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上海進博會慘澹收場 警鐘再敲響

人氣 15961

【大紀元2022年11月10日訊】很多人都知道,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由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提出、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因此中共中央和上海市格外重視。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在首屆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的演講中稱,進博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其後,習在訪問歐洲時還進一步表示,「我們主動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專門買外國的東西,就是要平衡貿易,解決國際上一些貿易逆差問題。這也將惠及中國百姓,他們需要更多國際上的優質產品。」

簡言之,五年前高喊改革開放的習近平,是希望通過進博會,讓中國人可以購買到國外的優質產品,同時也為自己在國際上博得好的名聲。然而,事與願違,走到第五年的進博會就已經出現了慘況。

11月10日,為期五天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慘澹落幕。說其慘澹,是因為與前四屆進博會相比,尤其是與疫情前在2019年召開的第二屆進博會比,不僅國外重量級嘉賓少,參展商少,而且參展觀眾少,成交量更是少得可憐。

由於這五屆進博會有三年處於疫情時期,無法邀請國外重量級嘉賓,因此只有2019年舉辦的第二屆進博會算得上很「風光」。當時習近平彭麗媛親自出席開幕式並發表演講,而出現的貴賓有法國總統馬克龍夫婦、牙買加總理霍爾尼斯夫婦、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夫婦、塞爾維亞總理布爾納比奇等,還有境外副部級以上嘉賓超過70位。當時的規模、宣傳等也是遠超第一屆。

而2022年在世界各地均已放開的情況下,中國大陸卻依然採取極端封控手段,且慘劇連連,加之處於精神錯亂狀態中的掃碼、彈窗、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嚇壞了海外參展商和國內外觀眾,進博會慘澹超過了以往。有參展人員透露,一個幾百萬的展台,一天下來幾個人都沒有。很多展台除了工作人員等,連觀眾的人影都見不到,一些展台乾脆唱起了空城計。

這樣的進博會成交量能有多少呢?不妨先看看前四屆的情況。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屆進博會有80多萬人進館洽談採購、參觀體驗,成交額達578億美元。

2019年第二屆進博會共有181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800多家企業參加企業商業展,展覽面積達36.6萬平方米。超過50萬名境內外專業觀眾註冊參會,其中包括7000多位境外採購商。此次進博會交易採購成果按一年及以內計,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比首屆增長23%。

2020年第三屆進博會因為疫情,參展國家和企業雖沒有第二屆多,但數字也沒那麼難看,47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543家企業、30個最不發達國家的82家企業、G20相關國家的1424家企業、上合組織相關國家的196家企業、金磚國家的61家企業參展,近40萬名專業觀眾註冊報名參會,3000多名境內外記者報名採訪,累計意向成交額達726.2億美元,較第二屆增長2.1%。

2021年第四屆進博會,共有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2900多家企業參展。本屆展覽面積創下新高,達到36.6萬平方米。超過280家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展會吸引3000多家中外媒體記者報名採訪,現場成交成果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達707.2億美元。

也就是說,根據中共官方公布的數據,前四屆進博會意向成交量總額是2722.7億美元。那今年的進博會意向成交量是多少呢?

大概實在是不好意思說出口,中共媒體只得避而不談,而是將五屆進博會一起說。在中國新聞網的一篇文章《上海展現「行動力」:「進」而有為 「博」采眾長》中有這樣一段話:第五屆進博會上,開幕首日上海交易團便簽下3億美元首單,隨後各分團採購簽約額也屢創新高,且採購產品結構不斷升級,涉及高端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等多領域。五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2700多億美元。

問題是前四屆進博會意向成交量總額已經是2722.7億美元,如果是「五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2700多億美元」,意味著本屆進博會成交量不超過百億美元,而這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造成這種慘況發生的原因筆者認為不僅僅是嚴苛的疫情封控,造成民不聊生,消費慾望降低,還有一個更為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共二十大的結果以及隨後的公私合營、供銷社和國營食堂的捲土重來,以及北京高調備戰,徹底擊碎了國內外企業家的信心,對中國市場前景看低,對中國未來不看好。是以國外商家不再投資大陸,而是進一步加速撤離資金,大量中國知名企業家、有錢人紛紛關閉企業或拋售資產,並「潤」出中國,而在疫情中苦苦掙扎的中小企業早已無力支撐下去,又哪有能力採購更多產品?至於欠債纍纍的國企,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慘澹的進博會再一次向中南海高層敲響了警鐘:當民眾對其政權徹底失去信心時,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的。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專家:二十大後中國疫情封控明顯更糟
楊寧:別克生產商被進博會封殺 透中共不自信
分析:中共為何重推供銷社和國營食堂
【十字路口】民企末日?中共公私合營為打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