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大教堂:基督教世界中最宏偉的教堂

文/詹姆斯‧霍華德‧史密斯(James Howard Smith) 嘉蓮編譯
1626年,當聖彼得大教堂完工時,「條條大道通羅馬」,在羅馬,則是「條條大道通聖彼得大教堂」。教堂前的聖彼得廣場伸開雙臂歡迎朝聖者和賓客光臨,也提供大家一個聚會的場所。在重要的場合,廣場能容納約30萬人。(Aerial-motion/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304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彼得是羅馬教會第一位主教,也是天主教會追認的第一任教宗,在耶穌親自指定下,帶領眾門徒在羅馬建立了基督教。彼得後來以身殉道,而他的遺產流傳至今。

西元1500年初,獲得神啟的教宗尤利烏斯二世(又譯儒略二世,Julius II)為了紀念聖彼得和教宗制度的起源,任命文藝復興建築師兼畫家多納托‧布拉曼特(又譯多納托‧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為總設計師,建造「基督教世界中最大、最宏偉的教堂」。

此後一百多年裡,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一些卓越的建築師和藝術家相繼為建造莊嚴宏偉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天主教譯伯多祿大殿)做出了貢獻,使得這座大殿成為提供人們神聖體驗之地。

儘管布拉曼特的規劃沒有完全實現,但他開啟了擁抱文藝復興時期真與美的理想、向聖彼得和聖人所體現的神聖原則(divine principles)致敬的旅程,並為創建這座偉大的巴西利卡式教堂確立了方向。

布拉曼特的目標是通過完美的比例和幾何圖形讓參訪者猶如置身神聖的境界中。布拉曼特設計的希臘十字形平面是在一個正方形內,有一個四臂相等的十字架,十字架的中心上方有一個穹頂,四臂的上方各有一個筒形拱(小型的穹頂)。中央的穹頂和四面筒形拱構成等臂的十字。這些元素都圍繞著一個中心點——聖彼得墓。

布拉曼特設計的希臘十字形平面,十字架的四臂相等,中央的穹頂和四面筒形拱構成等臂的十字。這些元素都圍繞著一個中心點——聖彼得墓。(Bramante/CC BY-SA 4.0)

穹頂

布拉曼特去世後,教堂的設計方向在拉斐爾等人手中發生了變化。後來,米開朗基羅受命主持修建。他很大程度上恢復了布拉曼特設計的希臘十字形平面,並且設計建造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雄偉壯麗的穹頂。

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加大了支撐穹頂的四根立柱,讓穹頂以飽滿的輪廓向上拔高,向天際延伸;同時將穹頂的重量沿著更垂直的路徑轉移到下面的柱子。穹頂上端的頂塔在夜間點燈發光,白天則讓光線進入建築內。

米開朗基羅拉高了穹頂,讓穹頂向天際延伸,同時技巧地將穹頂的重量沿著更垂直的路徑轉移到下面的柱子上。穹頂上端的頂塔在夜間點燈發光,白天則讓光線進入建築內。 (alexeyart1/Shutterstock)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穹頂向上延伸彷彿直達天際,讓神聖的光芒通過頂塔進入大殿中心。 (J.H.Smith/Cartio提供)
1546年,時年72歲的米開朗基羅擔任聖彼得大教堂的首席建築師。2007年,在梵蒂岡檔案館發現了大教堂穹頂的一幅紅色粉筆草圖,咸認出自米開朗基羅手筆,據信是畫給打造穹頂的切石工人看的。這張素描繪於1563年,次年大師辭世時,穹頂只完成了基座。(公有領域)

中殿

巴洛克時期在羅馬天主教會的指導下開啟,其藝術形式趨向動感奇幻,以激發和啟悟人們對神的虔信。建築師卡洛‧馬代爾諾(Carlo Maderno)拆除了米開朗基羅設計的教堂正立面,增建了一段長形中殿以容納更多人,並以富有時代風格的正立面完成了整座大殿的修建。

傍晚時分,中殿寬闊的長廊充滿了陽光。雖然後來擴建的中殿因遮擋了穹頂而受到詬病,但也使得聖彼得大教堂成為當今世界上內部容積最大的建築,可以容納6萬人。(gillmar/Shutterstock)
華麗的天花板以格狀重複的形式烘托描繪《聖經》場景的鑲嵌畫。(J.H.Smith/Cartio提供)
中殿內展示著各種著名人物的雕塑,將參觀者領入神聖的場景。圖為教宗利奧十二世雕像。(J.H.Smith/Cartio提供)
米開朗基羅雕塑的《聖殤》(Pietà)。聖母瑪麗亞懷抱著被釘死的耶穌,神情哀而不傷、流露出希望。(J.H.Smith/Cartio提供)

