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集錦】

國宴上的交際辭令 穆公詠小宛 重耳唱大海

文/杜若
宋 李唐《晉文公復國圖》之「宋襄公贈晉文公以馬二十乘」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04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這是一場著名的國宴。流亡在外的晉國公子重耳來到了秦國,秦穆公設宴款待重耳。在宴會上,穆公和重耳賦詩言志,彼此吟誦《詩經》,展現了一系列完美的交際辭令。

晉國公子重耳為避內亂,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這一年,他離開楚國來到了秦國。秦穆公有意幫助他回國即位,於是設宴款待他,並提出了與他聯姻之事,將秦國的公主,也就是自己的女兒懷嬴嫁給他。重耳答應了這樁婚事。之後,秦穆公再次設宴招待重耳。

宴會當天,重耳原本要請舅舅一起赴宴,狐偃說:「吾不如衰之文也,請使衰從。」狐偃說他的文辭修養比不上趙衰,讓重耳帶趙衰去參加國宴。然而宴會上,秦穆公接連罵了五個「可恥」。

「秦伯享公子如享國君之禮,子余相如賓。卒事,秦伯謂其大夫曰:『為禮而不終,恥也。中不勝貌,恥也。華而不實,恥也。不度而施,恥也。施而不濟,恥也。恥門不閉,不可以封。非此,用師則無所矣。二三子敬乎!』」——《國語‧晉語四》

據《周禮註疏》所言:「出接賓曰擯,入贊禮曰相。」擯相,亦作儐相。當賓客蒞臨宴會之時,作為東道主理應安排司儀出來迎接,是為「儐」;引導賓客進入宴會現場,還必須有司儀贊禮,是為「相」。

秦穆公對重耳以國君之禮相待,當重耳帶著趙衰到來時,卻發現沒有儐相,那怎麼入席呢?就在這時,善於文辭的趙衰急中生智,擔任儐相。「子余相如賓」,子余即趙衰。東道主設宴禮儀不周,由賓客出面擔任儐相。這件事讓秦穆公感到顏面盡喪。於是他一連責罵了五個「恥」字。

秦穆公對他的大夫們說:「安排了筵席卻沒有安排儐相,為禮善始而不能善終,這是可恥的。表面上看似很客氣,但內心的敬意沒有表現出來,情貌相違表裡不一,這是可恥的。筵席雖然華麗,卻沒有實在的東西,這是可恥的。不度自身的能力就施德於人,這是可恥的。想要施德卻又沒能兌現,這是可恥的。不關閉這道可恥之門,就不足以立國。否則對外出兵,就不會取得成功。你們要重視起來,謹慎對待這五恥之門啊。」

秦穆公的這番「五恥」之論,或許既是為了提醒自己,也是為了告誡他的臣子們,要認真對待禮儀,不可偏廢。

由於東道主設宴失禮,第二天秦穆公又重擺國宴,招待重耳。

春秋時期,在正式的外交場合,貴族以賦詩交談,顯得格外莊重典雅。儘管並不是每一首《詩經》的詩文都講到國事,但很多詩文被貴族作為雅言或交際辭令,拿到正式場合詠唱。賦詩言志,藉助詩文婉轉地表達心意,又顯得文質彬彬,很有文辭修養。這個賦詩外交是春秋戰國的一大亮點。

宴會上,秦穆公便賦了《采菽》中的幾句詩文:

「君子來朝,何賜予之?雖無予之,路車乘馬。」——《小雅‧采菽》

秦穆公吟誦《采菽》,表示願意幫助重耳回國成為諸侯。從穆公引用的詩文看,很可能重耳來到秦國後,穆公也贈予了他車馬。這和當年齊桓公和宋襄公以禮接待重耳一樣,以豐厚的饋贈表示對他的尊重。只是秦穆公沒有直說,而是藉助《采菽》詩文說出了贈車之事。

《采菽》詩文講述的核心故事是,尊貴的周天子賜予諸侯命服,也就是按照不同的爵位賞賜相應的禮服,在如此鄭重的場合演奏詠唱的詩歌即是《采菽》。

趙衰聽出了其中的弦音,立即讓重耳下堂行禮拜謝。秦穆公也立即起身下堂回禮。趙衰說道:

