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超科技

中國第一年節與神祕有趣的超科技(二)

作者:邢天行
由剝而復一元復始是指哪個節氣呢?它就是中國的第一年節。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64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冬至是古代中國的第一年節。冬至與天象有什麼神祕的聯繫?冬至與修性養命有什麼關係?中國第一年節在曆法上何時發生了變易?神祕有趣的超科技等人來挖掘。

接上文:(點閱)中國第一年節與神祕有趣的超科技(一)

冬至與天象的神祕聯繫

冬至的天象在四季節氣中很特別。地球自轉,地軸北極始終指向北極星。要在蒼茫的天宇中快速找到北極星,最好的方法是先找到十分顯眼的北斗七星。順著北斗星斗口前側緣的天樞與天璇兩星,向斗口前方延伸約五倍距離,所及之處有一顆星就是北極星。在地球看,北極星是天心,眾星圍拱,北斗始終繞北極星運轉。

中國曆法把天穹等分為十二辰,對應十二地支。天穹周天如鐘錶盤,北極星是天心,北斗就如指針,斗柄頂端依次指向十二辰之位,稱為「十二月建」。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斗柄恰好指向東南西北四方。太陽每個月的位置,也與天穹星座依次對應。

在中國道家文化中,北極星是至高尊貴的帝星,被稱為紫微星。北斗被視為天帝輿車。北極星與北斗構成天中,統御一切。人間一切事物都與天上星辰相對應。斗極主宰和控制著人間吉凶禍福。道法尤其崇重北斗,像道士常用的「步罡踏斗」禹步、諸葛亮擺放的七星續命燈,都是想獲得北斗的能量以召神遣靈或祛邪禳災。《山海經》等古籍中還說,崑崙山是天帝的下都,崑崙山天柱上通北斗。中國史書記載了不少神奇事蹟,也留下了大量「天垂象見吉凶」的驗證。

總之,中國人自古就把自己的精神與命運歸向天中,天可不是日。斗柄北指天心時,正是冬至。

古人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曆法,北斗七星的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謂之一「歲」。(健康1+1/大紀元)
古人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曆法,冬至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北。觀看本圖要正面朝下,與天空平行來看。(健康1+1/大紀元)

冬至日的子時0點,在地球上看,斗柄恰好指向北極,北極星在斗柄正向延長線上,地軸北極、北極星與斗柄之間似重合於一直線上。地球北極是正極,在冬至這一隆重時刻,天的能量似乎能直瀉地球正極能量場。這一刻,大地恰好一陽生,直射南回歸線的太陽(視運動太陽軌跡)正待北歸。

乾坤如此精妙地巧合,難道不是造物主或高維度智慧(即佛道神)的設計?對宇宙自然深有研究的偉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感嘆過:「科學在上帝的奧祕面前不過是兒戲!」

冬至與修性養命

冬至,天地一陽生;陰陽交泰,一元復始。 (大紀元後製/Pixabay)

遠古時期沒有任何天文望遠鏡之類觀測儀器,古人眼睛所見卻勝過機械,令現人歎為觀止!無論是深邃的宇宙天體,還是肉眼看不到的人體經脈,都在黃帝時期就有了記錄。道家對天體自然的理論認識,也與玄奧的人體科學實實在在聯繫在了一起。《黃帝內經》最早從醫學角度展示了奧祕的一角,人體經脈運轉,與天體周天運行對應。修道人則通過採取宇宙高能量物質來演煉身體。冬至這個純陽之氣始發時刻,更是行功煉體的大好時機。

冬至夜半零點,陽氣將發未發,處於無陰陽狀態,似先天混沌之氣, 即「道」的最高狀態,也有叫做無極或者太極,是修道人夢寐以求的修煉境界。道教在冬至為開天之神元始天尊慶生,可能是因為元始之氣處於冬至零點。

冬至,一陽初生陽氣尚細微,此時節重養生,小心呵護生命的根本。(Pixabay/大紀元後製)

古代不少寫冬至的詩也別具道話韻味,了解了冬至的內涵,過去難懂的詩句會讓人怦然心動,思接千載。北宋五子之一,集儒、道、術、易學大成於一身的邵雍說「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元代全真教道人尹志平則在描述運功狀態後說「奪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滿,赴蓬瀛」。宋朝汪宗臣的《水調歌頭 冬至》妙詞精句更是生動可愛:「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

古人對待冬至真是別有一般情懷。「冬至一陽生」,古人認為這是「君道長」的瑞兆,所以才祝賀。它也意味著吉祥、希望和力量。對冬至的禮祭與慶賀,也是古人回報天恩的表現。

冬至是補身體的好時節。人們的食譜中有不少補陽壯陽的菜餚。冬至是補腎藏精的養藏好時期。現代人雖然已經遺忘了冬至的大道理,但留下的這一點點養生知識也足令西方科學相形見絀。

變易中的年節與乾坤

冬至卸去了的新年桂冠,戴在了立春頭上。由冬至推及立春,宇宙之始,圓而無分,和而一體,這是否也是中國人骨子裡重視新年團圓的文化基因呢?