祭壇華蓋

聖彼得大教堂成為巴洛克藝術重要地標,歸功於偉大的建築師和雕塑家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貝尼尼年輕時與畫家安尼巴萊‧卡拉契(Annibale Carracci)一同參觀聖彼得大教堂,表示希望「為使徒建造一個巨大寶座」。他的願望實現了。在教宗烏爾巴諾八世(Urban VIII,又譯伍朋八世)贊助下,他從28歲起為大教堂的裝飾美化創作,歷經了半個世紀。

貝尼尼設計的祭壇華蓋(Baldacchino)位於大殿主祭壇的核心點,聖彼得墓所在地。這個八層樓(28.74米)高的亭狀結構,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製品。

支撐華蓋的四根螺旋柱,其靈感來自君士坦丁大帝從耶路撒冷聖殿帶回羅馬、用於修建老聖彼得大教堂(The Old St. Peter’s Basilica)的12根所羅門柱。銅柱上鍍金的月桂樹葉和蜜蜂是烏爾巴諾家族的紋章圖案。

祭壇華蓋立於大殿中心,是教宗做彌撒的兩個祭壇之一。高大宏偉、視覺通透的華蓋彷彿要將地上的信眾和延伸天際的穹頂聯繫起來。

祭壇華蓋立於大殿中心,是教宗做彌撒的兩個祭壇之一。足有八層樓高的青銅頂棚使穹頂下的巨大空間變得更加人性化,並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聖彼得墓所在的位置。(J.H.Smith/Cartio提供)
半圓形桶形穹頂,將人們的視線引向祭壇華蓋和聖彼得墓正上方的大穹頂。空間感傳遞出的宏大氣勢讓人心生敬畏。 (J.H.Smith/Cartio提供)

聖彼得寶座

貝尼尼還以「聖彼得寶座」(Cathedra of Petri)創造出聖靈的戲劇性體驗。代表拉丁和希臘教會四位聖徒的巨大青銅雕像,輕鬆托起傳說中使徒坐過的「聖彼得之椅」;夕陽西下時,金光透過橢圓形窗子照射進來,映照出窗子中心象徵聖靈的白鴿;隨著雕塑的金色光芒延展開來,一眾小天使飄在神聖的雲彩中,襯托著彼得的青銅寶座。

支撐著祭壇華蓋的四根螺旋形銅柱,將人們的目光引向「聖彼得寶座」。夕陽西下時,金光透過橢圓形窗子照射進來,隨著雕塑的金色光芒延展開來。一眾小天使飄在神聖的雲彩中,襯托著彼得的青銅寶座。 (J.H.Smith/Cartio提供)

最終,貝尼尼以聖彼得廣場完成了教堂建築群。廣場兩側的柱廊就像張開的巨大雙臂,擁抱和歡迎遠道而來覲見教宗、體驗神性並見證聖彼得遺產的朝聖者。◇

大殿二樓中央的涼廊(loggia,譯註:意大利常見的建築形式,即在建築立面的外側修建的走廊)是現任教宗現身佈道的地方。教宗作為上帝的代表,與正立面頂部排列的12位使徒站在一起。十二門徒是耶穌最親密的弟子,他們分別立於12根科林斯式巨柱(Corinthian order)之上,或許寓有擔當羅馬天主教會支柱的含義。(J.H.Smith/Cartio提供)
從聖彼得大教堂上方,可以遙望聖天使橋(St. Angelo Bridge),這是連通羅馬本土和聖彼得大教堂的通道。聖彼得廣場上有兩座大噴泉、標誌著聖彼得殉道地點的古埃及方尖碑,以及兩側像張開臂膀迎接朝聖者的柱廊。(J.H.Smith/Cartio提供)

原文St. Peter’s Basilica: The Most Magnificent Church in All of Christendom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靜謐地坐落在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國羅德島紐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將原本幽靜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壘。取名「小屋」(cottage)是為了對早期木瓦風格(shingle style)避暑別館的尊重。但事實上,這是一棟「適合王后」居住的頂級豪宅。
  • 哥特式雕塑家在創作每一件作品時心懷上帝。他們精心雕塑的作品描繪了聖經與聖徒們的生活,成為教堂建築中重要的一部分──將上帝的訊息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