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華與器識

早慧神童「初唐四傑」為何有才名寡爵祿?

作者:允嘉徽
士子要有大作為,必先有大器識然後才看他的才華,早慧神童「初唐四傑」人生的結局為何呢?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165
【字號】    
   標籤: tags: ,

唐代詩壇上的「初唐四傑」——楊炯、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都是早慧的神童、天才。當時具有識人能力的裴行儉看過四傑,說了士子要有大作為,必先有大器識然後才看他的才華,然後各指出他們人生最終的結局。後來「初唐四傑」的人生終局竟然都應驗了裴行儉的洞見。

楊炯、王勃、盧照鄰、駱賓王在唐朝初期都以文章見稱。他們在詩作的創作上都能突破六朝時期靡靡詩風,改革齊梁浮豔的格調,擴大了詩歌的題材,在他們手中,五言律詩邁向成熟的發展,人稱「初唐四傑」。

這初唐四傑有一個共同的特色,智慧早熟,自幼聰明博學,是神童,是天才。

唐高宗時吏部侍郎李敬玄(615—682年,後來為相)盛譽四傑,心想他們未來必當顯貴。當時裴行儉通陰陽、天文算術,很善於識人拔才,甚至能看到未來的發展,李敬玄就引見四傑給他看一看,一方面也想印證自己的想法。

裴行儉看後對李敬玄說:「他們四位才名是有,但是爵祿都寡。士子能夠有大作為,必有大器識為基礎然後才看他的才華。王勃等人雖有文才,但是浮躁淺露,豈是容納爵位厚祿之器呢!楊炯沉靜,應至令長,其餘的能得善終為幸。」言下之意,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等三人不但顯貴談不上,可能還不得善終。這樣的結論讓李敬玄大感意外,結果真又如何呢?

楊炯

楊炯(650—693?年)是弘農華陰的望族出身,自幼聰明博學,尤其善為文辭,十歲舉神童,授校書郎,次年待制弘文館。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充崇文館學士,後來遷任太子詹事。他擅長五言律詩,特別是以軍功立業為理想抱負題材的邊塞詩,風格警勁豪放。

在武則天稱制時,意外受到堂弟楊神讓跟從徐敬業聲討武則天而入罪的牽連,貶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因為理想不得抒發,心情鬱悶,後來卒於盈川令任上。

王勃

王勃
王勃,選自《晩笑堂竹荘畫傳》。(公有領域)

王勃(650—676?年)出身絳州龍門的望族,祖父王通為隋末大儒。王勃幼年聰慧拔萃,六歲就能寫文章,構思無滯,詞情英邁,為時人稱讚。九歲時,他作了《指瑕》一文,揭露大儒顏師古註《漢書》之失。他在高宗麟德三年(666年)應制科,以對策高第,拜朝散郎。

沛王李賢聞其名,召為府修撰。入府不多久,他以戲謔心情為沛王和英王鬥雞而寫了《檄英王雞》,討伐英王雞,為沛王雞助興。唐高宗看了斥為「歪才」,因王勃身為博士,不行諫諍,反作檄文,虛構誇大事態,會導致諸王之間產生矛盾,下詔免去他的官職,並斥出沛王府。

離開了王府,王勃入蜀地漫遊,這期間詩文有長足的進步。他揚棄六朝時期內容空泛的宮廷詩風,詩作多為抒發個人情志和抨擊時弊之作。他擅長五言律詩、五言絕句,風格清新峻麗。

咸亨四年(673年),他補上虢州參軍,但恃才傲物,為同僚所嫉,因匿殺官奴獲罪當死,遇赦得以免死,而他的父親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秋天,王勃前往交趾省父,途中經過南昌逢滕王之閣落成盛會,留下了後世傳頌的《滕王閣序》。然而,不久在渡海時墮水身亡。

盧照鄰

盧照鄰(約635—689年)出身幽州范陽望族,號幽憂子。盧照鄰小時候非常聰明,從曹憲、王義方學習小學及經史,博學能文。貞觀二十三年前後,在弱冠之齡為鄧王(唐高祖第十七子)府典簽。鄧王賞識愛重盧照鄰,結為布衣之交,曾對人說「此吾之相如也」。

盧照鄰擅長七言歌行,與駱賓王同創初唐近體歌行[1],風格清峻,典雅莊重。他的詩多抒發仕宦不遇和貧病交加的憂憤之情,兼帶有揭發權貴的驕奢淫逸,嘲諷權勢榮華不可久恃的作品。

