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英政府資助港僑協會近50萬鎊

鄭文傑:提供四大服務支援港人

活動相片(被訪者提供)
人氣: 26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2年04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報導)

完整訪問

「英國港僑協會」這個組織,相信對不少居英港人來說並不陌生。在2020年7月《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成立的他們,在移民潮之下肩負起支援居英港人的重要任務。已經成立了超過一年半的港僑協會,舉辦過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活動,但原來他們最近才設立首個實體辦事處。本報記者最近親臨會址,為大家專訪創辦人之一鄭文傑(Simon)。

英國港僑協會辦公室(林一山 攝)

港僑協會的倫敦總部會址位於Waterloo地鐵站附近一個名為「Living Space」的社區中心,雖然租用的辦公室只是一個不足100英呎的房間,但感受到協會無限的熱誠。除了有辦公桌和梳化之外,亦擺放了一些與「反送中」有關的文宣藝術畫作,以及很多關於香港抗爭運動、文化和歷史的書藉。社區中心內有一些共用空間,例如會議室和活動室,協會與另外兩間本地慈善機構一起共用設施。

英國港僑協會位於一間社區中心之內(林一山 攝)

設立會址兌現當初承諾

Simon表示,港僑協會在今年2月15日開始使用這個會址,對協會來說有很大的意義,因為他們是英國歷史中首個以香港人為服務對象的機構在英國成立辦事處。雖然成立實體辦事處可能增加被中共騷擾的機會,但Simon仍覺得是必要的,因為協會最終要制度化、變成建制的一部份,才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居英港人融入英國、為香港發聲、鞏固港人社區的聲音。他期望,在擁有會址之後,可以將過去在網上舉辦的服務實體化。協會逢星期一至五「朝10晚5」辦公,歡迎港人預約諮詢服務。

英國港僑協會位於一間社區中心之內(林一山 攝)

另外,協會一直提供情緒輔導服務,所以實體空間是非常重要。除了熱線電話和網上即時通訊軟件之外,面對面的輔導效果始終較好,受助人能夠在一個安全的空間裡面分享。Simon說:「協會提供的輔導服務是獨有的,因為他們懂得香港具體政治形勢、值得信賴,能夠講廣東話。」

電影放映會(被訪者提供)

現時,港僑協會聘請了大約30位職員,當中有全職、兼職、自由工作者。而倫敦總部辦公室有兩位經常駐場的當值主任,可以解答各種疑問,另外還有兩位在大倫敦地區的外展主任,不定期舉辦活動。

當被問及當初在創立港僑協會時有否計劃過發展成現時的規模,Simon回答說在2020年初開始構思成立協會時,已經在物色會址,但當時沒有任何政府資助,很困難。2020年7月,港僑協會成立時發起眾籌,雖然被《港區國安法》影響了眾籌進展,但至今也籌得大約4萬多鎊善款。眾籌的時候曾承諾過會將部份經費租用會址,現在只是兌現當初的承諾。他亦透露,當初花了大約半年時間做非牟利公司註冊,現在仍等待審批註冊成為慈善機構。

獲英政府資助支援全國居英港人

今年2月,英國政府通過了一筆超過260萬英鎊的資助,給予多個港人和華人組織,以幫助透過BNO簽證移居英國的港人成功融入當地生活,港僑協會是其中一個獲得資助的團體。

活動相片(被訪者提供)

Simon表示,英國政府提供的資助共有兩筆,一筆大約是40萬鎊,讓協會推行全國服務。協會集中於「個案查詢」、「就業輔導」、「情緒輔導」和「社區融入」四方面的工作,而他們亦成立了四個相應的工作團隊。

關於「個案查詢」,協會會處理各類型個案查詢和求助,在有需要時轉介到其他團體,持續跟進個案發展。協會將於今年6月出版一本小冊子,解答港人經常遇到的問題,協助他們尋找服務;「情緒輔導」方面,協會除了透過熱線電話和網上即時通訊軟件輔導之外,亦歡迎港人預約時間親臨會址。

