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六月大男嬰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來勢洶洶

李主任在病房和護理同仁討論病人狀況(為恭紀念醫院提供)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2年1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六個月大男嬰咳嗽三天,因為肋骨下緣凹陷及呼吸急促,到為恭醫院兒科急診就醫,為恭紀念醫院小兒科李浩遠主任發現明顯喘鳴聲,血氧濃度SpO2監測為80%,立即給予氧氣及點滴治療,胸凹及喘鳴獲得緩解。

李主任在護理站和護理同仁討論病歷
李主任在護理站和護理同仁討論病歷(為恭紀念醫院提供)

李浩遠主任告知家屬很有可能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造成的急性細支氣管炎,立刻予以檢測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抗原檢測果然為陽性,由於需要持續氧氣治療予以辦理住院治療。

李主任表示,最近6歲以下幼兒類流感就診人數持續上升,然而目前感染兒童最常見的病毒已經不是新冠病毒,根據疾管署監測發現,嬰幼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明顯增加。呼吸道融合病毒主要藉由飛沫及或近距離的接觸感染,感染後的潛伏期為2到8天,常在人類中末支氣管呼吸道細胞繁殖破壞,造成發炎反應而使細支氣管水腫並發生黏液阻塞。感染此病毒並沒有終身免疫,會重複感染,不過隨著感染次數漸增,感染後的症狀大多會減輕。

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是造成嬰幼兒下呼吸道嚴重感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感染兩歲以下的嬰幼兒。被感染的病嬰會出現喘鳴、呼吸急促、嚴重咳嗽或發燒等症狀,初次感染時,發燒甚至可長達五天,可聽到像是氣喘發作的咻咻聲,嚴重的病人甚至會伴隨著發紺、肋骨下及胸骨上凹陷、鼻翼搧動等呼吸困難症狀。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只需兩三天的時間,便可能從發燒咳嗽的症狀發展為嚴重的呼吸窘迫,進而演變成肺炎、支氣管炎或是急性細支氣管炎。

李主任說,感染流感可以給予克流感藥物,而呼吸道融合病毒並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也就是說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來消滅病毒,呼吸喘可以給氧、住氧氣帳、給予化痰藥,食慾不好可以吊點滴,這些都是症狀治療的支持性療法。對於像是這位嚴重呼吸喘的病嬰要注意監測血氧濃度,若血氧飽和度在給予氧氣治療之後仍出現呼吸衰竭現象,則可能需要插管後給予呼吸器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兒童,有三個被列為高風險的族群要特別小心:早產兒、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嬰幼兒及患有先天性心臟疾病的嬰幼兒,這三種高風險族群感染後造成重症的可能性是相當高的,可考慮給予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單株抗體(Palivizumab)。這可以抑制病毒複製及減少下呼吸道病毒量,高風險族群在接種抗體後,重症率跟住院率約會下降一半左右。Palivizumab接種是每月施打一劑,最多可以連續施打六劑,可以預防六個月內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

李主任呼籲,最近發燒、咳嗽及流鼻水的嬰幼兒,如果有喘鳴的症狀很有可能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應小心監測病童的血氧濃度,因為感染這病毒可能造成嬰幼兒呼吸困難,病童家屬如果發現病童血氧濃度(SpO2)低於95%或是有胸凹等呼吸困難症狀,應立即到大醫院治療。預防勝於治療,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病童和家屬應勤洗手、戴口罩,出門回到家後應立即洗手、換衣服,避免將病毒帶回家中而感染給家中的嬰幼兒。

責任編輯:唐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