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後當週中港股重挫 專家析原因及走勢

人氣 3352

【大紀元2022年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岑心採訪報導)中共二十大閉幕後的一週,大陸、香港股市跌宕起伏,其中恆生系列指數28日創下本週最大跌幅,在美國上市中概股歷經週一歷史性暴跌後小幅反彈。專家分析,市場反映說明投資人對中國經濟前景產生疑慮。

中概股小幅反彈 陸港股重挫作收

中共二十大新領導班子亮相後,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經歷了歷史性大跌,10月24日損失了約930億美元的市值。由65支中國股票組成的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24日暴跌14%,次日起小幅反彈,但規模有限,截至28日,過去五天下跌2.26%。

大陸香港股市以重挫結束動盪一週,28日,上海證交所指數下跌2.25%,險守2900點,創業板指數大跌3.71%。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股票指數跌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恆生中國企業指數全週跌8.9%,為自1994年該指數發布以來,歷屆全國黨代會結束之後最差的五日表現。

彭博社報導,瑞士銀行Banque Syz的首席投資官查爾斯-亨利‧蒙喬(Charles-Henry Monchau)提到,他正在迴避中國資產,因為消費者仍然疲軟,而且中國的房地產危機還在持續,「西方投資者仍將中國股票視為不可投資的對象」。

專家:股市反映中國內需市場疲弱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萬鈞10月28日告訴大紀元,從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和中國零售銷售總額兩項指標,可以看到中國內需市場需求低迷。

據中共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今年2月的120.5、3月的113.2,4月巨幅下滑至86.7,一直到8月,都在87上下徘徊;今年1、2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總額年增6.7%,3月年減3.50%,4月年減11.10%,創下2020年3月以來新低,9月年增2.05%,仍低於預期。

邱萬鈞說,消費者信心指數遠低於100,顯見國內消費者對未來經濟看法悲觀,消費相對保守,而零售業銷售前七個月陷入萎縮,與之前動輒超過10%以上的成長率形成鮮明對比,「受到清零政策的影響,不僅製造業受到衝擊,把中國零售業幾乎壓垮,股市為經濟櫥窗,也反映了整個中國未來內需市場的變化。」

港版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內地化,港股與上海以及深圳股市連動性持續增高。近期人民幣、港幣走貶,連帶造成港幣緊盯美元的匯率開始鬆動,表現不利於港股。自5月12日至10月21日,香港金管局共計進場護盤39次,斥資港幣2,381億元(約合303億美元),將匯率穩定在聯繫匯率,即1美元兌7.85港元。

「香港金管局未來要花很大的金額去保衛港幣的價值。」邱萬鈞分析,許多中國公司首選在美國股市上市,但是今非昔比,美國投資人過去十幾年來看好中國市場,中概股也水漲傳高,但隨著越多市場不利的資訊揭露,像過去一週股市的震盪走跌,未來可能還會再發生。

四大因素看金融市場的反映

邱萬鈞認為以下四點因素影響投資人的投資意願:

第一,二十大後政治局4名新常委在經濟方面的工作歷練,似乎無法獲得金融市場認同,加上習近平打破了從鄧小平建立起來的接班人的概念,市場上無法預期習近平接班人及政策走向,在不確定大增的情況下,投資意願會有所修正。

第二,美國川普總統2020年12月簽署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針對不遵守審計標準的中國企業將從美股下市,但市場並沒有強烈反映,因為外資還是看好當時中國發展的前景,包括京東、百度、阿里巴巴2020至2021年的收益仍然不錯,對照今天,反倒是當前中國本身經濟的基本面的問題,收益向下修正對中概股影響比較強烈。

第三,今年度中國經濟成長率的快速下修,中國現在處於中等開發中國家,過去的經濟成長並沒有特別突出,只因為經濟體量甚大,舉世以為奇蹟。以台灣為例,人均GDP從1983年的3000美元至1992年的1萬美元,花了9年,大陸人均GDP從2008年的3000美元,到2019年突破1萬美元,花了11年,兩者相去不遠。

反觀中國目前經濟下修,存在著財產權法律保障不足、社會缺乏創新動能、青年失業率達20%、清零政策等諸多問題,意味著如果當局在制度層面進行改善,其經濟成長率下滑不會如此之快,股市的反映也不會如此強烈。

第四,隨著中國與世界經濟上接軌,金融市場是效率極高的市場,特別是在美國股市,任何資訊馬上會反映在市場價格上。面對中共新一屆領導班子更加的權力集中,國內外投資人若是感受到人為製造不確定性的提升,恐怕未來會增加市場震盪的機會。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二十大後股市開盤首日 A股三大股指跌逾2%
【秦鵬直播】20大冷笑話:中國股市不如賭場
楊寧:二十大結果讓人驚恐 股市暴跌資產急拋
華爾街無視慘澹財報看漲股市 下週將迎多項測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