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哥侃封神】第五十二回 絕龍嶺聞仲歸天

作者:石濤
【濤哥侃封神】第五十二回。(王嘉益/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87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上回書說到「二郎神」楊戩。其實楊戩有機會殺掉聞太師。赤精子、廣成子,包括哪吒,都有機會除掉他,但是他們都不,他們一定都要把他趕到「絕龍嶺」這個地方。

在當時「半人半神」的文化,半喇神在人間也尊崇定數。聞太師的師父讓他下山的時候就跟他講:你不能碰這個「絕」字。那(兩隊人馬)在十絕陣、黃河陣對壘時,他們當然知道聞太師會死在「絕」字上(老子都已經出現了),連燃燈道人都知道。

所以,這些人處理這件事情一定要「應在天意」上(才叫順天意)——無論多麻煩,都得應在那兒。所以當燃燈道人一走,姜子牙根本不討論,不由分說「開兵劫營」一連串的。所以這件事情應該是元始天尊布置好了的。包括雲中子的來。

雲中子來的時候,連燃燈道人都不知道。雲中子沒趕上十絕陣,其實是元始天尊安排的。所以通體這件事情,每一個人、每一個神仙無論他多高,他都順應著當時的天意走。

如果那赤精子跟廣成子就在青龍關那地方給他(聞太師)殺了,這事就辦了。看起來是立功了,實際影響到上面。就是說,如果人是一層一層(境界)的話,就會影響到更上面的某種事情。你看起來是辦好事了,其實是辦錯事,一定會帶來麻煩。

我以為今天的人很少能洞悉到、理解到這層涵義在裡頭。

神仙不著急!結合現實的狀況來講,其實香港作用完了,大家就等著時辰,就這麼忍耐著就行了。你看他怎麼凶,他們看不著那一天了,沒了!什麼「23條」,弄多少條都無所謂,沒用了。

