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10】香港病例激增 趕造隔離中心

人氣 2009

【大紀元2022年03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戴芙若綜合報導)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東時間週四(3月10日)下午5:20,全球的中共病毒(武漢肺炎、冠狀病毒、COVID-19)病例總數超過4.52億(452,646,647)例,死亡人數超過602萬(6,028,291)人。

以下是週三(3月9日)部分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的統計數據(部分數據根據worldometers調整):

美國37,595例確診,1,976人死亡;
加拿大6,496例確診,50人死亡;
澳洲33,482例確診,34人死亡;
英國67,159例確診,123人死亡;
法國69,190例確診,155人死亡;
德國191,973例確診,216人死亡;
印度4,184例確診,104人死亡;
巴西49,078例確診,652人死亡;
俄羅斯58,675例確診,645人死亡;
日本49,416例確診,232人死亡;
韓國342,427例確診,158人死亡;
台灣77例確診,0人死亡;
香港25,991例確診,291人死亡。

以下是有關中共病毒疫情的實時更新:

香港病例激增 趕造隔離中心

2022年3月2日,大陸建築公司在香港建造的COVID-19臨時隔離中心。(Dale de la Rey/AFP via Getty Images)

香港正急於為COVID-19患者建造設施,無人機鏡頭顯示,在連接中國南方城市深圳和亞洲金融中心的臨時橋梁於週末開通後,多個臨時隔離中心的建造全面展開。

路透社報導,香港的第五波疫情病例激增,醫療機構不堪重負,港府已從大陸召集醫療人員幫助,中共並派建築公司連帶建築材料,趕建隔離中心,用以隔離COVID-19患者以及確診的人。

無人機在靠近中國邊境的香港落馬洲農村地區拍攝的畫面顯示,一個巨大的建築工地,毗鄰魚塘和郁鬱蔥蔥的濕地,背景是深圳閃閃發光的摩天大樓。

還可以看到數十個臨時帳篷和源源不斷的卡車在新橋上運送物資,現場正在建造一座擁有1,000張病床和可容納10萬人的隔離設施的臨時醫院。

在香港離島青衣區,無人機拍攝到一個隔離中心,一名赤膊男子靠在一個單元外的門上晒太陽,身穿防護服的人走過。

青衣區隔離中心在7天內建成,由數百個單獨的單元組成,一排窗戶和外面的白色椅子,將容納約3,900名COVID-19患者。

無人機圖像中顯示的設施位於政府所說的指定用於COVID-19中心的位置。

自疫情開始以來,香港的感染總人數已飆升至約60萬例,超過2,500人死亡——大多數發生在過去兩週內。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週二(3月8日)表示,仍在考慮一項強制大規模檢測的計劃,但鑑於操作規模巨大,政府尚未確定時間框架,現在的重點是為老年患者提供更多的隔離和臨時護理設施。

美國將飛機、公交和地鐵口罩令延長至4月18日

旅客入境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JFK)資料照。(黃小堂/大紀元)

白宮證實,拜登政府將把旅客在飛機、火車和地鐵上的戴口罩的要求延長至4月18日,同時公共衛生當局正在審查何時應該放棄對戴口罩的要求。

此舉將原定於3月18日到期的現有要求延長了一個月。

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在週四的聲明中表示,CDC將與其它政府機構合作,「幫助制定修訂後的政策框架,確定何時以及在何種情況下需要在公共交通走廊佩戴口罩。」

運輸安全管理局對口罩要求的延長是在CDC的建議下進行的。航空公司和一些政府官員認為,這可能是口罩要求在全國范圍內的最後一次延伸。

航空公司和旅行團體上個月呼籲政府在3月18日之前「廢除聯邦對公共交通的戴口罩規定,或提供明確的路線圖,在90天內取消戴口罩規定。」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個月放寬了戴口罩的指導。美國政府機構已在華盛頓地區的聯邦大樓和其他COVID-19中低水平的地方放棄了對戴口罩的要求。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上週表示,美國93%的人口所在地區的新冠病毒(中共病毒)水平足夠低,人們不需要戴口罩。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表示,自2021年1月以來,已報告了創紀錄的6,800起不守規矩的乘客事件,其中70%涉及口罩令。

