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傳】之二:琅琊佳少 坦腹東床

文/洪熙
王羲之。(孫明國/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595
【字號】    
   標籤: tags: , ,

琅琊王氏家族成員身居高官顯位,或入則為相,或出則為將,可謂東晉國之柱石。琅琊王氏既是簪纓顯宦之門,也是書法名門世家。

琅琊豪門 書法世家

王羲之的伯父王廙(276年—322年),字世將,是丞相王導的堂弟。晉室過江之前,他的書法造詣就已獨步天下,號為第一,其人「工於草、隸、飛白,祖述張(芝)、衛(瓘)遺法」,「其飛白志氣極古。垂鵰鶚之翅羽,類旌旗之卷舒」。

王廙(音義)博學多才,精通史籍、繪畫、音律等。王羲之幼年喪父後,王廙身為伯父,在書法和繪畫上皆悉心指導侄兒。

在晉明帝司馬紹還是太子時,王廙教他書畫。王廙去世後,其靈柩運回建康,身為皇太子的司馬紹親至王家,哭拜靈堂,一如家人之禮。

御史中丞周嵩曾上書晉元帝,將王廙、王導相提並論,「至於忠素竭誠,義以輔上,共隆洪基,翼成大業,亦昔之亮也」。

王羲之的族伯王敦(266年—324年),字處仲。他與王導一同協助晉元帝司馬睿開國,建立了東晉,成為當時的權臣。王敦擅長書法,尤其酷愛顛草,「初以工書得家傳之學,其筆勢雄健」。

筆論傳奇

王羲之的父親王曠酷愛書法,經常一個人待在書房裡閱讀一本書,神態極為認真,然後磨墨寫字,最後再小心翼翼地將那本書放回枕中。少年王羲之發現了父親的祕密,於是有一天,趁著父親外出時,他偷偷地溜進父親的臥室,從枕中取出那本書。那本書正是蔡邕的《筆論》。

說起《筆論》,能夠傳世也頗為傳奇。蔡邕著作《筆論》後,他的女兒蔡文姬,以及韋誕首先得到他的密傳。

傳說,同是曹魏時代的名書法家鍾繇苦苦地懇求韋誕傳授書法,但韋誕沒有給他。韋誕死後,將《筆論》帶進了墳墓。鍾繇一生酷愛書法,迫於無奈,就悄悄地掘開韋誕之墓,才得到了《筆論》。

鍾繇從此書中得知,「多力豐筋者勝,無力無筋者病。」因此書法造詣突飛猛進。但是鍾繇也與韋誕一樣,並沒有公開《筆論》,他死後也將此書帶進了墳墓。

鍾繇去世五十五年後(公元285年),他的學生宋翼為得到書法祕笈,也迫不得已掘開鍾繇墓,取出了《筆論》。從此,蔡邕密傳的《筆論》才流傳於世。

七十多歲的宋翼遵循書中的筆法進行練習,從此聲名大振。大約過了三十年,《筆論》才傳到了王羲之手中。王羲之的父親王曠得到《筆論》後,曾交給衛夫人珍藏,以便日後傳授與王羲之。

少年竊讀  枕中奇著

王羲之閱讀《筆論》後,於是按圖索驥,不斷臨摹,糾正了自己的筆法之誤,所以書法技藝進步飛快。

一天,王曠看到兒子的書法,很為他感到高興。但他仔細觀察兒子的書法後,忽然發現了兒子進步的祕密。他推斷,定是兒子竊讀枕中書《筆論》所致。

王曠問兒子,王羲之只是笑著,並沒有回答。他的母親說:「你年紀還幼小,看筆法也不一定能看懂。」所以他們本想等兒子長大後,再將《筆論》傳授於他。王羲之懇求父親:「現在就讓兒子借讀《筆論》練習書法吧,等到我長大成人再練習就晚了。」王曠認為兒子說的有道理,於是答應了他的懇求。王羲之捧著《筆論》,如痴如醉地臨摩練習,「不盈期月,書便大進」。王羲之的書法老師衛夫人看到他的書法進步很快,也十分欣慰。