他們只看到自己的權力,他們看不到自己滅亡的一瞬間,而滅掉的那一瞬間,他們是無力反抗的。我以為這是天意在其中的玄妙之處。

詩曰:
幾回奏捷建奇功,紂主荒淫幸女紅。
入國已無封諫表,到山應有淚江楓。

「幾回奏捷建奇功」這是感嘆聞太師。但是,他的主子只見女人。裡面同樣應了這個「紅」字——幸女紅——「血」的涵義在裡頭。

在國家裡已無任何進諫之表,沒有任何忠臣了——滿天滿地「淚江楓」。淚江楓,就是深秋之末,即將完結。

豈知魂夢烽煙絕,且聽哀猿夜月空。
縱有丹心成往事,年年杜宇泣東風。

一切如雲煙,如夜月之空的渺茫,無論你想做什麼,但一切都隨風而去,一切都完了。這是講述了聞太師本身命運的故事。

這是開篇的詩句。整個這一回,赤精子跟廣成子出現,以及,楊戩化成樵夫,把聞太師引到「絕龍嶺」。

聞太師命中所定 絕龍嶺命絕

話說聞太師見赤精子拿出陰陽鏡,把麒麟一磕,跳出圈子外,往燕山下退去。赤精子也不來趕。太師氣得面黃氣喘,默默無言。

辛環曰:「太師,兩條路既不容行,不若還往黃花山,進青龍關去罷。」

太師沉吟良久,曰:「吾非不能遁回朝歌見天子再整大兵,以圖恢復。只人馬累贅,豈可捨此身行。」只得把人馬調回,往青龍關大路而行。

他不能藉著土遁而走——他自己可以走,但他不想扔下整個大兵,所以反過來說,就是他的命中所定。這都是他的命運。

很多人會順著自己的想法走——自我的生命定位——就把自己困在其中。就像一條路,你非要選擇這條路。當你在選擇的過程中,其實自己就把自己困住了。定數就是由此而來的。

每個人的性格、環境不同(這是人的表面),會形成很多觀念跟道理。越順天意的,其實他的境界越高——越不注重眼前利益——越會展現他的靈性,越立於不敗之地。

「不敗之地」這是人話,往往利益化了。但是「生命的不敗之地」是指:越單純越順天意。也就是你順的那份「境界」越高。

未及半日,見前邊一支人馬駐劄咽喉之處。聞太師傳令:「安營。」不意前有伏兵。營不曾安定,只聽得一聲砲響,兩桿紅旗展動,哪吒腳踏風火輪,撚火尖鎗,大呼曰:「聞太師休想回去!此處乃是你歸天之地!」

太師大怒,急得三隻眼中射出金光,罵曰:「姜尚欺吾太甚!此處埋伏著不堪小輩,欺藐天朝大臣!」提鞭,縱麒麟飛來直取。

哪吒火尖鎗急架相還。鞭鎗併舉,一場大戰。只見:
陰霾迷四野,冷氣逼三陽。
這壁廂旌旗耀彩,反令日月無光;
那壁廂戈戟騰輝,致使兒郎喪膽。
金鞭叱吒閃威風,神鎗出沒施妙用。
聞太師忠心,三太子赤膽。
只殺得空中無鳥過,山內虎狼奔,
飛沙走石乾坤黑,播土揚塵宇宙昏。

話說聞太師與鄧忠、辛環、吉立、余慶把哪吒裹在垓心。哪吒那裡懼他,使開一條鎗,怎見得利害有讚為證。

讚曰:
鎗是邠州鐵,鍊成一段鋼,
落在能工手,造成丈八長。
刺虎穿胸連樹倒,降魔鋒利似秋霜,
大將逢之翻下馬,衝營襲陣士俱亡。
展放光芒天地暗,吐吞寒霧日無光。

哪吒抖搜神威,酣戰五將,大叫一聲,把吉立刺於馬下,忙把風火輪登出陣來,取乾坤圈祭在空中,正中鄧忠肩甲,翻下鞍鞽,被哪吒復一鎗,結果了性命。二道靈魂俱往封神臺去了。

聞太師見又折了鄧忠、吉立二將,十分懊惱,不覺失措,無心戀戰,奪路而走。哪吒大殺一陣,截斷後面一半人馬。

「願降者免死!」

眾兵齊告曰:「願歸明主。」

哪吒得獲全勝,回西岐報功。不表。

且說聞太師兵敗前行至晚,點劄殘兵,不足一萬餘人。太師陞帳坐下,愧赧無地。自思曰:「吾自征伐未嘗挫銳。今日西征致有片甲無存之辱。」

辛環在側曰:「太師且請寬慰,勝負乃兵家之常,何必掛心。俟回朝再整大隊人馬,以復此仇未遲。太師還當自己保重。」

次日,起人馬望黃花山進發。行至巳牌時候,猛見前面紅旗招展,號砲喧天,見一將,金甲紅袍,坐玉麒麟上,使兩柄銀鎚,刺斜而來,大呼曰:「奉姜丞相令,等候多時!今兵敗將亡,眼見獨力難支,天命已定。此處不降,更待何時!」

聞太師見黃天化阻住去路,大怒,罵曰:「好反叛逆賊,敢出此言欺吾!」催開墨麒麟,單騎力戰黃天化。鞭鎚相架,戰在山前。但見:
兩陣鳴鑼擊鼓,三軍吶喊搖旗。
紅旛招展震天雷,畫戟輕翻豹尾。
這一個捨命衝鋒扶社稷,
那一個拚生慣戰定華夷。
不是你生我死不相離,
只殺得日月無光天地迷。

話說二人交鋒,約有二三十合,有辛環氣沖牛斗、余慶怒髮沖冠,二將來助太師。黃天化見二將來助戰,把玉麒麟跳出陣外就走,余慶不知好歹,隨後追來,黃天化掛下雙鎚,取火龍標,回首一標,打下落馬而死。一魂進封神臺去了。

