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在上海故居的幾段往事

文/仰岳 整理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鍾元/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764
【字號】    
   標籤: tags: , ,

上海市,不單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自民初以來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工商業中心,同時它也是中國近代革命家孫中山投身革命事業後,駐足居留最久的地方之一。

目前位於上海市黃浦區香山路7號的深灰色二層洋樓,便是孫中山當年在上海的故居,他在1918年至1924年居住期間,先後在此完成了《孫文學說》、《實業計劃》、《中國國民黨宣言》等著作。當時他憑著上海這國際都會的地利,走訪、接見了諸多當時中外主流的政治要人和新聞媒體,其間的人、事影響中國近代史甚鉅,在這個地方同時也發生過幾段為人津津樂道的軼事……

上海故居的來歷

孫中山自從將大總統之位讓給袁世凱後,就與幾位革命同志一起在上海環龍路63號居住。一日,有四位加拿大歸國的華僑前來拜訪,與孫中山相談甚歡,最後在告辭離去前,他們私底下問侍衞隊長馬湘:「孫先生住的房子太不像樣了,這是他自己的嗎?」

馬湘回說:「他哪裡有房子?這房子是租來的,每月要付65元租金呢!」

這四位華僑感嘆地說:「哪裡有做驚天動地大事業的人,竟連住的房子也沒有的呢?我們一定要替他想想辦法。」

於是這四位華僑一致決定拿出一筆錢,購買了一棟洋房給孫中山居住,這便是現今位於上海市黃浦區香山路7號(當初稱為莫里哀路)的孫中山故居。

國父孫中山曾經在上海居住過的寓所資料照。(鍾元翻攝/大紀元)

當孫中山知道後,起初連忙推辭,不願接受此豐厚的贈禮,經過四位華僑再三地解釋,說明這完全是為了幫助革命事業,孫中山才勉為其難地接受。日後他為了籌措革命資金,還先後兩次將此房子抵押給銀行借錢,後由幾名華僑贖回。

國務總理唐紹儀「等菜」

孫中山的生活一向極為簡樸,在上海居住其間,每天家中用餐有好幾個人,但菜錢不過只有二、三元。

有一天唐紹儀去拜訪孫中山,唐紹儀曾在清朝時期公費派至美國留學,在北洋政府中負責處理稅務及外交,因工作績效優異而獲重用,曾官至國務總理。

當時二人相談甚歡,不知不覺談到中午,孫中山就留他下來吃午飯,他還特別吩咐僕人,到知名廣東菜館「趣樂居」買一隻鹵水鴨回來待客。

用餐時,唐紹儀也不客氣,很快地就把鴨吃完。他以為尚有其它餚饌陸續端來,於是就放下筷子等菜。

孫中山見狀,便說道:「簡單得很,沒有什麼好的菜款待。」說完就問隨身侍衛:「還有菜嗎?」侍衛回道:「廚房裡只有鹹魚。」

孫中山只得拿出鹹魚讓唐紹儀吃完午餐,這時唐紹儀說道:「我大吃慣了,一隻肥燒鴨我可以一頓吃完,家裡雖然也是幾個人,但每餐菜錢便要十元啊!像孫先生這種生活真是太寒苦了!」

之後唐紹儀對孫中山先生的人格更是佩服,在孫過世後,唐紹儀還提議廣東國民政府,將孫中山出生的香山縣改名中山縣,表示對總理的永久紀念。

廚師宋玉銘買「草頭」

宋玉銘原本在上海「玉行宮」飯館當廚師,他不只菜燒得好,為人更是以誠懇老實著稱,深受革命黨同志的讚許,他也因此接受推薦,當了孫中山先生的廚師。

有一天孫中山對宋玉銘說:「今天弄點『草頭』來吃。」

宋玉銘以為孫中山是指名菜「槽頭肉」,不過到中午吃飯上菜時,才知道孫先生不是那個意思。

第二天早上,孫中山和他一同上菜市場買「草頭」,宋玉銘這時才知道「草頭」居然是指「苜蓿」。他不禁脫口說道:「這是野菜,在鄉下是拿來餵驢子的!」

這時旁邊的侍衛不高興地瞪了他一眼,孫中山卻說:「別怪他,他很老實,這樣很好。」

宋玉銘出身窮苦人家,不識字。孫中山在百忙間還教他讀書識字,配合他的工作,從柴、米、油、鹽這些入手,一個一個讓他認,教他寫。還經常給他講些革命的道理,教他為眾人服務的思維,以及說真話、做真事,做一個為他人著想的好人。

