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22】港大推算香港440萬人已染疫

人氣 2936

【大紀元2022年03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戴芙若綜合報導)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東時間週二(3月22日)下午5:20,全球的中共病毒武漢肺炎冠狀病毒、COVID-19)病例總數超過4.73億(473,087,486)例,死亡人數超過609萬(6,097,204)人。

以下是週一(3月21日)部分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的統計數據(部分數據根據worldometers調整):

美國44,101例確診,1,472人死亡;
加拿大2,698例確診,39人死亡;
澳洲40,132例確診,6人死亡;
英國55,476例確診,56人死亡;
法國24,179例確診,152人死亡;
德國182,939例確診,109人死亡;
俄羅斯28,709例確診,409死亡;
印度1,581例確診,58人死亡;
日本40,195例確診,74人死亡;
韓國209,169例確診,329人死亡;
台灣98例確診,0人死亡;
香港14,068例確診,223人死亡。

以下是有關中共病毒疫情的實時更新:

港大推算香港440萬人已染疫 籲準備疫情「走向風土病」

2022年3月21日,香港地鐵上通勤的乘客。(Dale de la Rey/AFP via Getty Images)

香港大學醫學院推算,香港已有440萬人染疫,社會需選擇未來抗疫路是向繼續「動態清零」還是「走向風土病」;並指第6波一定會來,最安全是準備「走向風土病」。

中央社報導,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今天(3月22日)在記者會上公布以上推測,並指新一波疫情高峰期已過,如果沒有其它因素影響,預計到4月21日,感染數字將會下降至3位數。

假設6月1日全面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估計第6波疫情隨即到來,預計疫情會持續約2個月,總共會有220萬人感染,每日有500人入院,死亡人數約1,500人。

屆時,公立醫院可以應付入院人數,即使開放航班,每日最多有1,000宗輸入個案,不會對第6波疫情有負面影響。

他表示,政府應及早決定下一步抗疫方向,如果繼續「動態清零」,就要準備進行全民核酸檢測,而且不止做3次。但當全港60%的人已感染並康復,要在當中找出仍有傳播力的千名隱形患者會有困難。

梁卓偉說,另一條抗疫路向是「走向風土病」,應對策略是目前的「減重症、減死亡及減醫院負荷」的「三減」方針,令入院人數不超過醫院管理局的承載量,不再爭取找出最後一名感染者。

他表示,提出以上兩條抗疫路向是希望社會及早做出選擇,不要重蹈被動面對疫情的慘痛教訓。

他並說,留意到社會上對抗疫路向的討論,並且在政治層面出現爭議,但科學界普遍同意,病毒會持續存在於人類中,第6波疫情一定會出現,無法永遠持續執行嚴格的防疫策略,放寬及面對病毒是遲早的事。

在科學上,「清零」抑或「走向風土病」只是早與遲之分,選擇「清零」是中轉站,「走向風土病」是終極站。

他認為,最安全的是準備「走向風土病」,這是必經之路。

白宮新聞祕書確診

2022年3月21日,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Jen Psaki)在華盛頓特區白宮布雷迪新聞簡報室的簡報會上向媒體講話。(Nicholas Kamm/AFP via Getty Images)

白宮新聞祕書珍·普薩基(Jen Psaki)週二(3月22日)表示,她再次對COVID-19檢測呈陽性,本週不會陪同拜登總統前往歐洲與世界同行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行緊急會議。

她說,拜登週二的檢測結果為陰性。

普薩基的再次感染是在美國副總統賀錦麗的丈夫和愛爾蘭總理最近檢測呈陽性之後,愛爾蘭總理上週在美國首都與拜登和其他官員一起參加了一系列的聖帕特里克節現場慶祝活動。

普薩基在推特上說,她做了一次COVID-19實驗室測試,作為去歐洲旅行的準備,結果被告知結果呈陽性。

她說,她週一與拜登進行了兩次「保持社交距離的會議」,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指導方針,他不被視為「密切接觸者」。

普薩基表示,她將遵循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不陪同拜登前往布魯塞爾,

普薩基表示她的症狀輕微,根據白宮COVID-19協議,她說她將在家工作,並在五天的隔離期結束以及得到陰性測試後,重返工作。

拜登一行將於週三前往歐洲。他將在那裡與歐洲和其他世界領導人就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舉行一系列會議。

拜登還計劃訪問與烏克蘭接壤的波蘭。波蘭在俄羅斯2月24日入侵後接收了超過200萬逃離戰爭的烏克蘭人。

福西預計美國的病例不會大幅增加

2022年1月11日,白宮首席醫療顧問兼NIAID主任安東尼奧·福西(Anthony Fauci)博士在參議院衛生、教育、勞工和養老金委員會聽證會上發言。(GREG NASH/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美國高級傳染病官員安東尼·福西(Anthony Fauci)博士週二表示,他不會對美國的COVID-19病例增加感到驚訝,但他預計病例不會出現大幅激增。