《封神演義》很特別,所有在封神臺上掛名的,當被打下之後,一定出這話來:一魂進封神臺去了。就好似這本書真正在封神!因為有這話,那魂就去了。

辛環見余慶落馬,大叫一聲:「吾來了!」肉翅飛來,鎚鑽往頂上打來。

辛環是上三路,黃天化鎚是短兵器,招架上三路不好攩抵,把玉麒麟跳出圈子就走。這玉麒麟乃是道德真君坐騎,足有雲風,速如飛電,辛環不見機趕來,被黃天化將攢心釘發出,正中肉翅。辛環在空中吊將下來。

聞太師見辛環失利,忙催動殘兵,望東南敗走。黃天化連勝二陣,也不追趕,領兵回西岐報功去了。

且言聞太師見後無襲兵,領人馬徐徐而行,又見折了余慶、辛環帶傷,太師十分不樂,一路上思前想後。人馬行至晚間,有一座高山在前,但見山景淒涼。太師坐下,不覺兜底上心,自己吟詩嗟嘆。

詩曰:
回首青山兩淚垂,三軍悽慘更堪悲。
當時只道旋師返,今日方知敗卒疲。
可恨天時難預料,堪嗟人事竟何之!
眼前顛倒渾如夢,為國丹心總不移。

話說聞太師作罷詩,神思不寧。三軍造飯,辛環整理次日回兵。將至二更,只聽得山頂上響聲大震,砲發如雷。聞太師出帳觀看,見山上是姜子牙同武王在馬上飲酒,左右諸將用手指曰:「山下聞太師敗兵在此。」

太師聽說,性如烈火,上了墨麒麟,提鞭殺上山來。只見一聲雷響,一人也不見了。聞太師乃是神目,左右觀看,又不見影跡。太師咬牙深恨,立騎尋思。忽然山下一聲砲響,人馬勢如雲集,圍困山下,只叫:「休走了聞太師!」

太師大怒,催騎殺下山來,及自至山下,一軍一卒俱無。太師喘息不定,方欲算卜,又見山頂上大砲響,子牙與武王拍手大笑而言曰:「聞太師今日之敗,把數年英雄盡喪於此,有何面目再返朝歌!」

聞太師厲聲大罵:「姬發匹夫,焉敢如此!」縱騎復殺上山來。將至半山凹裡,猛然飛起雷震子。好凶惡!怎見得?有詩為證。

詩曰:
兩翅飛騰起怪風,髮紅臉靛勢如熊。
終南祕授神仙術,輔佐姬周立大功。

聞太師只顧山上,未防山凹裡飛起雷震子,一棍照聞太師打來。太師措手不及,叫聲「不好!」將身一閃,讓個空。不防那金棍正中墨麒麟後胯上,打得此獸竟為兩段。太師跌下地來,隨借土遁去了。

辛環大呼曰:「雷震子不要走!吾來了!」肉翅飛起,來戰雷震子。不防楊戩暗祭哮天犬,一口把辛環的腿咬住了。雷震子一棍,正打著辛環頂門,死於非命,也往封神臺去了。

雷震子獲功回西岐去了。且說聞太師失了坐騎,自思不好歸國。「想吾三十萬人馬西征,大戰三年有餘,不料失機,止存敗殘人馬數千,致有片甲無存之誚。連吾坐騎俱死,門人、副將俱絕。」

又見辛環已死,隻影單形。太師落下土遁,默坐沉吟。半晌,仰天嘆曰:「天絕成湯!當今失政,致天心不順,民怨日生。臣空有赤膽忠心,無能回其萬一。此豈臣下征伐不用心之罪也!」

太師坐到天明,復起身招集敗殘士卒,迤邐而行。又無糧草,士卒疲敝乏甚,俱有饑色。猛然見一村舍,有簇人家。太師沉吟,饑不可行,乃命士卒:「向前去借他一頓飯,你等充饑。」

