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華本地1·15】安省發布最新返校指南

人氣 18
標籤:

【大紀元2022年01月15日訊】詳情如下:

污水檢測顯示本市疫情或已達峰值 OPH:下斷言尚早
疫情改變工作方式 一週有望休息三天
勞動力第五個月萎縮 本市12月失業率降
研究:大麻合法化導致安省兒童中毒大增
本市降雪少不利滑雪 未來數週或好轉
提高救護車週轉時間 QCH醫院試點新項目
鼓勵週末戶外活動 NCC開放非機動車道


污水檢測顯示本市疫情或已達峰值 OPH:下斷言尚早

【大紀元綜合報導】下週一(17日)安省中小學生將回校上課,省府週三發布了最新返校指南。市公衛局(OPH)警告,Omicron變種增加了大多數市民最終染疫的可能性。好消息是,污水檢測顯示本市此輪疫情的峰值或已達到。

安省學生如期返校 省府多措施保障安全

過去一周,安省每日新增由逾1.1萬例降至不足1萬例,但染疫住院和重症室(ICU)人數不斷增加。截至週四,確診總數達915,940例,10,480人死亡,783,214人痊癒。本市有12人染疫身亡。1月5日至11日,每10萬人中403.1人染疫;陽性率32.0%。截至週四,平均7天病毒繁殖數為0.83,共51,845人確診,638人死亡,44,855人痊癒。

儘管疫情無好轉,但省府仍決定17日中小學生按期返校。週三,省府發布了最新返校指南,將採取多項措施保障學校安全。迄今省府已向全省教育和幼託工作者派發了逾1,000萬個N95口罩,並計劃在未來數週甚至數月內定期派發。省府另為學生們準備了400萬個三層口罩。除了之前安裝的HEPA過濾器,省府還將向各教育局派發3,000個獨立的HEPA過濾器,以改善學校的室內空氣質量。各地方公衛局也都在上網課期間,優先安排教職工接種加強劑。

由於染疫人數眾多,PCR檢測樣本收集盒將僅限於在校期間出現明顯染疫症狀的學生及教職工。出現的症狀,包括發燒或發冷、咳嗽、呼吸急促、失去味覺或嗅覺,及出現2種或以上不太常見的症狀,如流鼻涕、喉嚨痛或肌肉酸痛。正等待檢測結果,或有症狀但無法檢測者,不論是否接種疫苗,都必須與家人一起居家隔離。

1月6日的更新中,省府在每日篩查表中增加了5種症狀,包括喉嚨痛/吞嚥困難、流鼻涕、頭痛、極度疲倦、肌肉酸痛或關節痛,加上之前的發燒/發冷、咳嗽/犬吠樣咳嗽、呼吸急促、味覺/嗅覺減弱或喪失、噁心及嘔吐/腹瀉等5種症狀,現共有10個染疫症狀。

省府擬在學校內大規模採用快速測試,將在兩週內向公立學校與幼託派發約510萬個快速抗原測試盒,本週390萬個,下週120萬個。每名幼兒、學生和工作人員都將獲得兩個測試盒。有症狀者可在隔離時,至少間隔24小時進行快速測試。如果兩次檢測都是陰性,該人可在症狀開始改善後24小時內返校,或在任何胃腸道症狀開始改善後48小時內返校。

省府將不再通報全省學校的疫情,除非一個學校中有約30%學生缺課,但缺課的學生並不一定感染了病毒。具體而言,一旦校長發現約30%學生缺課,就可與當地公共局聯繫,並向家長通報這一情況。安省首席醫療官摩爾(Kieran Moore)稱,30%學生缺課是反應社區中病毒廣泛傳播的明確指標。

許多家長擔心,缺乏學校疫情信息,使他們無法放心讓孩子返校上課。渥太華-卡爾頓地區教育局主席林恩·斯科特(Lynn Scott)表示,她希望本市四個教育局能與OPH合作,探究返校後如何向家長提供疫情信息。OPH首席醫療官維拉·艾切斯(Vera Etches)認為,在達到30%閾值之前,家長和學生們就會知道學校的狀況。

本市染疫住院人數穩定

因為PCR測試收緊,且快速測試陽性者無需向地方公衛局通報,本市的實際染疫人數預計高於OPH公佈的數目。艾切斯週三警告,Omicron的高傳播性,增加了大多數市民最終染疫的可能性。她相信絕大多數染疫者不需就醫就能痊癒,建議市民在家中準備緩解不適的藥物和基本生活用品,以備不時之需。

