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仙術仙藥治病 晚唐三位道人各有神通

文/顏雯
在中國古代,山中的不少修道人都是會施法、懂仙術的。示意圖,圖為山東青島嶗山太清宮外。(Luoxi/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293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中國古代,山中的不少修道人都是會施法、懂仙術的。他們被授予天命之後,就會來到人世間救治病人、惠澤黎民蒼生。他們的神跡遍及市井街巷、鄉野村落,經當地人口耳相傳,最終被載入史冊之中。

能呼風喚雨的修道人葉千韶

唐朝末年,洪州(今江西省境內)建昌縣有位頗負盛名的修道人,名叫葉千韶。他從小跟著西山上的兩位真人修習辟穀之術,長大後就獨自隱居在山中,以求修真悟道。

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之日,有白衣人前來拜訪,他對葉千韶說:「你道德臻備,仙籍也得到提升。從今往後,你得在人間行神事,以此來累積功德。今天會有神人從天而降,你可以見到他們,不要畏懼。」白衣人說完,就消失不見了。於是,葉千韶開始焚香打坐,靜待天神們降臨。

過了沒多久,只見一位身穿紅衣的仙官踏著雲彩而來,他後面還跟著十多位神將,都佩帶著神劍和龍虎符。放眼望去,其身後還浩浩湯湯地跟著眾多兵卒和隨從。這時,有身穿黃衣和綠衣的兩位仙官各手持一卷書冊,來到他們面前。所有天兵神將都列隊向葉千韶行跪拜禮。

隨後,身穿紅衣的仙官對葉千韶說:「天帝已命我將此書冊交於你,以便你能差遣這些天兵天將來拯救百姓、安民濟世。」葉千韶拜受官簿,打開一看,發現裡面就像人間詳細記載兵將的籍貫和姓名的兵冊一樣。葉千韶可以憑藉這本冊子召喚天兵神將。

從那以後,葉千韶就能呼風喚雨了。他一聲長嘯,山林間就風起雲湧;他一聲嘆息,雨水就流遍鄉野田地;他按一下地,空中就有雷聲轟鳴;他用手劃一下天空,天邊就有閃電划過。

葉千韶一聲長嘯,山林間就風起雲湧。圖為明 呂文英《江村風雨圖》。(公有領域)

他承載著天命來到山下,四處雲遊,看上去好像有些瘋癲,常常醉醺醺地遊走在市井街巷中。可一旦發現哪個地方有災害降臨,他就突然清醒過來,然後邊跑邊喊。有人不解,問他怎麼了,他就回答:「某地有火災了,某地出現旱情了,我現在要降雨,拯救那一方黎民。」很多人聽了不信,可他們驗證後發現,葉千韶說的都是實情。

就這樣,葉千韶的名聲傳得越來越廣。有的郡縣遭遇旱災,葉千韶剛好路過,郡縣的人就來請他去降雨。每次他只要擺上香案,向天禱告,那個地方很快就能下起雨來。還有的郡縣常年下雨,天一直都不晴。等葉千韶去施法後,天就放晴了。

有人想聽雷聲,他就用腳踩地。不一會兒,就從地底下傳出雷鳴聲。到了冬天,葉千韶就為乾旱的地區祈雪。他只穿一件單衣,赤腳站在太陽底下,大聲地念念有詞。念著念著,天邊就開始風起雲湧,雪花紛飛。

有時,他還會用符籙給人治病。看到受病痛折磨的人,他總是心生憐憫。不等病家請求他,他就去給人診治。頗為神奇的是,一些被鬼怪纏身、一病不起的人只要一聽到葉千韶的名字,就立刻不藥而愈了。如果還能得到葉千韶的一紙符籙,他們的鬼病就從此不再復發。

咸通十一年(870年),葉千韶去了濠州。一到當地,就聽說刺史中風了,很多名醫去了都治不好,眼看著已有性命之憂。於是,葉千韶趕到刺史家,書寫了三道符籙,分別貼在他的肩上、臉上和腿上,然後對他的家人說:「別擔心,他體內的風邪會從腳底出來,三天以後就能痊癒。」說完,一陣陣涼風就從刺史的腳心冒出來。到了第四天,他的身體就完全康復了。

這位刺史是很有學問的人,平日裡也有求道之心。他在好幾個地方當過郡守,每次都因施行善政而得到了百姓的擁戴。他對來看望他的賓客說:「我有心向道,即使中風了也能讓聖人感應到,來搭救我的性命。葉千韶的起死回生之術能與董奉相較,可見他道行不淺!」後來,這位刺史還想拜葉千韶為師,跟他學道。可當他備好了齋飯和豐厚的金帛去請葉千韶時,卻發現他已離開濠州,不知去向了。

到了冬天,葉千韶就為乾旱的地區祈雪。示意圖,圖為明 沈周《山水冊.雪徑相遇》。(公有領域)

能讓人還魂的修道人曹德休

有位名叫曹德休的修道之人一直在東海青嶼山上隱居修行。三十多年過去了,他的容貌絲毫未變。他有時下山遇到了身染疾病的人,就用符籙或藥丸給他們治病,每次都很靈驗。一戶人家有個女兒,已年過二十,即將婚配於他人。可有一天,這女孩突然得了怪病,好像被鬼纏住了似的,一直昏迷不醒。家裡人給她吃了很多藥,就是不見好,而且還病得越來越厲害了。

