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環境急劇變化 在華美企更悲觀

人氣 4775

【大紀元2022年03月16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張明健採訪報導)自2021年以來,中國經濟環境急劇變化,中國大型民企正在為中共頒布的一系列政策付出代價,在華的美國企業也對中國投資前景更加悲觀。中國問題專家說,中共正在試圖改變40年前制定的經濟發展路線圖。

今年2月18日,中共政府在一項新頒布的政策中要求,互聯網外賣平台下調服務費用,以幫助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的餐飲企業。這是新近在政策層面對大型民企又一個不利的消息,隨後,美團(網絡外賣平台)股價大跌近16%。

聽文章: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新頒布的一系列政策向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經濟傾斜,包括減稅、融資支持等措施,但並不包括大型民企和科技巨頭,他們繼續遭冷遇。此後,阿里巴巴股價在5天內大跌12%,市值蒸發逾300億美元;騰訊股價也在5天內跌幅逼近8%,市值損失超過400億美元。

香港金融分析師將天明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對市場的監管和干預過多,而且有很大隨意性,這就導致在華企業,不論是外企還是本國民企,都面臨很大的監管風險。這樣的經營環境其實是非常的不友好。」

「只有在一個穩定、透明、有法治保障的經營環境中,企業管理層才可以做出中長期投資和融資策略。如監管環境非常不穩定,企業管理層就沒辦法做出戰略規劃,滴滴(網約車平台)就是一個實例。」

急劇變化的中國國內經濟環境也讓外企感受到寒意。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近日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美國企業對在中國投資前景較去年變得更悲觀。

在三百多家參與調查的商會會員企業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由於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表示會減少對華投資,有超過一半的企業對中共承諾在未來三年內進一步開放市場持懷疑態度。

在中國,經濟與政治密切關聯,中共政權的需求決定經濟發展模式,甚至具體到企業規模和發展方向。

四十多年前,中共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放鬆對經濟領域的管束,允許私營經濟生長壯大。到如今,中共正在重新分配大型民企所積累的財富——官方稱其為「共同富裕」。不過看上去,「共同富裕」又不同於毛澤東時代的平均主義。

2021年8月,中共提出「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官方稱,改革開放以來,如今的中國社會已進入「共同富裕的新階段」,大型企業和高收入人群應為縮小貧富差距做貢獻,推動社會財富再分配。

幾天後,騰訊宣布出資77億美元設立「共同富裕專項計劃」;次月,阿里巴巴推出「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動」,計劃在2025年之前出資154億美元響應共同富裕;網購平台京東的創辦人劉強東也在今年2月捐出價值約23億美元的京東股票。

中國問題專家石山說:「中共改革開放實際就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權,地方政府再向民間放權,但它並未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所以它是一個蹩腳的改革。」他認為,如果市場經濟繼續走下去,在經濟領域全盤西化,將威脅到共產集權體制的安全。

中共1949年建立政權後實行計劃經濟模式,到上世紀70年代末,國家凋敝,百姓難以果腹,中共政權面臨崩潰。於是,中共當局被迫搞改革開放,開始放鬆對經濟活動的嚴厲管制,逐漸實施近似西方的市場經濟。

然而,改革開放有「兩條腿」——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向市場經濟模式發展是邁出經濟體制改革的那條腿;而政治體制改革仍停在原地,這條腿並未跟上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

中國問題專家季達認為,中共正在改變40年前制定的經濟發展路線。「現在,中共要收回邁出去的那條腿(經濟體制改革),就是大家看到的,大型民營企業持續遭遇來自政策層面的打擊,中共要加大控制財富的力度,這也是共同富裕的實質。」

自2021年以來,中共對民間教育培訓行業、新聞傳播業、非官方大數據領域、大型民企和科技巨頭等發起了一波波的打擊行動,不僅導致與之相關的國際資本遭受損失,也嚴重打擊中國的經濟活力。

但與此同時,中共加大扶植中小企業的力度,包括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便利的北京證交所於2021年11月迅速開市營業。很明顯,中共並不想走回計劃經濟的老路,但新的經濟道路是什麼樣,沒人見過。

季達說,哪怕像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民企都死掉,中共在所不惜,因那些大型民企積累的財富過於巨大,讓中共感到不安,擔心會威脅到政權的穩定。

中共畸形的改革開放和變來變去的政策,正在讓中國大型民企付出代價。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分析:兩會報告李克強分量加重透何信息
三總理候選人誰當選?對習近平有何影響
騰訊和阿里巴巴一年市值共蒸發逾1兆美元
中國消費續走低 新五年計劃未設GDP增長目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