自Omicron變種傳播以來,本市住院人數穩定,ICU人數一直保持低位。安省目前公布的每日住院人數,包括了因染疫住院和非染疫住院但後來檢測陽性的病人。外界一直希望將兩者分開,以更準確反映染疫住院情況。在全省週四的3,630名住院者中,只有54%是因為染疫住院。

近日COVID-19污水監控項目顯示,本市污水中的病毒含量從1月5日開始下降,7天滾動平均值也從1月9日開始下降,意味著本市此輪疫情的峰值或已達到。艾切斯週三稱,目前斷言本市疫情是否已過高峰期尚為時過早,但她承認部分指標有「輕微下降」。

艾切斯當日還表示,本市疫苗供應充足,再次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無論是首劑、第二劑還是加強劑。從週三開始,任何合資格接種的居民,都可以在社區診所無需預約接種。OPH官網顯示,截至週三,超過42萬名居民接種了加強劑,91%的5歲及以上居民完成一劑,84%兩劑。5至11歲兒童中,8%完成兩劑,64%完成一劑。


疫情改變工作方式 一週有望休息三天

【記者李雲兮綜合報導】疫情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工作方式。很多人不需要每天通勤,也不再需要居住在工作單位所在的城市甚至國家。一週工作四天的做法越來越受歡迎。

多倫多朱諾學院(Juno College)是一所教授技術和網絡技能的職業學校。該校創辦人希瑟·佩恩(Heather Payne)對CBC說,從新年開始,該學院的45名員工將逐漸轉為每週工作四天。一月有一週工作四天,二月有兩週工作四天,逐步遞增。員工的薪水不變。佩恩的目標是提高生產力、優先考慮員工健康、留住人才。

相較朱諾學院,渥太華LemonadeLXP公司改變工作時間的行動要早得多。據CTV報導,早在2020年12月中,該公司就開始實行每週四天工作制,週五和週末休息,薪水不變。首席執行官約翰·芬德利(John Findlay)希望,此舉能讓員工有更多機會做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LemonadeLXP提供一個數字採納和學習體驗平臺,其部分工作包括幫助客戶學習和使用新技術。和許多其它公司一樣,LemonadeLXP於2020年因疫情轉為遠程工作。不同的是,即使沒有疫情,公司也已計劃從當年夏天起,讓員工每週三天在家工作。

疫情開始後,很多人擔心員工容易產生倦怠。芬德利認為,讓員工多休息一天可以幫助他們積極恢復。LemonadeLXP於2020年11月試行四天工作制,獲得了「壓倒性的積極反饋」,於是當年12月更進一步,而26名員工的士氣也在縮短工作時間後開始提高。

總部位於多倫多的招聘公司The Leadership Agency,2020年10月開始試行每週工作四天,原因是其首席執行官吉米·薩維奇(Jamie Savage)發現員工因疫情普遍表現出倦怠。實行四天工作後,員工更關心自身的身體健康和福祉,人也變得活躍起來。從那時起,公司的收入增加了一倍多。

也有機構減少工作天數,但不減少工作時間。位於安省基奇納和倫敦之間的Zorra鎮就是一例。2020年12月,該鎮30名全職員工試行每週工作4天、每天工作10小時。

世界各地也有不少四天工作的例子。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市議會和冰島政府於2015年啟動了一項類似計畫,結果是員工壓力下降,工作效率不變甚或提高。2019年,微軟日本分公司試行四天工作僅一週,其生產率就提高了40%。

2020年5月,新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建議,將每週工作四天作為重啟經濟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Unilever)積極響應,允許其新西蘭員工試行四天工作制。

大面積推廣需更多條件

LemonadeLXP改為四天工作後,項目的截止時間沒有延長,提供客服的時間也未變。但員工們探望了家人,進行了短途旅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芬德利相信,這是因為員工們能更有效地利用工作時間的緣故。人們變得更願意幫助同事,這是他最初未想到的「迴旋鏢效應(boomerang effect)」。

在股東資本主義(shareholder capitalism)時代,追求利潤是企業的根本目標。但芬德利認為,這給個人帶來巨大壓力。他說:「你希望自己的企業獲得成功,但你(因此)需要努力驅動員工。我認為,人們被逼得太緊,最終會對世界產生負面影響。」他希望更多公司能考慮縮短每週工作時間。

另一方面,因為工作性質和服務對象的不用,每週四天工作制確實更適合白領工作而非藍領或服務業工作。相較僱員,很多企業主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意實行四天工作制。要大面積推廣這種做法,需要提高全國勞動生產率。

