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蝸牛的速度

作者:青松
能夠堅持不懈,不停不休地向前走,即便在人的眼中活動範圍並不大,但已經切實走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34
【字號】    
   標籤: tags: , ,

陪孩子們在花園玩,小傢伙找到兩隻蝸牛,上前盯著看。

大人們早就過了對蝸牛感興趣的年紀,所以只是站著說話。過了會兒,孩子跑過來叫我們,說蝸牛的動作十分可愛,讓我們去看看。

我小時候觀察過蝸牛,細節不記得了,但印象很深的便是蝸牛的速度特別慢。我們人走路,一步便可以邁出幾十公分,而蝸牛則是一毫米一毫米地向前挪動。

我到孩子身邊,蹲下看那只蝸牛。小小的觸角,柔軟的身體,正在努力沿著花壇向前爬,不一會兒的功夫就爬了好一段距離。我不自覺感慨:小蝸牛的動作並不慢啊。

孩子在旁邊笑,反駁說:蝸牛很慢,天上的小鳥轉眼就飛走了,蝸牛爬了半天還在花壇上呢。的確,小鳥早就飛得不見影了,小蝸牛才挪動了巴掌大的地方。要比速度,蝸牛是很慢。只是,與我印象中的蝸牛比,眼前的小蝸牛速度已經可以了。

轉念又想,蝸牛的速度或許從來都是這樣,變的應是人的心態吧。小時候心急,想看蝸牛爬,但越盯著看越覺得蝸牛慢。所以,種下了蝸牛速度超慢的印象。長大後,更加瞭解各種生物的步調,性子穩了下來。再回看蝸牛,突然發現蝸牛能片刻不停地向前,速度還是看得到的。

終有一天,孩子會長大,也會理解蝸牛的速度。蝸牛本就弱小,還背著重重的殼,每前行一步都是不容易的。能夠堅持不懈,不停不休地向前走,即便在人的眼中活動範圍並不大,但小蝸牛已經切實走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所以,蝸牛的速度並不慢,因為那速度是恒定的……@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除了攜帶養分給身體細胞以外,水的一個重要的功能是維持人體體內環境的動態平衡或恆定(homeostasis),細胞的生化反應多半是在液態環境中進行的,而且是在狹小的範圍內進行的,例如體溫在約攝氏37度左右,血液的酸鹼值(pH)在約7.4左右,超出範圍,細胞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需要仰賴水的調節,來維持恆定。此外,細胞的內外由一層細胞膜所隔離,必須經由水來維持恰當的滲透壓,以保持細胞內外電解質的平衡,以及各種成分的適當濃度。
  • 28年前,聯一西餐廳創始人楊國初將台塑招待所的台塑牛排介紹給社會大眾。時至今日,仍有許多老主顧因為懷念這經典口味而光顧聯一西餐廳。
  • 值得慶幸的是,上了大學的你,想要有一個新的開始。這是一顆令人雀躍的火種,千萬不要再讓同樣的原因給澆熄。如果你確認運動是你的最愛,你只要記得用國二以前的熱情點燃這顆火種,教練看重的是選手的熱情與態度,所以大學的你不同於國中,因為年齡思想都成熟了,就要更能吃苦、並且要有將堅強的心智,更重要的是用正面思考來逆轉一時的困境,而不是一遇到問題,就縮回逃避的思維模式。
  • 如果把古代的油畫作品與近一百多年來的各類現代派油畫比較一下,可以看到它們最直觀的區別就是在畫面效果上的巨大差異。通過歷代留下的典籍和文獻,或現代的一些科學檢測技術,美術界早已認識到這種差異來自於繪畫技法的不同。
  • 多年來總是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記憶移植,現在已幾乎成為事實。通過在海蝸牛體內移植RNA基因信息,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實施了記憶移植。這一有趣的實驗發表在美國神經科學學會旗下的《eNeuro》期刊上,為有關記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考古證據顯示,在第一種文字、最早的城市和宗教出現之前很久的時期,人類就在使用月亮計時。岩洞壁畫和石雕揭示了早期人類計時的複雜性。
  • 美國愛荷華州男子威利斯(Paul Willis)日前收到她妹妹在32年半之前寄給他的一張明信片,彷彿這張明信片穿越了時空。但事實上,這是蝸牛郵件(snail mail),走了很久才到達威利斯的家。
  • 這部童話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顆被埋在神祕魔術湖深處的小蓮籽的生命歷程。這顆蓮籽在艱辛的旅途中需要戰勝各種奇怪的生物,才能使自己像一朵絢麗的蓮花從黑暗的水域中浮現出來。但是,小蓮籽必須銘記白色大蓮花的教導才能實現這種非凡的轉變。那就是「在遇到危險時,一定要想起『真、善、忍』三件珍寶”。
  • 肌肉除了支撐身體機能外,也是人體內最大的產熱器官,肌肉衰老程度與身體的老化關係為何,國衛院30日公布研究結果,結果顯示具有早衰肌肉的突變小鼠,除了肌肉功能衰退外,壽命亦急遽降低,且身體體表溫度顯著降低,也就是說肌肉產熱功能與壽命長短相關。
  • 龐貝
    考古學家最近在義大利龐貝古城發現一處保存十分完整、繪有鮮艷壁畫的熟食攤,可追溯至大約2,000年前。這個熟食攤相當於古代的街頭小吃店,提供熱食和飲料給羅馬帝國的行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