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集錦】《左傳》名句故事(1)

文/杜若
春秋時期蟠虺紋鼎。(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00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翻閱經史典章,悠遊字裡乾坤。站在古卷一隅,重溫名句經典。從遠去的時空,找回歷經千載的人生寄語,體驗古老的智慧人生。本章擷取《左傳》名句,以及背後的精采故事。

1.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最上等者(上聖之人)是樹立美德,次一等者是建立功業,再次一等者是著書立說。雖然人死去很久,但其事蹟仍會長存,不會被遺忘,這就叫不朽。

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年)春天,叔孫豹(?—前538年)出使晉國。晉國執政卿范宣子到郊外迎接他,並向他請教古人說的「死而不朽」這一問題時,說道:「我先祖從舜、夏、商、周以來,歷代世襲貴族世祿不輟,這就是不朽吧?」叔孫豹回答:「據我所知,這只是世代為官受祿,並非不朽。魯國賢大夫臧文仲,雖然去世很久了,但他的話仍在流傳,這就是立言。所謂不朽,應當是這樣的吧!我聽說,最上等者樹立德行,次一等者是建立功業,再次一等者是著書立說。這些即使經過了很久也不會被磨滅,這就是不朽。」

唐代大儒孔穎達在《左傳正義》中曰:「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2.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我聽說,用忠誠善良可以減少怨恨毀謗;沒有聽說過,用威嚴的權勢可以防止和消除別人的怨恨。

鄭國人在鄉校裡遊玩聚會,議論國家政事。鄭國大夫然明(名蔑)對子產(鄭穆公之孫)說:「若毀掉鄉校,會怎樣?」

子產說:「為什麼?人們早晚忙完事情就到那裡遊玩,有時議論執政的好壞。他們認為好的,我就推行它;他們所討厭的,我就改善它。那是我的老師,為什麼要毀掉它?」

「我聽說,用忠誠善良可以減少怨恨毀謗;沒有聽說過,用威嚴的權勢可以防止和消除別人的怨恨。靠威權不能迅速阻止言論嗎?能,但那就像防堵河水一樣,一旦大水來了,傷人必然很多,讓我來不及阻擋和挽救,不如把水稍加放掉一些,使之加以疏通。不如讓我聽到這些話,作為改善執政的藥石。」

然明說:「我知道您確實是可以成就大事的。如果能始終這樣做下去,那麼鄭國就有依靠了,不只是對幾位大臣有利而已呢!」

孔子聽到這些話,說:「從這點來看,人們說子產不仁,我不相信。」

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誰能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大的善行了。

晉靈公荒淫無道,靠徵收重稅來滿足奢侈的生活。他從高台上用彈弓彈傷行人,看行人躲避彈丸的窘態來取樂。他還因為熊掌沒有燉熟而殺害廚師。國君無道,趙盾和士季看在眼裡,二人約好相繼勸諫。士季去了三次,晉靈公才接見他。靈公知道他是來進諫的,就說:「我知道錯了,打算改正。」士季叩頭說:「誰能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詩經》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都有善性,初衷都是好的,但能夠自始至終積極檢討、彌補過錯的人就很少了。」

晉靈公為了堵住士季之嘴,怕他繼續進諫,只是口頭上說要改錯,但是行為上還是我行我素,沒有悔改之意。還派武士刺殺進諫的股肱大臣。靈公倒行逆施,導致天怒人怨,最後被殺。

這段故事中,士季勸諫靈公的話「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在中國流傳了數千年,成為經典箴言。

4.宴安鴆毒,不可懷也。(《左傳‧閔公元年》)

安逸猶如毒藥,不可以留戀。比喻沉湎於安逸,貪圖享樂,如同飲鴆毒一樣,招致致命的結果。

狄人進攻邢國。管仲對齊桓公說:「戎狄猶如豺狼,不會得到滿足;華夏各國應當互相親近,不能彼此拋棄。安逸猶如毒藥,不可以懷戀。《詩經》上說:『豈不懷歸,畏此簡書。』(難道我不想回家嗎?是擔心竹簡傳來的告急文書啊。)盟國竹簡上的告急文書,就是同仇敵愾、憂患與共的意思,所以請按照簡書傳令出征之事,援救邢國。」於是齊國出兵援助邢國。

管仲認為戎狄之心,猶如豺狼之獸,永遠貪得無厭,得不到滿足。齊國地處中原,應當與華夏各國保持友善交往,不可以彼此拋棄。當邢國遭到戎狄入侵,派使者帶上簡書,向諸侯求援。凡是收到簡書者,必須出兵相救。齊桓公縱心安樂,不想派兵出征。所以管仲以「宴安鴆毒,不可懷也」,勸諫齊桓公不要沉湎安逸,自損其身。

5.修己而不責人,則免於難。(《左傳‧閔公二年》)

自己主動修身而不去責備別人,就能夠免於災禍。

晉獻公問大臣里克:「寡人有好幾個兒子,不知應該立哪一個做嗣君(繼承人)?」里克並沒有回答,就退下了。繼而,他去晉見太子申生。太子聽說此事,擔心地問道:「我是不是要被廢黜了?」

里克回答說:「且子懼不孝,無懼弗得立,修己而不責人,則免於難。」做兒子的應該害怕不孝,不應該害怕不能立為嗣君。自己主動修身而不去責備別人,就能夠免於災禍。

晉國大夫里克勉勵太子申生,將精力放在處理國事上,通過修身修德贏得人心,不要為廢立之事勞心。人生在世,應當盡人事,順天命,不為瑣事患得患失。這樣的處世方式,即使在當今也值得今人借鑑。

參閱資料:
《左傳》
《左傳正義》卷10/卷21/卷35@*

點閱【漢典集錦】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 冬至:夜從今夜短,日從今日長!冬至日陽光達到南至點將要北返,陽氣從地底升起。你對「冬至」的內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盤點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與典故。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圓!黃曆八月十五日圍繞著月亮的許多民俗傳說,尤其是中秋節的神奇事兒紛紛湧上記憶的時空,讓人回味中秋節的神奇時空!它們跨越了幾千年的記憶,搭起仙凡之間的橋梁。
  • 秋天多變的風貌往往容易觸動人心,詩人詠秋的詩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詩情畫意中對應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讓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們來看一篇詠早秋的詩,體會其中簡單二十個字中蘊含的豐富文化意境與深永的意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