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共海上民兵威脅加劇 台國防院:QUAD組IPMDA應對

圖為中國約240艘船隻集結在南海牛軛礁附近。(Handout / Satellite image ©2021 Maxar Technologies / AFP)
人氣: 13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2年06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報導)美日澳印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在5月的「東京峰會」(Tokyo Summit)提出「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IPMDA),雖然旨在分享商用資訊及追蹤區域內大量漁船集結的海事活動,不過國防安全研究院分析,IPMDA防範的目標之一,就是破壞區域安全的「中共海上民兵」。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近日發布「即時評析」,國家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一逵,以「簡評『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之安全意涵」為題撰文。

IPMDA的核心架構為整合橫跨印度、新加坡、所羅門群島與萬那杜的海事資訊中心,搭配衛星技術,建立「共同行動圖像」系統。該系統雖然旨在分享商用資訊與追蹤非法海上情事,但其中對於印太海域「地理空間情報」(GEOINT)的整合與掌握,將可大幅提升美日澳印等國對印太區域監視與偵察能力。

楊一逵表示,從軍事層面觀察,IPMDA的「共同行動圖像」可能帶有類似北約(NATO)「共同作戰圖像」(COP)的功能。若成功整合「近即時」的GEOINT可提升QUAD在區域預警、情資分析、兵力部署與聯合作戰等能力,同時提高航行安全與有效精準打擊率。

他表示,IPMDA當中軍民兩用的「共同行動圖像」,不僅可以打擊非法海洋情事,迅速部署人道援助與救災,在戰略層面上更可視為抑制區域「修正主義國家」(Revisionist State)擴張行為的準備與演練。

楊一逵說,IPMDA系統雖然旨在分享商用資訊與追蹤非法海上情事,但其中對於印太海域「地理空間情報」的整合與掌握,極具戰略意涵,預期可大幅提升美日澳印等國對印太區域監視與偵察能力,縮短對區域情勢的認知差距與即時反應時間。

他說,倡議中雖未明白點出,哪一個印太海域內的行為者偏好動員帶有「戰術層級」的集結活動,但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庫伯(Zack Cooper)認為,IPMDA防範的目標之一,就是破壞區域安全的中共海上民兵,而海上民兵就是中方刻意操作「低於戰爭門檻,卻採取超越一般競爭範圍的威逼與脅迫手段」,以達成中共政治目標的「灰色地帶」(Gray Zone)行動。

他以去年3月為例,有超過200艘中共海上民兵船集結與部署於南沙群島牛軛礁(Whitsun Reef)附近,引發馬尼拉當局高度關切,這是最鮮明的案例之一,因此這種由中共政府資助,混雜於民間商用漁船與海上執法單位之間的準軍事部隊,就是IPMDA中所謂「戰術層級」的海事活動。

他表示,IPMDA是美日澳印首度針對中共海上民兵,並集體採取以數位科技、衛星技術與數據共享為主軸的具體回應措施,這顯示中方「海上民兵」的問題不僅已構成印太海域的嚴重挑戰,未來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等國也不排除使用衛星技術與導航系統引導的無人機或水下無人載具(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進行反制。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