琅琊佳少,雖然出身顯貴,但並無廟廊之志,他在父輩的呵護下,潛心練習研究書法,技藝突飛猛進。

時光荏苒,王羲之轉眼就到了適婚的年齡。說起他的婚事,頗為詼諧風趣。

東晉重臣郗鑒有二子一女,均是人中龍鳳。他的女兒郗璿,字子房,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其人書法卓然獨秀,被譽為「女中筆仙」。女兒才貌出眾,郗鑒視其為掌上明珠。郗璿也已成年,尚未出閣。郗鑒想為女兒物色一個才貌雙全之人。

琅琊佳少 坦腹東床

當時琅琊王氏門第顯赫,人才濟濟。王導丞相的子、侄就有十多人,郗鑒就想從琅琊王家中遴選一位,作為乘龍快婿。所以派出門生到王導丞相府上,商談婚事,「使門生求女婿於導」。

門生到了王丞相府上,王導請他去東廂挑選。這一消息不脛而走,都知道郗家派人來選佳婿。眾人聽說郗家千金是難得一見的才女,不僅熟讀經史,也極擅長書法,而且相貌端莊,秉性溫婉,可謂是才藝俱佳。向來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郗家選婿一時成了京城中的焦點熱聞。

王家少年子弟們個個溫文爾雅,衣冠楚楚,謙恭有禮,都很矜持地站在大廳等候遴選。唯獨王羲之若無其事,袒露胸襟躺在床上大啖胡餅。對郗家選婿一事,全然沒有放在心裡。王家諸少中,唯獨王羲之特立獨行。他大啖胡餅這一幕,給門生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門生到王家轉了一圈,然後回去復命。他對郗鑒說:「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郗鑒一聽,心中一震,說道:「正此佳婿邪!」他認為那個東床坦腹的小子正是我郗家的乘龍快婿啊。

說來也奇特,郗鑒沒有親眼目睹王家這位佳少一面,只聽門生稟報,就為掌上明珠選定了女婿。

重臣雅正 慧眼識英

郗鑒(269年—339年)如此選婿,倒也是見微知著,慧眼識人,但他又並非魯莽之士。他曾協助討平晉初的王敦之亂和蘇峻之亂,並與王導、卞壼等同受遺詔輔佐晉成帝。他歷仕晉元帝、晉明帝、晉成帝三朝,官至太尉,為人也頗為正直。

王羲之的岳父既能領兵打仗,平亂有功於社稷,賦閒在家也頗有藝術修養。在書法上,郗鑒造詣頗深。他的二子一女,均是人中龍鳳。他的女兒郗璿以及兩個兒子郗惟、郗曇在書法上也均有成就。

郗鑒在朝為官,進退有節,平時很珍重名節。司馬衍評價他說:「惟公道德沖邃,體識弘遠,忠亮雅正,行為世表,歷位內外,勛庸彌著。」房玄齡評價他:「道徽儒雅,柔而有正,協德始安,頗均連璧。」

被郗鑒看重的人,想必也不是等閒之士。王氏諸少有心栽花花不開,王羲之無心插柳柳成蔭。

郗鑒拍板而定,婚事也就提上了日程,即刻派人打聽那個坦腹東床的王家少年,原來正是王羲之。

此時的王羲之在京城已小有名氣,不僅滿腹經綸,書法也嶄露頭角。他為人不拘小節,瀟灑率真,沒有矯揉造作之氣。這一點不同於王家其他諸少,因此得到了郗鑒的青睞。

郗鑒選婿這段佳話,後來演繹為成語「坦腹東床」。世人也以坦腹東床、妙選東床或東床之選等,作為佳婿的美稱。(待續)