聯合航空公司週四表示,隨著大流行消退,將允許2,200名未接種疫苗的工人返回正常工作崗位。

官員們說,政府還在考慮取消國際遊客在旅行一天內獲得陰性COVID-19測試的要求,因為許多國家已經放棄了測試要求。政府要求入境的外國航空旅客接種疫苗。

週四,31名共和黨參議員要求政府終止口罩和出發前測試的要求。「現在是聯邦政府認識到這一現實、遵循科學並立即減少或消除這些限制的時候了,」參議員羅傑‧威克(Roger Wicker)說。

英格蘭5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上升

週四(3月10日)的一項研究發現,英格蘭55歲以上人群中 COVID-19病例正在上升,社會接觸的增加、加強保護的減弱以及更具傳染性的Omicron子變體可能會導致住院人數增加。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於2月取消了英格蘭最後一次對冠狀病毒(中共病毒)的限制,並取消了在病毒檢測呈陽性後自我隔離的法律要求。

非洲CDC與輝瑞簽署諒解備忘錄

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輝瑞公司簽署了供應COVID藥丸的諒解備忘錄。

非洲最高公共衛生機構負責人週四(3月10日)表示,已與輝瑞公司達成一項諒解備忘錄,將這家製藥公司的Paxlovid抗COVID-19病毒藥丸供應到非洲大陸。

2021年11月中後期研究的數據顯示,與安慰劑相比,Paxlovid在預防嚴重疾病高風險成人中的住院和死亡有效率接近90%。

美洲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下降

泛美衛生組織週三(3月9日)表示,上週整個美洲的COVID-19病例下降了26%,而該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下降了近19%,但警告說,應該保持一些有效的遏制感染的措施。

上週,整個美洲地區記錄了110萬例新增感染病例,其中包括18,000例與COVID相關的死亡病例。

德國報告262,752例確診 創歷史新高

正當德國準備取消大多數剩餘的限制的時候,週四(3月10日)報告了創紀錄的COVID-19感染人數。

德國報告了262,752例新感染病例,比一週前增加了5萬多例,7天發病率從一天前的每100,000人中的1,319例上升到1,389例。

週四,另有259人染疫死亡,死亡人數累計125,023人。

世衛:疫情後果或加劇歐洲的飲酒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疫情後果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增加酒精消費水平。(Pixabay)

世界衛生組織(WHO)週四(3月10日)表示,歐洲在疫情的第一年出現了酒精消費量下降的情況,但隨著COVID-19的經濟逐漸復甦,這種下降趨勢可能會在未來幾年逆轉。

世界衛生組織每三年發布一次的《歐洲健康報告》稱,2000年至2019年間,歐洲的酒精消費量有所下降。

報告補充說,大流行期間飲酒習慣發生了變化,飲酒習慣從酒吧和餐館轉移到了家裡,2020年整體飲酒量下降。

但報告說,歐洲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酒精消費地區。

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人群、經歷困境的人群以及失業或有其它財務問題的人群中,酒精消費量下降幅度較小。

報告稱:「根據過去的經驗,由於COVID-19大流行導致的經濟衰退,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增加酒精消費水平,尤其是對男性和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而言。」

報告顯示,總體而言,歐洲各國在2015年通過的旨在消除貧困的一些全球目標方面取得了進展。

世衛組織表示,各國需要優先考慮衛生部門,重點關注心理健康等問題,否則可能會失去自2015年以來取得的進展。

世衛組織歐洲區域主任漢斯‧克魯格(Hans Kluge)說:「在大流行近兩年的這個關頭,我們面臨著一個嚴峻的選擇。」

疫苗令阻止 德約科維奇將缺席美網公開賽

2022年2月23日,塞爾維亞網球選手諾瓦克·德約科維奇(Novak Djokovic)在迪拜免稅網球賽的第10天的第二輪比賽中擊敗俄羅斯的卡倫·哈查諾夫(Karen Khachanov)。(Martin Dokoupil/Getty Images)

