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漫談】骨肉別離難 親人天一方

作者:薛馳
圖為明 沈周《山水冊.獨行殊寂寂》。(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99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喜見外弟又言別(李益)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別舍弟宗一(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古代別離詩多寫友人之別。清人編《唐詩三百首》,別離詩占十分之一,寫骨肉之別者僅一首,即韋應物《送楊氏女》,其詩曰:

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托令門,任恤庶無尤。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韋應物(737年?-791年)「歷官一十三政,三領大藩」,為官清廉,被稱「儉德如此,豈不謂貴而能貧者矣」。韋娶妻元氏,「容德斯整,燕言莫違」,惜早逝,遺兩女一男。此詩寫於大女兒出嫁之時,詩人送其出行,憐其無恃,反覆誡訓,萬千叮嚀,真情摯意,溢於詩行。

「大江溯輕舟」句,謂女兒遠嫁,再見不易。詩中不多說父女之難別,而說幼女與長女「兩別泣不休」,因為長女代母撫育妹妹,姐妹情深。父親畢竟是父親,臨別之際猶諄諄告誡: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導,侍奉婆婆的事很令我擔憂。所幸你的夫家門第好,當會對你信任憐恤,你要謹守本分勿有過失。安貧樂儉是我一貫崇尚的,嫁妝豈能做到周全豐厚。望你孝敬長輩遵守婦道,舉止言行都要合乎禮節規矩。臨別感傷滿懷,詩人淚沾衣襟不能自已,真一個百感交集的慈父。「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兩句,可為嫁女之千秋鏡鑒。

韋應物之後,元好問《別程女》亦有名,其詩曰:「芸齋淅淅掩霜寒,別酒青燈語夜闌。生女便知聊寄託,中年尤覺感悲歡。松間小草栽培穩,掌上明珠棄擲難。明日緱山東畔路,野夫懷抱若為寬。」大女兒元真出嫁前夜,詩人設宴送行,既喜且悲。嫁女乃家庭大事,亦是人倫大節之一。韋應物、元好問兩嫁女詩,至誠至性,頗見中華(倫理)古道。

人世間骨肉之別多矣,非限於嫁女。韋應物之前,有蔡文姬《悲憤詩》寫骨肉別離而極盡悲苦者。蔡文姬為大學問家蔡邕之女,戰亂中被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重金贖回,但兩個孩子卻留匈奴。母子別離,摧人肝膽,《悲憤詩》中曰:「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骨肉別離難,親人天一方,至情感人,自古皆然。《詩經‧秦風‧渭陽》被後世稱為「送別之祖」,寫的就是外甥送別舅舅。據說,春秋時,穆公之子、時為太子的秦康公,送舅氏重耳(晉文公)回國就國君之位,竟從秦都雍城一直送到渭水之陽,並賦詩曰:

我送舅氏,曰至渭陽。  我送舅舅歸國去,一直送到渭之陽。
何以贈之?路車乘黃。  什麼禮物送給他?大車一輛四馬黃。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我送舅舅歸國去,憂思悠悠念娘親。
何以贈之?瓊瑰玉佩。  什麼禮物送給他?瓊瑤玉珮表我心。

理解《渭陽》要聯繫一個背景。春秋一段時期,隔黃河相望的秦晉交好,相互聯姻(期間的秦穆公、晉文公都是一代明君),傳為千古美談,成語「秦晉之好」就出自這裡。孔穎達《毛詩正義》言:「『悠悠我思』,念母也。」送別舅舅而念及其母,詩情深而詩意遠。可惜,之後秦晉爭霸,「秦晉之好」成為絕響,但抒發甥舅之情的《渭陽》,卻因載入孔子編定的《詩經》而千載流傳。

明 沈周《京江送別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雖有《渭陽》在先,但歷代寫親人別離的詩不多,《唐詩三百首》好像也僅收有一首李益(748—829)的《喜見外弟又言別》。該詩頗引人注目。

首聯「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寫表兄弟因亂離闊別,十年後意外地相逢。二人分手於幼年,長大後才得以會面,點出了這次重逢的戲劇性。頷聯「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不同於司空曙「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兩人初見已不相識了,問過姓和名之後,才又驚又喜地想起舊時的面容。頸聯「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重逢於久別之後有多少世事變遷要說?直說到黃昏傳來陣陣晚鐘。以上六句是寫《喜見外弟又言別》題目中的「喜見外弟」四字。尾聯「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寫「又言別」,明天又要踏上西去巴陵的征途,你我之間又要相隔多少重秋山?

