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瞭望】商品行情崩挫 科技股重回主流

金谷道

人氣 866
標籤: ,

【大紀元2021年06月18日訊】去年疫後的大行情由科技股領銜,尤其宅經濟效應發威,相關的科技股倍數飆漲。但自今年以後,原物料行情全面上揚和通脹題材發燒,引發投資人大量轉投傳統景氣循環股的懷抱。6月以後,科技股跑贏傳產股,道指下挫2%跑輸納斯達克的3%漲幅,揭示科技股又重奪主流,再度成為投資人的最愛。

通脹一直是今年困擾投資人的難題,這牽涉到了美聯儲的政策導向可能提早縮表和升息,而疫後許多行業和從業人員薪資的復甦仍未達疫情爆發前的水平,通脹意味著一般民眾的生活更加痛苦,是一個股民和全民皆輸的局面。

所幸,多數原物料行情在5月創下高峰之後已快速回跌,僅油價持續上漲,整體通脹的形勢已顯著降溫。追蹤23種大宗物資行情的彭博商品指數在6月10日創下近6年新高的202.9點,週四(17日)已跌到192.38點,回跌約5.2%。

本週以來,原物料行情全面下挫,鈀金重挫9%,銅、銀和白金連袂挫低約8%,木材期貨重挫9.8%,玉米和大豆分別重挫21%和15%,豬瘦肉期貨也下挫10%以上。此一現象已加速資金快速由傳產股回流科技股。

這除了反映中共當局擬擴大釋出銅、鋁與鋅儲備,以打壓原物料行情引發的國內通脹情勢外,也反映美聯儲6月政策會議的點陣圖意外出現2023年底前將升息兩次,令美元指數由近期的低谷89.6跳升到91.9,而美元指數反轉向上意味著以美元報價的商品行情失去了炒作的借口。

筆者認為,在當前的各種金融條件下,美聯儲未必就會提早升息或提前縮表,但利率點陣圖的升息「假動作」卻成功打醒了商品行情投機客的「通脹美夢」。而來自原料端的物價降溫,將有利於美國7月以後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的降溫,進而引導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漲勢同步下滑,整體通脹的形勢可望大幅降溫。這或許是美聯儲官員們利率點陣圖暗示升息提早的最大意外收穫。

道指今年前5個月雖一直跑贏代表科技股的納斯達克指數,但6月兩者的差距瞬間拉近,前者今年上漲10.5%,與後者的9.88%已相去不遠。此外,道指自5月10日創下35,091點之後已無力再創新高,週四收報33,823點,已較高峰迴跌3.6%。反觀納指週四收報14,161點,只比4月29日盤中創下的歷史高峰14,211點差距不到0.5%,很可能近期就會再度創新高價。

週四,科技股持續跑贏代表傳產景氣循環股的道指,領漲的指標包括大漲5.5%的達輝,亞馬遜和特斯拉也上漲約2%,蘋果、臉書、網飛、微軟也都漲幅超過1%。

反觀與傳統產業息息相關的銀行股全面重挫,美銀下挫4.3%,摩根大通跌2.88%,波音和西南航空也都下挫超過1%。凸顯資金正持續自傳產股轉回科技股,科技股的主流地位已越來越明顯了。

筆者以為,時序即將進入第二季底,兩週後將開啟財報週,而此時原物料股全面下挫已讓科技股投資人大感放心,其注目的焦點已由通脹議題轉為企業獲利動能和財報的估算。

據Zacks投資公司統計,標普500成分股今年第二季的營收將同比增長17.9%,盈餘可增長60.5%,較第一季的8.9%和49%增長率進一步提高。科技股在標普500的權重約22.6%,這意味著科技股的第二季盈餘增長動能仍然值得期待。

科技股向來因具有高增長的特性,其估值始終居高不下。在去年3月疫情爆發後,納斯達克指數的本益比一度掉到15.7倍,目前約為29.24倍,但仍低於2019年高峰的33.87倍,更遠低2017年高峰的116倍。

從估值的角度評估,此時的科技股重回投資主流仍不是泡沫的炒作,更多的成分是相對價值的回升。就類股輪動的角度而言,此時科技股重奪主流,將可替標普500指數繼續創高添增柴火。

責任編輯:葉紫微 #

相關新聞
【美股瞭望】納指或再度創高 居高仍應思危
【財經話題】拜登的富人稅或讓美股封頂
【談股論金】比特幣崩跌引美股投資居高思危
【美股瞭望】通脹仍是一個難以忽略的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