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家庭辦公儲物空間的十三種方法

人氣 744

【大紀元2021年07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雯編譯報導)居家辦公的你為如何整理存放辦公用品而困惑?以下十三個實用方法可幫到你,讓你的家庭辦公空間整潔又有序。

立著存儲——從牆壁獲得收納空間

充分利用好房間的四面牆,可讓你的存儲空間倍增,並讓辦公區域清爽。

1. 牆壁上的盒子

盒子收納架結構簡單,自己動手就可以安裝。你還可以發揮創意,排列組合不同尺寸、形狀的盒子。為了美觀,在盒子上可以刷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或者貼上壁紙。

盒子收納架除了存儲,還可用來展示。(shutterstock)

2. 小壁櫥變迷你辦公場所

房內的入牆式壁櫥也可以改造成辦公場所,壁櫥上方打造成放辦公用品的空間,下方改成工作檯。這個辦公空間還可隨時隱身,只要關上壁櫥門就可以了。

記得在壁櫃下面做幾個小隔層,可用來放經常使用的紙和文具等物品。

3. 儲藏和展示空間——壁櫥

壁櫥可為你的藏書和辦公用品提供完美收藏和展示空間。壁櫥可以占據一整面牆,或僅占用壁爐旁的零星位置。建議將壁櫥做成半開放式的,零碎或私隱物品可以放在壁櫥門內。

4. 額外儲存空間

留意你的辦公區域周圍,看看是否還有可用空間,比如門上方或者窗戶兩側。在這些地方可以添加櫥櫃或隔板以進一步增加存儲空間。

5. 功能牆

牆上釘上一個軟木板,就可變身為一個功能多樣的展示牆,上面可以放工作圖表、提示便簽,也可以放孩子的畫作、家庭成員照片等。

牆上的軟木板可以是展示牆,也可以放文件。(shutterstock)

6. 掛板

掛板上有標準間距的孔,將掛鉤或塞子放入孔內,就可以掛剪刀、帶繩掛飾等。兩個塞子上還可以放隔板,上面能放辦公用品。

帶孔掛板使用靈活,安裝簡單。(shutterstock)

移動或可調節收納空間提供靈活性

7. 移動工作檯

移動工作檯為你提供靈活的辦公空間,檯面上可放工作設備,比如電腦,台下可以儲物,擺放書、雜物等。工作檯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將幾個存物格架組合釘在底板上,底板安上輪子方便移動,存物格架上面再固定一個稍大一點的台面,做為工作檯。

8. 開放式置物架

可調節置物架為你辦公業務增長或改變提供靈活性。這些置物架的進深和擱板位置可調,有些置物架還提供小配件,如文件籃。未固定在牆壁上的置物架可以隨時挪動位置,並可按需要添加或減少。

置物架的位置可以挪動,上面的隔板可以調整。(shutterstock)

辦公空間井然有序的關鍵——小件用品收納

9. 物品裝在盒子裡

零碎辦公物品可以用儲物盒/箱裝起來,讓桌面和辦公區域保持清爽,這些辦公用品可能是紙質文件、小件設備、額外電線等物品。記得在盒/箱子上貼上標籤以便今後查找。

小件物品,紙張可以放在盒子裡面,讓辦公區域保持清爽。(shutterstock)

10. 待處理信件、帳單

我們收到的各類信件和帳單,可以放到桌面收納盒等固定地方,以免遺忘待處理事項。這些單據有些是需要即時處理的,比如繳費單;有些需要保留一段時間,比如邀請函。

未處理單據放入信件分類盒。(shutterstock)

11. 重要文件放文件夾或保險櫃

辦公或家庭的重要文件,可以用活頁夾分門別類存放,記得貼上內容標籤,以便今後查找。

以下是分類建議:

1. 醫療:醫療記錄、保險記錄;

2. 房屋類:包括保險、維護保養、安全系統、租賃合同等;

3. 家用電器:購買單據、說明書、維修情況;

4. 汽車:保養、保險、維修、購買單據;

5. 寵物:醫療記錄、注射記錄、藥物;

6. 待銷毀:包含個人信息的銀行單據、帳單等;

另外,重要文件可以放入防火箱或保險櫃。這些可能是出生證、社會保障卡、護照、房地產文件、保險、公司合同等。

用活頁夾分類文件。(shutterstock)

12. 抽屜內的小物品收納

抽屜裡面可裝上分隔盒放小件文具。分隔盒可以在家居店購買,也可以自己DIY製作,製作方法簡單:將各種尺寸的包裝盒直接放到抽屜內就變為置物盒。如果希望更美觀一些,可以為包裝盒包上漂亮的裝飾紙。DIY儲物盒的好處是可隨時替換、並調整大小。

抽屜內的物品分類存放。(shutterstock)

13. 舊罐裝筆

家裡的舊玻璃瓶、不用的杯子、食品罐都可變身為筆筒或小件辦公用品收納器。透明的罐子能讓你看到裡面的物品,擺在擱板上也可以起到裝飾作用。

玻璃瓶變筆筒或小件物品收納器,透明的玻璃可以一眼看到裡面有什麼。(shutterstock)

14. 清理不要的東西

不需要的文件和物品可以處理掉,最少每個月清理一次,你會發現能節省很多存儲空間。

責任編輯:韓玉#◇

相關新聞
有效利用儲物空間
裝飾家庭辦公室的5個最佳技巧
病毒大流行 房屋買家最追捧家庭辦公室
45%受訪者想搬家 家庭辦公室成首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