高宗時拜益州新都尉,因染風痺病去官。此後盧照鄰就一直為風痺病所苦,「足攣,一手又廢」,手腳殘疾,一直治不好。他作《釋疾文》、《五悲文》自傷遭遇,竟而因不堪忍受長期病痛折磨在家園附近投潁水而死。

駱賓王

駱賓王(約626?—684?年)是婺州義烏人,出身寒門。其父早逝,曾為青州博昌令。駱賓王才情縱放,7歲能詩,被人讚為神童。他與盧照鄰同創初唐近體歌行,《帝京篇》是為代表作,作於上元三年擔任明堂主簿時,以古喻今,抒發自己的胸懷,被時人引為絕唱。其中詩句「誰惜長沙傅(*賈誼),獨負洛陽才」,隱喻自已胸懷賈誼之志。

駱賓王。(夢子/大紀元)

他初在道王府中任事,有人讓他說說自己所能,他不答;後來任武功主簿,裴行儉(時為洮州總管)上表讓他掌書奏,他不應。他曾經從軍西域久戍邊疆。從塞外返還,又宦遊蜀中。

武后聽政時,他任長安主簿,數次上疏言事獲罪下獄,次年秋貶官臨海丞,因此怏怏不得志,棄官而去。睿宗文明年中,武則天自行臨朝稱制,駱賓王於揚州入徐敬業(唐朝將領,祖父為英國公)府署,「為敬業傳檄天下,斥武后罪」,連同起兵聲討之。徐敬業的檄書都是出自駱賓王之手。武后嘻笑讀著檄書,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驚懼變色問道:「誰為之?」有人告訴她是駱賓王,她說:「宰相安得失此人!」

然而,徐敬業的聲討之師經歷三個月敗北。徐被殺,駱賓王則不知去向,死亡時年眾說紛紜。

綜觀「初唐四傑」的一生,果然都證驗了裴行儉的話:他們四位才名是有,但是爵祿都寡。士子能夠有大作為,必有大器識為基礎然後才看他的才華。

註釋:
[1] 明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近體歌行》:「歌行有有聲有詞者,樂府載諸歌是也;有有詞無聲者,後人所作諸歌是也。」

資料來源:《舊唐書》、《新唐書》、《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唐詩大辭典》、《本事詩·徵異第五》@*#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列子‧湯問》中有一則奇技的記載,說在西域之國有一個巧工匠偃師造出了一個「俳優」送給周穆王。這個「假人俳優」能動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麼看就是個「真人」!後來它的一個動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處置它不可。這個「假人俳優」有什麼奇特之處?
  • 張居正解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天下之事,必須謹之於初,而後可善其後。如與人以言語相約,本是要踐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於義理之宜,將來行不將去,則必至爽約失信矣!故起初與人相約之時,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與義相近,則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見之於行,而自不至於失信矣。所以說言可復也。
  • 在一年中只有兩個日子得天地之和氣,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從春分開始,陽氣蒸蒸日暖,正是化育萬物、給予新生的最好時機。所以春分養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從儒家文化到道家信仰,再到宇宙、物質和意識的起點,這個追尋創世本源的尋根過程,才是慎終追遠習俗背後之最為深刻的文化底蘊。也是神傳文化為炎黃子孫留下的一條回天之路。
  • 地球的「成長史」竟然是這樣的?!科學家終於承認,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難道《聖經》中記載的是真的?
  • 焚香靜心,佛圖澄和尚竟然還可以用香來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飄香?
  • 孝悌是孔門教人的起點。《孝經》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簡單的說,最基本的孝,是贍養父母,「朝夕色養」,做子女的要愛護自己、修養品格,否則「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進一步,有條件、有機會的,子女做一番事業,為國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絲桃的這個花語浮現眼前的是這樣的畫面:一邊毫無保留綻放煙花般的絢麗光華,一邊發出防禦的警訊威懾──非誠勿擾!邪祟勿近!別看我如此纖柔嬌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將承受我報復的後果。
  • 為什麼「夫子溫、良、恭、儉、讓」就能得之?這裡援引一段張居正教小皇帝的話,有這五者德容之盛,感動於人,所以各國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國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來訪問於夫子,故夫子因而聞之耳。」也就是說,孔子之聞政,是因為其德行的感召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