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史蒂文•格洛伯曼(Steven Globerman),曾研究過實行每週四天工作制的經濟學。他說:「如果加拿大在2019年至2030年期間實現勞動生產率每年2%的增長,那麼加拿大人可以平均每週工作四天,到2030年,按通脹因素調整後的收入可能比2019年略高。」

但由於勞動力老齡化,自2000年以來,加拿大勞動生產率增長一直停滯在1%,2000年之前,加拿大勞動生產率的平均增長率約為2%。

提高生產率需要對加拿大經濟進行重大改革,如減少省與省之間的貿易壁壘,採取措施減少繁文縟節,鼓勵更多的創業精神和稅收改革等。這些問題本身都頗為棘手。它們解決後,才能使縮短工作週變得可行和可持續。


勞動力第五個月萎縮 本市12月失業率降

【記者田青綜合報導】加拿大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渥太華-加蒂諾去年12月的失業率降至20年來的最低水平,但勞動力連續第五個月萎縮。

首都地區12月失業率為4.1%,低於11月的4.4%,但勞動力萎縮的趨勢沒有扭轉。12月就業人數為753,300人,較半年前下降22,600人;12月勞動力為785,400人,比6月減少56,000人。由於勞動力下降幅度更大,12月失業率降至2001年以來的最低點。

同樣令人擔憂的是首都地區勞動參與率(participation rate)的急劇下降。該指標衡量勞動力規模與工作適齡居民人口的比率,其值從2021年中期的近70%跌至12月的64.3%。

本地最大雇主——公共行政部門12月裁員6,000人,教育服務部門也減少1,800個職位。就業漲幅最大的是醫療保健業(淨增3,100個職位)以及膳宿服務業(增2,300個)。零售業12月也新增700個職位,原因是歲末節假期湧入商店的購物者。

但這些收益可能是短暫的。由於Omicron變種引發的染疫病例激增,安省已重新實施了更嚴格的店內容量限制並禁止室內用餐,對於零售業和餐飲業來說,這將是一個漫長的冬天。

全國範圍,12月增加55,000個職位,失業率從11月的6%小幅下降至12月的5.9%。這是2020年2月(3月爆發疫情)以來的最低失業率,當時為5.7%。12月全職工作增加123,000個,兼職工作減少68,000個。相比去年同期,平均時薪上漲2.7%。

12月份就業增長的最大推手是教育服務業和建築業。前者新增17,000個職位。後者新增27,000個職位,是去年8月以來的首次增長,但仍比2020年2月的疫前水平少41,000個職位。

統計局的報告基於12月5日至11日的數據。此後,為了遏制Omicron變種的迅速傳播,全國許多地區恢復了更嚴厲的限制措施,迫使很多企業暫時關閉或縮減運營規模。

經濟研究和諮詢機構Capital Economics的資深經濟學家斯蒂芬·布朗(Stephen Brown)因而表示,雖然12月份的報告是積極的,但最新一輪的防疫限制,將不可避免的導致今年1月的就業人數下降。


研究:大麻合法化導致安省兒童中毒大增

【記者高潔編譯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加拿大休閑大麻合法化後,安省每月因大麻中毒看急診的兒童人數較之前激增9倍。這是首份研究安省兒童大麻中毒整體情況的報告。

這項上週五(1月7日)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醫學月刊上的報告,發現大麻合法化後,安省10歲以下兒童因大麻中毒看急診的情況「更頻繁和更嚴重」,其中最大的增幅發生在大麻食品合法化後。之前個別醫院曾報告過兒童大麻中毒,但這是首次有研究考察安省兒童大麻中毒的整體情況。

來自渥太華醫院、渥太華大學、Bruyère研究所、加拿大藥物使用和成癮中心以及病童醫院(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大法合法化各階段兒童因大麻中毒看急診的數據,涉及大麻合法化前、2018年10月大麻花和大麻油產品合法化後、2020年1月軟糖和巧克力等大麻食品合法化後等三個階段。

據CTV報導,研究主要作者、渥太華大學和渥太華醫院研究所的家庭和公共衛生醫生丹尼爾·邁蘭(Daniel Myran)稱,大麻食品合法化「似乎是兒童中毒增加的一個關鍵因素」。

他表示:「加拿大合法化大麻的方法,旨在通過限制大麻食品(含大麻)濃度、防止兒童打開的包裝、對父母和監護人進行教育等政策來防止兒童大麻中毒增加。從我們研究中看到的比率,這種方法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該研究由加拿大衛生信息研究院(ICES)和加拿大衛生研究院資助,從2016年1月持續到2021年3月。在此期間,研究人員記錄了522次10歲以下兒童因大麻中毒看急診,相關兒童的平均年齡為三歲零九個月。