「就業輔導」方面,Simon表示他們非常專注於這部份的工作,因為只要求助人有一份隱定的工作,求助人其他各方面的適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在幾個月之前,協會進行了一個就業調查;成立了一個專門團隊,不斷約見英國的公司和商會,向他們講解居英港人就業情況和競爭力;跟其他機構合作,向港人介紹英國勞工權益;在網站上提供職業配對服務。

近半外展主任為前區議員

港僑協會亦成立了「社區外展團隊」,在英國12個行政區當中,各區都有至少1個聯絡外展主任,在某些較多港人居住的社區,就有2個外展主任。現時有15至16名外展主任,每區每月舉辦1至3個社區活動,讓港人融入社區、讓當地人認識新移民港人、凝聚港人身份。

農曆新年活動(被訪者提供)

Simon透露,有近一半外展主任都是前香港區議員,所以意義重大,能夠延續他們的區政理想。他認為這些前區議員外展主任擅長社區工作,某程度上,他們現在的工作與香港區議員類似,但需要適應新的文化,面對挑戰。Simon覺得這對協會來說是很大的欣慰,很開心看到他們能夠延續專業。而另一半外展主任以前是香港的社工和教師。

除了上述的40萬鎊資助之外,英國政府還提供另一筆約9萬多鎊的資助,讓港僑協會進行教育工作。所以他們正在延攬高教界人士,與英國教育機構合作製作教材,讓英國中小學認識香港新移民,以及英國與香港的歷史紐帶。Simon說:「今次是英國政府首次撥款做這類工作,所以資助的金額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英國政府的認可、英國認為需要做這方面工作。」

支援港人是長期議題

Simon坦言,以上的政府資助暫時為期只有6個月,所以在今年6月底至7月初就可能會結束資助。這可能受限於英國政府每個財政年度的規劃,Simon承諾會盡量爭取英國政府的持續資助,所以協會要努力工作呈現成果,向英國政府證明他們的工作是有意義及有效用。

他亦對協會的工作表現有信心,因為目前他們所提供的服務的頻率、質素和規模都不錯,他將會跟英國政府商討怎樣延續服務。「支援居英港人的工作是長遠的,不單純是外來移民融入英國的問題,而是英國怎樣看待自己國家的移民史和文化的問題,香港人是英國《國藉法》承認、認可和保護的國民。」

另外,英國政府將在今年底放寬港人BNO簽證申請條件,容許於1997年後出生的香港年輕人,只要父母有BNO護照,年輕人自己也可以獨立申請BNO簽證到英國定居。Simon估計新措施將會令協會的服務對象年輕化。「現時,協會的受眾比較多是三十多歲,一家人,有小孩。放寬申請資格是好事,新一批的移民將充滿活力,加強香港人未來在英國社區上的影響力,有積極正面的作用。」

不過,Simon亦估計,數年後才經BNO簽證移民來英國的香港人,可能想法上與較早移民的香港人不同。在BNO簽證開放第一年就移民的港人受政治影響最迫切,對中共政權用腳投票,但往後幾年才移民的人,所面對的政治迫害風險較低,未必是前線抗爭者,政治取態上可能會越來越溫和、甚至有親共建制派支持者濫用「救生艇」,Simon會密切留意變化。

最後,Simon提到不少香港人都經歷了集體創傷,影響他們的生活。而這個創傷一直在延續,因為中共對香港的打壓仍未成為過去式。因此,協會認為英國政府需要保護居英港人的言論自由。Simon說:「就算在自由國度,不少港人仍擔心被中共監視、被秋後算帳。這不只是香港人的事情,也是英國的事情。希望更多英國市長和議員能夠就中共滲透統戰英國說『不』,為香港發聲。」◇

責任編輯:陳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