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之六】

龍馬馱來奇書——伏羲氏開創文明

文/山海青
伏羲氏。(肖平/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944
【字號】    
   標籤: tags: , ,

燧人氏統治天下的末期,在遙遠的「華胥國」,另一位秉承天命下世的聖人——伏羲氏,應世而生。

來自純淨樂土的母親

伏羲氏的母親是生長在「華胥國」的一名女子,因為名字無可考,因此被稱為「華胥氏」。

     其民无嗜慾,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无夭殤。——《列子‧黃帝篇》

華胥國是一個純淨的樂土,人民順應自然生活,沒有任何災禍。他們心地善良,沒有私慾,也沒有愛恨,既不戀生也不畏死,沒有貴賤賢愚的觀念,他們可以凌空飛行,具有神力,任何事物都傷害不了他們。生活在其中的女子「華胥氏」,正是一位純淨無私、心無執著的樂土子民。

     母華胥,居於華胥之渚……,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跧之,意有所動,虹且繞之。——《路史卷十》

一天,華胥氏來到野外的大澤遊玩,見到水澤旁有一個巨大的足跡,她好奇地踩印上去,心中覺得很神奇。一時,不知何處飄來一股青色的虹氣,環繞著她久久不去,不久,華胥氏就懷孕了。

孕期長達十二年

華胥氏的孕期很長,十二年後,她才終於生下了一個特別的孩子,也就是伏羲氏。

伏羲氏出生時身形已經很成熟了,他的頭形很長,一雙細長的眼睛,五官端正威嚴,龜齒龍唇,眉間有白毛,一頭長髮都披到地上了。成長後的伏羲,儀表更是不凡,出落得肩寬體壯,鼻骨高挺,身高九尺一寸,目光深廣專注。

伏羲氏像,(託名)清姚文翰繪《歷代帝王真像》。(公有領域)

伏羲氏與前期的有巢氏、燧人氏相同,同樣是神派遣到人間的使者,他天賦秉異,聰明睿智,具有聖人之德,便代替燧人氏的後代成為當時天下的王。

神獸龍馬帶來河圖祕笈

     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尚書正義》

伏羲初立,一日,一隻似龍又似馬的神獸,背上駝著一本大書從滾滾的黃河中浮出,稱為「河圖」之書。河圖書中都是奧祕難解的符號,是神給聖人的祕密訊息,其內容幽微神祕,牽涉到終極的神理,是常人無法理解的

伏羲得了《河圖》之後,苦心研究其中的意涵。他經常仰觀天上星辰的變化,並仔細考察人間的地理地形,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以及身上的花紋,逐漸洞察自然萬物的規律,終於悟出了《河圖》中的祕密,以此創制了占卜的八卦,後世的周文王還依此演繹成六十四卦,用來推論天道以及人間的事理,就成為後來的《易經》

八卦與易經被認為是中華神傳文化的起源,是人類與天地神靈溝通的工具,因此伏羲氏也被視為中華文化的開創者。

啟動中華文明的加速發展

了悟河圖密旨的伏羲氏,啟動中華文明的加速發展。

     伏羲作琴,以御邪辟,防心淫。……伏羲之琴曰龍吟。——《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伏羲教導人們植桑養蠶取絲,還用桐木製作了琴,以絲線為琴弦,稱為「龍吟」,伏羲以龍吟琴創作出不同用途的音樂,因此,人民的生活中有了美好的樂音相伴。

為了開拓食物的來源,伏羲發明了網罟,教導人類捕撈魚蝦與抓捕野獸。人們一邊捕撈,一邊唱著「網罟之歌」,其樂融融。在荒野捕獸時,也唱著歌曲「荒樂」、「扶來」之曲,而在祭祀神明時,則演奏名為「駕辯」的樂曲,以與神明心靈相通。

為了食物的供給穩定,伏羲又教會人們豢養禽類,畜養放牧馴服的動物,解決了人類的每日的煮食問題,因此又稱為「庖羲」。

      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作琴瑟以為樂。——《禮記‧曲禮》

伏羲氏還制定了一系列正式的嫁娶禮儀,規定男方要以兩張鹿皮作為聘禮,要請一位媒人到女方家說親,使男女間的關係不再草率,從而規範了人倫的禮儀,進而教化人民「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道,長幼之序」的道理。

伏羲氏更建立了中央官制,他以龍作為官職稱謂,如:居龍氏是負責建築的官職,土龍氏是負責管理田地、疆界的官職,水龍氏是負責灌溉、疏通的官職等等。我們中華民族以龍為圖騰,華夏子民稱為龍的傳人,可能源於此說。

伏羲氏還創造了最早的曆法「甲曆」,以甲寅為元年,以天干地支記載年、月、日、時。曆法是一套複雜的學問,必須長期天文觀測才能歸納而定,制訂者必須具備完備的天文學知識,而遠古時期的伏羲,已經燭見天文學之奧妙與玄麗。

由於人類的心智日益複雜,生活的面向日趨廣泛,因此,社會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緩,伏羲秉承天命,以更廣博的智慧,維繫人類的物質生活所需,還兼顧了心靈的陶冶與制度的建立,為人類這一期的文明奠立更為完善的根基。

參考資料:

1.《列子‧黃帝篇》
2.《拾遺記》
3.《路史》
4.《尚書》孔安國傳
5.《論衡》
6.《隋書‧經籍志》
7.《漢書‧五行志》
8.《易經‧繫辭》
9.《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10.《禮記‧曲禮》
11.《繹史》
12.司馬貞《三皇本紀》
13.《通歷》

點閱【上古神話】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靈官為五百靈官之首,他師從「四大天師」之一的薩守堅薩天師,而他拜師的經歷也有一段廣為流傳的故事。
  • 中國歷朝歷代都出現過不少在山中隱居、修煉的得道高人,當他們走街串巷、閒步市井時,偶爾也會在因緣際會的安排下一展神通,或許是為了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下仙術的精妙、道法的高深,亦或是想讓人明白,人性本就通達神性,修神通、煉神術本就是坊間市井中有緣人皆可為的。
  • 王重陽是北宋末年及金朝時期的著名修道人。按歷史記載,他在金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南宋乾道六年)就已經仙逝了。可是在明朝古籍《獪園》中卻記載,王重陽在明朝時期曾再次出現。
  • 一畝泉原稱為西塘泊,是保定八景之一「雞距環清」的源頭,在其周圍平方數十里內的泉脈密布如網,是保定市水源地之一,因此也被稱為是保定的母親之泉。
  • 神農即炎帝,他不僅為政是帝王之聖賢,開創了農業、飲食文化,中醫和中藥也是他所奠基。圖為神農氏像,出自明仇英《帝王道統萬年圖》(公有領域)
    一些史料中記載:伏羲氏之後,女媧氏繼承了王位,共傳了十五代,但都是承襲伏羲稱號,因此有些史書上並沒有這位女媧氏的記載。
  • 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南梁時期,二位神者動用神通,一夜之間將整座寺院搬到了嶺南。南宋時期,靈隱寺的瘋僧濟公突然跑到村莊裡搶走了新娘。當全村人追趕濟公時,一座飛來的山峰從天而降,震驚了所有人……
  • 周末秦初,陝西咸陽一帶流傳著一首童謠:「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太清。時下元州戲赤城,繼業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
  • 概括而言,漫長久遠的三皇時期中,有五位神人治世的事蹟廣泛流傳: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
  • 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時期,有一位術士名叫董元素。此人來自江南。當時的百姓都傳說他身懷異術,善於使用符篆,役使鬼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