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加拿大蜱蟲泛濫 如何防範你必須要知道的

圖:專家認為,蜱蟲不再像過去只叮咬露營和野外探險人士,氣候變暖加上退耕還林,導致蜱蟲數量急劇上升。(shutterstock)
人氣: 157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1年0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報導)氣候變化下,加拿大蜱蟲數量成倍繁殖,蟲害區域逐年擴大,越來越多人因蜱蟲叮咬感染萊姆病。日常生活中,如何防範蜱蟲叮咬感染萊姆病呢?

愛德華王子島居民斯蒂文森(Katie Stevenson)女士一家人2019年秋搬到新斯省Digby鎮前,從未見過蜱蟲。搬家次年春,發現占地2畝的居所內外蜱蟲成災,不得不限制孩子們的玩耍場所,還買了6隻雞放在後院吃蟲。

一天斯蒂文森丈夫帶4歲女兒到1小時車程外的小城餐廳吃飯歸來,晚上斯蒂文森梳女兒頭髮時,發現孩子頭髮裡有一隻蜱蟲。驚恐之下,她按政府除蜱指南,用鑷子將蜱蟲頭部夾住往外扯,蟲子被扯斷後,很快又鑽入孩子頭皮。

由於擔心女兒感染致萊姆病的伯氏疏螺旋體細菌,斯蒂文森趕緊開車帶孩子上醫院,候診期間,無意中又發現女兒耳後還有一隻更大隻的蜱蟲在吸血。醫生用抗生素強力黴素進行治療後,次年又繼續觀察是否出現異常疲勞和肌肉痛等萊姆病症狀。

越來越多家庭正面臨斯蒂文森一家人類似蟲害困擾。麥卡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生化與生物醫學教授巴羅斯(Lori Burrows)表示,氣候變暖,蜱蟲活動範圍日益北擴,蟲害一天比一天嚴重。

小蟲北上泛濫

中共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後,政府幾輪封鎖把許多人快逼瘋了。目前疫情放緩,政府逐級解封,許多人迫不急待要走出戶外親近自然,蜱蟲叮咬和萊姆病傳播估計會加劇。

專家認為,蜱蟲不再像過去只叮咬露營和野外探險人士,氣候變暖加上退耕還林,導致蜱蟲數量急劇上升。這些小蟲子,不僅找到越來越多宿主,除野鹿和老鼠(這些動物在城市也日益泛濫)等傳統宿主外,現在土撥鼠和郊狼等城區野生動物身上也發現蜱蟲寄生,而且隨著氣候變暖,存活率也越來越高,已有泛濫趨勢。

近年來,多數萊姆病例都發生在新斯省、安省和魁省。新布省蒙特愛立森大學(Mount Allison University)生物學教授羅伊德(Vett Lloyd)女士表示,這不等於說新布省就沒有蜱蟲。

加拿大衛生局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間,萊姆病例從144起上升至2,636起。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蜱蟲與傳染病研究專家克蘭達爾(Kirsten Crandall)表示,從萊姆病報告病例中,可了解蜱蟲數量增長情況。一個地區只要發現一隻蜱蟲,就可劃為萊姆病風險區,輻射範圍高達20公里。

目前,國內萊姆病風險區共60多個,包括新斯省全省,溫哥華島,安省人口稠密的皮爾區、約克區、尼亞加拉、渥太華和多倫多等幾大城市和區域,這些城市多個城市公園都發現蜱蟲。

過去幾十年中,蜱蟲主要通過候鳥宿主遷移和傳播,鳥類和哺乳動物等宿主可將蜱蟲帶到其它尚無蟲害的安全區。一隻雌蟲能下近3千個蟲卵。

草原省蜱蟲從美國傳入後數量逐年上升。羅伊德表示,目前曼省南部蟲害非常嚴重,萊姆病已成當地流行病。曼省衛生部門數據顯示,該省確診萊姆病例2015年至2019年短短4年間翻了一倍多,多數高風險區都位於氣候溫暖人口稠密的加美邊境。

被叮咬不易察覺

蜱蟲活躍高峰期是春秋兩季,6月底至7月夏季炎熱期活動也很活躍。蜱蟲存活需水份,天氣炎熱時,潮濕落葉區、灌木和林區等,經常能發現蜱蟲。

安省公共衛生局高級項目專家拉瑟爾(Curtis Russell)醫生表示,蜱蟲非常微小,夏季中旬蜱蟲蹤跡報告不多,是因人們難以發現,但此時也是萊姆病報告高發期。

羅伊德表示,幼蟲如罌粟籽大小,成蟲像芝麻粒大小,吸飽血後,才會變得像個巨大的長著蟲腿的灰皮膚瘜肉一樣的東西。蜱蟲吸血一吸就是好幾天,最愛悄悄使勁吸不被人發現。

這些小蟲子,不僅找到越來越多宿主,除野鹿和老鼠(這些動物在城市也日益泛濫)等傳統宿主外,現在土撥鼠和郊狼等城區野生動物身上也發現蜱蟲寄生,而且隨著氣候變暖,存活率也越來越高,已有泛濫趨勢。(shutterstock)

專家介紹,蜱蟲通過植物接觸上到人身上,也就是說,在花園、操場、足球場和住宅區都有可能被蜱蟲叮咬上。尤其是春秋兩季,蜱蟲最活躍,到處找食物,此時經過後院或草地就會被叮咬上。

安省東部St. Eugene居民戴斯羅瑞爾(Isabel Deslauriers)女士透露,過去10年她只發現過一隻蜱蟲,但過去幾週內,卻連續從丈夫身上抓到4隻。丈夫在花園勞作時,都是穿長袖,蜱蟲還是爬到身上吸附在胳膊肘皮褶內。