宋玉銘替孫中山當了三年的廚師,直到1922年發生了廣州六一六事變,宋玉銘因為還要照顧上海家中老、小,無法跟隨孫中山赴廣東,才依依不捨地離去,而孫中山到廣州後還曾寫信慰問他。

孫中山的一生中,大部份時間都為了革命事業不斷地奔走,即使下野在上海居住的幾年期間也從未安逸。他生前始終簡樸度日,身後只有留下這棟華僑贈與的、目前已經成為文物保護的上海故居。而屋中留存下來的除了一些孫中山夫婦曾使用的用品外,最多的也就是五千餘本藏書而已。

這棟小小的西式洋房,在上個世紀,曾見證了孫中山先生的「以民為本、天下為公」的胸襟和處事為人,銘記了中國的政治更迭、變換;而在這個世紀,在疫情突起、國際局勢劇變的時刻,這個曾經世界聞名的城市,又將為我們見證些什麼呢?

參考書目:

《孫中山傳奇》作者石靜宜 可築書房1990年出版
《我們的國父》杜英穆著 名望出版1987年出版@*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民主自由
    蔣經國先生是中華民國第6、7任總統。他知人善任,啟用一批優秀的官員,將台灣建設成一個經濟起飛的國家,成為當時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他晚年也解除了種種的政治禁令,讓台灣走向民主化。曾有民調統計,有超過半數的台灣人民認為他是最受到懷念,也是對台灣貢獻最大的總統。
  • 歷史上的今天,林肯:失身草莽良亦寇,一朝稱王賊亦雄。天地黑白早有定,是非成敗轉頭空。獨立自由血鑄就,想拿走就拿走?不中!
  • 蔣介石是近代知名的領導者,大多數人普遍以為他是一位冷酷的軍事強人,其實檢視他的日記與過去侍衛的回憶錄,可發現許多他個人在私底下與人熱情互動、為人設想的小故事,這些故事在他「車遊」期間最為多見,而「車遊」則是他個人最喜歡的休閒活動之一……
  • 西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向北京,這一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關鍵時刻,湖南名士唐才常與革命黨領袖孫中山都在此年發動了大規模的起義活動,然而這些起義事件最後都以失敗收場,這一年也是革命黨人普遍感到最為低潮的一年,然而孫中山並不氣餒,本文將述說他在惠州起義前後的小故事…...
  • 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不僅是20世紀叱咤風雲的政治領袖,而且是激勵人心的一流演說家、榮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悠然自得的業餘畫家。其是非功過雖有不少爭議,但這位在至暗時刻發出雄壯獅吼的前首相仍被民眾選為「最偉大的英國人」。其危難歲月卓越的領導力,至今仍為英美政要們欽佩稱道。
  • 在浩瀚的歷史洪流中,東西方都很少有英雄人物能夠像成吉思汗和亞歷山大大帝那樣脫穎而出,震古鑠今。亞歷山大(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和第一位大汗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都有著史無前例的征服世界的壯舉。但除此之外,他們還有著相似的價值觀,對各自神的信仰以及對新文化知識的熱衷。
  • 孔祥熙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穩健、厚重。無論他坐著或站著,就像一座小山。所以當時有人說,用這樣的人管理國家財政,不會發生危險的事,不會禍國殃民。日軍侵華,國難當頭,民生艱難。孔祥熙身為財政部長,時常發表演講,為國民打氣。
  • 在蔣經國總統的一生中,面臨過許多的考驗,在年輕時留學俄國十二年的試煉,日後在抗戰期間的江西主政、組訓青年軍,戰後深入敵營與蘇俄談判,他都憑藉著個人長期歷練的智慧化險為夷,1975年父親蔣介石過世,生死這雖然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命運,但對蔣經國而言這是一種無從形容的喪失,他傳記中自述這一年是人生中「最長的一年」,然而也在這一年,他對於生命有了更深的體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