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言真語】鍾劍華:蘋果被打壓 觸動國際

人氣 944

【大紀元2021年06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源、梁珍香港報導)香港民眾最近討論比較多的話題,是今年7月1日中共百年建黨日到來之前,香港人連續失去了「六四」燭光晚會、《蘋果日報》、七一遊行,許多人為此對香港的未來感到心灰意冷。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博士表示,今年沒有了維園的「六四」燭光晚會,但維園的「六四」燭光卻在世界許多大城市點燃;也許以後港人買不到《蘋果日報》,但港人可以通過其它形式的媒體獲得資訊;此外,政治上的不合作運動已經在香港開始了,未來在許多重要日子裡,港人會採用各自的方式來表達對獨裁政府的不滿。

搞定《蘋果》又如何

近日《蘋果日報》有五名高管被抓,資金被港府凍結,可能會被迫停止出版。鍾劍華博士6月22日接受本報《珍言真語》節目採訪時表示,對此他早有心理準備,一個多月之前,他給《蘋果日報》寫了一篇文章,標題就叫「搞定《蘋果》又如何」。因為港府、北京的態度非常清楚,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發話要懲罰幾個人,黃之鋒、《蘋果日報》的黎智英、戴耀廷都被點了名。包括香港警隊的一哥也發狠話要取締……「它一定會在中共的黨慶大日子之前搞定《蘋果日報》」。

「現在北京、特區政府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打壓香港的公民社會,使香港的政治異議、公民的空間不斷地收縮。但是我也覺得不需用過度的悲觀。有人這麼說過,大報的時代其實已經過去了。在香港,環顧周邊的朋友,買份《蘋果》報紙抓在手裡的,十個人當中沒有一個。所以我覺得就算沒有了《蘋果》這份報紙,並不至於說失去了一切的希望。雖然對很多人來說情緒上會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他認為,《蘋果日報》那種求真的精神,以及它在十多年來不向權勢屈服的態度,堅持做敏感新聞的態度,已經深入每個人的人心。香港沒有了《蘋果日報》,反而成為一個具有「抗爭」象徵意義的符號。

他舉例說,六月四日當晚,政府出動了7,000名員警包圍了維園,但是在中環,從銅鑼灣走到灣仔,可以看到很多人用各自的方式,有的亮著手機的電筒,甚至有的人手上拿著一根蠟燭,還有很多人就算什麼都不拿,以旁觀者的姿態站在那裡,但那已經是一種清楚不過的表態了。

此外,六四當天全球有五十多個城市以香港維園「六四」燭光的名義,點燃了悼念「六四」的燭光,很多城市都有數千人參加悼念活動,這在西方國家來講算是一件讓人矚目的事件了。

中共阻擋不了港人獲得真相

中共和港府打壓《蘋果日報》之後,香港的媒體是否會面臨大洗牌?鍾劍華博士表示不用過於悲觀。

鍾劍華認為,北京和特區政府是無法全面扼殺香港的公共空間的。因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這個定位令香港即使現在面對很大的困難,但全世界的目光始終都在關注著香港,歐洲、美國等國家都有針對香港的法例。「我相信當局沒有辦法扼殺所有的空間,所以雖然是令人不開心,但是我覺得也不用太悲觀。」

他認為,現在,大報章的年代真的已經是過去了,而網絡媒體平台就顯得更重要。「過去,在《蘋果》創刊的那個日子,1996年那段時間我一天買五份報紙,但是現在我其實買不買都行。我從中學時代就閱讀的《明報》,已經在多年前不看了。香港現存的中文報紙,一個月也未必能印50萬份報紙。即使過去曾經主導風雲的TVB,現在也沒人看了。我的兒子今年22歲,我印象之中他似乎沒有試過拿錢買份報紙回家來,但是很多事情他都知道。」

他說,現在一些網絡媒體也是相當矚目,全世界包括中國,出現了很多小眾媒體,也出現了很多獨立的記者、個體記者,他們有辦法把一些資訊傳出來。一些定期寫網誌的,或者畫漫畫,或者做一些小眾的地區報導,這樣的人很多,他們都不說自己是記者。「如果政府真的要搞他們,我也覺得網媒小媒體的特點就是可以打游擊的,也許媒體會洗牌,但是全部死了我就不相信。」

打壓令中共的國際形象更負面

對於北京和港府近一年多來,利用《港版國安法》打壓民主自由、媒體自由和壓縮公共空間,鍾劍華表示,當局的這些行為,只會令中共的國際形象更加負面。

他表示,大家都看到,歐盟、美國、英國和G7(七國集團)、NATO(北約)等以及一些國際性的組織,比如特赦國際組織,他們都發聲了,都把香港問題和新疆問題放在一起講了。當然,在七一之前,也許港府會在中共黨慶日之前派出大量員警大掃蕩,但是在國際社會可能造成一個更加大的回響。

