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收藏的台灣老桌遊:跳棋、陸軍棋和三軍棋

作者: 陳介宇, 陳芝婷

人氣 2048

【編者按】桌遊達人陳介宇因為對桌遊的熱愛,投身桌遊研究二十餘年,玩過一千多款歐美桌遊,收集數百款早年的臺灣老桌遊。讓我們得以透過他的收集,再次回味1960年代(民國50年代)台灣獨特的桌遊文化和歷史。本文介紹當年較為特別的跳棋、陸軍棋和三軍棋。

跳棋

跳棋是相當容易購得的桌遊,很多公司皆曾經印製過。跳棋被西方國家稱之為Chinese Checkers,但其實跟中國沒什麼關係,只是當時銷售的一種噱頭,因為這樣聽起來比較有東方的神秘感。它源於1884年出版的《哈爾瑪跳棋》(Halma),是 2-4人的正方形的跳棋遊戲。1892年時,德國的遊戲公司Ravensburger申請了六角星形棋盤的專利,成為現在所見的「跳棋」於許多國家,透過吳新榮先生的日記中也可看到日治時期的臺灣有玩跳棋的紀錄,他寫道:「晚上,徐清吉君和石錫純君一起來玩鑽石遊戲 (ダイヤモンドゲーム)。」

台灣老桌遊
民國80年代亞灣文具出版的「跳棋」。(聯經出版提供)

陸軍棋

「陸軍棋」在華人地區知名度頗高,也是文具店中能輕易買到的經典遊戲。根據記載,民國 16 年時陸杏初在虹口僱工 10 餘人,開辦中國棋子玩具廠生產軍棋,是臺灣光復以前就有的遊戲。遊玩「陸軍棋」需要3個人,2人對弈,1人為裁判。「陸軍棋」的圖版中間有一塊阻隔雙方行進的區域,稱之為「界山」,其中有 3 條道路供兩軍穿梭,這 3 條道路是開局初期熱鬥的戰場。行走的道路分為一般道路與鐵路,棋子在鐵路上移速度較快,一般棋子最多 3格,工兵為不限格數。開局時,兩方會將各自的兵對面朝下部署。每回合做移動,當攻擊對方的棋子時,由裁判依據兵種來定勝負。先奪取對方軍旗者獲勝。而兵種有大小之分,總司令>軍長 >師長> 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工兵。相同的棋子遇到會同歸於盡,而炸彈與任何棋子相遇也會同歸於盡。工兵雖然位階最小但卻能拆地雷,而地雷只能安置在後兩排。當總司令被擊敗後,軍旗的位置要暴露出來。

由於遊戲開始時的部署是面朝下部署棋子,因此不同棋子間的支援性十分重要,部署得不好很容易在開戰後的攻防、走位、試探與前後接應亂了套,很快就會被打得七零八落。與對手相遇時是由裁判來裁定勝負,因此玩家需要透過勝負結果來推敲對方的階級,暗棋走子的虛虛實實是「陸軍棋」中最有趣的地方。雖然如此,當無法湊齊 3 人時,2 人亮棋的玩法也很有趣味。

台灣老桌遊
(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老桌遊
早期版本軍旗常是青天白日旗。(許晏豪/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老桌遊
(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老桌遊
(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老桌遊
(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老桌遊
早期「陸軍棋」上常寫有精神標語。(聯經出版提供)

三軍棋

「三軍棋」自「陸軍棋」衍生而來,前身為「海陸空軍棋」,需要 3 人進行遊戲,2 人對弈,而 1人為裁判。二戰結束以前「海陸空軍棋」就已出現在上海,而民國 40 年代的棋類遊戲著作《棋類遊戲三十種》也提及這套遊戲。經筆者考究後發現,臺南郭商號塑膠廠出品的「三軍棋」形制與《棋類遊戲三十種》所記載之「海陸空軍棋」相同,推論當時臺灣的「三軍棋」與「海陸空軍棋」原為同一款遊戲,後來隨著時代演進才漸漸出現分歧。後來的「三軍棋」開始出現現代化的武器如:毒氣、原子炮、坦克、大炮、機關槍等棋子,而有著與原先「海陸空軍棋」不同的面貌。

「三軍棋」中有階級大小與相剋關係外,有些棋子還有獨特的攻擊方式與行動規則。例如遊戲中若戰鬥機或偵察機飛過對方高射炮上空時,高射炮可以立刻亮棋來攔截將飛機擊落。這種在他人回合時即時進行回應動作的規則,在早期遊戲中相當罕見。「三軍棋」在複雜度及機制上是很前衛的,至今仍屬複雜度高的遊戲。⊙

台灣老桌遊
台南郭商號塑膠廠出品的「三軍棋」棋子與棋盤皆與「海陸空軍棋」相同。(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老桌遊
《棋類遊戲三十種》上所記載的海陸空軍棋,是現代三軍棋的前身。(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老桌遊
民國37年無錫實業棋子廠生產的「海陸空軍棋」。(何家興/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老桌遊
民國37年無錫實業棋子廠生產的「海陸空軍棋」。(何家興/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老桌遊
「三軍棋」又名《三軍戰鬥棋》。(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老桌遊
《新時代三軍戰鬥棋》(許晏豪/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老桌遊
早期「三軍棋」上常印有反共標語。(聯經出版提供)
台灣老桌遊
停在機場準備起飛的戰鬥機。(聯經出版提供)

<本文摘自《臺灣老桌遊:從大富翁、龜博士升學、到天地牌與飛車龍虎鬪,完整收錄懷舊珍貴老遊戲》,聯經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劍橋市成為「大富翁」桌遊地圖
「二二八事件」74周年  八斗高中出版桌遊
疫情期間 家扶透過線上桌遊 減少兒虐事件
桌遊達人帶你回顧台灣著名老桌遊《大富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