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經費少、人員異動多 阻台大學國際化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2年0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紫馨台灣台北報導)台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22日公布「台灣大學校院國際化現況調查」,發展高教國際化的主要障礙包含「缺乏足夠經費預算」、長期以來「單位橫向聯繫不佳」、「人員異動頻繁」不利制定長期策略。學者認為,提升人員待遇及增加預算,並非立即能解決的問題,但可設法提升校內其他單位參與國際化。

台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指出,調查發現近七成大學校院面臨「國際事務人才不足」問題,台灣大學校院自2002年發展國際化以來,拓展姐妹校、招收境外學生為主要策略,近期交流雖受疫情影響中斷,但也催生出創新交流模式,更積極強化危機處理及數位行銷與招生的能力。

然而,調查顯示,國際事務主管認為,大學國際化發展之外部障礙為缺乏足夠經費預算(60%)、政府政策限制(49%),內部障礙為面臨單位橫向聯繫不佳(73%)。

值得注意的是,發展國際化前三大主要障礙為,「相關單位參與國際化活動的動機或興趣不足,橫向聯繫不佳」(63.8%),「缺乏足夠經費預算」(54.3%),「主管與人員異動頻繁」(54.3%)。透過後續訪談也發現,經費不足的原因,部分是因政府補助款會隨政策方向改變,使經費無法繼續挹注,易造成國際化推動缺乏傳承與一致性。

駐印度代表處公使陳牧民表示,各校推動國際化面臨的問題相當類似,多數都有橫向聯繫合作困難、預算不足、人員異動頻繁的情況,顯示問題跟台灣高教體制運作和外在環境配合度不高有關。提升人員待遇及增加預算並非立即能解決的問題,但提升校內其他單位共同參與國際化仍是可以設法改進的目標。

他也指出,國際校際合作及招收國際生,仍是台灣各大學推動國際化的主要策略,投入資源多的學校顯然成效更明顯,但其實校內是否有足夠的英語課程供國際生選修才是根本,調查顯示,有75%以上的學校只有不到5%的課程以英語教學,這些都是推動國際合作的障礙。

此外,在招生策略上,陳牧民說,目前還是靠獎學金來吸引國際生,建議學校也可將就業協助當作策略之一。

台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祕書長傅慧雯則表示,國際化發展需要制定長期策略,若主管與人員頻繁異動,將有不利影響。傅慧雯表示,依據美國教育政策學者Virgil E. Blanke研究發現,生產力對組織而言非常重要,建議應強化多元育才機制,並提升組織環境友善度。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