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童謠預言了神仙?漢朝茅盈白日飛升

文/宋寶藍
乘龍升天。(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83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周末秦初,陝西咸陽一帶流傳著一首童謠:「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太清。時下元州戲赤城,繼業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

秦始皇聽聞這首童謠後,就詢問原因。地方父老回答說:「這是仙人的歌謠,是勸帝求長生之術。」秦始皇向來崇道,於是欣然同意。於三十一年,把臘月改稱為「嘉平」月。

這首童謠既是頌歌,又是預言。它歌頌的是得道成仙的茅初成(名茅濛),預言的是初成的後世孫繼承先祖道風,入山修道,最終白日飛升。

周朝末年,列國稱雄,兵征不斷。茅初成看到世道衰落,於是進入華山修煉。秦始皇三十年九月庚子日,茅初成乘著巨龍,於白日飛升。

茅初成的後世子孫中,有一位名叫茅盈,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自幼年起,他就顯露出獨特的操守,崇尚修道之風。十八歲那年,茅盈離家來到恆山修道。

他在山中獨自修煉了六年,一天茅盈夢見太玄玉女手持玉製的書札,引領他說:「西城有王君,是一位修得真道之人,你可以拜他為師。」

次日,茅盈去西城尋找王君。他齋戒了三個月後,果然看見了王君。茅盈一拜再拜,勤懇地向王君乞求長生之術。他在西城洞台的金玉上宮,早晚勤謹地侍奉王君,十七年來專一如初,不懈不怠。

後來,王君造訪白玉龜山,命茅盈同行。在龜山,茅盈見到了王母。王母授予他修身之要道,以及道家真經。此後,茅盈回到恆山繼續修道。

他四十九歲時,父母仍然健在。茅盈回家後,茅父怒斥他離家太久,音信全無,「你不孝,不親自供養父母,尋求妖妄,流走四方。」茅父怒不可遏,就想拿木杖打他一頓。

茅盈長跪於地,說道:「我受命於上天,當應得道。」他表示雖然無法親自孝養雙親,但得益於他修道之故,使家門平安,父母壽考。「我已經得到了聖師符籙,身邊常有天兵侍衛保護。」如今他修道有成,若父親木杖責打他,天兵會出手阻撓的。

茅父為了驗證他話的真偽,不由分說揮杖就打。木杖立即折斷成幾十段,猶如弓箭一般,射中牆壁的,直接穿牆而過;射中柱子的,柱子立即凹陷。至此,茅盈父母方知兒子已經修道有成。於是停止了打罵。

茅盈有兩個弟弟茅衷和茅固,二人官居顯赫,身分顯貴。茅衷任西河太守,茅固任執金吾,朝廷任命下達後,鄉里聚集了數百人為他們餞行。當時茅盈也在座,他笑著對眾賓客說:「我雖然不是二千石的官員,但來年四月三日,送我登仙飛升的場面,也會不減於今日。」

眾賓客聽了說:「我們都甘願奉送。」茅盈說:「大家肯相送,誠謝諸君厚意。只是你們要空手來,不需要有任何破費,我定當好好款待諸位。」這一年是漢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

到了隔年茅盈所說的那一天,茅家門前數頃地忽然自動平整,沒有一點雜草,地上鋪滿了青縑幄,幄下盡鋪白氈,可容納數百人。眾賓客都聚集到茅家,參加宴會。

眾人們看不見任何使者侍從,但見金盤玉杯自行移動至筵前,各種美酒佳餚、奇異仙果,不勝枚舉。這時又傳來絲竹金石之聲,仙樂飄飄,直入耳畔。四周瀰漫著奇異的蘭麝之香,可達數里之外。不一會,迎接茅盈的天官數百人,身著朱衣玉帶到來,天宮侍衛手舉旌旗、光彩耀日。茅盈與家人親友辭別,登上羽蓋天車,乘著祥雲冉冉離去。

茅盈的兩個弟弟還在任上,他們聽說兄長白日飛升,於漢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全都辭官回家,到東山尋找兄長。茅盈現身對二個弟弟說:「你們醒悟得何其晚。如今人都已年老,難以修復彌補(本體),即使得到真訣,也只能修成地仙。」他教兩個弟弟延年不死之法,令他們長齋三年後,方才傳授上道,教他們修道之法。

杭州南宋時期通玄觀造像,東起第二龕「掌吳越司命三茅真君像」。(貓貓的筆記本/維基百科)

漢哀帝元壽二年(前1年)八月己酉日,南嶽真人赤君、西城王君,以及諸多仙童跟隨王母降臨茅盈處。不一會兒,天皇大帝派遣繡衣使者冷廣、子期賜茅盈神璽玉章。大微帝君遣三天左宮御史管修條賜予茅盈八龍錦與紫羽華衣。太上大道君遣協晨大夫叔門賜予茅盈金虎真符流金鈴。金闕聖君命太極真人、正一止玄、王郎、王忠、鮑丘等仙人賜予茅盈四節神芝。四位上神的使者奉命授予,使茅盈食神芝,佩戴神璽,服錦衣,戴玉冠。

四位上神的使者剛離去,五位帝君又把茅盈應該穿的各種官服和應乘用的車馬降在他院中,並傳泰山帝君之命,「拜盈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茅盈修道有成,受封仙家封號。作為司命上真,東嶽上卿,從此他「統吳越之神仙,綜江左之山源」,成為道家神仙。果真應了童謠預言「繼業而往在我盈」。

參閱資料:

《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一
《太平廣記》卷十一/卷十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 方輿彙編‎ | 山川典》卷四十四《恆岳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 明萬曆年間,江南有書生翩翩少年,品高學博,其妻以端莊秀麗聞名於家鄉,見者無不驚為「天人」。有位女尼曾說其妻為天上仙女下凡,成婚八年後,當返回天上。八年後果然離世,書生思念不已,就立志尋仙訪道。
  • 杜子春,隋文帝年間人,從小落魄,家境貧寒,然心氣高傲,欲利益天下貧寒之士,愛好嗜酒遊玩,未幾家財散盡,投親友故知每每被拒。剛入冬,衣寒腹空,在長安城遊街竄巷,彷徨不知自己何去何從,面帶饑寒之色,長吁短歎於東市西門,有一老者問他:「君子何故歎息?」 杜子春表白心志,歎世態炎涼,老者明其志,贈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講述一位漁夫誤闖桃花源,眼見世外樂土,人們悠然自得。而在《逸史》裡也有這麼一段故事:兩名懷抱遁世隱居願望之士也誤入了世外之地……
  • 唐寅 高士圖
    李司倉回家後,買了牛隻,依約定來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卻怎麼也找不著之前上山的路徑了。李司倉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塵緣未斷,於是就返回長安去了。
  • 東方朔擁有許多異能,言行滑稽,在世間留下許多神跡傳說。李白《玉壺吟》詩中說「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漢宮臣子把東方朔視為「狂」者。東方朔則自稱隱士避世於朝廷,「所謂避世於朝廷間者」。
  • 明 沈周《廬山高》
    於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見神人了,就恭敬謝恩並請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說:吾乃三國時徐庶是也。於英聽後,驚駭無比,正要跪下拜謝,老翁就消失不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