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 兩件事

作者:方靜
成功的人生,不在做得多,而在做的心態與策略。(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45
【字號】    
   標籤: tags: ,

從「雨水」到近「清明」時節,母親的膝蓋受傷已經一個多月了,目前還在復原中。

這一陣子以來,我承接所有的家務、瑣事,度過了一段不「尋常」的日子。起初,是漫無頭緒的手忙腳亂;如今,幾番跌跌撞撞過後已逐漸適應。果然「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真槍實彈的操練,遠勝於紙上談兵的妄想。

在過程中,我意識到,日常生活裡的事,大概可以歸結為兩件事,那就是「該做」的事和「想做」的事。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足以影響到我們應對的心態、規劃與行動。

古人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而本末、終始、先後,就是順序,也就是方法。因此,倘若希望有好結果,就要在動機和關聯因素上下功夫,再按部就班的去做。

先說「該做」的事。人生的每一個時刻,都有「該做」的事,諸如:家庭的飲食、灑掃;職場的企劃、工作;社交的相處、往來等等,一日之所需,都可以包括在內。「該做」的事,大多數的人不能擺脫,也無法迴避,那麼,何不開開心心的全力以赴呢?

再談「想做」的事。這是指可以讓自己快樂的事,並非單指派對、度假尋歡作樂,也不是逛街、購物滿足慾望之屬。以上種種雖然有樂趣,但只能算是一時享樂,缺乏心靈的提升。「想做」的事,可以讓人投注熱情與創意,獲得內在豐盈、心靈滿足的快樂。

人的能力有限、時間有限,如果甚麼都做,又企圖做好每件事,不懂得集中精神先做好「該做」的事,再去做「想做」的事,那麼,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失敗。且看成大事者,無不懂得按照事情的主次、緩急來做,他們永遠記得──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當「該做」的事和「想做」的事發生衝突時,要學習控制自己的慾望,先去做「該做」的事,等機會成熟再去做「想做」的事。成功的人生,不在做得多,而在做的心態與策略。所以,要認清這「兩件事」的本質,不可輕忽、怠慢。@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魏武帝曹操詩歌有云:「天地間,人為貴。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其濟世安民、肅清寰宇之志及一統天下的雄心和抱負,躍然紙上。而為了實現這雄心和抱負,曹操憑藉其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能,金戈鐵馬,歷經三十餘戰,終於統一了北方,結束了北方的分裂狀態,延續了漢王朝的統治。期間,多少英雄歸附,多少豪傑嚮往,多少經典故事流傳。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上說曹操「有大功於天下」。
  • 李自成從一介平民能夠在十幾年中通過不斷征戰,打敗明朝軍隊,建立政權,首要的原因自然是天象使然。
  • 領導層作為一個組織正常運作的發動者和推動者,承擔著決定勝負的組織領導和管理工作。他們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團隊的成敗,乃至一個企業或國家的興衰。因此,優秀的企業需要優秀的團隊,更需要優秀的領導者。「弱」將手下必無強兵,「強」將手下也無弱兵。
  • 作為良將不但要有將能、 將才,精於謀略,善於戰法,勇猛善戰;同時還必須具備有良好的將德修養,勝而不驕,謙退不伐(不自誇),不矜其功,克成其名。
  • 連李白都寫詩稱讚過他,深深感佩!
  • 雖然成語只有短短的四個字組成,但卻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下面這50個常用成語的故事與典故,你知道幾個呢?
  • 僅從書本上學到知識始終是淺薄的,一定要親身踐行。比喻人必須通過親身體驗才能明白道理、獲得成長。語出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 《馬前課》第六課,在卦為《兌》,《兌》卦屬金,原卦斷說「剛中柔外」,預示了宋朝的命運。此「剛」一語雙關。《兌》為「重卦」,隱指南北兩宋。
  • 在與欽察汗國與伊兒汗國保持友好關係的同時,忽必烈也沒有忽略與周邊其它國家,如高麗、日本、安南等東南亞、南海諸國的關係,並根據情況採取了不同的策略。
  • 宋仁宗時期,有位年輕人遊覽寺院,遇到了一位老僧。次年,年輕人病亡,他的元神進入幽冥,卻看見老僧從天而降,還帶他走了一遭。原來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又一次新的開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