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中共海軍借國際造船訂單推現代化

人氣 1099

【大紀元2022年04月13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Andrew Thornebrooke報導/陳霆編譯)根據一份新報告,國際上對商用船隻的需求,正推動中共海軍的發展。該報告發現,數十億美元的外國造船合同,可能被北京用於資助建造新戰艦。

美國防安全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新報告中(鏈結)指出,負責建造中國海軍艦艇的四大造船廠,每年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外國商業投資和技術轉讓。

報告中說:「中國不透明的商業生態系統,使造船業內部資本流動的透明度受限,但現有證據表明,來自外國訂單的利潤,可能會降低中國海軍的升級成本。」

這是因為中共的軍民融合戰略(MCF)。該戰略旨在優先發展同時服務於民用和軍用的商業、技術和研究工作。在軍民融合戰略下,中國的國有造船大廠可利用國際合同利潤,加速發展軍事項目,例如不斷擴大的中共航母艦隊。

報告指出,國營的中國船舶集團(CSSC,簡稱中船集團)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它是中國海軍艦艇的主要建造者,同時也為中共當局開發武器和其它國防設備。

根據該報告,僅中船集團就占了世界造船市場的21.5%,這個龐大的集團控制著一百多個子公司。儘管美國在2020年已將中船集團列入投資黑名單,但正如數據所示,這對國際需求幾乎沒有影響。

中船集團的例子,突顯了中國占據全球造船市場中心地位這一關鍵問題。在2020年,中國占世界所有商船建造的40%以上。第二名是韓國,占31.5%,第三名是日本,占22.2%。

世界其它國家的總合僅占商船建造的不到8%。

至關重要的是,該報告發現,用於建造世界商船的船廠,也被用來推動中國海軍在全球崛起。

2019年4月23日,中共海軍055型導彈驅逐艦南昌艦接受海上閱兵式檢閱。 (Mark Schiefelbein/AFP via Getty Images)

大連船舶重工、江南造船、滬東中華造船和中船黃埔文沖船舶,這4家船廠近年來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外國投資,來自法國甚至台灣的大型公司,紛紛委託這些船廠,在與中國戰艦相同的乾船塢(drydocks)中建造船隻。

此前,建造一艘法國艦艇的乾船塢,現在正在建造中國最新、最先進的航空母艦。此外,根據最新的衛星影像,台灣長榮海運公司的一艘商業集裝箱船,正在隔壁船塢中組裝。

這一事件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即這家台灣航運巨頭,事實上可能正在資助中共發展侵台能力。

報告說:「台灣首屈一指的航運公司,正向為中國海軍組裝軍艦的船廠注資,這應該在台北引起更多關注。」

「鑑於中船集團缺乏透明度,並在支持中共海軍上扮演的核心角色,外國公司在與中船集團和其他中國造船廠合作時應更謹慎」,報告寫道,「對民主國家來說,尤其是在中國日益強硬下首當其衝的地區,這些關係不僅令人擔憂,也構成了國家安全的實際威脅。」

CSIS發現,從2018年到2022年,長榮公司總共從中國購買了44艘船。這些訂單中,只有兩艘是由目前所知沒有為中共海軍生產戰艦的船廠建造的。

然而,長榮與中船集團的合同只是冰山一角。

CSIS報告發現,從2019年到2021年,上述四家船廠收到了211份商船訂單,其中約64%的訂單來自中國和香港以外的地區。

因此,該報告警告,在共產政權發展全球野心,與西方的分歧不斷加劇之際,全球商船需求很可能加速了中國海軍的發展。

儘管如此,報告說,另外兩大造船中心是韓國和日本,CSIS稱其為「蓬勃發展的民主國家」,這也帶來了一線希望。這兩國也與美國簽訂了有利的貿易和安全協議。

CSIS建議,華府的國會議員們應試圖將國際造船合同,從中國轉移到太平洋地區更民主的市場中去。

報告說:「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應探索各種機會,鼓勵外國公司離開中國,轉而與韓國、日本的公司建立夥伴關係。」

「這種轉變並不容易,也不會立即發生,短期內也可能發生產能問題。但在面對中國的艱難抉擇時,特別是關係到國家安全的重要選擇時,美國應準備好掌舵領航。」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有公民被扣押 18國聯名呼籲哈馬斯釋放人質
【全球連線】全球法輪功學員 紀念「四二五」
98歲馬來前總理因兒子涉案面臨反貪調查
沙塵暴來擊 希臘雅典天空變橘色如置身火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