參考資料:
《書斷》
《筆勢傳》
《世說新語‧雅量》
《晉書‧郗鑒傳》
《晉書‧王羲之傳》
《歷代名畫記》卷二@*#

閱讀【王羲之傳】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年四季,天道循環。從二十一歲那年起,我的四季循環中多了一季特別的存在——神韻季。第一次邂逅神韻是在渥太華,那天我遲到了。看到的第一個節目是精忠報國。大幕揭開,我的眼淚跟隨而下。
  • 歷史上的今天,徐悲鴻:生命本是天上來,卻撒彩墨在人間。得失去留只一念,重返畫中神仙卷。
  • 提起杜莎夫人,人們很自然地會想到蠟像館。的確,她的一生跟蠟像有著不解之緣,命運多舛,她的坎坷經歷又締造了她的傳奇。是什麼原因使她開始學習製作蠟像?她又是怎樣與法國王室結緣?她最恐怖的經歷是什麼?她又為何背井離鄉遠赴英國?第一個杜莎夫人蠟像館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 2023年4月中旬,經好友推薦,喜歡藝術的我認識了旅居瑞典的中國畫家范一鳴先生。4月23日,受他和他夫人的邀請,我們到他家做客,觀賞他的畫作,聽他聊創作靈感和中國文化。我也順便採訪了他在中國時的遭遇。
  • 漆器珍貴與耐用之特性,發展出獨樹一幟的漆工藝,是東方文化的精髓之一。「台灣茶文化與漆工藝結合,是翻轉、是重生」,於是黃佳隆開設了「漆器茶道具製作教學」課程傳承這項古老技藝。
  • 對文藝復興藝術感興趣的人很快就會熟悉喬治‧瓦薩里(Giorgio Vasari)這個名字,他不但是佛羅倫斯的建築師、藝術家,還是藝術史學家。1568年瓦薩里彙編的《藝苑名人傳》(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是文藝復興藝術史上最重要的著作。16世紀意大利許多頂尖的藝術家都是他的友人或熟識。朋友圈裡也有很多人認識15世紀的藝術前輩。
  • 列奧納多的離去讓所有認識他的人都無比悲痛,因為從未有人給繪畫帶來如此高的榮耀。他俊美奪目的外表能為每一個憂慮的靈魂帶來寧靜;他辯才無礙的言辭可以折服最為頑固的頭腦。他的體力可以壓住爆發的怒火;他能用右手擰彎門鈴鐵環或馬蹄鐵,就像它們是鉛製的一樣。他是如此寬宏大度,身邊聚集了眾多朋友,只要其擁有智慧和才能,就不論貧富予以支持。他的一筆一畫讓最卑微平凡的處所熠熠生輝;因此,他的降生真的讓佛羅倫薩得到了一件非常棒的禮物,而他的辭世則給這座城市帶來無量的損失。
  • 列奧納多新聖母大殿(S. Maria Novella)「教宗大廳」(Sala del Papa)的牆上繪製《安加利之戰》(Battle of Anghiari)的草圖,以表現米蘭公爵菲利波手下大將尼古洛‧皮欽尼諾(Niccolò Piccinino)的故事。他構思了一群騎兵爭奪軍旗的場面,他設計這一場面時的奇思異想,公認此畫為技巧高超的傑作。
  • 那些看到列奧納多製作的巨大黏土模型的人發誓說,他們從未見過比這更優美、更精湛的東西;這件模型一直保存到法國人跟隨法王路易開進米蘭、將其打成碎片。他為這件雕塑做的一件公認完美無瑕的蠟製小模型也佚失了,同時丟失的還有他通過研究創繪的一本馬匹解剖學圖冊。
  • 達·芬奇這位天才的想法非同尋常:為了使畫作具有最強的浮雕感,他在陰影的暗度方面致力探索,尋找可以畫出更深陰影、比所有黑色都暗的黑色,以襯托光的明亮。最終,這種方法讓畫面如此深暗,以致沒留下一絲光亮,更像是為表現夜晚的效果,而不是白晝清晰分明的特點,這一切都源於對更強立體感和藝術完美極致的探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