東安省兒童醫院(CHEO)急診兒科醫生梅蘭妮·貝查德(Melanie Bechard)說:「我見過的就診兒童,主要是學齡前到學齡兒童,六歲或以下。有時我能看到多個孩子因接觸大麻就診。」

報告顯示,2018年10月大麻花和大麻油產品合法化後,每月平均有7名兒童因大麻中毒看急診;2020年1月大麻食品上市後,這一數字增加到20-23個。雖然無死亡報告,但171人(佔總就診人數的32.7%)需要住院治療,19人(佔3.6%)被送進重症監護室。

大麻食品合法化後,安省兒童因中毒看急診的人中,近10%與大麻有關。相較其它兩個研究階段——大麻合法化前、大麻花和大麻油產品合法化後,這些就診的孩子中有更多人需要住院治療,比例為39%對25%。

鑒於加拿大每個省和地區的大麻政策不同,該研究沒有考察全國的情況。

疫期兒童大麻中毒上升

研究人員稱,大麻合法化與中共病毒(COVID-19)大流行都導致本國成年人使用大麻的人數激增。疫情期間,安省因中毒看急診的兒童人數有所減少,但因大麻中毒就診的人數不降反增。

邁蘭說:「隨著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地方考慮將休閑大麻合法化,我們需要學習如何更好地保護兒童免於大麻中毒。」他認為這需要更多的教育,圍繞合法化制定更嚴格規則,或降低大麻食品對兒童的吸引力,如對大麻食品的外觀和味道進行更嚴格限制。

貝查德警告說,雖然成年人可能能夠適度地吸食大麻產品,但不知道自己在吃什麼的孩子無法控制自己。她說:「重要的是,合法並不一定意味著安全。將你的大麻產品像藥物一樣儲存,鎖在孩子和寵物夠不到的櫃子裡。」

據邁蘭介紹,美國的多項研究也表明,在大麻合法化的州,因大麻中毒而被緊急送醫的兒童人數有所增加。他說:「(研究前)我們擔心加拿大可能會發生類似情況。而我們的研究顯示,安省實際上比美國要嚴重得多。」

邁蘭認為,因為數據和收集方法的差異,兒童大麻中毒問題「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嚴重和普遍」。而且隨著加拿大大麻產業的持續擴張,情況或變得更糟。

他表示,當兒童攝入一定量大麻後,他們會停止呼吸或陷入昏迷,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將危及生命。此外,大麻也可能對兒童健康產生長期不良影響。他說:「這是嚴重的緊急中毒事件,無論它是否具有長期影響,我們都希望儘可能減少或防止這類事件。」

貝查德建議,父母和監護人如果發現孩子接觸過大麻產品,應該去當地的急診室就診,並坦率說明來意。

加拿大衛生部也將嬰兒、兒童和青少年的大麻中毒視為醫療緊急情況,並建議:如果發生此類事件,父母應撥打911。


本市降雪少不利滑雪 未來數週或好轉

【記者辛彥編譯報導】本市冬季通常降雪較多,但到目前為止,今冬明顯不如往年,讓滑雪愛好者頗為失望。有氣象學家預測,未來數週情況會好轉,將有更多降雪。

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資深氣象學家大衛·菲利普斯(David Phillips)對CBC表示,渥太華是世界上降雪最多的國家首都,但渥太華人會對首都今冬降雪少感到「尷尬」,甚至多倫多的降雪量都比首都多。

現定居多倫多的菲利普斯開玩笑說:「多倫多人可能正在吹噓,他們不得不比渥太華居民鏟更多的雪……(渥太華人)現在一定很輕鬆,他們沒能進行這種鍛煉。」

他解釋說,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間,首都平均降雪約223厘米。同一時期,位於首都南部5小時車程的多倫多,通常是泥濘、潮濕和陰沉的冬天,降雪量不足前者的一半。

然而,今年冬天的前三個月,渥太華僅有約42厘米降雪,是2006年以來同期的最低水平。多倫多同期降雪約46厘米。即使溫哥華,也只比渥太華少幾厘米而已。

直到去年11月中旬,渥太華才迎來今冬首場降雪,一個月後才開始有積雪。菲利普斯說:「渥太華今年要接近正常水平,還需要大量降雪。」

在起起伏伏的疫情中,戶外滑雪是少數安全性較高的活動之一。少有積雪的滑雪道,讓全市雪鞋健行和越野滑雪愛好者頗為失望,儘管滑冰和雪地自行車愛好者感到高興。

Kichi Sibi冬季徑道管理者戴夫·亞當斯(Dave Adams)稱,全市的同行們都渴望工作,希望開著壓雪機去平整滑雪道。在過去一段時間,他們無法做很多事,因為沒有足夠的積雪來使用機器。