「特別是在《蘋果》事件之後,有很多人會用不同的方式,為這個七一『贈慶』(拆台或唱衰)。就算港府派出一萬四千名員警,它也未必能完全將這些『贈慶』行為取消。而香港人在未來,不管是10月1日,或者是明年元旦,甚至是明年的8·31(太子站襲擊事件紀念日),都會有港人用各自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政府的不滿。目前的形勢之下,大家可能沒辦法走在一起去做一些政治動員,但是那種不合作的運動其實已經開始了,政治上的不合作運動已經開始了。」

比如,現在港府正在做的人口普查,網上已經有很多人說了,拒絕填寫調查資訊,或者填一些虛假的資訊給它。港府對很多人來說已經變得無關痛癢了。這種不合作的態度,可以令港府的掃蕩達不到目的,同時,會使國際社會對中共政府或者共產黨產生更加負面的看法。

中共令香港喪失吸引力

近期香港掀起移民潮,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近日呼籲市民移民前應三思,以免錯失香港發展機會。對此,絕大多數香港網民在帖文表示:有了《國安法》、現在又重提23條惡法,不離開香港就真是會後悔莫及。

鍾劍華表示:「當權者出面開口勸人不要移民,這是第一次。今天的香港政府或北京,除了玩弄騙術之外,還有什麼可以留得住人?」

他把近期的移民潮與過去的兩次移民潮做了比較。他說,以前港人移民是因為看不到前景,憂慮而走,對香港沒有太大的敵意,即使移民到其它國家後,一旦看到香港的經濟好轉,他們就回到香港,繼續留在香港生活。

他舉例說,在1989年「六四」之後,有很多香港人移民離開香港,當時港英政府就透過投資在香港搞十大建設、搞玫瑰園計劃(新機場計劃),這樣一來就留住了人才。

但是這一次,移民的香港人是因為對現實的恐懼,甚至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而走的。「最近我也有一些朋友走了,很多都是三四十歲的中年夫婦,或者相對年輕一點的夫婦帶著孩子走的,原因是不甘心。他們不甘心自己的孩子被政府使用扭曲事實的教材所荼毒。他們不等到9月份新的學期開始,而是在3月、4月學期當中就帶著孩子走了。香港的名校現在都有位置剩餘,國際學校也竟然收不足學生,有的甚至在悄悄變賣資產,這個就可以說明一切問題。而且,他們移民到海外之後,很多人保留了對香港人身分的認同,他們都會以香港人的身分在海外生活,參與不同城市的「六四」活動,要將香港的抗爭之聲在海外繼續延續。其實今天香港的抗爭運動,那個場地已經不只是局限在香港了。所以現在香港特區政府才會出口術(用言語欺騙)告訴你,去了外面就可能沒有香港的東西了。老實講,你做了些什麼值得人家留戀香港呢?有人說我連選個議員都會被你DQ的,連誰可以選都是你決定的。政府都搞成這樣了,還叫人珍惜香港的政治權利或者公民權利,我覺得是很可笑的。」

鍾劍華還說,再看看民意調查中,受訪港人給特首和高官們打的評分,就知道大部分香港人對這幫高官是充滿敵意的,把他們當作敵人看待。所以李家超所講的所做的都是沒有意義的。

鍾劍華表示,在2008年之前,香港人的身分和中國人的身分,香港人對這兩個概念的認同是沒有矛盾的,沒有抵觸,基本上大家是同步升跌的,而且都是在高位的。本來香港人2007年可以一人一票選特首,但是因為2010年政改的爭議,港人的選舉權沒有了。「你就看到對香港的身分認同與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分道揚鑣了。到現在19歲到29歲的這群港人,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只有幾個百分比。你叫人家留戀香港,只是用口去說是沒有用的。現在港府的所有行為都是告訴大家,香港不是你的地方。(李家超)說這些話除了交差之外,我不覺得它會產生什麼後果。」

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繼續留在香港,他們在香港有難以割捨的親人、朋友和他的工作事業,以及對香港社會那種喜愛。「比如我自己,我真的覺得香港社會很方便,也有我所有的親戚朋友在這裡,我就不會走,除非打到我身邊來了。留在香港的人,對今天的香港的形勢和環境是有深刻的體會了,他們會明白,在今天的這個時代,我不需要每天買份報紙在手裡才知道香港發生了什麼事,我也不需要一定要聽特首或者這幫高官說什麼,來決定我怎麼去做事。」

鍾劍華表示,相信以後的香港會是一個很有趣的社會,有一群人會以一個很務實的態度,在香港繼續追尋他們希望的生活,會繼續爭取自由、民主,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同一時間,卻有一個不斷地說謊、不斷地說一些沒人理睬的話的政府、和建制的陣營或者共產黨。在這個情況下,每個人怎麼澄清自己的心智,用一個較為全面的目光看待香港社會現實,多看一些來自不同渠道的訊息,與朋友做更多的溝通,這是未來生活方式的一種轉變。@

責任編輯:李明#

相關新聞
【珍言真語】袁弓夷:病毒洩露如證實 中共將亡
【珍言真語】清零下港人不願接種 關焯照:政府別罵
【珍言真語】錢志健:襲蘋果日報 毀港核心價值
【珍言真語】周偉雄:港人莫放棄 將來再起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