眾人向前觀看,果然好個所在。怎見得?有讚為證。

讚曰:
竹籬密密,茅屋重重。
參天野樹迎門,曲水溪橋映戶。
道旁楊柳綠依依,園內花開香馥馥。
夕照西沉,處處山林喧鳥雀。
晚煙出灶,條條道徑轉牛羊。
正是那:
食飽雞豚眠屋角,醉酣鄰叟唱歌來。

話說軍士來至庄前,問:「裡面有人麼?」忽然走出一位老叟,見是些殘敗軍卒,忙問:「眾位至小庄有何公幹?」

士卒曰:「吾等非是別人,乃是跟成湯聞太師老爺,因奉敕伐周,與姜尚交兵,失機而回。借你一飯充饑後必有補。」

那老人聽罷,忙道:「快請太師老爺來。」眾軍士回去,稟太師曰:「前有一老人,專請老爺。」太師只得緩步行至庄前。

老人忙倒身下拜,口稱:「太師,小民有失迎迓,望乞恕罪。」

太師亦以禮相答。老人忙躬身迎請太師裡面坐。太師進裡面坐下。老人急收拾飯擺將出來。聞太師用了一餐,方收拾飯與眾士卒吃了。歇宿一宵。

次日,太師辭老叟,問曰:「你們姓甚麼?昨日攪擾你家,久後好來謝你。」

老人曰:「小民姓李,名吉。」

聞太師吩咐左右記了。離了此間,同些士卒望青龍關大路而來,不覺迷蹤失徑。太師命軍士站住,觀看東、南、西、北。忽聽林中伐木之聲,見一樵人。太師忙令士卒向前問那樵子。

士卒向前問曰:「樵子,借問你一聲。」

樵子棄斧在地,上前躬身,口稱:「列位有何事呼喚?」

士卒曰:「我等是奉敕征西的,如今要往青龍關去。借問那條路近些?」

樵子用手一指:「往西南上不過十五里,過白鶴墩,乃是青龍關大道。」

士卒謝了樵子,來報與聞太師。太師命眾人往西行,迤邐望前而行。不知道這樵子乃是楊戩變化的,指聞太師往絕龍嶺而來。

前面碰到那個姓李的,同樣是楊戩的變化。全是楊戩一個人。

這裡最有趣的並不是見機行事把聞太師殺了就完了。聞太師「命絕於絕龍嶺」——一定把他框到絕龍嶺才會讓他死,不到絕龍嶺殺不死他。

可能有朋友說這是胡說,在現實的生活中沒有人這麼說的!但在真正的過程中是這樣。人們越不相信神,人們越會算計「現在」的一切,而忘記了「背後」的一切。那算計者在算計的過程中,他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切,卻看不到他命中注定的本來。

八根通天神火柱 各四十九條火龍

且說聞太師行過有二十里,看看至絕龍嶺來。好險峻!但見:
巍巍峻嶺,崒嵂峰巒。
溪深澗陡,石梁橋天生險惡。
壁峭崖懸,虎頭石長就雄威。
奇松怪柏若龍蟠,碧落丹楓如翠蓋。
雲迷霧障,山巔直透九重霄。
瀑布奔流,潺灣一瀉千百里。
真個是鴉雀難飛,漫道是人行避跡。
煙嵐障目,採藥仙童怕險。
荊榛塞野,打柴樵子難行。
胡羊野馬似穿梭,狡兔山牛如布陣。
正是:
草迷四野有精靈,奇險驚人多惡獸。

他死在這個地方,其實也算慶幸。換句話說,絕龍嶺,就是「龍鳳之子到此一遊」!就完了。

話說聞太師行至絕龍嶺,方欲進嶺,見山勢險峻,心下甚是疑惑。猛抬頭,見一道人,穿水合道服,認的是終南山玉柱洞雲中子。聞太師慌忙上前問曰:「道兄在此何幹?」

這也非常詭異!聞太師他把他曾經知道的道兄當成私人朋友,而他明明跟闡教開兵見仗,發生了衝突(基本上是同輩的)。結果見了他雲中子還打招呼,只當沒有前頭那些事?