李益此詩真是「情尤深,語尤愴,讀之幾於淚不能收」。相比而言,柳宗元的《別舍弟宗一》就顯得蒼茫勁健、感慨深沉了。

柳宗元(773- 819)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貶竄南荒,歷盡磨難。再貶柳州時,從弟柳宗直和柳宗一也隨同前往。宗直到柳州後不久就因病去世,年僅二十三歲。除宗直外,老母盧氏、愛妻楊氏、嬌女和娘等都相繼棄世。宗一住了一段時間,又要去江陵。同來的兩從弟一死一別,讓他不禁悽然。

首聯「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寫兄弟倆在越江邊,依依難捨;頷聯「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寫此番別離時,自己的政治遭遇,抒發長期鬱結於心的憤懣與愁苦;頸聯「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比興手法,是景語,也是情語;尾聯「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相思入夢,只能寄以荊門煙樹。此詩傷別並自傷,字字有血淚,句句蘊悲戚。「語意渾成而真切,至今傳誦口熟,仍不覺其爛。」

柳詩之後,寫生死之際兄弟之情者,當以蘇軾《予以事繫御史台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一詩為最,其中「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再結來生未了因」,令人涕下。

以上幾首別離詩,或寫送女出嫁,或寫母子生離,或寫甥舅相送,或寫社會動亂中表親偶逢即別,或寫難中兄弟別離,都是人生中的大關節處、大動情處,「在心為志,發言為詩」,「人情」於此際表露無遺。而這些詩感動人還有一個特點,即情真意切卻皆在節制,並不任由感情泛濫,如江河決堤一瀉千里。

這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文化一大特點,即孔子所說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思無邪」(《論語‧為政》)。也如《中庸》所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所以離別詩多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神韻悠悠。

不過,筆者也發現一個現象,包括唐詩在內,歷代寫骨肉親人離別詩傳世者不多,中國是禮儀之邦。禮講差等,親疏有別。人倫親情為重,卻為何別離詩以寫朋友之別者為大宗耶?願有識者以教我。@* #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唐代的文學就是唐詩。下至販夫走卒,上到天子,皆喜詩,官員們更是一個主要的創作群體。《唐詩三百首》開卷之作,就是開元最後一位名相張九齡的《感遇》。
  • 唐詩極盛,連其中的反詩都無有比肩者(清人編《全唐詩》錄黃巢詩三首)。歷史上,陶淵明以愛菊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也被稱為「花之隱逸者」。但在黃巢眼裡…
  • 俠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特有產物,貫穿始終。至今海內外華人,「俠」意識、武俠小說、武俠電影仍廣為流行。為什麼呢?中國人講「仁義禮智信」,尤重「義」
  • 駱賓王、李泌分別是初唐、盛唐的兩位神童,人生各有傳奇,但殊途同歸,俱入修煉之門。蓋韻姿天縱之才,或多世事磨練,結緣了願,而於本性覺悟,並留下一篇傳奇,讓世人琢磨人生之真義。
  • 唐詩中,於桃花流傳最廣的一首詩,當屬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以為是個神話。不過,八仙之中的張果老可是正史有錄,如《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全唐詩》載張果老《題登真洞》詩一首,修成金骨煉歸真,洞鎖遺蹤不計春。 野草謾隨青嶺秀,閒花長對白雲新……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掃送別詩中的悲愴之氣和悲苦之態,使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躍然紙上……
  • 隱士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獨特現象,於政治、文化都有影響。什麼是隱士呢?就是一些有道德、有才幹的人,由於某些原因沒有進入官場,或者做了官後又離去歸隱。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 閱讀古典近體詩,常可看到「得句」這個詞,「得句」是一種創作狀態,也就是創作時,在潛意識(下意識)中腦海裡閃現出一句詩(或幾句詩),可根據所得到的句子馬上創作一首詩或幾首詩,或記錄下來放入詩囊中。如謝縉「濡豪還自適,得句共誰論。」大意是「揮毫作畫自得其樂,得到的好詩句又有誰能夠分享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