她的父親找到曹德休,將女兒的病情詳細地告知。曹德休聽完,就問道:「我見你家附近的山上有一條小溪,那裡是否還有個潭穴?」女孩的父親回答「有」。於是曹德休說:「您女兒春天去溪邊踏青時,被那潭中的蛟龍盯上了。蛟龍已攝取了她的魂魄,所以她一直醒不過來。我現在給你一道符籙,你把它投進那蛟龍的潭穴中,很快就能見效。」

女孩的父親聽了,便拿著符籙來到潭穴邊。剛把符籙投進去,就看那潭水劇烈地翻動起來,還劈里啪啦地發出巨大的響動。不一會兒,一條長約二丈的黑色蛟龍從潭中浮出水面,只見它的腦袋成劈裂狀,因流血過多已經死了。

等女孩的父親回到家中,看到女兒精神如常地站在他面前,身體也完全康復了。他趕緊備下豐厚的謝禮去找曹德休,可曹德休卻怎麼也不肯接受。

曹德休總對人說:「如果你家有人生病了,來找我要符籙和藥丸時,根本不用準備什麼銀兩和金帛。只要畫一條江魚放在盤中,再帶一壺酒來,你家人的病自然就好了。」當地人聽了他的話,每次照做都很靈驗。

有一天,他對一人說:「我要去西山的天寶洞修行,不能在此地久留了。臨走前我得告訴你,明年春年這裡會發牛瘟,我留下一個名字,你到時讓人寫下來,貼在牛角上。」到了第二年春天,那地方果然出現了牛瘟。提前貼了名字的牛都沒事,沒貼名字的當時就死了。百姓們很想念曹德休,但一直都沒再見過他。

提前貼了名字的牛都沒事,沒貼名字的當時就死了。示意圖。圖為明人《牧牛圖》局部。(公有領域)

擅垂釣有仙藥的修道人徐釣者

有位姓徐的修道人自稱是東海蓬萊人,容顏幾十年都不曾變過。他學問很深,凡經、史、子、集都讀了不少。與人閒談時,他總是能出口成詩,最常念誦的就是那首:曾見秦皇架石橋,海神忙迫漲驚潮。蓬萊隔海雖難到,直上三清卻不遙。

他喜歡在江上泛舟、垂釣,認識他的人都叫他「徐釣者」。他曾坐在一葉扁舟上,沿著長江劃到湖南、安徽、江蘇的五湖之中。每次釣到魚,他都會拿到沿江的鎮上換酒喝。有人看他從不空手而歸,就跟他開玩笑,讓他必須釣到自己規定的數目。結果,他每次都如數地釣了回來。大家對此驚訝不已,認為他並非俗世凡人。

徐釣者出門時,腰間總掛著一個葫蘆。一遇到生病的人,就從葫蘆裡取出藥丸。一顆藥丸很像一粒穀子,但不是用來服用的,而是用酒調和成糊狀,然後塗在病人的心腹之間。每次病人抹完藥,病就好了。

有人問他,這藥是否能服用。他說可以,但吃下去以後,就不想吃飯了。很多修道的人向他求藥,只吃了一顆,就十年沒再吃飯了。這些人面色紅潤,頭髮、牙齒都很健康,一直活到了八九十歲。

後來,有打魚的人在江上看到他,想划船接近他,可怎麼也追不上。他的船在水中,好像在飛一樣,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參考資料:《續仙傳》

責任編輯:李婧鋮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 明萬曆年間,江南有書生翩翩少年,品高學博,其妻以端莊秀麗聞名於家鄉,見者無不驚為「天人」。有位女尼曾說其妻為天上仙女下凡,成婚八年後,當返回天上。八年後果然離世,書生思念不已,就立志尋仙訪道。
  • 杜子春,隋文帝年間人,從小落魄,家境貧寒,然心氣高傲,欲利益天下貧寒之士,愛好嗜酒遊玩,未幾家財散盡,投親友故知每每被拒。剛入冬,衣寒腹空,在長安城遊街竄巷,彷徨不知自己何去何從,面帶饑寒之色,長吁短歎於東市西門,有一老者問他:「君子何故歎息?」 杜子春表白心志,歎世態炎涼,老者明其志,贈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講述一位漁夫誤闖桃花源,眼見世外樂土,人們悠然自得。而在《逸史》裡也有這麼一段故事:兩名懷抱遁世隱居願望之士也誤入了世外之地……
  • 唐寅 高士圖
    李司倉回家後,買了牛隻,依約定來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卻怎麼也找不著之前上山的路徑了。李司倉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塵緣未斷,於是就返回長安去了。
  • 東方朔擁有許多異能,言行滑稽,在世間留下許多神跡傳說。李白《玉壺吟》詩中說「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漢宮臣子把東方朔視為「狂」者。東方朔則自稱隱士避世於朝廷,「所謂避世於朝廷間者」。
  • 明 沈周《廬山高》
    於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見神人了,就恭敬謝恩並請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說:吾乃三國時徐庶是也。於英聽後,驚駭無比,正要跪下拜謝,老翁就消失不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