塞爾維亞國際網球巨星德約科維奇(Novak Djokovic)週三(3月9日)表示,他不會參加美國加州和佛州的公開賽,因為他沒有接種疫苗、無法赴美。

他週三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寫到:「雖然我被自動列入了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Open,也稱即印第安維爾斯網球賽)和邁阿密公開賽(Miami Open)的抽籤名單,但我知道我不太可能去旅行。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已經確認,法規不會改變,所以我將不能在美國參加比賽。祝參加這些偉大比賽的選手好運!」

美國CDC規定,如果非美國公民沒有完全接種COVID-19疫苗,就不能登陸美國本土。這意味著德約科維奇將不能參加這兩個公開賽。

巴黎銀行公開賽將在3月7日開始,3月20日結束;邁阿密公開賽將於3月21日舉行。

德約科維奇德在1月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上被禁止入境成為全球頭條新聞,當時澳洲當局拘留了他,並因他違反接種疫苗令將他驅逐出境,儘管他事先提交COVID-19測試結果,顯示他已經從染疫中恢復、獲得有效的入境資格。

他是20個大滿貫網球冠軍。

在1月無緣澳網之後,德約科維奇透露,為避免接種新冠疫苗,他寧願錯過溫布頓網球錦標賽。

2月,他在接受英國廣播電台(BBC)採訪時表示,出於他對疫苗的立場,缺席比賽是他「願意付出的代價」,但他強調尊重所有疫苗接種者的決定,同時辯解稱自己從來沒有倡議「反疫苗」。

「根據我得到的所有信息,我決定不接種疫苗,從今天開始」,德約科維奇對BBC說,「我理解我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

香港新增3.1萬例確診 180人死亡

2022年3月10日,一名患者被轉移到香港伊利沙伯醫院外的一輛公共汽車上,因為港府宣布該醫院將僅用於Covid-19患者。(Isaac Lawrence/AFP via Getty Images)

香港今天(3月10日)新增COVID-19陽性病例3萬1402例,其中核酸確診24,390例,市民自行上報的一採陽性7,012例。

中央社報導,港府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天在記者會上說,這一波疫情的高峰期在3月4日出現,當時核酸確診超過5萬例,其後下跌至3萬例,再下降至近日的2萬多例。

此外,最近幾天,市民自行上報的一採陽性個案每天維持在1萬例左右,保持平穩,沒有上升。

另外,本地今天再有180名確診者死亡,其中95%是60歲或以上長者,死亡率因而上升至0.49%。

香港1月初爆發第五波疫情,為疫情發生兩年來最嚴重的一波,迄今至少造成52萬人染疫。

連同前四波疫情,本地確診病例累計達到551,233例,死亡2,869人。

日本防疫擬再鬆綁 邊境4月再放寬廢活動人數上限

2022年2月18日,東京羽田國際機場,一名乘客抵達機場大廳。 (Philip Fong/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央社報導,日本政府擬進一步放寬因應COVID-19的防疫管制,擬4月起將從外國入境人數上限再放寬到每天1萬人,以及近期廢除大型活動人數上限規定等。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目前從外國入境人數上限規定為每天5000人,預定本月14日放寬為每天7000人,並另設外籍留學生入境名額,加速讓留學生、技能實習生等入境。

報導指出,日本政府相關人士明確透露,邊境管制將會進一步放寬,目前正研議於4月起將外國入境人數上限放寬到每天1萬人的方案;將視機場檢疫能力與全國的疫情狀況,於3月下旬做出決定。

