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謝志堅:看好東南亞貨量增加趨勢

謝志堅21日受邀在中華海運學會演講「貨櫃航運的未來發展與應對策略」。(李怡欣/大紀元)
人氣: 58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2年0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台北報導)在海運業界45年的前長榮海運及陽明海運董事長謝志堅21日在中華海運學會演講「貨櫃航運的未來發展與應對策略」。謝志堅提出觀察,包括「海運聯盟組織、貨流移動、海運基礎建設、環保意識」是海運未來四項必須關注發展的議題,未來東南亞港口貨量將日益增加,以作為航商未來應對策略參考值。

在海運聯盟組織部分,謝志堅說,2024年4月歐盟要重審策略聯盟(Alliance)重新review「BER」,不論提前審、展延、停止或重新調整,牽動船商聯盟重組大洗牌,將影響買船、造大船評估,要特別注意。

貨流移動部分,謝志堅表示,「全球化」正在動搖,朝集中化趨勢。在中國的工廠正在移出,美國提出「經濟繁榮網路」(EPN),降低供應鏈集中問題,欲建立信賴供應鏈,有助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日本也提出相應政策,吸引在中的日企遷回日本或往中東南亞布局,為確保供應鏈穩定,各國企業正考慮離開中國或其他有風險國家,將工廠移到東南亞、南美或墨西哥。

看好東南亞的發展

擠身世界前25名港口的東南亞國家變多,帶動基礎建設更新,東協成中國主要貿易國家,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今年生效,預計中國對東協貿易量還會再增高;這也影響船商「造船計畫」是否屏除造大船,轉增加中小型船數量?航線、近洋船隊規模也會有重大改變,未來走蘇伊士運河的船會增多。

謝志堅說,近期造新船趨勢來看,「大家看好東南亞的發展」;東協成中國主要貿易國家,RCEP今年生效,預計中國對東協貿易量還會再增高;美國提出「經濟繁榮網路」(EPN),降低供應鏈集中問題;受益於美中貿易戰,台灣迎「鮭魚回鄉」許多傳產、科技業回籠,預估高雄港吞吐量表現不會太差,「轉口貨櫃」是高雄港重心;因此,加入CPTPP對台灣非常重要,我們非RCEP會員,如沒有CPTPP,到時候恐怕鮭魚(台廠)都游出去,往CPTPP、RCEP的東協國家搬移。

環保減排部分,海洋環保委員會會議,每年減排1%,2019年~2026年目標共減11%,但中長期目標還未定,今年6月將有答案。減排政策也影響船商購船、汰換設備等經營規劃。

今年塞港、運費走勢?

謝志堅表示,塞港與疫情有關,加上油費高,船不急著開;碼頭櫃位不足,美國正在清櫃,港口基礎建設不足,美政府提出投入170億美元改善碼頭基建,但緩不濟急,預估塞港現象會比去年好一點,但還是存在,運費也維持在高檔。

預估船公司今年營收表現?去年一直上升,今年第三季可能開始下降,船公司簽「長約」,今年獲利應該比去年好,第四季就難講,長榮與陽明去年營業利潤最高,並非指獲利。

謝志堅說,運費高,是因為去年「供需不平衡」,因為2020年疫情舒緩,報復性消費出現,人為供應失衡則是碼頭無法容納吞吐量,很多船在海上等待。「今年疫情,以及碼頭塞港情況,是影響運費是否持續在高點的觀察指標。」

現在就要超前部署,船公司垂直整合?謝志堅指出,朝服務化方向走,將來「物流是王道」,不是船公司,消費者也在陸地上,船、飛機都不能直達消費者,物流業就是一條龍,網路訂購夯,是海空運將來要走的路線。光擴充AIR LINE是不夠,長榮陽明萬海多角度投資,垂直整合是對的。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