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之《題西林壁》

作者:纖纖
[日]相阿弥(1485–1525)繪《李白廬山觀瀑圖》軸,紙本水墨, 美國舊金山藝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71
【字號】    
   標籤: tags: , ,

蘇軾的這首《題西林壁》既然是題在西林寺的牆壁上,那自然是與禪道有關了。這首詩看上去重複簡單,卻蘊含高深的道理。全詩共二十八個字: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剛讀此詩時,確實去查了字典,想弄清楚嶺和峰的區別。後來才發現,這種做法是本末倒置。因為詩人想說的是在不同的角度看廬山,會有不同的理解,僅此而已。就如盲人摸象是一個道理,不管是像柱子還是像門板,都是無所謂的。這個道理自然是顯而易見的。蘇軾明白,其實很多人都明白。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句更是簡單,是說我們身在廬山,就不會看到廬山的真面目。既然詩人是寫修行的(因為題在了寺院的牆壁上),那它的內涵也一定在那裡。這首詩的內涵是指,我們在人中,就看不明白神的事情,雖然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理,但都是人的理。要想看清廬山,就要跳出廬山看廬山;要想看清人世間,就是跳出來,站在神的基點看人。

據說蘇軾的前身是和尚,當世又有他的前世師兄輔助,才會有這修道的機緣,在家修行。我們認為人是幸福的,是因為我們在人中,看不到神的大自在。如果有一天成了神,才會明白神比人更自在逍遙和幸福。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宋文學大家輩出,其中堪稱「文星曠世,曜耀寰中,千古奇才」的當非蘇軾莫屬。蘇軾,世人又稱其為蘇東坡,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從不失其抱負和胸襟。他在詩詞、書畫、散文等方面皆有很高成就,後世流傳甚廣。
  • 蘇東坡豁達出塵,有「人而仙者」的仙氣,這是否和他累世修行的道根有關呢?東坡雲遊人間,天才橫溢的他怎樣澈悟了「人間反理」?
  • 說到聞名天下的西湖龍井茶,不能不提到北宋高僧辯才,因為龍井山種茶正是始於辯才,後人是以尊其為「龍井茶鼻祖」。當時還有著名的「龍井三賢」,指的就是辯才、兩任杭州知府趙抃(音biàn)和大文學家蘇軾蘇東坡。他們在杭州西湖鳳篁嶺上龍井寺中以茶會友的故事,一直被後人傳為佳話,亦使龍井寺、龍井茶逐漸名揚天下。本篇主要說說辯才與蘇東坡的故事。
  • 乍看標題,您是否心生疑問:宋代無相機,東坡乃文人,何攝影之有?筆者是不是該補歷史課了?非也。此「攝影」非彼「攝影」,這裡的意思是:倘若北宋有相機,蘇東坡定能成為當朝聞名遐邇的攝影師。
  • 張黑女碑
    《張黑女墓誌》是北碑精品,原碑不知何處去,拓本卻是勾起了幾百年的風雲,對中國書史風雲人物起了巨大的影響。
  • 蘇軾(1037年-1101年),號東坡居士。世人稱他為蘇東坡。他「忠義許國,遇事敢言」,才華橫溢獨出當世。宋神宗愛讀他的文章,稱他為「天下奇才」。他雖有高才,卻不恃才傲物,平日待人寬厚溫和,只要別人有點滴之善,可取之處,他都會傾盡城府,與人論辨唱酬,所以士大夫都很尊敬他。在他眾多的軼事中,還有幾則與鬼神談判的故事呢!
  • 北宋是一個文化繁榮、文人輩出的黃金時代。人們常說唐詩、宋詞、元曲,詞就是宋朝藝術成就最高的文學體裁。剛才我們提到的這位文人,他就是堪稱北宋第一才子的蘇軾「蘇東坡」,而他關於晴雨的獨到見解,正是出自他最知名的詞作之一《定風波》。
  • 宋代預言家邵雍的詩大都是帶有禪意的,一般的詩人寫詩是寫心情,而邵雍的詩卻是寫禪意,一直很難用語言說清的意境。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