戴斯羅瑞爾透露,要不是她及時發現,丈夫可能都不知道被蜱蟲咬了,可能因皮膚發癢就把蟲子抓掉了。自發現蜱蟲後,她現在逢人就提醒當心蜱蟲,再也不放家裡的寵物貓出去了。

專家提醒,日常生活中要多檢查,同時要知道從何下手,蜱蟲喜歡鑽皮膚折皺處,如腋下、耳後部和髮際線處,尤其喜歡鑽咬兒童頭部,喜歡鑽身體暗處和潮濕處。人體皮膚被叮咬時間越長,萊姆病和其它蜱蟲傳播疾病傳播風險越大。

大規模殺蟲為何不管用

蜱蟲肆虐的地區,萊姆病病例增幅高達50%。被感染伯氏疏螺旋體的蜱蟲叮咬24小時後萊姆病傳播風險急速上升,96小時後傳播風險近100%。蜱蟲還會攜帶傳播邊蟲和波瓦桑病毒等罕見疾病,這2類疾病在安省首次發現,會導致腦部感染,而且傳播只需15分鐘。

感染萊姆病後一個明顯早期症狀是牛眼皮疹,專家提醒,不是所有人都一樣,而且很難察覺。安省居民多赫提(Kris & Shannon Daugherty)夫婦,因8歲兒子露營時皮膚接觸毒藤植物中毒反應嚴重,上醫院急診被醫生意外發現腳踝處出現牛眼皮疹,才知道兒子被蜱蟲咬了。孩子後來被診斷感染萊姆病,好在是發現及時,治病後沒留下長期後遺症。

專家表示,被叮咬6到8週後體內才會產生可探測到抗體,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期。確定蜱蟲種類和體內攜帶病原體可幫助醫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治療,蜱蟲密封在塑料袋放冰箱冷藏5年都能檢測出來。那麼加拿大政府為何不採取除吉普賽飛蛾一樣的辦法,採取措施控制蟲害呢?

專家表示,主要原因是噴殺蟲劑控制蟲害可能起不到什麼作用,就像美國一樣。此外,一些殺蟲劑加拿大禁用,而且控制蟲害效果也不大。有時即使控制了蜱蟲數量,也不一定能減少細菌或疾病傳播。唯一能控制蜱蟲數量的地方可能只有島嶼,這些地方噴藥,加上野生動物隔離和數量控制,蟲害無法擴散到更多地方,蜱蟲數量有可能得到控制。

專家表示,像安省這種大省,這麼做根本無法控制蟲害,只有建議人們做好個人防護,加強蟲害知識普及。

日常七大防護

外出儘量走路面。蜱蟲不跳不飛,只藏身草叢或樹葉等植被繁茂處,避開這些地方,自然就接觸不到。平日多了解萊姆病高風險區。

經過蜱蟲高風險區時,穿長袖和包腳鞋襪,上衣扎入褲腰中。儘量穿淺色衣物,蜱蟲跑到身上更容易發現。外出經過步道或蜱蟲棲息區,回家立即換掉衣物並沖涼及時沖走蟲子,將換下衣物放入烘乾機高溫燒烤1小時殺蟲。

全身檢查。蜱蟲叮咬前通常會到處爬,喜鑽皮膚褶皺潮濕處,一定要仔細檢查膝蓋後的腿窩、胳膊肘、兩腋下、腹股溝和耳朵背部,以及髮際線處,尤其是孩子個子矮,頭部離地面近,更要仔細檢查孩子髮際線處。

出門前噴DEET等驅蟲劑,或穿戴氯菊酯處理過的衣物。

房子門後院草地勤剪,儘量剪短,清除房子周圍和草坪邊緣處野草和灌木和落葉,孩子日常戶外玩具儘量遠離草叢或灌木茂盛處。

設置障礙。蜱蟲不喜乾燥環境,在草坪和灌木草叢間鋪一米寬木片或石子,阻止蜱蟲穿到孩子平日玩耍區域。

有條件家中養只雞。珍珠雞和普通雞都喜吃蜱蟲,能有效控制房子周圍的蜱蟲數量。

被叮咬後怎麼辦?

被蜱蟲叮咬後,不像被蚊子叮或蜜蜂蜇會立即感覺到,往往是被叮咬後還渾然不覺。發現被叮咬後,不要慌不是說被叮咬後人人都被感染萊姆病,即使感染,也不一定會導致人傳人;即使感染細菌,也不一定會得萊姆病。

專家建議,即便如此,發現被叮咬後最好在24至36小時內除蟲,儘量降低細菌傳染。除蟲時,用乾淨鉗子或鑷子儘量貼著皮膚將蟲子夾住,夾住後慢慢直接拉出,過程中不要扭擰、拍打或碾壓。不要燙或轉,或用凡士林或指甲油卸油水,否則會刺激蜱蟲將細菌反芻到傷口中。如皮膚中不小心殘留蜱蟲殘肢,用鑷子將殘肢鑷出,實在鑷不出殘肢是,讓皮膚自然癒合並諮詢醫生。

除掉皮膚上的蜱蟲後,清洗患處,並用肥皂和溫水或酒精洗手液洗手和清潔。將蟲屍裝在密封袋然後送到當地醫院檢測,記錄被叮咬日期。

在人體或寵物身上發現的蜱蟲照片可上傳至eTick.ca網站用於簽定,Geneticks等私人蜱蟲檢測服務機構可在48小時內確定病原體和出結果。

捕捉活蟲後,泡入外用酒精內或放入冰箱幾個小時就能徹底殺死蜱蟲。經過蟲害區後皮膚出現異常皮疹或高燒,專家建議是有可能被蜱蟲叮咬,最好立即就醫。專家表示,許多人被叮咬後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增強意識和加強防範是關鍵。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