從加拿大航空航天博物館延伸到Orléans的Ski Heritage East多用途徑道,其負責人伊恩·加德布瓦(Ian Gadbois)說,徑道變得更像溜冰場。他們每週會使用幾次壓雪機,但更像是刮擦表面而非壓雪。作為一名滑雪愛好者,他今年未能出去幾次。

本市本週下了兩場中雪,菲利普斯預測,未來數週還會有更多降雪。他說,目前正是冬天最冷的時候,所以很有希望。他建議人們做好滑雪的準備,因為首都的後半個冬天將比前半個「更像冬天」。


提高救護車週轉時間 QCH醫院試點新項目

【記者新宇編譯報導】Queensway Carleton醫院(QCH)近日和渥太華急救服務合作試行新項目,旨在加快救護車的週轉時間,同時減輕醫院急診科的負擔。這是本市首個此類項目。

據《渥太華公民報》報導,自新年以來,一名急救人員常駐在QCH急診科,監管最多三名新送來的病人,以便相關的急救人員和救護車能儘早重返工作。通常情況下,兩名急救人員負責一名病人,必須在將後者的護理工作正式移交給醫院後,方能離去。

渥太華急救服務指揮官克里斯·伯恩(Chris Bourne)表示:「如果沒有那名(專門)監管病人的急救人員,意味著會有六名急救人員和三輛救護車需要等待醫院的床位。(現在)我們允許這三輛車回到社區,準備響應下一個(急救)電話。」

對醫院來說,這意味著即使救護車離開後,也有人在監管這些不需要緊急護理的病人。QCH急診科主任布萊恩·史密斯(Brian Smith)稱:「我們看到(急診)病人的情況非常緊急,病情複雜,還有精神健康及成癮問題。來醫院的病人(通常)病情較重,需要注院治療。他們在醫院的時間會更長,造成急診科的積壓,使得急救人員難以卸載他們的病人。」

這個為期一個月的試點項目,於晚間高峰時段在急診科安排一名急救人員。醫院的目標,是讓救護車及相關急救人員的平均週轉時間縮短到30分鐘或更少。史密斯說,最近,這個時間已爬升到45分鐘左右。雖然試點項目旨在讓救護車更快重返工作,但急診科多一位急救人員,也對醫院有幫助。

他說:「這是一個繁忙的環境。團隊很累,他們已經疲憊不堪。床位總是滿的。像這樣的小舉措就能帶來變化。它真正促進了護理工作,而不是讓病人在走廊裡等待。」

在閃爍的車燈和刺耳的鳴笛聲中送來的急救病人,醫院工作人員會立即看到並採取行動。現場急救人員只需負責那些生命體征穩定、不需要立即護理的病人。某些情況下,他們可能會被轉移到一般的候診室。急救人員可以監管病人,確保他們在候診時不出問題。

這是本市首個此類項目,試行一個月後會進行評估,以瞭解它是否產生了積極影響。

伯恩稱,未來幾週,急救服務會考慮是否需要對項目進行調整。他們也在觀察醫院的流量,看試點項目是否真的對醫院和急救服務帶來了積極效果。

史密斯則表示,雖然試行時間不長,但從目前看到的情況,項目的積極影響是肯定的。


鼓勵週末戶外活動 NCC開放非機動車道

【大紀元訊】據《渥太華公民報》報導,從1月15日開始,每個週末的上午9點至下午5點之間,伊麗莎白女王車道(Queen Elizabeth Driveway)Somerset街和Fifth大道之間路段的機動車道將被關閉。國家首都委員會(NCC)稱,此舉旨在為人口稠密地區居民提供冬季戶外活動和鍛練的空間,同時保持安全的物理距離。該項目會因大雪中斷,屆時駕車者將能夠在道路維護人員疏通道路時開車通過上述路段。NCC未在聲明中提及項目的終止時間。2021年1月,NCC也向市民開放了相同路段,以鼓勵戶外運動。

責任編輯:朱莉

 

相關新聞
【渥太華疫情1·29】疫情續降 下週一中小學返校
【渥太華疫情5·21】18+省民可預約疫苗 省府公佈3階段重開計劃
【渥太華10·29】逐步放寬 明年3月望完全解禁
【渥太華11·5】市府公布2022年預算草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