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希望:米開朗基羅的雕刻作品《聖殤》

(ELIZABETH LEV撰文/吳約翰編譯)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聖殤》或稱《聖母憐子》(Pieta)。聖母瑪利亞抱著耶穌,表情不是悲傷,而是希望。  (PhotoFires/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235
【字號】    
   標籤: tags: , , ,

母親失去孩子,可想而知那是多麼悲傷的畫面。目睹這樣的場景,多數人難免會沉湎於強烈的失落感、喪子之痛的空虛感。然而,當米開朗基羅呈現他的作品《聖殤》(Pietà)(聖母瑪利亞哀悼無生命跡象的耶穌基督)時,畫面卻展現出克服悲傷的希望。

1497年,法國紅衣主教瓊‧畢雷(Bilhères de Lagraulas)委託當時才23歲、尚未成名的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製作尺寸比真人還大的雕塑,這也是這位佛羅倫薩年輕人第一件公開的作品。預計要擺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紅衣主教陵墓內(Chapel of Santa Petronilla),是一座比現代大型教堂要小得多的建築物。雕像預計要放置在祭壇上方,讓後代子孫為紅衣主教的靈魂祈禱。

米開朗基羅花了一年的時間,從卡拉拉城(Carrara)尋找一塊完整的大理石將它運送回梵蒂岡。在慶祝西元1500的禧年(the Jubilee Year of 1500)期間,向全世界展示了他完成的作品。禧年,也稱聖年(The Year of Jubilee)在七個安息年周期後,每50年慶祝一次,那一整年猶太人慶祝自由和休息。

今天,參觀者只能隔著一面玻璃牆端詳這座雕像。起因是1972年,雕像遭人以鐵錘攻擊,之後就築起玻璃牆。雖然裂痕和損壞已修補,但玻璃罩多少隔絕了這座偉大雕像所傳遞的藝術氛圍。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聖殤》或《聖母憐子》(Pietà)。1497年創作。大理石。羅馬聖伯多祿大殿,又稱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Rome)。(公有領域)

相同主題不同概念

年輕的米開朗基羅是第一位雕刻「聖母憐子」主題的意大利人。這個主題是14世紀德國藝術家率先開創,後來法國人沿用,將其詮釋為「感到遺憾(難過)」。

瑪利亞在埋葬基督之前抱著耶穌基督的構圖在聖經上沒有記載,但北方藝術家力求藉著耶穌的傷口和瑪利亞的悲痛來喚起大眾的憐憫。耶穌基督的手、腳和側邊都有參差不齊的傷口和大洞,死後屍體呈現僵硬,額頭上戴著荊棘製成的王冠。《聖殤》的早期版本是要讓觀者升起敬畏之心。

然而,米開朗基羅有不同的想法。他以希臘神祇完美的身體比例刻畫耶穌,輕盈優雅的四肢從聖母的大腿自然垂下。米開朗基羅讓耶穌的傷口幾乎看不見,貌似睡著的臉龐是平靜的。死亡的唯一跡象,從精心塑造的身體細節中透露出來。例如,肩膀朝耳朵處向上蜷縮,大腿肌肉鬆弛,血液集中到向下垂掛的手上等等,以此暗示死亡的沉重。

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聖殤》裡的「聖母」。(PhotoFires/Shutterstock)

重新定義悲傷

米開朗基羅在拿捏悲傷的情境時,將大家的注意力,從結束苦難的基督身上,轉移到傷痛最深的瑪利亞臉上。然而,當聖母凝視耶穌的面容時,卻沒有充滿怨恨的愁容,也沒有呼天搶地的悲痛,更沒有因困惑而皺起眉間。她平靜而莊嚴的聖顏不禁讓人回想起年輕時的瑪利亞。路加福音(the Gospel of Luke)中寫道,這位女孩告訴天使加百列,她會聽從上帝的吩咐。

米開朗基羅作品中的瑪利亞是這樣一位女性,當她回覆上帝「遵命」時,那就意味會「認真做好」上帝吩咐的事。經歷了向未婚夫約瑟解釋自己神奇懷孕、在簡陋的馬廄中產下上帝之子、在暴君希律(Herod)的士兵殺到之前快一步逃往埃及避難等諸多考驗,瑪利亞的一句「遵命」改變了她的人生。

當天是星期五,在瑪利亞對兒子投入了33年的情感,以及對救世主33年的期盼後,這個現實似乎令她難以承受;付出所有的愛和希望,現在卻要將他埋葬在墳墓裡。

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作品《聖殤》(局部)。(PhotoFires/Shutterstock)

黑暗中的希望

米開朗基羅巧奪天工的作品,突顯絕望時刻的困境。瑪利亞頭上的罩紗鬆散地垂掛著,在額頭上留下一道陰影,順著脖子兩側向下延伸匯聚成黑暗的陰影。她的衣服和裙子上深層的皺摺吞沒了光線,形成許多灰暗區塊。

最初,雕像放置在一處較淺的壁龕中,絕望的陰影從四面八方襲來。瑪利亞不畏懼黑暗,以堅定的眼神看著耶穌基督的軀體,這很可能是米開朗基羅額外高度拋光大理石後,在最光滑的表面雕刻而成的。藝術史學家紛紛讚歎這位雕塑家爾後再也不曾把大理石打磨得如此光亮;但只要向後退一步欣賞,就可看出端倪。

儘管所有的陰影籠罩著聖母,她的眼神凝聚在兒子身上所散發的光芒。即使在最黑暗時刻,瑪利亞從未喪失看見光明的能力。數百萬的參觀者佇立在作品前,看著瑪利亞肩負著人類所能承受最沉重的負擔,都會聯想起他們自己經歷過的痛苦和悲傷,這是一個永恆的教訓。瑪利亞從未失去希望。雕像以金字塔形結構呈現,強化瑪利亞堅定的心。在遭受強烈暴風雨侵襲之際,「希望」像是在大海中抛出船錨般,讓瑪利亞沉著穩定。

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聖殤》裡的「耶穌」。(PhotoFires/Shutterstock)

這件藝術作品所有完美的細節中,潛藏著一處不尋常點:瑪利亞的下半身異常放大,與上半身不成比例。覆蓋在大腿上寬鬆大件的裙擺垂飾,像是在展示基督的身體,又像是包裹屍體用的衣布,同時也象徵懷胎耶穌九個月的子宮。

然而,橫躺在瑪利亞身上的耶穌,並沒有牢牢緊靠在大腿上,反而姿態沉重,狀似就要跌落下方祭壇。瑪利亞一隻手緊緊抱住兒子,另一隻手的姿態像是「給與」般向觀者張開。曾經「給與」瑪利亞力量的光明和希望,並沒有只為她自己保留,卻是隨時準備「給與」任何在黑暗時刻需要撫慰的人。

原文:Images of Hope: The Pietà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伊麗莎白·列夫(Elizabeth Lev)出生於美國,是位藝術史學家。目前在羅馬任教、演講和導覧。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靜謐地坐落在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國羅德島紐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將原本幽靜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壘。取名「小屋」(cottage)是為了對早期木瓦風格(shingle style)避暑別館的尊重。但事實上,這是一棟「適合王后」居住的頂級豪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