「君以天子之命服命重耳,重耳敢有安志?敢不降拜?」——《國語‧晉語四》

趙衰的思是,「您用周天子賜予諸侯命服的詩文來對重耳許諾,他哪裡敢有苟安的想法,不努力去做呢?又怎敢不下堂拜謝呢?」拜謝之後回到堂上,趙衰讓重耳吟誦了詩文《小雅‧黍苗》: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小雅‧黍苗》

「生機蓬勃的黍苗啊,正仰天企盼著雨水的潤澤。」此詩文隱寓重耳企盼穆公之心切,猶如黍苗盼望天降甘霖。從一唱一和的賦詩中,秦穆公體會到了重耳的求援之心,所以說了一句:「知子欲急返國矣。」我知道你急切地盼望著,想要返回晉國啊。

重耳賦詩之後,趙衰即向秦穆公提出了談判的條件,希望能得到秦穆公的支持。他說:

「重耳之仰君也,若黍苗之仰陰雨也。若君實庇蔭膏澤之,使能成嘉穀,薦在宗廟,君之力也。君若昭先君榮,東行濟河,整師以復強周室,重耳之望也。重耳若獲集德而歸載,使主晉民,成封國,其何實不從。君若恣志以用重耳,四方諸侯,其誰不惕惕以從命!」——《國語‧晉語四》

趙衰表示,若能得到秦國庇護,重耳順利回國即位,晉國將向秦國開放過境通道,改變昔日晉獻公所制定的國策,即遮斷東路、阻擊秦國東進。重耳即位後,將允許秦軍東渡黃河,取道晉境直搗洛邑。晉國承認秦國在四方諸侯中的主導地位,有意願協助秦國實現霸業。

對於晉國提出的條件,秦穆公感嘆道:「是子將有焉,豈專在寡人乎!」晉君之位是命中注定的,哪兒是我穆公的功勞呢。秦穆公尊重天命,知道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功,離不開上天所命,上天的庇護。

接著秦穆公便賦了《小雅‧小宛》的首章《鳩飛》:

「宛彼鳴鳩,翰飛戾天。我心憂傷,念昔先人。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小雅‧小宛》

穆公以詩達意,我心憂傷徹夜難眠,一直思念著兩個人。這裡的「二人」指的是重耳的先父晉獻公與亡姊穆姬。穆公以這兩句詩,向重耳表明:念在已故的岳丈晉獻公,以及我妻子穆姬的情分上,我願意幫你回國即位。

穆公賦《小宛》後,重耳緊接著賦詩曰:

「沔彼流水,朝宗於海。」——《小雅‧沔水》

重耳引詩文,直抒心意:我對您的崇敬,猶如滔滔江水朝宗大海,無時無刻,綿延不絕。

秦穆公聽了很感動,當即賦詩唱和道:

「王於出征,以佐天子。」——《小雅‧六月》

《六月》歌頌的是西周賢臣尹吉甫北伐玁狁,輔佐周宣王復興文武大業,中興周朝。秦穆公借詩文預言重耳日後為君,必能稱霸諸侯,匡佐天子。

趙衰替重耳回覆穆公,說道:

「君稱所以佐天子匡王國者以命重耳,重耳敢有惰心,敢不從德。」——《國語‧晉語四》

趙衰說,穆公您把輔佐天子,匡扶王國的期待放在重耳身上,重耳一定全力以赴,不會怠惰。

在這場國宴上,秦穆公和重耳將《詩經》詩文運用得淋漓盡致,強者沒有咄咄逼人,弱者也不卑不亢,彼此彬彬有禮。借詩文談朝政談義理,既增進了情分,又談妥了國事。春秋貴族的辭令之妙,令後世嚮往。

參閱資料:
《國語‧晉語四》卷十
《史記‧晉世家》卷三十九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周禮註疏》卷三十八@*#

點閱【漢典集錦】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 冬至:夜從今夜短,日從今日長!冬至日陽光達到南至點將要北返,陽氣從地底升起。你對「冬至」的內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盤點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與典故。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圓!黃曆八月十五日圍繞著月亮的許多民俗傳說,尤其是中秋節的神奇事兒紛紛湧上記憶的時空,讓人回味中秋節的神奇時空!它們跨越了幾千年的記憶,搭起仙凡之間的橋梁。
  • 秋天多變的風貌往往容易觸動人心,詩人詠秋的詩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詩情畫意中對應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讓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們來看一篇詠早秋的詩,體會其中簡單二十個字中蘊含的豐富文化意境與深永的意味。
評論