另外,TBS電視台報導,對於適用「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的地區,目前規定大規模活動若有做到佩戴口罩、不大聲呼喊等防疫措施,人數上限為2萬人;若要超過上限達到滿員,必須全部的參加者都有陰性檢驗證明。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說,現正研議廢除上述的大型活動人數管制,只要採取一定的防疫措施,不需陰性證明也可開放活動滿員。

日本政府預定明天召開防疫分科會,經專家討論後,於下週作出決定。

台灣本土零確診 2個多月後首次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今天沒有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意味著台灣疫情傳播鏈確實陸續控制住。圖為陳時中資料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3月10日)公布新增82例COVID-19確定病例,全部為境外移入(6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本土沒有確診;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中央社報導,自1月3日起爆發桃機群聚事件,出現首例與此案有關病例(案17230),至今本土疫情終於好轉。陳時中說,今天沒有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意味著國內疫情傳播鏈確實陸續控制住,「我想能讓大家高興一天」。

但陳時中強調,本土疫情防治仍不容鬆懈,值得關注的是,由旅遊團衍生搭乘復康巴士(案20974),擴大採檢時曾赴台南某醫院,造成2名藥事人員確診。經過對醫院內及復康巴士接觸人員的大量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此案監測期間須到3月21日。

指揮中心說明,今天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44例男性、3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25例)、泰國(6例)、菲律賓(4例)、新加坡(3例)、法國、英國、緬甸、瑞士、日本、巴西、馬來西亞、香港、美國及巴拉圭(各1例)移入,另34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2月22日至3月9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081例確診,分別為5,552例境外移入、15,47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另14例為境外移入。

港府抗疫政策巨變 動態清零立場鬆綁

2022年3月10日,香港封鎖限制屯門友愛邨愛曦樓,所有居民須留在其處所並接受強制檢測。(宋碧龍/大紀元)

香港政府每日公布新增數萬宗確診個案,曾經被官員視為「殺手鐧」的全民強制檢測,近日又有最新消息指,全民檢測可能押後至4月才進行。

香港《明報》3月8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政府估計現時已經有兩成人口確診,所以正大幅調整抗疫策略,會優先減低死亡和重症,全民強檢已經不是最優先的工作。報導反映港府對「動態清零」的「執著」已慢慢鬆綁,抗疫措施漸走向與病毒共存策略。

《南華早報》3月8日報導,據多位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除非已經有足夠隔離設施,否則在第五波疫情高峰期間進行全民強檢將會「沒有作用」。而政府已將抗疫策略焦點改為優先降低死亡率和照顧長者。報導又提到,北京沒有為全民檢測設下具體時間,港府亦未定下確實進行日期,可能是3月尾或4月尾進行全民強檢。

該篇報導引述一名熟悉北京想法的匿名人士的話指出,全民強檢的最佳時機是疫情初期,香港已經錯過了「黃金機會」。中共未催促執行全民強檢,折射北京內部或已有共識——香港根本無法「清零」,默許香港以陸港專家口中所謂「中國式」或「亞洲特色」與病毒共存方針應對第五波疫情。

3月6日,《香港經濟日報》網媒TOPICK報導,消息指全民檢測將在3月26日開始,屆時全港將設立500間檢測中心。同日,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發表網誌,表示「政府正籌備全民強制檢測方案,亦正聽取意見,會按香港實際情況制訂計劃」,指決定方案後會向社會宣布細節,並作詳細解釋。

韓國連續兩天新增逾30萬例確診

2022年3月9日,韓國首都首爾,身穿防護裝備的選舉官員在總統選舉投票站引領感染Covid-19的選民投票。(Jung Yeon-je/AFP via Getty Images)

韓國疫情繼續升溫,新增病例連續兩天超過了30萬例。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截至今天(3月10日)零時,新增327,549確診病例,累計感染人數升至5,539,650人。