你聞太師請來了十絕陣陣主、請來趙公明、三仙姑,大家都出手出得這麼大,以至於還驚動了兩位師伯,你見了雲中子你還打呵呵(真是見過世面的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概念。

當然聞仲常年在朝廷中,身居太師之位,已經不知道世上還有人高過他。即使世上有人高過他,他也承認,但是他始終不能擺放自己明確的位置。

當時出兵見仗的時候,老子跟元始天尊都露面了,他既然稱雲中子等人為道兄,他當然也知道那是兩位師伯囉!但卻沒有任何中間的過程,這就很奇怪!

我能理解,普通人生活的紅塵環境極端「物質化」的迷障,完全泯滅掉人生命的真實,使人忘記一切。而且,每個人無論他的本質高低,都以自己為中心,如果有點本事的話就更麻煩了。

所以,我以為這也是佛家「萬劫不復」的涵義——佛法難聞,中土難生——如果你遇到天法、大法、萬法之宗的話,你能從紅塵中跳出來!不是擺脫,擺脫是一種自我的概念。

我覺得「跳出來」的涵義要比「擺脫」好。擺脫是被動的,擺脫當中有著利益之心,還是「我」字當頭;而能從紅塵之水中讓自己起來,有那種潔淨、輕盈、境界跟無瑕之感。

其實就是你可以抑制住自己,主動意識到自己的任何波動,都是肉身慾望所左右。凡是有這個東西的時候,你自己都能意識到,你自己的元神就能展現出來。

不是別人指責或者你說別人,這些都是瞎來。而是自己在處事接物看到的一切,你自己瞬間一動,你就知道這事自己有問題。你都可以把握的話,我覺得就可以有那種輕盈。是一種玄妙。

雲中子曰:「貧道奉燃燈命,在此候兄多時。此處是絕龍嶺,你逢絕地,何不歸降?」

雲中子一上來就點破他聞太師。應該是燃燈知道聞太師的死穴。其實這是一種死穴……只要有漏,就必死無疑!「絕」字是一個巨漏,所以他必死其中。

聞太師大笑曰:「雲中子,你把我聞仲當作稚子嬰兒,怎言吾逢絕地,以此欺吾。你我莫非五行之術,在道通知。你今如此戲我,看你有何法治我!」

聞太師的狂妄由此可見:「你雲中子跟我道行差不多(在道通知),咱倆是一輩的,你有什麼本事?你手裡有什麼東西能整我?你試試。」他跩!

雲中子曰:「你敢到這個所在來?」

太師就行。雲中子用手發雷,平地下長出八根通天神火柱,高有三丈餘,長圓有丈餘,按八卦方位:乾、坎、艮、震、巽、離、坤、兌。聞太師站立當中,大呼曰:「你有何術?用此柱困我?」

雲中子發手雷鳴,將此柱震開。每一根柱內,現出四十九條火龍,烈焰飛騰。

七七四十九,真的是定數。八卦,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是指「方位」。如果叫時空的話,八根柱子是空間,四十九是時間。就是把他困在「時空」裡面,燒死他。

聞太師大笑曰:「離地之精,人人會遁;火中之術,個個皆能。此術焉敢欺吾!」搯定避火訣,太師站於裡面。

怎見得好火?有火讚為證。

讚曰:
此火非同凡體,三家會合成功。
英雄獨占離地,運同九轉旋風。
煉成通中火柱,內藏數條神龍。
口內噴煙吐焰,爪牙動處通紅。
苦海煮乾到底,逢山燒得石空。
遇木即成灰燼,逢金化作長虹。

三家會合——天、地、人。

金、木、水、火、土,神火柱(本身就屬火)就把那四樣都給燒掉。三家會合之火嘛!