「如果我們確實看到(病例)有所上升,我一點也不感到驚訝,」福西在華盛頓郵報的一次活動中說。「我真的不認為有大幅上漲,除非發生巨大變化。」

福西說,預期冠狀病毒(中共病毒)病例的上升將是由於高度傳播的Omicron的BA.2子變體的主導地位增加、戴口罩要求的放寬和人群免疫力下降。

福西說,美國通常會在幾週後遵循在英國看到的COVID-19模式。

他說:「一個好消息是,英國沒有看到嚴重程度的增加或重症監護病房床位使用的增加,或全因死亡率的增加。」

紐約市或將結束5歲以下兒童口罩令

2022年2月17日,紐約市長埃里克·亞當斯(Eric Adams)在紐約時代廣場喜來登酒店舉行的2022年紐約州民主黨大會期間發表講話。(Michael M. Santiago/Getty Images)

紐約市市長埃里克·亞當斯(Eric Adams)準備取消要求5歲以下兒童在學校佩戴口罩的要求。

亞當斯週二(3月22日)表示,如果病例率和病毒傳播的風險仍然很低,從4月4日開始,日托和學前班的孩子們可以選擇是否戴口罩。

「我們想看看孩子們的面容,」亞當斯說。

市政府官員表示,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保持下去,將取消口罩令。

兩週前,民主黨市長亞當斯取消了數項防疫規則,包括自疫情開始以來就要求5歲及以上的學生在學校戴口罩的要求。

亞當斯最近還取消了要求人們在餐廳用餐、在健身房鍛煉或參加表演或其它活動時出示疫苗接種證明的規定。

德國總統夫婦確診

2022年3月22日,德國總統弗蘭克-沃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夫婦週二的COVID-19檢測呈陽性。圖為施泰因邁爾夫婦資料照。(Michael Sohn/AFP via Getty Images)

德國總統辦公室週二(3月22日)表示,德國總統弗蘭克-沃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的COVID-19檢測呈陽性。

總統辦公室說,施泰因邁爾的妻子埃爾克·布登本德(Elke Buedenbender)週二的COVID-19檢測結果也呈陽性。兩人都有輕微症狀,並立即被隔離。

施泰因邁爾於2017年當選為德國總統。在此之前,他曾兩次擔任德國總理默克爾政府的外交部長,並擔任上任總理格哈德·施羅德(Gerhard Schroeder)的幕僚長。

施泰因邁爾於今年2月再次當選,開始了其第二個五年的總統任期。

挪威國王感染中共病毒

2022年3月18日,挪威國王哈拉爾(右)和哈康王儲於訪問奧斯陸的烏克蘭難民緊急住宿中心。(Rune Hellestad/Getty Images)

挪威王室官員說, 85歲的國王哈拉爾五世(King Harald V)週二新冠病毒(中共病毒)檢測呈陽性,症狀輕微。

王室在一份簡短的聲明中表示,哈拉爾德將暫時停止工作幾天,他的兒子和王位繼承人哈康王儲將暫時接任他的職務。

哈拉爾已經接種了三針COVID-19疫苗,他近年來已經多次生病,2020年他接受了新心臟瓣膜手術。

哈拉爾作為挪威國家元首的職責是儀式性的,沒有政治權力。1991年1月17日,在其父奧拉夫國王去世後,哈拉爾即位。

哈拉爾德是該國自14世紀以來第一位土生土長的國王,他以王子的身份與平民結婚。

香港新增1.4萬例確診 整體死亡率上升至0.58%

香港官方今天通報新增1萬4152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病例,過去24小時再添245名染疫死者,整體死亡率上升至0.58%。

中央社報導,香港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新增14,152例確診病例;新增245人死亡,其中有8名死者未入院,最年輕死者為1名56歲女性長期病患,整體死亡率上升至0.58%。

歐家榮公布,本地確診病例連續第4天低於2萬例;新增個案中,4,296例經由核酸檢測確定,當中包括10例境外移入,其餘是市民自行檢測及向當局呈報的陽性病例。

香港第5波疫情從1月初爆發,目前累計1,063,279例確診病例,包括688,271例核酸檢測、375,008例快篩陽性。整體死亡率上升至0.58%。

香港食環署人員快測呈陽性 機場食物檢驗辦事處暫時關閉

香港單日確診病例最近幾日略降至2萬例以下,但是疫情依然嚴峻,香港政府部門或其轄下管理設施今日(3月22日)再有職員確診或初步確診。

香港食環署今日表示,由於有食環署人員經快速抗原檢測對2019冠狀病毒病(中共病毒)呈陽性,該署位於駿運路三號國泰航空貨運站及亞洲空運中心二號空運貨站的機場食物檢驗辦事處今日下午須暫時關閉,以進行徹底清潔消毒。預計於清潔消毒完成後,下午稍晚會逐步恢復服務。

