),他代表了天界最高部分的虛空,以及那裡眾神所呼吸的純潔、光明的空氣。兩者的中文譯名區別很大,但其實在大多數西方語言裡基本上就是同一個詞。

正如風在這邊是自然現象,而在那邊是風神一樣,事物的一面是具體的物質,而另一面則是神靈。因此「以太」的概念可以理解為高空神埃忒爾的展現,這種物質的特點是空靈、虛渺、輕盈、精微、純淨、帶有熱量,古希臘人認為它是瀰漫在太空中無處不在的極微觀元素。按哲學史上各種名詞出場的時間順序,它被後人稱為「第五元素」,但由於其概念高於常見的水、火、氣等自然元素,不少學者也將其視作古典元素中的第一元素。

在理論領域,關於以太存在與否的爭論直到今天還在繼續,但絕大多數都完全被局限在現代物理學的框架之內了。這種局限性導致了現代人難以真正認識它在傳統文化中的概念。其實,古人一直秉承著精神與物質合一的理念,認為思想是輕盈的、純粹的物質。所以他們同樣認為,微妙、純淨、空靈的以太同時具有某種規則意志,它建立並維持著萬物的秩序。由於是高空神的體現,雖然是很微觀的物質,但其本身也帶有空、虛的特性。

如果與亞洲古文化橫向比較一下,我們就能發現某些與其說是巧合,不如說是必然的情況。佛教理論中有個名詞,叫作「五界」(Panca-dhatavah),也叫「五輪」,即地、水、火、風這「四大」,加上「空界」(Akasha),合在一起概括為構成世界的五種基礎因素。西方早期對此的了解來源於日本,所以一般稱之為「Godai」——這是日文「五大」兩字的音譯。

眾所周知,佛教中是沒有宙斯、赫拉、哈迪斯、埃忒爾這些希臘神的,佛教的「五界」理論完全來源於自身的理論體系,與古希臘人通過神的特性推衍出五種古典元素的過程毫不相干。並且,東西方拿出這些元素理論的大體時間非常接近,都是在公元前五世紀,那時沒有現代科技,交通方式非常原始,文化與學術成果很難迅速傳遞到另一片大陸。然而,儘管兩者的思想內涵不同,但佛教的「地、水、火、風、空」與古希臘的「土、水、火、氣、以太」卻遙相輝映,這不禁讓人想起源自《周易》裡的一個成語——殊途同歸。

傳統與變更
談了這麼多古代文化的內容,也引發出一點感想:在對歷史文化的研究中,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即什麼是「傳統」。通常,傳統都具有悠久的歷史,那麼是不是所有時代久遠的東西就都是傳統的呢?

從各國的古代文化中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的很多基礎倫理、習俗都源於古代的神話或宗教。東方神話裡的盤古開天、西方宗教中的神定人倫等基礎的東西,都是在文明伊始由神所奠定,並傳予世人,然後人類將其作為正統文化,一代代承傳下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神傳文化」。

這些神傳文化,很多都是在一茬文明歷史的輪迴之初所奠定,或者在其早期發展過程中得到完善,一步步經過了一個成、住、壞、滅的歷程,直到又有新的文明產生,取代舊的文明。

新文明取代舊文明,有些是由於天災等因素,導致某一地區的人類甚至生物徹底滅絕;而有些則是通過大規模戰爭或大面積瘟疫等方式,造成大量舊文明的人口死亡,並在其後的歷史過程中,倖存者們逐步拋棄原有的文化,同化於新的文明。但在第二種情況下,殘存的舊文明並不會徹底消失,而很有可能會被新的文明吸納一部分,或者作為歷史文物與見證保留下來。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由於過去文明的歷史是遵循著「成、住、壞、滅」的規律發展的,那麼當歷史走到壞滅階段時,那個文明中的文化同樣在壞滅的大環境中被破壞著,其中就包括原來的神傳文化。也就是說,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原先的神傳文化被後人逐漸改變了,甚至背道而馳。原本神聖、高尚的故事會隨著社會道德觀念的下滑而慢慢偏離原樣,在歷史的敗壞中漸漸被人加工、改編成低下、墮落的情節,而這種被改變後的文化自然也就不能說它還是「神傳文化」了。

然而,這種不再是「神傳文化」的變異文化卻有一個非常迷惑人的特點——就是它擁有相當長的歷史。當它被新文明作為歷史遺產保留下來後,它的歷史在世人看來會比新文明中神傳文化的時間更久遠,但它卻比新文明的文化敗壞、墮落。可是,人類在感情上都是敬重古老的歷史的,那麼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對這種敗壞也會給予某種意義上的承認或認可,由此所導致的後果終將是危險的……這就是我們今天所需要看清的問題。

讓我們回到剛才的話題:什麼是傳統?就是神傳正統。因為神傳正統不是以年代來定義的,而要看其本質——必須是神傳的、正統的東西。換句話說,即使是神在今天剛傳下來的內容,儘管在世間沒有任何年代積累,也是傳統的。反之,如果不屬於正統的東西,哪怕年代再久遠,也不是我們所說的傳統。當然,有些或許可以被稱為「魔的傳統」,不過就與這裡所述的「傳統」無關了。

* * * * * * * * *

在歷代的西方美術作品中,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題材的內容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為了便於大家了解古代文化背景,寫了這篇比較淺顯而相對中性的文章。其實本文也只是略微介紹了一下文化汪洋海面的一兩滴浪花而已,並沒有全面深入地去寫,僅僅站在常規學術的角度,不涉及更多因素,儘可能讓持各種不同觀點的各界讀者們理解。因此,文中難免有掛一漏萬之處,還請廣大讀者海涵。@

註釋:
關於內斯提斯,人們並不熟悉這個名字,因此古今學術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解讀。部分學者認為此處指代冥后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因為Nestis這個名字或許源於埃及神話中死者的守護女神奈芙蒂斯(Nephthys),所以可能對應著類似珀耳塞福涅角色的當地女神;另有學者基於這位神所代表的水元素,認為從邏輯上講Nestis應該是西西里的水神;還有學者從後來羅馬海神尼普頓(Neptune或Neptunus)、伊特魯里亞水神涅騰斯(Nethuns)與Nestis在詞源學上的聯繫,通過與希臘神話裡的對應關係推論出海與水之神波塞冬(Poseidon)……這些不確定性也從側面體現了古希臘神話的混亂。

參考文獻:
Aristotle,《 Metaphysica 》, 4th century BC
Aristotle,《 Politics 》, 4th century BC
Gustav Schwab,《 Die schönsten Sagen des klassischen Altertums 》, 1840
Herodotus,《 Histories 》, c. 430 BC
Hesiod,《 Works and Days 》, c. 700 BC
Jean-Georges Vibert,《 La Science de la peinture 》, 1891
Leonardo da Vinci,《 Trattato della pittura 》, 1651
Lucius Flavius Philostratus & Charles Daremberg,《 Philostrate : Traité sur la Gymnastique 》, 1858
Plato,《 Apology 》, 399 BC
Plato,《 Phaedo 》, c. 399 BC
Plato,《 Republic 》, 375 BC

@

(點閱【混亂的神話與傳統的哲思】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