燧人初出定位,木裡生來無蹤。
石中電火稀奇寶,三昧金光透九重。
在天為日通明帝,在地生煙活編氓。
在人五臟為心主,火內玄功大不同。
饒君就有神仙體,遇我難逃眼下傾。

八根通天神火柱裡的火「三昧金光,透九重:在天為日,通明帝;在地生煙,活編氓;在人五臟,為心主。」天、地、人!心為火。

所以,我覺得大家如果在很多事情上能看懂天、地、人;看懂三、看懂七,就能看懂周圍的一切。可以看到九的,我以為我個人的師兄、師弟能看到……

看不到九,原因就是其它東西就在七裡面,根本沒搆著九。

有人說:為什麼在七裡面,沒搆著九?

東、西方占星術講的也是二十八星宿——四個七——東、南、西、北,就到那兒(沒搆著九)。因為二十八星宿對應著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曜日)的位置,來判斷事情的一切。沒有九!九在之外,不在其內。

話說聞太師搯定避火訣,站於中間,在火內大呼曰:「雲中子!你的道術也只如此!吾不久居,我去也!」往上一昇,駕遁光欲走,不知雲中子預將燃燈道人紫金缽盂磕住,渾如一蓋蓋定。聞太師那裡得知,往上一衝,把九霄烈焰冠撞落塵埃,青絲髮俱披下。太師大叫一聲,跌將下來。

雲中子在外面發雷,四處有霹靂之聲,火勢凶猛。可憐成湯首相為國捐軀!一道靈魂往封神臺來,有清福神祇用百靈旛來引太師。

他講八根柱子,每個柱子出來了四十九條火龍,上頭有蓋(紫金缽盂),這就包含了佛家的涵義在裡面——四面、八方、上、下——我相信還有更深的涵義在裡面。

太師忠心不滅,一點真靈借風逕至朝歌來見紂王,申訴其情。此時紂王正在鹿臺與妲己飲酒,不覺一陣昏沉,伏几而臥。忽見太師立於旁邊,諫曰:

「老臣奉敕西征,屢戰失利,枉勞無功,今已絕於西土。願陛下勤修仁政,求賢輔國,毋肆荒淫,濁亂朝政,毋以祖宗社稷為不足重,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企反前愆,庶可挽回。老臣欲再訴深情,恐難進封神臺耳。臣去也!」

逕往封神臺來。柏鑑引進其魂,安於臺內。

所以清福神祇招聞太師進封神臺,他(魂魄)進封神臺之前先去了朝歌,回來之後逕直奔封神臺而來。這裡,「封神臺」講述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我覺得封神沒有結束的時候,在人間一步一步死去的這些有著神位的(當然是低的神位),進入封神臺的時候,這些神的魂魄都暫居在封神臺,要等所有的這些事情辦完,他們才各自歸位。

我覺得這對很多朋友是有相當的借鑑之處,在理解生命的歸位上、境界上……遇見大的天象變化,有著各自的歸處。

如果你能從紅塵中脫穎而出的話,你完全可以看得明白這個歸處。看明白最大的好處:就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面對紅塵滾滾的一切;在這紛亂的人世,如何能夠定位自己。

我以為意義在這裡:人之珍貴!聞太師再厲害,他得留住人身!人身一沒,一切全完了,這就是「萬劫不復」在其中的涵義。

且說紂王猛然驚醒曰:「怪哉!異哉!」

妲己曰:「陛下有何驚異?」

紂王把夢中事說了一遍。妲己曰:「夢由心作。賤妾常聞陛下憂慮聞太師西征,故此有這個驚兆。料聞太師豈是失機之士。」

「夢由心作」這話就是騙人的話,對不對!這是無神論說的。

紂王曰:「御妻之言是矣。」隨時就放下心懷。

且說子牙收兵,眾門人都來報功。雲中子收了神火柱,與燃燈二人回山去。不表。

你看!雲中子在打神火陣的時候,燃燈道人就在上面,來幫助他。

再講申公豹知聞太師絕龍嶺身亡,深恨子牙,往五嶽三山尋訪仙客伐西岐,為聞太師報讎。一日遊至夾龍山飛龍洞,跨虎飛來,忽見山崖上一小童兒跳耍。申公豹下虎來看此童兒,卻是一個矮子,身不過四尺,面如土色。