有關個案涉及香港食環署的一名衞生督察,最後上班日期為3月21日,工作時雖有戴口罩及遵守有關防疫措施,但是仍然一採陽性。

加拿大安大略省取消室內口罩令

3月21日開始,加拿大安大略取消了在學校、零售店家和大多數其它公共場所需要戴口罩的命令。

安大略省長道格福特在3月21日的Twitter帖子中感謝居民說,他們的合作使安大略省進入了退出COVID-19大流行的新階段。

「今天是我們抗擊COVID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多虧了你們的辛勤工作、犧牲和迎難而上的意志,安大略省現在處於一個我們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安全地取消口罩的地方。」他寫道。

3月9日,安大略省首席衛生官基蘭‧摩爾(Kieran Moore)博士宣布取消大多數公共場所的強制性口罩規定,但某些人流聚集的室內空間除外,例如公共交通、醫療保健場所、長期護理院和避難所。該省計劃在4月底前結束所有口罩令和剩餘的防疫限制。

加拿大的其它省份都取消了強制口罩令,包括阿爾伯塔省、卑詩省、曼尼托巴省、薩斯喀徹溫省、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新不倫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

紐約州官員:預計新變種不會致病例「急劇飆升」

紐約州最高衛生官員週一(3月21日)表示,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的新亞型變種傳播得越來越廣,但她預計紐約州的COVID-19病例不會大幅增加。

根據紐約州衛生專員瑪麗‧巴塞特(Mary Bassett)的說法,通常被稱為「隱形omicron」的omicron變體BA.2現在占紐約所有病例的42%。

即使這樣,「我們預計紐約州的病例不會急劇增加」,巴塞特週一在奧爾巴尼與州長凱西‧霍楚爾(Kathy Hochul)舉行的簡報會上說。

紐約州衛生官員說,上週紐約州平均每天新增約2,100例COVID-19病例。

自1月初以來,因COVID-19患重病的患者人數一直在下降,當時有近12,700人住院。截至週日,這一數字已降至約900人。

與其它州一樣,紐約本月縮減或放棄了部分COVID-19預防措施,包括取消學校強制性口罩令。

紐約州上個月宣布,不會強制要求醫護人員接種加強劑疫苗。

日本解除防疫管制 時隔2.5個月恢復全境不設限

2022年3月21日,日本解除所有防疫限制,人們在東京上野公園的櫻花前拍照。(Philip Fong/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央社報導,日本因COVID-19疫情於1月9日起實施「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要求餐廳提早打烊、大型活動設人數上限等,這項措施昨天(3月21日)截止,是時隔約2.5個月全境解除防疫管制。

日本共同社報導,東京都、大阪府、愛知縣等18地因COVID-19實施的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於昨天到期,並如期解除。

報導指出,這是自今年1月8日以來,時隔約2.5個月日本全境沒有任何地區實施防疫重點措施。

雖然日本境內新增確診病例數有趨緩的傾向,但仍有部分地區的病床使用率超過50%;因3月底是日本會計年度結尾,近期人群活動多,日本政府呼籲應持續保持高度警戒。

伴隨防疫重點措施解除,大型活動在達到做好安全計劃等前提下可廢除人數上限,原則上也不再要求餐廳提早打烊,不過部分地區可能將視當地疫情狀況,繼續要求活動設限或提早打烊。

台灣新增89例確診 10例本土及79例境外移入

近期韓國疫情持續嚴峻,為防境外移入病例影響社區防疫,台灣3月22日起對韓國航線航班實施落地採檢。圖為2022年3月22日,韓國抵台航班的旅客接受落地採檢。(中央社)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3月22日)公布新增8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例本土個案及79例境外移入(2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3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51例男性、27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17例)、馬來西亞(5例)、美國及印尼(各4例)、加拿大(3例)、新加坡、英國、瑞典、香港、韓國及德國(各2例)、丹麥、模里西斯、荷蘭、印度、拉脫維亞、西班牙、衣索比亞、泰國、茅利塔尼亞、澳大利亞及貝里斯(各1例)移入,另23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3月6日至3月21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台灣累計22,091例確診,分別為6,519例境外移入、15,51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另14例為境外移入。

【疫情3.21】點擊這裡

責任編輯:李玲

相關新聞
【疫情3.17】香港今波疫情致近5千人死亡
【疫情3.18】專家:香港疫情高峰再持續一月
【疫情3.20】香港接種後染疫死者 87%打科興
【疫情3.21】專家料香港死亡人數很快破萬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