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集錦】《左傳》名句故事(2)

文/杜若
春秋時期蟠虺紋鼎。(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56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翻閱經史典章,悠遊字裡乾坤。站在古卷一隅,重溫名句經典。從遠去的時空,找回歷經千載的人生寄語,體驗古老的智慧人生。本章擷取《左傳》名句,以及背後的精采故事。

1.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不會因為一點小過就掩蓋你們的大功勞。眚(音省),指眼角膜上的小翳,引申為過失、錯誤。

三位秦國大將百里孟明(百里氏,名視,字孟明,秦國名相百里奚之子)、西乞術、白乙丙率兵出征攻打鄭國。然而,他們在回國途中在殽山遭到晉國伏擊(史稱殽之戰)。秦國大軍全軍覆沒,三位秦將也被俘虜。在晉太后文嬴(秦穆公之女)的干預下,晉襄公赦免了他們。

秦穆公穿著素服親自來到郊外,對著三位敗將號哭,說:「我沒有聽上大夫蹇叔的話,使你們受到了侮辱,這是我的罪過。不撤回孟明的駐軍,也是我的過錯,你們有什麼罪呢?我不能因一次小過就掩蓋你們立下的大功勞。」

秦穆公認為錯不在將領,而在於他決策失誤,導致將領在外受辱。他沒有殺孟明等三將,而是繼續重用他們。甚至在一年後,孟明在秦晉之戰中再度失敗,穆公也不改變對他們的態度。孟明等人感恩圖報,忠心耿耿地輔佐穆公,一心想著報答他的大恩大德。在殽之戰三年後,秦將一雪前恥,在王官之戰大敗晉軍。此後,秦國向西「兼國十二,開地千里」(《韓非子‧十過篇》),稱霸西戎。周襄王派召公賜予秦穆公十二隻銅鼓表示慶賀。

2. 從善如流,宜哉!(《左傳‧成公八年》)

聽從好的建議如同流水一樣快速,這是多麼恰當啊。

晉國大夫欒書(?—前573年),人稱欒武子。有一年,他率軍攻打蔡國,接著又攻打了楚國,俘虜了申驪。楚軍回去時,晉軍又侵襲了沈國,俘虜了沈子揖初。「師出有功,常從其謀」,欒書能有這樣的戰果,是他聽從了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等人的建議,不與楚國交戰。君子說:「聽從好主意如同流水一樣,這是多麼恰當啊!《詩經》說:『愷悌君子,遐不作人。(恭敬隨和的君子,怎會不選用賢才?)』求得善士,任用有才有德之人,這就有功績啊!」

3. 樹德莫如滋,擊疾莫如盡。(《左傳‧哀公元年》)

樹立美德,最好的辦法是促使它不斷增長;消除惡疾,最好的方法是徹底清理乾淨,不留下任何禍患。這裡的「疾」是不祥,隱惡,仇恨等多種意思。

魯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吳王闔閭在樵李被越王勾踐打敗,傷足而死。哀公元年(前494年),闔閭之子,即吳王夫差在夫椒之戰打敗了勾踐,為父報仇。勾踐派使臣求和,夫差準備答應。吳國大夫伍子胥力諫吳王,拒絕求和。他表示:「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伍子胥深謀遠慮,知古論今,始終視越國為吳國的心腹之患。

伍子胥向吳王講述了夏代少康中興之史、越王勾踐為人以及吳越兩國世仇,希望夫差以史為鑑,除惡務盡,以免留後患。若此時不除勾踐,日後可能重蹈史上的亡國覆轍。

吳王不聽伍子胥的忠言勸告,與越王議和。夫差此舉養癰遺患,為吳國埋下亡國之禍根。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經過二十年的休養生息,最終滅了吳國,「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勾踐滅吳後,稱霸一方。

4.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左傳‧宣公十五年》)

江河湖澤會容納污濁,深山密林暗藏著毒蟲猛獸,瑾、瑜這些美玉中也藏匿著斑痕。

楚國左司馬申舟在孟諸打獵期間,當眾鞭打了為宋昭公駕車的甲士,因此得罪了宋國。後申舟被宋人所殺。魯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楚莊王因申舟被殺一事,出兵討伐宋國。宋國人樂嬰齊到晉國求援,晉景公想要救援宋國。晉大夫伯宗不同意,他說:「古人說:『雖鞭之長不及馬腹。』上天正在庇護楚國,不能和他爭強。晉國雖然強盛,怎能違背上天?諺語說:『高下在心(指斟酌情況做事,採取適當的辦法)。』江河湖澤也會容納污濁,深山密林暗藏著毒蟲猛獸,瑾、瑜這些美玉中也藏著斑痕。身為國君也得忍受點恥辱,這是上天的常道。您還是等等看吧!」於是,晉景公停止發兵救宋。

伯宗引用古言「雖鞭之長不及馬腹」,鞭子雖長,卻也擊不到馬肚子,言外之意晉國雖然強大,也無力戰勝楚國。又引用「高下在心」,指做事要審時度勢,斟酌具體情況,採取適當的辦法。

晉景公以不救宋國為恥辱,伯宗寬慰他,一點小小的恥辱不會損害國君的大德。

5.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左傳‧桓公十年》)

百姓本來沒有罪,由於懷揣了寶玉,卻因此而獲罪。

虞公的弟弟虞叔有一塊寶玉,虞公向他索要,起初虞叔沒有給他。不久之後,虞叔很後悔,他引用了一句周朝諺語,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百姓本來沒有罪,由於懷揣了寶玉,可能會因此而獲罪,以此表明擔心引禍上身。於是就把美玉獻給了虞公。

後世將「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作為無辜得禍的代名詞。為權者自恃手中握有權勢,就肆意找藉口,劫掠他人財物,或將別人定罪。這句話與《左傳‧僖公十年》裡「欲加之罪,其無辭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參閱資料:
《左傳》
《左傳正義》卷6/卷16/卷24/卷26@*#

點閱【漢典集錦】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 冬至:夜從今夜短,日從今日長!冬至日陽光達到南至點將要北返,陽氣從地底升起。你對「冬至」的內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盤點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與典故。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圓!黃曆八月十五日圍繞著月亮的許多民俗傳說,尤其是中秋節的神奇事兒紛紛湧上記憶的時空,讓人回味中秋節的神奇時空!它們跨越了幾千年的記憶,搭起仙凡之間的橋梁。
  • 秋天多變的風貌往往容易觸動人心,詩人詠秋的詩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詩情畫意中對應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讓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們來看一篇詠早秋的詩,體會其中簡單二十個字中蘊含的豐富文化意境與深永的意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