申公豹曰:「那童兒,你是那家的?」

土行孫見一道人叫他,上前施禮曰:「老師那裡來?」

申公豹曰:「我往海島來。」

土行孫曰:「老師是截教?是闡教?」

申公豹曰:「是闡教。」

土行孫曰:「是吾師叔。」

土行孫,天生有這個劫難。他是懼留孫的徒弟,本來正經八百是這麼回事,偏偏遇到了申公豹,這就是他的劫難。在整個闡教裡面直接遇到申公豹的,第一個是姜子牙,第二個就是土行孫。遇到他,一搭話,就出事了。

申公豹問曰:「你師是誰?你叫甚名字?」

土行孫答曰:「我師父是懼留孫。弟子叫作土行孫。」

申公豹又問曰:「你學藝多少年了?」

土行孫答曰:「學藝百載。」

申公豹搖頭曰:「我看你不能了道成仙,只好修個人間富貴。」

土行孫問曰:「怎樣是人間富貴?」

申公豹曰:「據我看,你只好披蟒腰玉,受享君王富貴。」

土行孫曰;「怎得能夠?」

申公豹曰:「你肯下山,我修書薦你,咫尺成功。」

土行孫曰:「老師指我往那裡去?」

申公豹曰:「薦你往三山關鄧九公處去,大事可成。」

土行孫謝曰:「若得寸進,感恩非淺。」

這就是劫數,姜子牙一遇申公豹就出事了,那土行孫又遇見申公豹,也出事了!土行孫讓他去鄧九公那兒,就遇到了鄧蟬玉——鄧九公的女兒。鄧九公一句酒後之言,土行孫當真,非要娶鄧蟬玉為老婆,那娶了老婆,你還修什麼神仙?(精、氣、神往下走了)

所以這就是劫數。有時候劫數就得有超然的機會(度過),姜子牙有那麼一次機會,就是元始天尊跟他說了一句話:「誰叫你也別回頭。」他沒把握。土行孫連這機會都沒有,那就完了。

申公豹曰:「你胸中有何本事?」

土行孫曰:「弟子善能地行千里。」

申公豹曰:「你用個我瞧。」

土行孫把身子一扭,即時不見。道人大喜。忽見土行孫往土裡鑽上來。公豹又曰:「你師父有綑仙繩,你要去,帶下兩根去也成的功。」

土行孫曰:「吾知道了。」

土行孫盜了師父懼留孫的綑仙繩,五壺丹藥,逕往三山關來。

做弟子的偷師父的東西!這就是土行孫給自己留下的禍端。他僅僅聽了申公豹說:「你不成,你就求個榮華富貴吧!」他就奔了榮華富貴了。

可以講是他的悟性,也可以講是他的定數——他當初生命的來處有這樣的劫數!就給他卡在這兒了。沒有什麼他對、他錯。沒有對錯可言,也就僅此而已。

不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要知土行孫去了鄧九公家,如何娶了鄧蟬玉?且聽下回分解。

◇(待續)