立春成為新年,最早見於對顓頊曆的描述。顓頊是黃帝的孫子。據《晉書ㆍ律曆志》中記載的三國時魏國官吏董巴所言:顓頊帝以黃曆孟春正月為新年,當日是立春,可見金木水火土五星同時位於天廟、即營室(北方七宿中第六宿)⋯⋯夏朝承堯舜而得天下,遵從顓頊曆法。這就是《大戴禮記ㆍ誥志》上說的「虞夏之曆,正建於孟春」。

古人認為五星是天帝向人間傳遞信息的使者。五星相聚是比較罕見的天象,在地球上肉眼看,五大行星同時位於太陽的同側,張角很小,看起來好像在一條線上。五星聚會在哪裡,其星宿所對應地區將有王者興。五星會於營室,瑞兆示在顓頊帝,時間在孟春,這應該是顓頊曆法設立新年的根據。

夏朝以立春作新年,也不只是現代解釋的那樣表面——陽氣已足,適合安排農業耕作。夏曆在星象也有依據。《黃帝內經·素問》說 「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夫候之所始(*立春領先),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1] 節氣入立春的時刻,當時在名為奎壁的星宿之間,對應著天與地之門。

夏開啟了家天下模式,正暗合天象。幾千年後的今天,立春不再對應天門,它在星野度數上與遠古位置有了差異。科學給出的答案是地球歲差的原因。

立春,萬物甦醒,養生也重在甦活身心。 (Pixabay/大紀元後製)

《史記ㆍ天官書》說:「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日,四時之始也。(四始者,候之日)」中國自漢武帝到元明清,都秉持這種觀念,也重視冬至這個中國第一年節的慶禮,敬天的傳統觀念一脈相承。到了現代,多數中國人已不懂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了,不過,中國不少人給孩子起名、看風水、或者民間婚喪嫁娶選日子等,還願意找懂得舊曆「老黃曆」的人看看。可見,中國傳統的舊曆法沒有消亡。

古老的傳統文化與科技在衰亡,中國第一年節冬至已經寂寂,新年的味道也越來越淡。可是如果我們多留意一點它在歷史間的神采,過節的樂趣,就不只是餃子或湯圓的故事,還有頭頂神祕的星空。

註釋[1] 《素問經注節解》按張景嶽曰:「奎壁臨乾,戊分也。角軫臨巽,己分也。戊在西北,己在東南。遁甲經曰:『六戌為天門,六己為地戶。』故曰天地之門戶。」
(完)@#

參考資料:
《晉書ㆍ 律曆志》《史記ㆍ天官書》《黃帝內經》《大戴禮記ㆍ誥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列子‧湯問》中有一則奇技的記載,說在西域之國有一個巧工匠偃師造出了一個「俳優」送給周穆王。這個「假人俳優」能動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麼看就是個「真人」!後來它的一個動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處置它不可。這個「假人俳優」有什麼奇特之處?
  • 張居正解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天下之事,必須謹之於初,而後可善其後。如與人以言語相約,本是要踐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於義理之宜,將來行不將去,則必至爽約失信矣!故起初與人相約之時,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與義相近,則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見之於行,而自不至於失信矣。所以說言可復也。
  • 在一年中只有兩個日子得天地之和氣,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從春分開始,陽氣蒸蒸日暖,正是化育萬物、給予新生的最好時機。所以春分養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從儒家文化到道家信仰,再到宇宙、物質和意識的起點,這個追尋創世本源的尋根過程,才是慎終追遠習俗背後之最為深刻的文化底蘊。也是神傳文化為炎黃子孫留下的一條回天之路。
  • 地球的「成長史」竟然是這樣的?!科學家終於承認,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難道《聖經》中記載的是真的?
  • 焚香靜心,佛圖澄和尚竟然還可以用香來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飄香?
  • 孝悌是孔門教人的起點。《孝經》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簡單的說,最基本的孝,是贍養父母,「朝夕色養」,做子女的要愛護自己、修養品格,否則「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進一步,有條件、有機會的,子女做一番事業,為國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絲桃的這個花語浮現眼前的是這樣的畫面:一邊毫無保留綻放煙花般的絢麗光華,一邊發出防禦的警訊威懾──非誠勿擾!邪祟勿近!別看我如此纖柔嬌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將承受我報復的後果。
  • 為什麼「夫子溫、良、恭、儉、讓」就能得之?這裡援引一段張居正教小皇帝的話,有這五者德容之盛,感動於人,所以各國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國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來訪問於夫子,故夫子因而聞之耳。」也就是說,孔子之聞政,是因為其德行的感召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