韓聯社報導,韓國單日新增病例較昨天減少14,889例,但連續兩天超過30萬例,研判疫情接近高峰,未來一到二週將出現轉折。

此外,今天新增206人死亡,累計死亡人數達9,646人。

韓國這波疫情是由Omicron變異株引發的,雖然專家說Omicron較Delta沒有那麼危險,但是由於傳播速度高,實際感染的人數大量,而導致染疫死亡和重症人數都相應增加。

韓國在疫情中於3月9日舉行總統大選,尹錫悅獲得勝利,成為下一任韓國總統。尹錫悅提議撥款50萬億韓元(400億美元),以幫助受大流行病影響的小商戶和自僱職業者,其中包括總額為43萬億韓元的現金援助。

美軍艦指揮官拒接種疫苗 海軍拒絕部署該艦

示意圖,一艘美國軍艦離開諾福克(Norfolk)海軍基地。(Ryan D. McLearnon/U.S. Navy via Getty Images)

美國海軍官員表示,由於一艘軍艦的指揮官拒絕接種COVID-19疫苗,他們不能對該軍艦進行部署執行任務。

此前,佛羅里達州一名聯邦法官裁定,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不能解僱未接種COVID-19疫苗的軍官。之後,五角大樓宣布,一艘東海岸導彈驅逐艦因此「無法被部署」。

這艘軍艦目前仍停靠在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Norfolk)。

美國地方法院法官史蒂文‧梅里戴(Steven Merryday)於2月2日裁定,禁止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所有其他軍方官員對這名未具名的海軍軍官採取懲罰行動。這名海軍軍官在軍方實施COVID-19疫苗強制令後,曾申請宗教原因的接種豁免權。

這位海軍軍官被告知,如果他不開始接種COVID-19疫苗,他將在2月3日被解除指揮權。

梅里戴在裁決中寫道,海軍在做出拒絕決定時沒有注意到,該部門已經單獨授予了數百個針對COVID-19疫苗強制令的醫療原因豁免。

美國軍方高級官員已經認定,這名軍艦指揮官的宗教信仰是真誠的,如果強迫其接種疫苗,他們會「承受極大的負擔」。但他們也指出,批准其豁免請求「會對你和與你並肩服役海員的備戰狀態,產生可以預見的不利影響」。

2月28日,海軍向梅里戴申請緊急暫停其初步禁令,理由是法官的這項裁決使他們無法「將一名軍方認為不適合擔任指揮的軍官從軍艦指揮官崗位上撤下」。

3月3日,梅里戴法官拒絕了美國國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se)要求終止其裁決禁令的請求,並指責辯方試圖「描述一種可怕的後果,即由於地區法官的魯莽和非法的越權行為,全美國進入了一種可怕的緊急狀態」。

加拿大安大略省3月21日取消口罩令

2022年2月,加拿大的卡車司機等民眾在渥太華國會山抗議政府的疫苗令和口罩令等強制限制措施。(梁耀/大紀元)

加拿大最大的安大略省官員週三(3月9日)宣布,將於3月21日在包括學校在內的大多數環境中取消戴口罩的規定。

安大略省表示,改善了的健康指標將允許採取這些措施,例如穩定的COVID-19檢測陽性率和住院率下降,以及安大略省的高疫苗接種率和抗病毒治療藥物的可用性等。

「現在這(戴口罩)是一個選擇,而不是命令」,安大略省衛生首席醫療官基蘭‧摩爾(Kieran Moore)博士說。

安大略省週三報告了1,974例新的COVID-19病例,摩爾曾表示,檢測的優先性意味著真實病例人數可能是報告數量的10倍。

「我們現在正在學習長期應對和管理COVID-19」,摩爾說。

摩爾說,個人可以進行自己的風險評估。「你不能要求人們永遠戴口罩」,他說。

【疫情3.9】點擊這裡

責任編輯:李玲

相關新聞
【疫情3.6】香港用冷藏集裝箱存放染疫死者
【疫情3.7】全球染疫死亡人數突破600萬
【疫情3.8】香港疫情延燒 多幢大廈圍封強檢
【疫情3.9】香港2老年婦女染疫死於家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