(點閱【濤哥侃封神】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話講「妖不勝德」,在《西遊記》中,作者對一些小妖出場的描述也很真實生動且耐人思量。
  • 不一時,將出酒肴,無非魚肉之類。二人對酌。朱恩問道:「大哥有幾位令郎?」施復答道:「只有一個,剛才二歲,不知賢弟有幾個?」朱恩道:「止有一個女兒,也才二歲。」便教渾家抱出來,與施復觀看。朱恩又道:「大哥,我與你兄弟之間,再結個兒女親家何如?」施復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兩下聯了姻事,愈加親熱。杯來盞去,直飲至更餘方止。
  • 這首詩引著兩個古人陰騭的故事。第一句說:「還帶曾消縱理紋。」乃唐朝晉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時,一貧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風鑒,以決行藏。那相士說:「足下功名事,且不必問。更有句話,如不見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豈敢見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縱理紋入口,數年之間,必致餓死溝渠。」連相錢俱不肯受。裴度是個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話休煩絮。一日張孝基有事來到陳留郡中,借個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處游玩。末後來至市上,只見個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驅逐他起身。張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與他幾個錢鈔。那朱信原是過家老僕,極會鑒貌辨色,隨機應變,是個伶俐人兒。當下取錢遞與這乞丐,把眼觀看,吃了一驚,急忙趕來,對張孝基說道:「官人向來尋訪小官人下落。適來丐者,面貌好生廝像。」張孝基便定了腳,分付道:「你再去細看。若果是他,必然認得你。且莫說我是你家女婿,太公產業都歸於我。只說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對答,然後你便引他來相見,我自有處。」
  • 說這漢末時,許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過名善,真個田連阡陌、牛馬成群,莊房屋舍,幾十餘處,童僕廝養,不計其數。他雖然是個富翁,一生省儉做家,從沒有穿一件新鮮衣服、吃一味可口東西;也不曉得花朝月夕,同個朋友到勝景處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時八節,備個筵席,會一會親族,請一請鄉黨。終日縮在家中,皺著兩個眉頭,吃這碗枯茶淡飯。一把匙鑰,緊緊掛在身邊,絲毫東西,都要親手出放。房中桌上,更無別物,單單一個算盤、幾本賬簿。身子恰像生鐵鑄就、熟銅打成,長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積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費。正是:世無百歲人,枉作千年調。
  • 這八句詩,奉勸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貪圖利己,謀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韋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隨著大親,在紹興府開個傾銀鋪兒。那老兒做人公道,利心頗輕,為此主顧甚多,生意盡好。不幾年,攢上好些家私。韋德年長,娶了鄰近單裁縫的女兒為媳。那單氏到有八九分顏色,本地大戶,情願出百十貫錢討他做偏房,單裁縫不肯,因見韋家父子本分,手頭活動,況又鄰居,一夫一婦,遂就了這頭親事。
  • 話說宋朝汴梁有個王從事,同了夫人到臨安調官,賃一民房。居住數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尋得一所宅子,寬敞潔淨,甚是像意。當把房錢賃下了。歸來與夫人說:「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東西去,臨完,我雇轎來接你。」
  • 話說浙江嘉興府長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鐘,家財萬貫,世代都稱員外。性至慳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 話說殺人償命,是人世間最大的事,非同小可。所以是真難假,是假難真。真的時節,縱然有錢可以通神,目下脫逃憲網,到底天理不容,無心之中自然敗露;假的時節,縱然嚴刑拷掠,誣伏莫伸,到底有個辯白的日子。假饒誤出誤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無罪的卻命絕於囹圄、刀鋸之間,難道頭頂上這個老翁是沒有眼睛的麼?
  • 且說徐言弟兄等阿寄轉身後,都笑道:「可笑那三娘子好沒見識,有銀子做生意,卻不與你我商量,倒聽阿寄這老奴才的說話。我想他生長已來,何曾做慣生意?哄騙孤孀婦人的東西,自去快活。這本錢可不白白送落。」徐召道:「便是當初闔家時,卻不把出來營運,如今才分得,即教阿寄做客經商。我想三娘子又沒甚妝奩,這銀兩定然是老官兒存日,三兄弟克剝下的,今日方才出豁。總之,三娘子瞞著你我做事,若說他不該如此,反道我們妒忌了。且待阿寄折本回來,那時去笑他!」正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